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6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98 25
(轉載知乎)为什么知乎上的一些网友对于英国评价不高?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樓 發表于:2025-3-30 23:22

英国是世界上一流的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为什么知乎上的网友对于英国的评价没有那么高,甚至有所贬低?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樓 發表于:2025-3-30 23:24

作者:游千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066876/answer/187387960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在英国生活了半年,看看英国的真实水平,原来我们一直低估它了。

2023年,我终于踏上了期待已久的英国之旅,走过了伦敦、科茨、苏格兰高地、天空岛和爱丁堡,留下了无数难忘的回忆。接下来就来聊聊我的所见所闻。

基础常识

先来聊聊英国的国土面积!有的人可能觉得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应该不小,实际上,英国只有24.41万平方公里,比我国的一些省份还要小。

尽管国土小,人口却不少,约6600多万。而在英国,天气却是个变幻莫测的家伙。你可以在同一天内体验到四季的变化,前一秒阳光灿烂,下一秒雨就倾盆而下,搞得人心里直打鼓!

在英国街头,看到有人在下雨时拼命跑去找遮挡,那肯定是游客。真正的英国人,面对小雨和大雨,都是无动于衷的行者。

就算在露天咖啡馆,也不会因为下雨就急着搬到室内,除非雨真的大到无可奈何。

更有趣的是,很多英国家庭根本不备伞,遇到小雨直接无视,中雨穿上冲锋衣,大雨则耐心等待,因为他们深知,雨常常转瞬即逝。

我在去海德公园的路上,就亲身体验了这种“下雨不打伞”。

那时东边下着雨,西边却是晴空万里!雨越下越大,我心急如焚,试图找个地方避雨,却发现自己在淡定的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兀。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英国人为何下雨不打伞:一是外面常有大风,伞根本没用,倒不如带个帽子省事;二是雨总是来去匆匆,带伞太麻烦。

一位英国同事告诉我,从小就必须每天参与各种运动。即使下雨,照样不耽误踢足球、打橄榄球等。雨天不去玩,就是在浪费时间。

他还调侃说,真不明白为什么其他国家的人那么怕雨。

英国的市容

说到市容,影视剧中的英国总是让人觉得基础设施完备、建筑宏伟!

当我真正生活在这里后才意识到,除了伦敦和伯明翰,其他城市与国内的小镇几乎无异。老建筑保存得很好,新旧交融,快递服务的速度让我大失所望。

英国的许多道路狭窄,尤其是乡村的单车道,开车得格外小心。英国人开车开得飞快,甚至有时会不遵守交通规则,变道时不打转向灯,让人捏一把冷汗!无论自驾游还是骑自行车,都得小心翼翼。

英国的交通信号系统相对完善,行人过马路时可以按信号灯,但好多英国人却懒得按,宁愿等一群人一起冲过去!

至于伦敦地铁,作为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开通于1863年。如今,伦敦地铁的站点数量几乎覆盖了整个城市。

可惜的是,地铁的破旧和拥挤让人失望!网络信号也不怎么样,4G网络与国内的差距真是天壤之别。更有意思的是,进入地铁后就彻底失联,难怪当地人更愿意拿书来看,而不是玩手机。

火车交通在英国非常便利,覆盖了各个城市和小镇,出行算是相当方便,尤其是没有安检的情况下。不过,火车的速度实在让人无奈,120码以上的速度几乎见不到。

英国的汽车靠左行驶,这点跟国内相反。

不过有一条特别的道路——Savoy Court剧院旁的路,是英国唯一的靠右行驶的道路,为了避免车辆开到尽头再调头。

至于选车,英国人的偏好与美国截然不同,更喜欢短轴距、低油耗的两厢车,这与停车位狭小和地形有关。

社会现象

在英伦的街道上,无论是伦敦还是苏格兰,常常能见到拄着拐杖或坐着轮椅的人。

虽然残疾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算高,但为什么总是能碰见他们呢?

一方面,英国的阴雨天气多,老年人群体容易患上腿部疾病;

另一方面,英国对残疾人的关怀在于无障碍设施的完善。盲道、无障碍厕所,还是无障碍交通工具、专用停车位等。良好的基础设施,包容的社会氛围,让残疾人更敢于走出家门!

