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97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283 196
(轉載知乎)德国未来会不会沦为发展中国家?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樓 發表于:2025-9-19 17:00

很多人说未来电动车会取代燃油车,日本的丰田为首的日系车都会衰落,日本失去支柱产业沦为发展中国家。而且目前欧元贬值人口老龄化整个欧洲经济不景气。那同样靠汽车发家的德国会不会也沦为发展中国家?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樓 發表于:2025-9-19 17:00

作者:RainBow丶雷电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288026797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次打开这种问题,看到下面一大堆人都在跳大神,信誓旦旦德国5-10年内必定完蛋。

我都想笑。他们对德国财政健康程度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认知和了解。

德国财政是不允许有财政赤字的,德国人至今都没把“印钞“这个狠活掏出来刺激经济。足以说明德国能打的牌多的是。那些拿人口说事儿的,可能不知道德国都引进土耳其人几十年了,直到今天土耳其人在德国内部有任何的影响力吗?

发达国家里摔得最惨的日本,都能维持发达国家的“体面生活”长达30年,最终旧的债务泡沫出清后经济重新回暖。你凭什么认为号称“日本师傅”的德国做不到?

自打进入20世纪以来,但凡有像样点工业体系的发达国家,就没有一个返贫的。所有信誓旦旦声称德国日本美国英国必将崩溃的,大概率是没读过历史,对这些国家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对于民主体制的纠错能力也不了解。欧洲大陆这片神奇的土地已经把所有类型的政体都实验了个遍了,牢德如果没有强大的纠错能力,他能从二战的一片废墟中重新崛起吗?

知乎赢学家总是特别喜欢将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归功于某一代人的“高瞻远瞩”“励精图治”,然后说现在都废啦不堪,所以未来必定坠机。比如说德国的崛起都归功于战后工程师的努力,美国都归功于二战胜利老兵,英国都是殖民时代攒下的家底等等。我寻思着马圣这个屑人飞叶子抽大麻,完美符合美国7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刻板印象,马圣的火箭就不能上天了?(虽然我极为厌恶马圣在zz上的逆天行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恶意贬低新一代吹捧老一代,这种捧古贬今的做法只会让社会裹足不前。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樓 發表于:2025-9-19 17:01

可速斩我:


组装出来了几辆电瓶车就飘成这样啦

它们有没有跟你们说过 你们这些电瓶车最核心的电机技术是哪个国家,加工这些电机的高级数控机床是哪个国家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樓 發表于:2025-9-19 17:01
作者:秀水河畔一书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7494961378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结论放在开头:大概率在10~15年之内,我们便可以看到德国,从一个还勉强撑着架子的发达国家,变成一个宗教、种族、经济三大问题全面恶化的失能政府暨失败国家。

(失能政府或失败国家(英语:Failed state),意指一个被认为未能满足和履行某一些作为主权政府应有的基本条件和责任的国家。)

——下文开始正文——

如果要聊德国未来会不会沦为发展中国家,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德国的两个发展阶段:二战后、冷战后。

在二战后,由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主战场,主要围绕于欧洲,而东西德又是双方阵营各自展现其制度优势的前沿阵地。(天时)

德国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其实是少数、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同时得到了东西方两大阵营共同灌输各自技术投资、经济投资的对象。(地利)

(西德:马歇尔计划、东德:经互会)

再加之战后,德国又正好处于战后人口大恢复、战后人口大增长的世界性战后婴儿潮时代,有着足够的人口红利承接来自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技术、经济灌输。(人和)

(1955 年至 1970 年出生人通常被称为婴儿潮一代,他们占德国总人口的30%左右)

以及,依靠着德国战前,所积累的大量工程家、科学家,德国的人口红利和工程师红利其实是在同一个时间点迸发出来。(人和)

(1950年,联邦德国的在校大学生为10万人,平均1万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学生,到1970年增加到41万人,平均1万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学生)

而这三者的合力,所铸就的便是德国在二战后冷战期间,所高速推进以及进行的重建回复、经济发展——莱茵河奇迹。

这个时候德国就好似是坐在了风口上的猪一般,只要德国的领导人不是个二哈,那么德国的逐渐恢复,以及随之铸就德国发达国家的地位,那都是一件必然且应然的事情。

而冷战后,虽说德国已经不再处于东西方阵营对峙的第一线,这个世界的焦点也随之转向了中东大区,那所谓的穆斯林之春时期以及随之来的反恐战争时期。(真是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地狱笑话)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时间内,世界的单独一极美国的视角转移向了其他地方,所以使得德国可以暂居于欧洲的正中央。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配合着美国一道,主导形成了以美国的外交、北约的军事、德国的经济——三头政治共同领导下的欧盟整体格局。

在这一过程当中,德国顺从着英国的搅屎棍格性,以及美国的政治需要,大量接纳了原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为德国的进一步经济发展,赢得了下一阶段的人口红利。

