目前共有34篇帖子。
(轉載知乎)海外華人是如何看待中華文明的?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5 18:22
海外的華人構成應該是比較複雜的,特別是歐美地區和東南亞地區時間比較早。在全球西方文明站比較大優勢的情況下,海外華人是如何看待中華文明的,特別是與當地文明的碰撞與發展?補充:可以具體談一談中華文明在海外的歷史沿革、傳承發展、與本地文明衝突、融合、改變。以及這些背後的背景、未來可能的趨勢!當然還有華人本身和社區經濟狀況和當地經濟狀況、政治狀況、宗教及文化狀況在這其中所帶來的具體影響!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5 18:23
作者:li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488563/answer/215841284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跟我的美國同事F說,我現在也是一個十萬加的influencer了!!(網紅-Influncer),我寫的是美國的世界歷史課。
他說,哦,西方文明(western civilization)。
我糾正他,不是西方文明(western civilization), 是世界歷史(WORLD HISTORY)。
他說對啊,世界歷史world history 就是western civilization。然後還掰著指頭給我數:social study, Texas History, U.S. History, World history/wester civilization。
這是美國的社科教育體系,初中不分歷史地理,統一叫做社會科學,然後開始學德克薩斯州
歷史,這是德州特色,整的小孩不知道獨立戰爭
,南北戰爭,先知道美墨戰爭
以及Texas Republic孤星之州獨立,Alamo一個幾百人級別的戰鬥,小孩學了一個學期。接下來學美國歷史 ,10年級開始世界歷史。
我說你等等,所以你10年級學的是western civilization,沒有學world history世界歷史?
他再次否認,No, I did take world history. 我學了世界歷史。這次說的比較清楚,課程叫做world history(世界歷史),書本叫西方文明western civilization。
當然我就跟被踩了尾巴一樣跳起來了,WTF! 你以為西方文明就代表世界啦!
%¥##¥%&*((%¥% ……%¥¥ 省去2000字。
因為關係不錯,所以說話也比較 隨便,最後他就舉手投降。ok, China is the world. 
I win.
後來,我發現,我冤枉他了。
F同學出生於60年代末,80年代初他上高中的時候,德州的世界歷史課真的就是學的西方文明,課程的名字叫做world history,但是書里介紹的都是西方的洗腦式政治。冷戰背景下,洗腦洗的不遺餘力。不僅德州
,在美國的絕大部分地區,在1980年代,高中學的根本就不是我們這個欄目所介紹的世界歷史。
我網上找了一下,美國是什麼時候開始學這樣的世界歷史的。找到如下資料,供網友參考。
(以下黑體帶引號部分為原文翻譯)
http://www.getwellkathleen.us/worldhistory/civvshistory.html
「世界歷史課於1980年前後開始,被大部分的州教育局認定為必修課。(各州教育局有權利決定自己州內公立學校的教學內容)。但是作為一項必修課,世界歷史課的內容卻一直有大量的爭論。
早在1963年,世界歷史就已經是全美高中社會科學科項下第二大的課程。然而,儘管名字 叫做世界歷史,課程幾乎完全是西方政治史
,基本上講的 就是西方的偉人的各種傑出事迹。」講的都是西方的自由精神,民主制度。
到了80年年代,這樣的世界歷史開始不受待見了。「而且在西方為中心的世界歷史裡面,很多內容也無法自圓其說。教育工作者認為應該納入更多的非西方的知識,因此開了一個新的課叫做《world study》世界認知。
」教育界原來越發現難以自圓其說。」這部分沒有詳細說什麼事兒沒法自圓其說,我猜就是某位網友前面提過的,對殖民地的掠奪的大肆頌揚。
「教育界進一步就《世界歷史》課程內容展開了爭論,這種爭論直接來自於對於理念的衝突。我們應該教我們的孩子什麼樣的歷史。
應該教他們西方的歷史,還是世界的歷史?「
這場爭論延續了二十年之久
一些人認為,應該先教孩子們充分認知我們自己(西方文明),然後再帶他們看世界。
以下是《歷史學人》官網搜到的1998年的歷史教育界的爭論,一篇學者回應,他認為美國的歷史教育應該本位主義
。世界歷史的範圍太廣泛,使學生們無法專註於「他們自己的文明」。
西方文明史這個教材可以改良,可以增加一部分內容,來反映其他文明對西方文明做出的貢獻。但是學生們還是應該專註於學習「我們自己的文明」.
原文連結:
Western Civ in the Global Curriculum: A Response
西方文明在世界史教材: 答覆「但是另外一方面,世界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全球化進一步加深,亞洲與拉美裔的移民數量進一步增多,美國社會進一步的多元化,學生們有必要了解西方文明之外的文化,為未來的社會生活做好準備。
加州的教育界尤其反對在課本里用「we「我們」來指代西方文明,並且用「我們」來等同於猶太基督 ->民主政府 -> 自由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這個詞「我們」對應的是「他們」->非西方的 -> 非猶太基督=極權主義(不自由的)而現實社會裡面,非歐洲的社會,比如韓國,也有民主社會,而歐洲也出現了納粹法西斯。 
用「我們」這個詞,就把我們美國跟歐洲綁定了,尤其是跟英國。
然而美國是一個多元化多種族的國家。「我們」這個詞除了代表白人之外,也應該代表所有的其他族裔美國人。」