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英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好,却在某些角落暴露出流浪汉的身影,让我感到不解!难道是因为社会福利让一些人变得懒惰?反正不工作也能活下去,一些人乐于过这种“混日子”的生活。

刚到英国时,我在街上遇到乞讨的流浪汉,不仅不感激施舍,反而可能在下次还会纠缠不休!与其施舍,倒不如提高警惕,时刻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以免被偷或者抢劫。

再说说英国的女人,身材普遍丰满,西方社会一般不喜欢对他人的外貌进行过多评价。

在饮食习惯上,以高热量、高糖、高盐为主,肥胖现象在普通工薪阶层中更为普遍。真正的贵族和富人则注重饮食与身材,追求健康。

饮食文化

说到饮食,关于英国的调侃总是层出不穷,有人甚至开玩笑说“世界上有两本最薄的书:美国的历史和英国的美食。”

这样的说法有些夸张,但英国饮食的确显得单一!鸡肉、牛肉、羊肉、猪肉、三文鱼、鳕鱼,菜品做法大多也就是煎炸烤炖这几样。

英式饮食通常是高蛋白、高脂肪,尤其是传统早餐的制作颇费功夫,并非所有人都讲究这一点。

提到国菜,炸鱼和薯条的地位无人能撼动,那是工业革命时代的遗产。只需花5英镑,就能享用到一份金黄酥脆的炸鱼,配上一大把脆脆的薯条,裹在报纸里,边走边吃。

英国被称为“美食黑洞”,却将炸鱼薯条的文化传承得淋漓尽致。美食不多,但像Mayfair

和Embankments

的地道英国菜,英式下午茶,还是值得一试。

伦敦被称为美食之都,各种国际美食应有尽有,你能在这里品尝到韩国、新加坡、泰国、意大利等地的特色菜。

在中餐方面,英国的粤菜数量最多,其次是川菜,还有许多自助餐和火锅店。

有一些餐馆的味道还不错,但大部分质量却令人生疑,毕竟在海外,正宗的中餐往往需要经过改良,以迎合当地人的口味!伦敦的唐人街则是中国人聚集的热闹场所,餐馆林立,热闹非凡。

不得不提的是,英国人对茶的热爱。统计数据,英国人每年喝掉600亿杯茶,人均年消费超过900杯。

生活的真相

从最低工资的标准说起,时薪9.5英镑,听起来还算不错!

可是一想,清洁工和服务员的月薪也不过在1500到2000磅之间,普通上班族的薪水大致在2000到4000磅之间,而警察的月薪则高达4000磅,教师也在2000到2500磅之间。

说白了,英国人的人工就是贵,尤其是那些水工、电工,按小时收费动辄几十到几百磅,真是让人望而却步!

在伦敦,生活的成本更是令人咋舌。光是房租,每周300英镑,折合人民币2700元,这价格在国内能租到四星级酒店,甚至在北上广深也能租一个月的房子。

更有意思的是,大多数英国房屋的隔音效果差得令人难以忍受,墙壁是轻质的木材,常常能听到隔壁传来的嬉笑声、音乐声,甚至是撞墙的声音。

西方人爱社交,尤其是在家里,半夜三更带几个朋友回家嗨皮成了家常便饭。

再往非伦敦的地方走,房租就便宜得多,一周150英镑,房屋面积往往大得多。

在伦敦市中心,50平米的房子动辄700万人民币,100平米的更是高达1500万,250平米的复式公寓竟然需要4400万。这些房子都是精装修的,买家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房价从市中心向外逐渐递减,郊区的房价也在每平方6万左右。曼切斯特市中心的房价在4到5万一平方,偏远地区则在2到3万之间。

而英国房屋的产权一般是250年到999年,这样看来,从产权年限上讲,房价并不算贵。

在整个欧洲,英国的物价水平属于中上水平

仅次于北欧四国和瑞士,甚至比法国和德国贵10%左右。说到物价,英国的牛奶却意外便宜,1.7英镑就能买到3升多的新鲜牛奶,75便士就能买到1.5升的矿泉水,牛奶竟比矿泉水还便宜!

超市里的鸡腿1.5磅一斤,猪里脊肉7英镑一公斤,十个鸡蛋1.8英镑,西兰花0.68英镑一公斤,吃一顿不错的午饭大概也就10到20磅。

不过,建议你在小商铺里最好不要用银行卡。信用卡被盗刷在英国是家常便饭,一些小店的POS机问题多多,极有可能泄露你的银行卡信息。

因此,买东西时最好用现金,而去大型购物场所消费时再刷卡。

提到小费,在收据上会明确标注服务费,包括总价和小费总额。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国,你完全可以不付小费!