并出于美国宣扬自身意识形态的需要,带领着欧洲整体与东欧的俄国进行媾和——为德国获取了下一阶段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廉价的能源。

(令人忍俊不禁的某著名雄文:2006年《中国为什么被解体后的俄罗斯超越》)

积极推动了欧盟整体,与新兴崛起的世界最大市场之一:东大,达成贸易协定——为德国争取到了下一阶段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广大市场。

并就此铸就了德国冷战后,默克尔时代的经济发展总路线,与德国经济的新三大马车。

在这一段时间里,德国的继续发展虽说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开始面临一定的操作技术以及政治嗅觉考验。并不能继续如同二战后冷战时那样,宛如躺在风口上的猪一般顺势而起。

但也决然不能说,这个时间段德国面临着多么大的挑战。甚至说的更过分一些,只要是一个头脑正常的领导人都不至于会出大错。

然后就来到了,咱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间段,在我想来这段历史,或许会被后世称之为——二次冷战、新冷战。

德国所面临的是以上所述这些年间一直在积累,但从未彻底得到解决的问题——也即是我在本文最开头便已经点出,并贯穿于全文的“人口”二字。

说实话,在我看来,所谓的市场、所谓的能源,无非就是需要一定的技术操作,进行新一轮的重新安排,这两个问题是能解决的问题。

而人口问题才是目前德国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现如今德国所面临的问题是:

1.战后婴儿潮时代所诞生的人口红利都已逐渐的老去,变成了人口负债。

2.东欧国家的整体性生育率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口衰退。

使得德国没有办法再继续,接收来自于自己同意识形态、同价值观的优质劳动力。

我们都知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人口正是国家这辆火车的唯一车头。

只有有着足够的人口,才能够有着足够庞大的国内市场孕育本土工业。

只有有着足够的人口,才能够有着足够庞大的人口劳动力发展国内工业。

而德国目前面临的以上两个问题,导致德国整体白人人口的数量下降——注意了,我这里说的整体白人,甚至包括了大量的东欧移民,如果单纯只算德国的德意志人,那德国的人口问题早已恶化到无药可救。

不得已,德国现在只能大量地接收,来自中东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难民,以期能够同化来自于此两地的难民,使得德国的经济可以重新进入默克尔时代的循环。

但是,这就正好照应了我写于本文开头的两大问题:宗教、种族。

随着白人人口整体数量的越发下降,白人的自主性意识会越发强烈。而来自于中东和非洲的难民本身,主体性就已经足够强烈。

就宗教而言。德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同化中东难民为基督新教徒,会面临来自于中东人的恐袭。同化中东难民为基督新教徒,也会面临来自于中东人的恐袭。(真就迫真是地狱笑话拉满全场)

就种族而言。如果说中东难民还受到过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那么撒南非洲的黑人难民就几乎全是胎教肄业。再加之比于中东人的褐色更加深邃的黑色皮肤,黑人难民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更是隐藏都隐藏不了。

这两个问题,在德国自身的白人人口数量,整体性衰退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办法解决。

而人口问题无法解决,所导致的必然便是,原有劳动力的损耗、劳动力素质的下降、劳动力的进一步加速匮乏,并使之国内问题越发成为主要问题。

而在处理国内问题,便需要消耗大量政治资源的情况下,就更别提拿出行政力量,处理复杂的市场问题和能源问题。

归根结底一句话,德国的经济基础来源于其优质的工程师红利以及人口红利,而德国未来的宿命也正来源于此二者的匮乏——可所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对于中东人而言,圣战并未停止,圣战正在进行时


对于非洲黑人而言,这或许是属于黑人的大航海时代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樓 發表于:2025-9-19 17:01

作者:Langle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8495217140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很多人以为德国是靠汽车立国。而实际是德国的基本盘在中小企业,根本不是那些你看得见的大企业。德国很多企业都是深耕垄断自己的细分邻域,全球机场的行李推车,大部分都是德国一家公司生产的。包括安全行业的Draeger,生产一些有毒气体的防护装备,消防装备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你说有什么高科技,很难吗,并不是。但是首先根本没有人注意这些行业,本来就没多少玩家。其次这些东西都是要多年口碑的累积,新来的很难入局,这种需要可靠性的东西,哪怕你便宜,也不一定有人会买你的。德国的经济依赖的都是这样的数不胜数中小型公司,百分之七十的就业都是在这些公司。其次,德国的基本盘在欧盟,欧盟有四亿人口,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单一市场。德国的进出口百分之六十都是在欧盟内进行的,欧盟内部一个能跟德国抗衡的没有,而德国依赖欧元区避免了经济强劲造成的货币升值,零关税就可以获得世界第二大的市场,较高的工资可以吸引东欧不发达地区的人才。德国人说这一次他们只用钱就统一了欧洲。日本苟延残喘这么多年,依靠庞大的海外投资,都没成为发展中国家。德国一个背靠欧盟欧元区的国家,不会比日本更惨。在工业国家,发达经济体来说,得益于默克尔十几年的努力,德国的债务率可以说十分健康,德国都还没开始使出杀手锏撒钱呢。说白了日本只能靠自己都没垮,德国可以吸血整个欧洲更加难垮。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樓 發表于:2025-9-19 17:02

作者:周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876088955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在这次小红书中美对账之后,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个最本质的问题,与其在这里讨论德国,日本乃至其他一些国家未来会不会沦为发展中国家,还不如问——为什么我们要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去硬性定义一些国家?或者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两个名词,是不是已经预设了两类国家,并且让两类国家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界限?以及还有第二个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是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绩效至上的价值观?