爭論沒有停止。
這是2020年5月美國一個私校官網上的一篇文章《我的孩子應該學西方文明史
還是世界歷史》,請注意,標題貼的圖。
我猜他想說的是,「我的孩子應不應該多學一點中國歷史」。。。還遮遮掩掩的。


顯然,這樣的debate還在。但是現實是,歷史教材已經採用了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來教育美國的學生。
我沒有找到具體的世界歷史的教材是什麼時候從西方中心改為真正的世界歷史的,本書印刷時間是2013年6月。
對於這個問題,本書這樣寫:
「在不久的之前,歷史課的課程安排還是以一個民族,一種文明來劃分。。。。我們的教育總是集中在西方文明。。。
經過了20世紀的慘烈的世界大戰,我們逐漸認識到,我們的歷史我們的過往,無時不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現在與未來,我們越來越成為世界公民。。。。。經濟問題,氣候問題,環境問題,疾病,恐怖主義這些都沒有國界。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在全球的崩潰,使得世界各地的民族覺醒,要求了解他們自己的文明,這引發了「世界歷史運動」。
「世界歷史運動」world history movement 要求我們把人類發展的歷史放在一個全球的範圍內橫向考察,以完全客觀的視角描述出作為人類的文明史。
但是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我們可定不可能面面俱到包羅萬象,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標準來採樣分析解讀呢,這是作為歷史學家來講,非常有意思的一個話題了。「
傲慢與偏見
來自於無知。
我的同事F,同事D,知名真人秀總統懂王,基本上就是50歲往上的老白男,往往充滿著莫名其妙的自大與傲慢,我想著跟他們青少年期的大白人主義
的教育不無關係。
我相信,上過這樣的世界歷史課的新一代美國人,會對中國有著全新的認知。J同學對他是中國人就充滿了驕傲與自豪。
因為這本書幾乎每一章,都在講中國。
幾乎在人類進階的的每一個歷史時期,中華文明
都是毫無爭議的主角,散發著擋不住的耀眼光芒。
這樣的歷史課本,這樣的中學基礎教育,讓我對中美的未來充滿信心。
請關注我的專欄,持續更新進行中。
美國的歷史課怎麼講中國的?​
www.zhihu.com/column/c_1426329266242318336

最近收到了好幾個追更的提醒,其實這個話題我一直在更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專欄或者關注我。
美國歷史課怎麼講中國的19:中國與世界lin
銷售界最懂技術的歷史類博主