这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不付小费在美国可能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但在英国,你不付小费别人也不会放在心上,最多就是赚几磅而已。

关于福利的部分

在英国,孕妇有福利,怀孕后雇主会每周支付工资,具体金额根据员工的收入来定,孕妇还可享受52周的产假。在公立医院生孩子是免费的,听起来真是令人羡慕。

牛奶金则是孩子出生后父母可以领取的,直到孩子16岁。若你每周工作不低于16小时,收入又很低,还得照顾至少一个孩子,就可以向政府申请家庭补贴,金额根据家庭收入和孩子数量而定。

英国实行11年义务教育,孩子上公立学校是免费的;若孩子来自低收入家庭,父母还能申请学校的免费午餐券。可以想见,来到英国,除了个别特例,年轻人几乎没有戴眼镜的。

这是因为孩子们从小就不参加高强度的学习,早上九点上课,下午三四点就放学,剩下时间参与课外活动,眼球也因此不会过早定型。

说到医疗,英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生病住院时不需要支付费用,部分药物和牙科治疗也会提供补贴。

不过,预约就医的效率一般不高,小病预约时间长,大病挂急诊还得耐心等候!

失业人员每两周领取一次福利金,最多可领取一年。年龄小于25岁的失业人士每周可申请53.45英镑,25岁以上的则可申请67.50英镑。

在生活方式方面

英国人也热衷喝酒,夜晚酒吧周围总能看到醉汉,或摇摇晃晃,或在角落里呕吐。起初以为是夜生活选择少,后来才明白大多数英国人的夜生活重心是在家里聚会,酒吧喝酒反而是次要的。

一般情况下,晚上6点到10点,大家还在紧张地放松阶段,未必会选择去外面喝酒。

至于商店的作息,大部分商场下午六点多就关门,小商店也基本在七八点前就打烊,周末大部分商店关闭,开着的一般都是连锁超市。

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10点半关门的超市,周日却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就下班。

可有一家勤劳的Tesco,除了法定假日,平时总是雷打不动地10点半或者11点关门。而另一家深受夜猫子们喜爱的24小时M&S,除了银行假日全年无休。

住在统一管理的公寓,常常会经历深夜突如其来的警报响起。

那一刻,大家都在半梦半醒中聚集在楼外,等着管理人员姗姗来迟,告诉你们可以回去,原来只是有人在室内抽烟或炒菜导致的误报!

英国的公共场所火警传感器与消防队直接连接,超出一定浓度的烟雾便会触发警报,整栋楼的警报声不绝于耳。

在英国,不要在公共场合趴着桌子睡觉。

有次我在火车上困得不行,趴在桌子上休息,不久后就被搭肩问需不需要帮助,真是把我吓了一跳!

后来我才明白,英国人认为趴着睡是身体不舒服的表现,正常情况下,困了他们会靠在椅子上小憩。

英国人过得相对随性,不会为了奢侈品花费太多,关注的更是生活的本质。我有位老板,身穿西装,背个书包,骑着自行车上班。在英国,炫耀的不是你开什么车,而是你过得有多幸福。

在英国,博物馆、美术馆和剧院随处可见,周末总有文艺青年和奶爸推着婴儿车前来参观。大部分自然景观和博物馆免费,偶尔一些私人展馆会收取门票。

除了伦敦的一些热门景点,其他地方的旅游体验相对清新无阻,基本不需担心人挤人。

不过,英国对版权的保护严谨得令人咋舌,听首歌要花几磅,看部电影得根据清晰度和使用期付费,甚至写论文时查阅的大量文献也需付费。

一不小心侵犯版权,立刻收到邮件警告,甚至律师函!

说到办事效率,英国人向来以慢著称,今晚上点的餐,送餐员会以各种理由推脱,直到第二天晚上才送到。如果想加急,那费用就翻倍了。

在网上购物,快递速度极慢,至少得等个星期才可能收到,关键快递员往往不会准时送货。

想要申请一张银行卡,得先电话预约登记,通知到后才能去银行办理,银行卡寄到家里需时一周。

而退换货的制度在英国堪称典范,几乎所有非消耗品都可以无条件退换,甚至拆了吊牌的衣服也能接受退换。即便如此,英国的顾客也很少出现恶意退货的现象。

说到最后

生活在英国,便是一场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重新审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樓 發表于:2025-3-30 23:24

-


因爲他們只知道網上的英國,卻沒有去英國本地,接觸那裏的實際情況。他們了解英國的渠道不過是網絡媒體從英國左派媒體——卽所有文章的出發點都是抨擊政府和當權者——或低俗報刊——如太陽報中摘抄出來又雜揉了自己不成熟的觀點而成的文章。如此又怎麼可能對英國評價高呢?