因为现实里,我们在小红书对账的过程里看到的是,世界第一强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这里很多普通人(还不是美国最贫困的人口,很多还是白人),其日常生活之艰辛都可以让中国的普通人无法想像,而且充分体现出人类永远没法想象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美国是不是公认能够被定义为“发达国家”的国家?中国又是不是“发展中国家”?——然后呢?我们在小红书的对账里,对美国当权者剥削本国国民时候那种肆无忌惮,毫无下限的无耻和狠毒,是不是又能够彻底毁三观?


真的,在美国的皮被来到小红书的美国网友们亲手扒下来之后,我们再谈什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了,甚至你们会发现,川普这货不承认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声称中国是“发达国家”,似乎都还有那么点的道理,虽然不多。我们现在拘泥纠结于发达国家的定义,其实仍旧是陷入做题模式,而且还是日耳曼绩效国和日本的题


这么说吧,对于盎撒日耳曼绩效国来说,一旦出现全方位的社会治理失序(这是已经在发生的事情),我们应该想办法自己定义新赛场,并且把旧赛场本身作为骑脸盎撒日耳曼的工具,而不是继续在旧赛场上去跟盎撒日耳曼拼绩效,拼赢了又如何?——举个例子,意大利这种文明底蕴深厚,内心精神世界更加完整充实的国家,会去纠结自己的人均gdp为啥比不过德国日本吗,会去纠结自己的工业革命绩效不如英德荷这些西北日耳曼野人吗?人家不会!


因为意大利的文化符号输出能力,即便整个盎撒日耳曼世界+日本加起来都像个小丑,意大利可以不跟德国卷工业绩效,靠着各种技术含量也就那样的初级工业品,比如香水包包化妆品红酒,就可以卖出超高的附加值,这玩意,日耳曼小丑们能做到吗?下辈子都不能!一个有点文化素养的人给自己脸上贴金,会用罗马热那亚佛罗伦萨威尼斯比萨,还是会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或者柏林慕尼黑汉堡法兰克福,或者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而且,就算意大利希腊的绩效被日耳曼野人比下去,英国德国荷兰北欧的女人照样送上门倒贴意大利希腊的地中海帅哥


记住,绩效这条旧赛道只是用来骑脸日耳曼野人的,不是用来自我规训的,德国是不是会沦为发展中国家,诸位已经有很多人回答过了,但是我知道一点,德国是一个没了绩效赛道就会一塌糊涂,精神世界彻底崩塌的国家,但意大利不是,希腊不是,印度不是,我希望中国也不是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樓 發表于:2025-9-19 17:02

8000多万人口2300多个世界名牌企业,叫得出名字的,奔驰,宝马,大众,奥迪,蔡司,徕卡,西门子,博世,施耐德,拜耳,阿迪达斯,彪马还有一堆行业头牌我叫不出名字的。娱乐产业有足球这种世界第一运动,文化输出有全球最大的啤酒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德国除了核工业(你懂的),军工(以前屌炸天)和航天产业不厉害。制造业,工业,农业商业,娱乐产业都是全球一流的存在。所以你为啥会觉得他会沦为发展中国家?




作者:只能看一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295354975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樓 發表于:2025-9-19 17:02

德国未来会不会…………

美国未来会不会……

日本未来会不会……

韩国未来会不会……

新加坡未来会不会……

英国未来会不会……

我只能说,国内的某个群体,某些人,非常热衷于讨论国外和他们完全没有关系的某个地区或者国家会不会衰落,会不会贫困

但是奇怪的是,他们从来不讨论国内会不会衰退,他们自己会不会失业、贫困。

后来我才明白了,他们就像那些迫切希望所谓的三战赶紧爆发,世界赶紧毁灭的那些人一样,

他们并不是认为他们自己在战争中能够发达,而是他们认为这样一来

所有人都没有未来了



作者:吕旻园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297773663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樓 發表于:2025-9-19 17:02

桑桑桑:


欧洲国家的差距没你想的这么大,我之前就在罗马尼亚这个欧盟几乎最穷的国家,我都感觉不到他比德国要差,一样的kaufland,一样的dm,事实上罗马尼亚的房价收入比和德国差不多,当地人买房的难度和德国人是一样的,而且罗马尼亚也不断在开发一些新的住宅区。