呂輕侯等 56 人贊同了該文章
本文內容大量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公立學校高中10年級世界歷史課教材<Ways of the world> 第三版。作者Robert Strayer。黑體字為原文翻譯,遵循語言習慣,有調整。

"China will be the next super power"
「中國是下一個超級強權「」
」這是英國衛報在2006年6月份發表的一篇文章裡面非常直白的論斷。而得出這個論斷的,絕不是他一家。在新千禧年以來,這樣的頭條以及論斷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全世界各大學術報告,報紙,雜誌,書籍中。
中國巨大的人口,蓬勃的經濟,跟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
,軍事潛力,在國際政治事務中與日俱增的出鏡率都揭示著中國正成為二十一世紀這個世界的重要角色-------也許是一號男主。
然而這些作家們,卻很少停下來回想一下,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擁有重要的位置,這其實根本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他在19世紀-20世紀的情況,只不過是一個暫時的倒退,在他漫長的歷史中一個偶然小機率事件。
中國或許已經準備好在21世紀以更加古老而強大的姿態回到世界的事務中。「

在人類文明的第三次浪潮
這一千年間,中華文明(唐宋)、伊斯蘭文明、拜占庭帝國三分天下,是絕對的主角。
本章題目CHINA AND THE WORLD,公元600-1300年。
我開這個專欄之初,本來就想搬幾塊磚,沒想到。。。。。拽出一頭大象來。。。。
今天先把AP考試的考點摘出來,然後慢慢翻。
AP(Advanced Placement)考試是統考。各州可以用自己的教材,但是學習內容基本一致,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一致。這是第三版教材,在書的邊欄用綠色標出考試要點:
像這樣:

「羅馬帝國
與漢帝國解體後續的對比」
「 知識要點:在人類的整個歷史中,中國一直是人口最多,城市化程度最高"
」理解中國的運河河道以及對經濟的影響:
「知識要點:火藥技術的來源,使用,以及在後古典時代的傳播」
」中國是後古典時代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你要知道他的經濟特徵,比如已經開始使用紙幣「
「非常重要:理解唐、宋時期的婦女地位,理解影響該這種地位的延續性與變革的要素,不僅限於中國,包括整個人類歷史」
「世界歷史的一個重要課題是一個文明如何應對外部群體。中國是如何對待北方的游牧民族的」
「了解中國與北方游牧民族
比如匈奴(xiongnu)的上供與交換體系」
「了解長城的作用」
」中華帝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韓國,越南,日本「
「孔夫子與佛教在發源地以外的地區的傳播」 --這裡主要指日越韓。
「中國文化向日本,越南,韓國傳播的異同。」
「注意日本有著向他國借鑒文化的悠久歷史」
「中國對亞洲其他地區以及歐洲的技術貢獻」
「例舉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
「中國與或遠或近的其他文化文明之間的交互」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起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路線」
「宗教與政治系統的交互」
以上這麼多內容,肯定不可能都是重點。而且老師講課的內容也跟書本有一定的出入。
我跟JOKES同學要了他的google classroom登錄密碼,可以上去看他的作業以及老師布置的課外閱讀。這樣我可以看出這一章他們到底學到了啥。
這是google classroom上的中國這部分的重點內容。注意有一個專業詞彙 Sinification---中國化。


這是本章第一份作業:
宋王朝
重點:統治,經濟,社會關係
讀366~372頁,划出



政府統治的三個真實情形
公務員考試的弊端
中國人口高速增長的原因
三個經濟特徵
婦女的生活在哪兩方面受限制
明天一起讀?看看JOKE這個作業得了幾分。。。
各位Happy Halloween!
歡迎關注,持續更新中。

有網友問,你對中國文化挺有自豪感的,不知道你兒子怎麼樣?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特別好。

