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1篇帖子。
【歷史】六四事件
1楼 JosephHeinrich 2013-6-7 12:13
六四事件又被稱為1989年天安門事件,民運人士將其稱之為「六四屠城」、「天安門屠殺」等;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起初稱之為「六四動亂」,「反革命暴亂」,近年也改稱為「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或者「六四風波」。六四事件狹義上,是指發生於1989年6月3日晚上至6月4日清晨,中國人民解放軍與中國平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天安門廣場附近和通往廣場道路上所爆發的流血衝突,屬於八九民運的一部分。
2楼 JosephHeinrich 2013-6-7 12:13
而「八九民運」(民主運動)、或稱「八九學運」(學生運動)、是指1989年4月15日至6月4日間及其後一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政治事件,是指從1989年4月15日開始,學生與公民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所發起長達兩個月的學生運動,由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的猝逝引發[7],北京學生的悼念活動,但很快就在全國範圍內演變成為爭取政治民主化[8]訴求的行動,並引發了全國性的示威遊行;示威群眾高呼反官倒、自由、民主。

3楼 JosephHeinrich 2013-6-7 12:14
初期中共中央對處理學潮未有一致看法,黨內開明派與保守派有截然不同的演繹,一方面《人民日報》在1989年4月26日發表四二六社論,將學潮定性為「資產階級自由化動亂」[9],引發學生極強烈迴響,但另一方面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在5月4日發表五四談話,肯定學生的熱情,紓緩學生不滿。

4楼 JosephHeinrich 2013-6-7 12:14
事件最終以中國政府宣布北京戒嚴,且派遣軍隊前往廣場以武力進行鎮壓及清場,隨著許多平民死傷與部分民運人士流亡海外、部分軍人傷亡後示威活動宣布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公布的數據是:241人死亡(包括士兵),7000多人受傷[10]。由於官方隱瞞真相,至今無法確實死傷數字,但中國紅十字會和一些學生組織報告估計有2000—3000人死亡。[10]

5楼 JosephHeinrich 2013-6-7 12:14
六四事件結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展開了一系列打擊活動,包括抓捕此次事件的相關人士,打壓全國各地的抗議示威,限制外國新聞社的採訪活動,控制國內媒體的報導。很多曾公開對抗議群眾表示理解和同情的黨內人士遭到了懲處,包括趙紫陽在內的一些高級官員遭到了軟禁及多名高層領導人下台。在事件後,江澤民接任總書記,建立成以其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

6楼 JosephHeinrich 2013-6-7 12:14
事件發生之後,國際社會開始大幅譴責中國政府對示威公民使用武力鎮壓,許多西方政府也藉實施經濟制裁及禁運武器表示抗議。直到今日,六四事件在中國大陸地區仍被列為一個極敏感的話題。各方對六四的看法存在尖銳矛盾,平反六四的呼聲從未間斷。

7楼 JosephHeinrich 2013-6-7 12:15
起因:

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逝世。
中國大陸經濟通貨膨脹。
中國大陸政治環境腐敗。
大量公民面臨失業問題。
蘇聯進行政治與經濟改革
8楼 JosephHeinrich 2013-6-7 12:15
目標:

中國在社會階級發展上能邁向平等。
伴隨著經濟改革同時也要展開政治改革
開放有關新聞以及言論等自由。
9楼 JosephHeinrich 2013-6-7 12:15
特徵:於各大市民廣場上絕食、靜坐或者宣告罷工。
10楼 JosephHeinrich 2013-6-7 12:15
結果:以佔據天安門廣場的學生為首的群眾行動遭到鎮壓而宣告結束:

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進入北京實施戒嚴。
軍隊藉由武力的方式鎮壓學生以及市民的相關抗議行動。
趙紫陽被迫遠離中國政治核心並遭到軟禁。
中國大陸走向市場經濟體系的改革漸緩。
鄧小平其政治影響力漸趨減弱,最後宣告正式退休。
香港150萬人遊行聲援學生,泛民主派與中共決裂,每年舉辦維園六四燭光晚會
詳見後續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