西北欧只是公共设施看起来更干净更新,但是生活水平不会真的好太多,因为西北欧那些地方物价更贵,你在罗马尼亚可以装个app叫bolt,类似uber打车也就20lei以下(30人民币),效率超高两分钟就打到车,但是你在德国坐个差劲到离谱的公交都要3.5欧(26人民币)。你在罗马尼亚吃个饭通常也就60lei左右,但是你在德国,20欧一顿是最低的了。

我觉得比人均GDP更重要的其实是房价和收入,德国人和你一样也希望买房一家人其乐融融,什么德国人不想买房有精神追求那是骗你的,实际上那是因为他们买不起,德国很多年轻人穷得离谱,账上基本是没几个钱的(是真的没钱的那种,你掏个几千欧出来那是大钱了),大学又迟迟毕不了业,超高的税率导致工作后的税后工资低的要死,你在TUM理工科毕业工作然后在慕尼黑买房完全不现实,贫困落后和郁郁不得志是欧洲年轻人的主旋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樓 發表于:2025-9-19 17:02

Po939:


前年还问东大什么时候能成为发达国家呢。

现在赢只能靠别人衰落了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樓 發表于:2025-9-19 17:03

swiss: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本身就是预设的,是主观而不是客观的。

在讨论吃肉上,巴西吃肉多就是贫穷,就是穷得只剩吃,美国吃肉多就是美国有钱。而日韩吃肉少就是环保健康饮食,闹钟吃肉多就是不健康饮食,穷得只知道吃,只讲量不讲质。

在讨论产业结构上,卖资源的澳新冰岛就是发达国家,而海湾和文莱就是落后野蛮不发达。

在讨论旅游业上,同样没有工业但旅游业很发达的弹丸之地,巴巴多斯就不是发达国家,而塞浦路斯就是发达国家。

在讨论建筑物上,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遍地都是低矮民房和露天厕所,就是发达。而闹钟大城市高楼林立,就是土得只剩高楼。

在讨论制造业上,闹钟制造业多就是低端产业,德国制造业多就是高端产业。闹钟制造业占比降低就是闹钟快完了,德国制造业占比降低就是德国产业升级,去低端产能。

在讨论医疗上,美国预期寿命低于闹钟,就是美国的医疗发达,用的药物太先进导致耐药性降低寿命。而闹钟预期寿命高于美国,就是闹钟气候比美国好导致人比美国长寿。

发达国家是一个会员制俱乐部,目的是让发展中国家破防,体现出发达国家恒赢,发展中国家恒输。发达国家没有明确的标准,也没有明确的门槛,并不是说达到了哪个门槛就会被认可。是不是发达国家,更多的与日尔蛮姥爷的认可,唯心的因素,是否愿意充当日尔蛮姥爷的耗材,是否有利用价值有关。

比如同样是小国,哥斯达黎加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斯洛伐克高,但斯洛伐克是亮白人,是长得金发碧眼的那种白人,是长相更像德国人奥地利人而不是希腊人的那种白人,所以斯洛伐克是发达国家。就算契丹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斯洛伐克,契丹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因为契丹是日尔蛮姥爷的眼中钉,给你一个发达的头衔还了得,发达的头衔在东亚只能给日韩这种达利特耗材用于限制契丹,体现日尔蛮姥爷的优越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2樓 發表于:2025-9-19 17:03

山野徒夫:


我发现最近没有人提 新四大发明 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3樓 發表于:2025-9-19 17:03

德国如果投中,放弃工业化,安安稳稳地做中国资金和技术进入欧洲的买办,可以活的很滋润

德国如果投俄,走默克尔时期的老路,经济上依靠俄国的廉价能源发展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政治上和MAGA 普丁组成保守派三皇同盟,也能吃个几十年老本

甚至德国如果投美,敞开接受美国互联网企业的投资,全盘接受大西洋主义者+美国民主党的意识形态,成为美国金融资本掠夺欧洲大陆的代理人,也多少能分一杯羹

唯独像现在这样左右摇摆,前后为男,既要中国的市场,又跟着美国制裁中国,既送金牛座导弹给乌克兰,又不许乌克兰攻击俄纵深目标,既跟着美国人的指挥棒走,又阻碍美国Facebook Twitter等大公司影响国内政治,最终的结果就是跟中美俄哪个都处不好关系,中国的工业,俄国的能源,美国的技术,哪个都拿不到。

什么?你说德国要独立自主?除非小胡子复生



作者:gkn cnyz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895309145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4樓 發表于:2025-9-19 17:03

作者:一方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27842664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凌晨3点的卡塔尔世界杯德国对战哥斯达黎加,虽然4比2大胜,但还是止步于世界杯16强,本科德语专业的我对德国对没有出线感到十分惋惜,毕竟德国历史上曾经4次获得世界杯冠军,在这里只能说再见穆勒了。