就我接觸的,一般華人第二代對中國的感情分成3類,
一種極力撇清的。我在教會上中文課,有一個小孩是美國人家領養的,她有點殘疾,10歲才被領養回來,因此中文基礎本來是非常好的,但是她堅決反對任何把她跟中國相關聯的話題,如果不是她媽媽(養母)堅持,她連中文課都不願意上。堅決說自己不是中國人,是美國人。我說那你家鄉在哪裡,她說AMERICA。這樣的小孩不是個例,我有朋友的親生的小孩也有這樣的,根深蒂固地認為自己就是美國人,誰也別提他怎麼長的像中國人,我問他你怎麼不學中文,他用英語回答。Why, I am American 這種孩子有時候可能還會跟著貶低中國獲得美國歸屬感;

還有一種是無所謂,我是中國人也是美國人,但是別人說中國不好,他們會心裡很不舒服,他們會默默走開,偶爾也會爭辯,比方說,「你這是種族歧視」。這種屬於絕大多數,就是覺得自己底氣不足,不如別人,但是也沒啥辦法那種;

第三種就是我兒子這種,應該說是比較少的。我兒子是美國出生的美國長大,他也會覺得自己是美國人,但是他從小每年暑假回上海奶奶家,一直就覺得中國什麼都比美國好,因此特別為自己長著中國臉而得意洋洋,有種莫名的優越感。他看到什麼好東西,新鮮的玩意兒,第一反應說,哇,這個真好,都快趕上中國的了!他從小去學校就不肯吃美國餐,就要帶中餐。他就是非常得瑟我吃的跟你們都不一樣。其實也有白人小孩
一臉嫌棄說,你吃的啥呀,但是他根本無所謂,就覺得反正我的好吃,你土鱉不懂我也懶得給你解釋。。那種。跟其他中國同學,寫漢字傳紙條,像密碼一樣,搞的美國孩子羨慕死了。但是他的確心裡也是覺得他是美國人,如果我們說太多中美政治爭端方面的事情,他就會非常不樂意,不耐煩聽。
自從上了世界歷史課,他就更加得瑟了。有一次他的作業裡面有一個問題中國的王權是如何確立的,答案應該是mandate of heaven 天子麼,他還在作業上畫蛇添足地寫了漢字「天子」,然後還寫錯了,寫成「無子」。欺負老師不識字唄。。。真是。。笑死我了。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5 18:24
Joanne:


我們馬來西亞華人一向來都很注重中華文化,許多傳統文化都理所當然堅持的保存下來。
很多中國人來到馬來西亞,看到馬來西亞華人保存的傳統文化都認為比中國保存的還更好,這真的讓我覺得挺受寵若驚的。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5 18:24
作者:黃昏使者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488563/answer/55087201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下可能有些文不對題,見諒。
對於一部分台灣、香港以及海外華人
中自認為代表「純正」或者「正統」中華文化的自信,我一向是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自信。先說簡單一點的,因為中華文化從廣度和深度上說,隨便怎麼列舉都是掛一漏萬
。以海外華人可能自認為了解較多的儒家文化和傳統漢族習俗而言,孔孟與漢學的儒家、宋與明的儒家有不小的差異,中國南北方漢族、東南沿海與西北內陸的漢族在生活習俗上也有不小的差異,這已經是常識,請問哪一個「純正」?不論是誰,了解或者自認為遵循的的又是哪一部分或者哪幾部分的混合?中華還有春秋的諸子百家
思想,有逐步本土化的佛教思想,它們(佛、道和陰陽家相對較多地)和儒家思想在長期的歷史進程里逐漸互相砥礪,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哲學
和倫理學、教育理論的核心,試問對這一部分各位理解的如何?中國古來的政治法律制度及思想,以儒為表,以法為里,構建中央集權大一統國家的傳統,諸位對這一思想和制度傳統在今天中國的社會生活中的影響有何認識?中國軍事思想和實踐的傳統,從牧野之戰
算起也好,從《孫子》算起也好,算到今天,羅列一下是誰繼承了這一傳統可好(當然我們永遠感激和銘記海外同胞在祖國曆次抵禦外敵時的援助)?中國各少數民族同胞的風俗習慣,我想沒人會否認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吧,這部分的「正統」或者「純正」又怎麼體現?中國武術、傳統戲劇、中醫、琴棋書畫四藝等等國粹乃至歷史考古發現等等,近幾十年來的發展數數看看?上面說了,這些只不過是掛一漏萬而已。
  所以我得指出諸位自認為代表「正統「或者」純正」者的第一個短處:對中華文化的浩瀚和多面缺乏理解,以為自己被灌輸的那一點九牛一毛的東西就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和代表部分,當然,我倒不是說這種人只在海外同胞里有,大陸也有的是自以為得中華文化之精髓的妄人,其實不過是管中窺豹
,盲人摸象罷了。
  古代中國有井田,有諸侯,當廢分封設郡縣、廢井田開阡陌的時候,當時的人和今天的人,各自認為哪一個是中國的「正統」或者「純正」?察舉孝廉、九品中正、科舉取士,在這些東西一個取代另一個的時候,當時的人和現在的人,各自又認為哪一個是中國的「正統」或者「純正」?
  這是諸位喜歡標榜「正統」或者「純正」者的第二個短處:對於中華文化的動態性和「苟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精神缺乏認識。諸位沒有意識到,所謂中華文化從來不是一個截止某人出生之前已經存在的,某人認為美好的東西的靜止集合
。歷代中國人所生活的時代,全民族的活動中(包括你的活動在內),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所創造或改變既有而形成的一切被歷史證明正確的東西,都會留存下去,被添加到中華文化的目錄里,被後世子孫認為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管它在當時是否被認為是「傳統」或者「正統」。就像商鞅變法,祖龍統一以後,當時有一些人認為禮崩樂壞
,自那以後到今天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制度卻是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一樣;也像豪強門閥、上品士族被摧毀,科舉取士開啟社會下層上升通道的時候一樣,當時有人痛心疾首,今天你卻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中華傳統文化進步的表現。中國面臨數千年未有的大變局,在新的時代,為了全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尋找符合自己的一條路,這是從十九世紀起一直延續到今天中國文化發展的主軸,對此,有人在思考政治和法律,有人在研究科學和哲學,有人在投身藝術,當然更多的人在實踐。凡是在這個過程中經得起歷史驗證而流傳下去的東西,也將會是後世子孫眼中的中華傳統文化,不論它與從前的「中國文化「是否一樣。這可能是春秋戰國之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對中國文化面貌的塑造,我建議諸位還是捫心自問,對這一宏大的歷史進程,你參與了嗎?還是抱著你想像中的過去的中國文化嘲笑其他中國人的探索努力?
不客氣地說,「純正」或者「正統」這類說法,很像「五德終始
」、「三統」之類東西的殘留影響,我以為還是趕緊拋棄的好。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5 18:24
給中國的朋友:
你一定想不到吧 走出中國大陸 華語在馬來西亞傳承得最好,也不必驚訝,除了大陸,也只有馬來西亞以簡體漢語從幼兒園到大專都有完整的教育體系!


曾經有一篇文章:馬來西亞華人是悲壯的存在
,引發人很多人的關注,為什麼大馬華人不是個驕傲的存在呢?
我的祖先來自中國,我生在馬來西亞,說中文,也說馬來文,也說英文,從小作文,成語言語,語法乃至詩歌詞賦,都得學三個語言! 我的確中文沒有全中國人好,英文沒有全英國人好,馬來文沒有全大馬人好。但是學習的苦我過來了,然而政治是馬來西亞華人最難受的領域。在馬來西亞,大馬華人在政治上區別於大馬馬來人,大馬印度人。在與中國大陸/港澳台的人交往中,我們也區別於政治。雖然不易,但馬來西亞華人在捍衛華教上從不放棄,和英國,日本人,甚至和當今馬來西亞政局鬥爭過,有了今天的馬來西亞華人和馬來西亞華語,我想勇敢告訴全世界,我是馬來西亞華人,我很驕傲,希望有更多的中國朋友能理解我們大馬華人,大馬華語,大馬華教。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華語 #馬來西亞華人