再者,正處國勢上昇期的中國人對已經衰退的英國沒有很高的評價也是常事。當年大英帝國的官員和傳教士也對清季或民國沒什麼好的看法。


-



作者:kintana mor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066876/answer/6027158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樓 發表于:2025-3-30 23:24

作者:不爱吃菠萝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066876/answer/6029993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实话实说拿总体国力来分析,现在中国瞧不起英国是绝对有理由的。

但是如果就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来鄙视英国,那真的有点自信心爆炸。

即使经过08年金融危机,英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大幅度升高,但是还是比中国要好多了。

因为目前世界格局已经逐渐向两超多强开始过度,欧盟现在也想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但是因为经济危机和难民问题止步不前。

英国目前沿袭的政策还是撒切尔夫人

那一套,外交军事上跟紧美国,经济上占欧盟便宜,但是这次脱欧把一切都弄坏了。

中国作为一个复兴的大国,各项总体数据冠绝全球,国民自信心当然爆棚,但是我对这些数据一点兴趣都没,即使中国一年GDP增长10%,能让我工资涨10%么?要是不能,那好像和大部分人关系不大,只能说明更多的人脱贫了,普通工人的竞争力又降低了,生活压力更大了。

如果英国脱欧了,再过个二十年,中国城市的平均生活质量才有可能赶上英国。

中国的国民薪资的GDP占比目前是全世界最低的.

你家有100个兄弟,有一栋公寓楼,瞧不起别人家5个住着小别墅的。

别墅肯定是没有公寓高的,但是住的多舒服只有里面的人晓得吧。

人均国民收入购买力平价

--世界银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樓 發表于:2025-3-30 23:24

作者:邓不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066876/answer/60292540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月8日更新。

评论里和其他答主的回答里有一种声音:英国在某些方面那么好,你为什么(凭什么)会(敢)diss它。

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大家是不可以给英国低评价的。那么到底可不可以呢?

你喜欢英国,可能是因为英剧、莎士比亚、下午茶、英国美食(?)、英超或者根本就是有个英国朋友或者英国炮友,这都没所谓。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到其他不喜欢这些的朋友呢,你有你爱英国、给英国高评价的地方,要求其他人尊重你的想法,那你有没有考虑过别人不喜欢英国的地方呢?

在最初的回答里我随便举了几个例子,比如晚清的鸦片贸易以及众所周知的全世界埋雷的行为。

如果觉得不够酸爽,那我就再多加几道。



历史上的皇家海盗。这就属于完全不要脸的行为。
制造假新闻。
参与黑奴贸易。
在中国虚弱时期的一系列动作、包括但不限于巴黎和会、各种不平等贸易。
同盟战争中各种坑盟友,战后美化宣传自己多么伟大。这个本质上和一枪打下敌国飞机是相同操作。
英国当然有贡献,直接或间接地对全人类的文明有贡献,但说多了就容易夸张,夸张了就会导致德不配位。你不会因为印度发明了零就跪舔印度,不会因为埃塞俄比亚发现了咖啡就对埃塞俄比亚感恩戴德,我们也不想收四大发明的专利,那为什么就因为英国做过的好事就容忍它犯过的恶呢?
英国网友普遍对中国评价也不高,那中国网友又何必那么贱呢?
以后再说,多得很。

千言万语归结到一句,知乎er对英国评价不高是因为之前对英国的评价虚高从而产生了落差,加上对英国黑历史的进一步了解,所以评价不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大家都学过历史,并透过现象看了本质。

一个靠鸦片改变贸易逆差还自我标榜先进文明民主人权的国家,一个世界各地埋下矛盾还自我标榜白莲花的国家。

加上英国网友对于中国也没什么好话,请问你还想要什么评价?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樓 發表于:2025-3-30 23:25