说到德国市场未来还有希望吗?再聊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需要结合目前标志性话题“俄乌冲突”和“巴斯夫化工企业外迁”来进一步预判未来德国市场发展趋势。

一.俄乌冲突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俄乌冲突爆发到现在为止,影响最大的就是欧洲能源危机,加上北溪管道被炸,更是对欧洲能源危机雪上加霜。目前欧洲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能源危机导致的能源价格飙升,物价上涨,汇率持续下降,对于做欧洲尤其是德国市场的朋友来说原来同样的价格现在转换成人民币是越来越少了,而且德国经济的下滑,德国人的购买力也是持续下降,做欧洲的中国卖家也是叫苦连连。

对于现在欧洲的困境,从短期来看也许是暂时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更是扑所迷离。主要体现在:

1.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请辞,新总理苏尔茨的上台后,德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德国。我们都知道,默克尔之所以能连任16年德国总理,是因为她在德国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而且对于美国来说默克尔确实是一位另他们头疼的领导人,也可以说过去16年里默克尔将德国发展成为了欧洲的中心,在世界上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换成了苏尔茨,德国的整体战斗力也在持续性的下降。

2.整个俄乌冲突,表面上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之间的冲突,实则是俄罗斯与整个西方社会的战争,更可以说是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战争。小编看到有一些人说这是美国在通过对战俄罗斯中革整个欧洲的命,对于这个观点,我是不是很赞同。虽然在整个战争中,我们肉眼可见的是欧洲在这场战争中除了乌克兰外确实是”失血“最多的地方,直接造成了能源危机,间接导致欧洲经济下行,而美国在其中大赚了一笔,但乌克兰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到未来欧洲整体的安全问题,除了从经济角度来看之前,国家安全更是整个欧洲最看重的点。所以不管美国是否从中赚取暴力,这都是欧洲不可避免的战役。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欧洲地理位置的问题,就会使乌克兰与整个欧洲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导致欧洲不断给乌克兰充血。这样欧洲就失去了俄罗斯这个廉价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国,直接导致了本国工业生产成本的暴涨,还有一些人不断炒高能源价格,然欧洲的成本接二连三的往上翻,导致了欧洲本土的工业慢慢失去了全球竞争力,成本太高卖不出去,直接逼着德国很多企业往外迁移,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到的德国企业外迁的问题。

二.德国著名化工企业巴斯夫化工企业外迁

我们都知道德国其实有非常多的家族性的中小企业,在全球2500多个隐形冠军行业里面,德国独占了1300多个,而就是这1300多个衍生出了1000多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俄乌冲突导致的欧洲能源危机,经济下行,导致了德国很多的重工业企业思考着往外迁,或者正在已经往外迁,一旦这些迁移完成,即使德国的能源价格下降,这些企业再想回到德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制造业企业的迁移,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进不可退,可前不可后,现在已经有25%的德国企业选择了减产,或者干脆把企业迁到了市场更大,能源价格更加便宜的市场,比如斯巴夫将企业永久性的前往美国和中国,一小部分在中国的业务是原材料,主要也是看中国优质的市场,但主要核心高科技业务还是迁往美国。除了化工工业,还有著名的汉莎航空,西门子,费森尤斯等巨头,此外德国的汽车,特种化工和只要行业,都将计划在美国扩大他的生产,制造业往外迁移容易,外汇迁就很难了,而且德国一旦失去了工业制造的底子,将彻底失去在欧洲的话语权,那时候,这个欧洲失去了德国和法国两家马车,失去了领头人,那整个欧盟估计当然无存,这个时候欧盟业可能分崩离析。

小编认为,即使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目前局势非常严峻,企业不断向外转移,甚至将面临长期衰退的可能。但这也正是世界格局正在重新确立,不管对于哪个国家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对于我们跨境卖家来说,面对动荡的局势,小编建议,如果你的市场绝大部分在欧洲的,你一定要注意开辟第二战线,开辟第二市场,另外现在做跨境电商做产品一定还是要回归生意的本质,做真真正正的好产品,不要做通货,无论经济是否好坏,你的好产品依旧有人买单,但是同质化的产品可能就没有活路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5樓 發表于:2025-9-19 17:04


鲍鱼王:


德国哪怕汽车产业全烂了,工业实力还摆在那里,想要德国跌出发达国家除非爆发一次大规模战争把德国打趴下,人口大量死亡导致人才断档,就这德国才有可能沦为发展中国家

但有一个国家我觉得未来真的很可能跌出发达国家行列

这个国家叫做印属不列颠,有个曾用名叫做英国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6樓 發表于:2025-9-19 17:04

大玄武:


感觉不会,一线发达国家目前跌出去的不会是有强大工业基础的国家。

日本的人均gdp最近被嘲讽很厉害,但退一万步来讲,日本的基础工业仍旧很强,仍有很多赚钱项目在运作,并且日本人的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仍旧在进行,跟不上产业升级也不是日本瞎了眼,而是日本自己霸占了氢能源技术专利,被联合干下去了。