作者:天天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488563/answer/155074551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5 18:24
作者:嘟嘟爸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488563/answer/54119492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坐標新加坡。感覺這些年向心力是越來越強,認識的幾個馬來西亞華人直接稱中國為國內(後來發現好多新加坡人也這麼說,我懷疑是被大陸來的中國人帶的)。印象最深的一次,在新加坡去美國大使館辦簽證,打車時司機是一位華人大叔,直接跟我說,美國大使館就在我們中國大使館對面,聽的我心裡暖烘烘的。很明顯,中國強大了,認可度也就上來了,必然趨勢。
隨手說個小事,也有爭論,話至此,再多說幾句,新加坡人口約四分之三為華人,總理從李光耀到李顯龍也是華人,多數人想當然以為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應該親華才是,事實上,新加坡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在大國夾縫中求生存,政治上很大程度依賴美國,這是當今國際政治形勢所致,而按傳統思維,以為華人為主體的國家應該親華,而事實並非如此,這是當今國際背景。另一方面,新加坡華人祖上大多為中國下南洋的勞工,血濃於水,上文中我遇到的大叔,祖上應該來自福建,自己說也在廈門附近有房產。而我自己身邊的年輕一輩的華人後代,八零九零後為主吧,是把自己當成獨立的新加坡人來看的,他們的文化是多元化的,儘管也聽周杰倫的歌,但很少聽說會看國內電影,連續劇,更會向西方文化靠攏,也會有easy girl,這可能也跟國家宣傳導向有關,新加坡電影院基本以美國電影為主,國內熱映的電影在這裡會滯後上映,倒是國內現在快不入流的港片基本和國內保持同步上映,這也可以看出當年香港文化在新加坡的影響力。所以,目前國人對新加坡認知的基本矛盾是血濃於水的華人為主體的國家和其自身親美政治傾向之間不和諧的矛盾。我們可以把這些看做中國崛起過程中的遲滯效應,大國崛起,必然伴隨文化崛起,隨著文化輸出的加強,相信中華文明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5 18:24
作者:船貓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488563/answer/54172726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個人對中華文化有強烈親切感,適當的認同感,沒有政治認同感。
中華文明
源自當今的中國境內,但這文明的代表,已經不是今天的中國獨有的文化。海外華人
也有不同分支的中華文化,有和當地融合的中華文化(印尼華人),有堪稱比大陸更純正而沒經歷文革的南方中華文化(馬來西亞華人),被國際化的中華文化(新加坡華人),被基督化的中華文化(菲律賓華人)。
這些各式各類的中華文化,都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印尼華人:
雖然不會華語,但一般還是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老家話(閩南語為主),漢字懂得少。由於印尼普遍反華情緒嚴重和政府施壓,他們對中華文化的愛護都非常非常低調,出了家門就裝作純正印尼人。
為了活下來,又要保存文化,連漢語名字都不可以保留!不容易。


馬來西亞華人:
除了極少數香蕉人
,基本上馬來西亞華人都可以流利的說普通話+一種方言。冒著被排斥的痛苦堅持了獨中文化
,保留了除中華圈以外唯一從幼兒園到高等學府的完善中文教育制度。為了保留中華文化,他們犧牲了政治地位。在身份證不讓些漢子的三語環境下,寧可犧牲英語水平和馬來語水平也要把華語搞好。
除了少數香蕉人,差不多都是精神中國人或精神台灣人了。


新加坡華人:
一半香蕉人,一半真華人。
在「多說華語運動
」之下,方言基本死亡了,但是除了 70-80 年代由於政治因素出現華語斷層,「雙語政策」之下大致年輕華人(包括香蕉人)都會說華語,但是水平不高,需要借用英語單詞。過農曆新年
時,很多新加坡華人依然會穿旗袍拜年。最簡單的方式保留中華文化?


