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樓 伊藤诚
2011-8-23 13:05
佛教由古印度的悉达多·乔达摩(释迦牟尼)在大约前6世纪创立,在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地区有过广泛的影响。佛教目前从人数上来说为世界第四大宗教,位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之后[1] [2],全世界约有4亿左右信众。
|
|
2樓 伊藤诚
2011-8-23 13:05
“佛”,全称“佛陀”,意思是觉悟者。[3]佛教重视人类心灵的进步和觉悟。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生死。惟有断灭贪、嗔、痴的人才能脱离轮回,悉达多就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道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于从悉达多的教训里,看透苦迫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
|
|
3樓 伊藤诚
2011-8-23 13:05
现在的佛教按教理划分可分为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两大只。佛教按历史时期划分可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三个时间段,其中部派佛教又被称为小乘佛教。佛教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二大传承,随着藏传佛教的出现,北传佛教又分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佛教按修行和传授方式可分为显教和密教。密教大致包括了印度的金刚乘佛教和西藏的藏传佛教。按显教密教划分法,除了密教其他的就全部是显教。详细的分类请参考佛教宗派。
|
|
4樓 伊藤诚
2011-8-23 13:06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于东亚及南亚等地区。
|
|
5樓 伊藤诚
2011-8-23 13:06
古代的社会阶级制度
|
|
6樓 伊藤诚
2011-8-23 13:07
婆罗门教信奉神灵主宰一切,认为通过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就可以获得现世的种种好处,于是渐渐出现各种祭祀,以及对各种神灵的赞咏,进而成为四种《吠陀》。
|
|
7樓 伊藤诚
2011-8-23 13:07
根据玄奘法师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技能伎数,禁咒医方。”
|
|
8樓 伊藤诚
2011-8-23 13:07
因为种族等级、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渐渐分化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的阶级,其中婆罗门主要从事祭祀,刹帝利世袭军政,吠舍经营工商手工业等,首陀罗则为贫穷的自由民,从事更为低贱的职业。除此之外还有在四种姓外的“贱民”阶层,地位更低,被称为“不可触者”。[4][5]唐朝留学印度的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这样记载:“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为贵胜,凡有坐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印度古来译作天竺,有东、南、西、北、中之分,称为“五天”。)依据《吠陀》圣典,“原人”(参见《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在创造人时,婆罗门是从口生,刹帝利从肩生,吠舍从腹生,首陀罗则从足生。时至今日,虽然经过了圣雄甘地等人的改革,种姓制度仍在印度社会有很大影响。
|
|
9樓 伊藤诚
2011-8-23 13:08
非婆罗门思想
|
|
10樓 伊藤诚
2011-8-23 13:09
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出现了各种非婆罗门思想,主要有以下六个流派:
阿耆多派:他们认为人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否认灵魂,反对祭祀,以追求现世快乐为目的;(有点像过去的西方炼金士) 散惹夷派:主张对一切问题不作决定说,认为哲学辩论,得不到最后的解答和知识; 末伽梨派:主张没有业报,一切修行都徒劳,只要经过很多世,大家都会解脱,属于定命论者; 不兰迦叶派:也是否认善恶报应,否认社会道德,主张纵欲; 波浮陀派:认为人由地、水、火、风、乐、苦、命等七大元素组成,元素分离便是死亡,尔元素永存; 尼干子派:主张通过苦行,来加速受业报,从而更快地解脱。严禁祭祀,严格地不杀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戏称为裸行外道,后来发展成为耆那教。至今,耆那教在印度仍有信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