德国更别提,目前欧洲经济最健康的就是德国,不是英国和法国,德国人均gdp是列强唯一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能上5万美元的。

世界上真正的发达国家,不是爱尔兰,也不是澳大利亚,也不是沙特和葡萄牙,而是工业七国,因为发达的经济依靠的技术和人才的积累,爱尔兰是靠油田(这个可能是看错了,爱尔兰有不错的油气公司,而不是油田),挪威也是油田和渔业为主,包括新加坡,新加坡本身也有不错的石油提炼加工技术,但问题体量太小,工业基础也不强,唯独工业强的国家是不怕跌落发达国家序列的。

综合工业领域,世界上只有美中英法德日能说得上话,俄罗斯都不行,俄罗斯可以制造大部分工业品,也存在技术代差太多的问题,从工业品出口种类就可以分析的出来,别看中国目前人均gdp很低,上了轨道,能在技术上大致跟得上前沿,人均gdp就会往上涨,人均gdp跟近西班牙不是什么大问题,大问题是不要期间被敌人给搞垮了。

1,别听别人废话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中国决定的,这几年美元强势,让大部分国家都没怎么提起来,防控疫情是必要的,人命比几年经济发展重要。中国该做的都做了,工业基础没几个比中国更牢固,种类更齐全,单纯用芯片和半导体部分产业否定中国工业成就,脑子有问题。

2,别听‘六亿人口一千人民币收入’=中国没发展起来。网络太多扭曲六亿人口概念,刻意排除小孩与老人的生活收入,不断歪曲是现有劳动人口的收入,让他过来帮忙打工,他们三千元工资都不肯过来,你说虚不虚伪,有没有鬼。

3,中国人均gdp上去不会导致任何发达国家跌落成发展中国家,世界gdp已经翻了很多番了,世界总量是不断增加的,其中每年25%由中国提供,另外就是美国提供,问题来了,德国为什么这么多年没啥起色,日本还掉了,是中国抢了他们的生意吗?中日和中德的贸易量一直是稳步提升的,问题是美国喜欢到处捏掉同盟国发展新亮点吧,现在美国不正在盘算吃掉中国的抖音,华为,限制中国半导体吗?他们是越来越富了,到头来国内一群脑残却不断说中国人若是成发达国家,世界资源不够,美国人人均足足比二十年前提高了一倍多,七万美元,他们就一点屁影响都没有?

总而言之,等一百年,发达国家仍就这么几个,未来中国和新加坡,韩国也会算上去,别无他国。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7樓 發表于:2025-9-19 17:04

虎牙:


日德的基本盘是汽车。

日德汽车都是靠出口,本子主力盘在美国,德国主力盘在中国。

按照国产崛起的速度,大众当反向买办也用不了几天。

德国没了工业就不是发展中国家了,整个欧洲回到不发达国家也有可能。

终归只是一个几百年的美梦,世界会回到他应该的位置。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8樓 發表于:2025-9-19 17:05

作者:hong zu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29571576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若是仅仅因为正常市场竞争技术体系升级,德国不会沦为发展中国家

日本和英国都因为属于资源匮乏的岛国,一旦强势产业势弱,就很可能整体大幅衰退

但德国不同,德国不止有工业,德国国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粮食自给率过百

简单说就是,德国输得起,在某个产业势弱以后,有足够的积累可以去尝试其他产业,仅仅汽车产业的衰弱,不足以动摇德国的发达国家地位,大陆型国家容错率普遍较高

在欧盟建立以后,德国就成功的将周边国家绑在德国工业标准之上,成功的在欧洲内部建立了独属于德国的经济殖民地体系,这套体系的惯性很强,欧盟的萎靡,对德国影响很小,德国一直在尝试以最小代价维系欧盟的存在,即使欧盟维系不住了,德国这样的大国,可以极短时间内重建自己的货币体系和支付体系,即使各国关税体系重新建立,也很难动摇德国工业品的强势地位

但不能不说,历史的进程,总是有各种意外,德国沦为发展中国家的可能性并不低

一,战争,德国的地缘位置,比法国还差,战争参与方有美国,那德国必然被裹挟,参与方有俄罗斯,那德国大概率是战场之一,一旦德国本土工业设施被大量摧毁,基本就很难再次重建,这个世界,已经不太可能再发生一次二战后全球殖民地独立对工业品无限需求的盛况了