菲律賓華人:
地方的被同化了,但城市裡的還是保留了中華文化。城市裡的華人一般都會說閩南話,而且學校的名字還叫做 Chiang Kai Shek College。但是名字都是基督化了。由於政治因素,大致上菲利賓華人都是果粉。


這四個國家,要不是有下工夫去保留中華文化,身上早就沒有中華文化的痕迹了。四個國家的華人里,馬來西亞的中華文化保留應該是頂呱呱了,但是其他三個國家的華人也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差。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5 18:26
作者:游外 UWAI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488563/answer/55446200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問題涉及的背景較大,單以澳洲南澳州
為例。由於南澳州與山東省是姊妹省份,兩地在文化藝術交流方面的關係日益密切。


依然記得2014年『澳亞藝術節』的主題國與地區是中國山東,《紅高粱》的舞劇在阿德萊德
是相當火爆,小編也拖著 LG 去看了演出,給他普及了一把歷史與文化。


每年的中秋燈會、農曆新春,阿德萊德都很熱鬧,慶祝活動也是越搞越大,很多社群里的華人都十分積極參與其中。也許,正是因為寄居于海外,對『根』的渴望,才會格外看重中華文明在自己與下一代身上的印記。


2018年,兩省之間的一件文化大事,是南澳州立圖書館
(State Library of South Australia)與山東省圖書館
聯合主辦『一山,一水,一聖人』(One mountain, One river, One sage)——山東珍貴文獻展,從2018年9月7日至2019年1月20日每天開放(公眾假期除外),免費入場。
01:27


不少在中國國內都未必能夠輕易看到的文獻寶貝,像明代皇家出版物《大般若波羅蜜經-明刻永樂北藏本》佛經原本、清代《聊齋》故事彩繪圖等第一次在澳洲展出,剪綵儀式很是隆重。




中國傳統文化展示區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小編同樣拖著 LG 去了,帶著他練了書法,下了圍棋,還與澳洲的小朋友一起玩了一把七巧板
。與碰到的一對華人長者聊天,他們說希望帶在澳洲出生長大的孫女來見識一下。


當然,講漢語,拿筷子,吃吃餃子,舞龍耍獅......這些都僅僅是表面。相比第一代移民,我們的下一代,作為『香蕉人
』,或許會有一段時期面臨『身份』的尷尬,有一些華人父母也表示,孩子在家說中文說得好好的,到了上學的年紀,回來就再不肯說中文了,甚至希望抹去『多元文化
』的背景。真心希望有一天,他們能夠自發地對中華文明
有認同感與自豪感,而這需要身為家長的潛移默化!


部分內容來源:游外
珍貴文獻隆重「亮相」海外,世人爭相一睹華夏風采!​
www.uwai.com/article/one-mountain-one-river-one-sage-exhibition-opening-cerem-1035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5 18:26
Hugo:


問題太大。建議自己翻牆到境外中文論壇看看。總體來看海外華人對中華文明的看法是正面的,中華文明沒有不適合現代化的因素。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5 18:26
古文化遺址可以分河道;罈罈罐罐可以分圖案文字;文化最多分到母語方言了….
而人類文明,也只能在教科書上分一分章節。
一定要分也可以啊,唐人街和上東區;波士頓的南和北;聖蓋博和比華利;……
南加州是僑胞的驕傲嗎?法拉盛遙遙領先了嗎?
~文化則是交流的平台和舞台;罈罈罐罐還是刀槍盾箭都是對先輩的紀念;古文化遺址則是人類共同的驕傲….
古英國人的文字記載是3500年,古中國人則領先了200年,這樣比較有意義嗎?
世界文明是多元的,是人類共同的歷史。


作者:寫字娘舅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488563/answer/322681705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