二,金融,次贷危机亏钱最多的是美国,其次是德国,因为资本的内生缺陷,一旦资本过剩就必然外溢的问题,作为欧洲资本积累比较多的德国,资本外溢问题一直很严重,哪哪出事都有德银,不是个笑话,不断的对外投资,必然会有赚有亏,而德国在这方面,风险管理明显做的不如法国好,特别是在处理欧债问题的时候,德国强硬的要求各国政府挽救银行,开了个很糟糕的头,因为金融处理方面的不妥当,未来德国在某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将实体积累输光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三,政治,德国作为美国的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不可能反抗美国的,德国国会里亲美派永远是大多数,不管当总理的人是谁,不管执政党派是哪个,都无法改变这个,美国或许不能在德国做成任何事,但绝对可以让德国做不成任何事,俄乌冲突中,被迫以危害德国利益为代价,对美国亦步亦趋,就说明这一点,那么在未来某一天,美国绝对放弃德国这块殖民地的时候,德国会发生什么就很难说了(美国强盛自信的时候,给予过德国很大自由度,现在,呵呵)

最后还有欧盟的维系,维系欧盟的成本越来越高,未来某一天,维系成本可能会大大超过德国的能力范畴,这个时候是要德国政治家们去决定去留问题的,现在这些软弱的德国政客,大概率没有魄力下决心尽快止损,德国被欧盟拖死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9樓 發表于:2025-9-19 17:05

魔山:


被阉割人权的牛马,总希望别人比自己更惨,以此让自己满足,”已经很好了”

殊不知别人几百年前都比你强

阿Q都比你强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0樓 發表于:2025-9-19 17:05

整个欧洲都会被中国去工业化,成为依附中国而生的农业国旅游国服务业国和原材料国。德国未来会不会沦为发展中国家,要看德国在工业被中国卷死后,能否经济转型成功。

中国持之以恒的目标就是对四方蛮夷去工业化,废掉他们的战争能力和野心,再教化他们,转化他们。先疯狂扩大工业产能薄利多销,把这些国家的工业全挤垮,再大量买它们的农产品、旅游产品,去本地设厂,把它们变成依赖中国维生的农业国和旅游国和工业配套国。中国人大量涌入他们那里去旅游经商通婚居住,以及鼓励他们来中国留学,会造成中国血脉和中国文化的大量扩散,国家会快速汉化。等中国周边这些国家汉化得差不多了。中国牵头成立中华联盟。谁敢不加入,就断了它的工业品供应、农产品进口和旅游收入。中盟成立后,取消边境线,统一文字,统一法律,成为事实上的大一统国家。中盟会不停往周边国家扩散汉人血脉和文化,汉化后再吸纳进来,经过大概两三百年,最终统一全球,成立中华地球联盟。

以上不是我的幻想,而是中国真实的未来计划,趋形就是目前推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结成命运共同体的国家都会快速汉化,最终成为中国一部分。这是阳谋,没法破。想要发展,就要找中国,找中国就再离不开中国,会不可逆地汉化。



作者:随风而动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19205516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1樓 發表于:2025-9-19 17:05

SeeyoKing:


一个国家

只要本土没有发生战争

没有闭关锁国

永远都会是往前走的

所谓的衰落,只是起伏而已。

看看隔壁日本就知道了。都衰落了多久了。不照样还是发达国家


但是一旦开始闭关锁国了,不向外交流了

那几年就会被世界抛弃

到时候就不是发不发展的问题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2樓 發表于:2025-9-19 17:06

日本失去支柱产业沦为发展中国家,这个本身是不成立的,目前公认日本成为发达国家是在1968年。发达国家是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仅是经济也就是GDP,还有教育、文化、科学领域的全方面考虑的。有人说泡沫经济,是的这个确实让日本经济硬着陆了,但日本的教育、科学、文化领域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谓的人均降,也没有降到离谱。日本依旧是发达国家。

德国也一样,汽车产业的衰落并没有影响德国整个国家的经济,更别说教育文化科学领域了。至于未来会不会沦为,这是一个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想倒退除非发生大战。

有个国家通常被称作是发达国家的守门员,也就是葡萄牙,可以和这个作对比。



作者:剑胆琴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295732925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3樓 發表于:2025-9-19 17:09

奔驰,宝马,大众,西门子,巴斯夫,博世,蔡司,蒂森克虏伯,利勃海尔,拜耳,英飞凌,库卡,SAP,大陆集团(马牌轮胎那个),采埃孚股份公司,徕卡等等。

耳熟能详的暂时列出这么多,这些都是在全球市场抢占了很可观的出口份额的企业。

德国的面积(比云南稍微小一些)和人口(八千多万)的规模在国内大概对比一个中大型省份,按照这种企业密度来说,已经是非常发达了,短期内应该很难沦为发展中国家。



作者:哈库拉玛塔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8293761587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4樓 發表于:2025-9-19 17:09

夜港:


日本自己生扛了30年,虽然人均GDP排名不断下滑,但怎么算也不是发展中国家吧

德国还可以吸欧盟的血,至少30年内不可能沦为发展中国家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5樓 發表于:2025-9-19 17:09

外网也有类似的一个问题

票选3个国家,这三个国家应该能相对最久的保持发达国家状态,并且保持一系列福利制度和发展

经过外网大佬各种分析,财政,民族,等等方面

英法和德国拿下前三,诸如瑞士,波兰或者美国也上前面了,但是因为票数不足没能立住

票选出来了这三,从经济结构,国家发展,人够素质结构等等,都领先于其他国家

其实就是比谁不那么烂,老美似乎因为有人恶意刷票下去了,实际上老美应该排在法国的位置

实际情况来看,英国美国和德国在比烂大赛里,以极其优秀的综合素质击败了其他国家,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移民人口特别多,只要放开,想有多少青壮年劳动力就有多少,这是综合素质下评级的最后结论

一个国家是否能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人口,别看这么简单的一点,背后需要支撑的东西太多了



作者:王雨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2952839074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6樓 發表于:2025-9-19 17:10

某匿名用户:


在几十年内应该不会,葡萄牙、意大利这种国家严格来讲衰落了都上百年了,现在也不过就是弱势发达国家,也没有变成发展中国家。德国从产业优势到人才储备,比葡萄牙可强了太多太多了,就算衰落也不会一蹴而就。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7樓 發表于:2025-9-19 17:10

握咪脱服:


电车取代油车,难道能不用博世的零部件?再说德国的灵魂在于精密制造,而不是汽车工业,从中世纪南德意志的具装板甲,到现在的数控机床 光学光电子,一直是领先世界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8樓 發表于:2025-9-19 17:10

西方的这些发达国家都有沦落为发展中国家的可能性。原因就是他们接收了大量来自落后国家的垃圾人口。当这些垃圾人口占到一定比例,国家也就退化了。他们国家松散的制度并没有管理大量低素质移民的能力,未来必然会遭到反噬。待最后一批能干的传统老白男退休以后,这些国家呈现出的古怪的样子会让所有人震惊。




作者:望周知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833962004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9樓 發表于:2025-9-19 17:13

zmzmz:


我说实话德国汽车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电动车贵+算法/操作系统这些做的不好。

但这个是战败国的横跳你能get吗,别忘了德国一没能源,二没国际地位。

电池靠东大,平台这些押美国,就等着哪天google的平台出来。。因为德国体量太小,吃不下也不敢吃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平台的蛋糕。如果google,spotify ,Netflix这些哪天和ch脱钩,ch的电车在海外一样不好卖….

这样德国依旧是拿住高端制造业,又把利润丰厚的软件/平台乖乖献给美国,同时又把占比极大的电池的献给东方大国。。

战败国的灵活身法好吧… 否则德国是怎么做到又得罪过犹太人又当美国狗腿子又和东大关系好的?

德国只有几千万人… 不需要什么通吃产业链,德国只需要抱住中美大腿,在美国和美国公司一起开发平台、软件,在中国喝东大一起开发电池、车身,喝点汤过的就很不错了


德国最重要的政治智慧就是“通”,通美通中通俄通法通英,和日本表面上不来往事实上德国人日本人互相爱死了….背靠一圈日耳曼,空军和荷兰合体,瑞士德语区全是德国老钱,因为土耳其人多,其实土耳其和德国的关系也比看起来要好不少….

当然现在的红绿灯政府是个纱布,不过过俩月就结束了。。之后看一会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0樓 發表于:2025-9-19 17:16

作者:centuri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9349300156670626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以说德国因为战略不自主导致原料成本高企,被迫产业外迁,说明德国工业在衰落

但你不能说德国输了科技竞赛,所以德国要完蛋

换作你是德国人,你看见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绩效神国,为了科技军备竞赛,大举发债融资攀爬产业链,最后出了成果却无法变现,搞的百业萧条,一个玩命输出产能试图通过摧毁其它国家产业链来找补,另一个四处加关税向小弟要饭,但都长期看不到回本希望,只能杀贫济富舍小保大

换你你也麻

而现在德国人正在白嫖这些科技成果,用于开发新武器,你说德国民用工业衰落?人家本来也不打算玩了,而德国的军工仍然有稳定的客户,人家不把性价比作为第一标准,人家主要是信任德国,你能用过剩产能摧毁这种信任关系么?

正是因为德国依旧有稳健的财政,有灵活的变通空间,从而有多元的外交,俄罗斯才无法像驱逐美国一样从乌克兰战场驱逐德国,也无法像解绑中美关系一样解绑中德关系

而当你没有财政灵活的时候,你也就没有战略灵活,没有外交灵活,就像美国必须宰了盟友吃肉,必须退出乌克兰,打仗比以色列还束手束脚。而你也只能看着德国俄国互相厮杀,当一个看客,因为你既不能失去德国的合资厂,也不能失去俄罗斯的能源和市场。相比之下,德国可以算是一个连正经军队都没有的国家,但他却可以一边借着你的供应链用着俄罗斯的廉价能源生产工业品,一边拿着这些钱高调参与战争,援助乌克兰打俄罗斯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283 回複數:196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9-19 19:25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