英国经济虽然发达,但是金钱上的确是捉襟见肘,很多发展受到资金牵制,这也是我后来离开前往其他国家的原因。英国的科技远比很多人想像中的先进,其中包括对英国科学技术有正面评价的人,但是长期的资金匮乏会导致理论脱离实际,缺少实际操练,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做很多事情时会搞出很多事故。在英国缺乏媒体管制的情况下(英国的媒体管制曾经非常有效),无论对于英国国内还是国外的口碑都是沉重的打击。更何况即使是最强大的年代,英国也不是一个做任何事情都不会犯错的国家,只是容错能力比较强而已。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看的不是在辉煌时代有多强大,而是看的是在辉煌过去后的低谷中,人民和国家还能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在这点上,我觉得英国做得还算不错。



作者:Stargaz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066876/answer/6031790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樓 發表于:2025-3-30 23:25

Butler Spirit:


可爱的问题。


简单一点回答吧,因为评价他人功过总是容易,看待自己是非却难洒脱。


评价高评价低都各有道理。


求同存异,每个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挺好。


这也是知乎这个平台迷人的地方。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樓 發表于:2025-3-30 23:25

某匿名用户:


问题换成"为什么知乎上的网友对于英国评价很高?"照样一堆人来举例论证。这种树个靶子、把相同观点的人聚集到一起抱团取暖的问题意义何在?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樓 發表于:2025-3-30 23:25

因为这些人都是巨婴! 父母在国内是既得利益的那批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靠着老爹的钱来英国享福,没了爹娘给打点一切,结果发现自己在英国啥也不是。 这些巨婴只看到过中国的发达,疯抢LV的大妈, 享受的是中国低价的美食,廉价的劳动力,生病没在中国经历过挂不上号,排不上病床,没经历过被医院天天催着交押金。在英国一切按规则办事! 自己享受不到特权的便利了,就开始撒泼打滚,哭爹喊娘了。 



作者:li p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066876/answer/5486043821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樓 發表于:2025-3-30 23:25

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英国的阴暗面。

他们常常看到的只有BBC抹黑中国。但是,就国内的自媒体和营销号根本就没有资格碰瓷BBC的文章和视频制作水准。尤其是那个什么观察者网站,简直就是一个只会复制黏贴加造假的伪科普网。

他们也觉得日不落帝国不复存在了,英国就一无是处了。事实上英国的教育体系高度和文化艺术氛围是中国短时间内比不上的。不仅仅985师资教育不如英国,从我一名在英国学习并且毕业后在伦敦工作过的平面设计师角度来说,国内的艺术课程的安排和提高上也和英国有很大的差距,国内3年硕士教学出来的人几乎比不上英国一年的硕士。结果不了解的人还一堆人说英国硕士水,我觉得是他们脑子进水了。

另外一点,就是英国的国防力量有持续衰退的迹象。但是英国海军的家底还在,其工业产值和军事开销的比例依然可以让他拥有两艘航空母舰和F35战绩。在欧洲的依然能排行第一,并且其战略眼光也是法国德国这种欧洲强国比不上了,从俄乌战争对乌克兰的站队就可以看出来,当时除了约翰逊能看出来俄罗斯是战五渣以外,一堆西方政客都以为乌克兰完蛋了。



作者:皇冠灯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066876/answer/30832843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樓 發表于:2025-3-30 23:26

作者:Loooo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066876/answer/6031248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另外一个国家的评价高低
取决于那个国家对该国人民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好坏
以及那个国家和该国人民社会生活的联系程度的高低
同时因为有所对比,所以才有高低之分

现在是网络时代
视频媒体很发达
很多事情不需要亲身经历也会得到同样的结论
更何况知乎上的网友很多也在国外生活
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看法
所以了解世界的渠道不只有亲身经历一条
甚至有时候亲身经历也可能是片面的

从历史角度来说
对于中国人而言
英国是鸦片战争的始作俑者
香港回归,中印边境问题
对于世界人民而言
英国是殖民历史的集大成者
英联邦则是殖民时代的遗产
大英博物馆收集保存了世界各地掠夺而来的文物
所以英国评价不高有其历史背景

从现实角度来说
英国是美国的跟班
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
灯塔国的光芒在闪耀
英国显得很暗淡
英国脱欧再次体现了其
自我感觉良好的“大陆均势”政策
在如今这个时代
这样的政策是非常短见的
欧洲一体化必然有所牺牲
德法从二战至今中得到了深刻教训
所以是欧洲一体化的坚定执行者
就目前来看
何止中国人
对于有着切实利益的欧盟的人民而言
对英国的评价也不会高

对于中国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英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人均GDP很高
从民众的角度而言
英国人过得应该比我们更舒坦
但是从国家角度而言
英国GDP和中国差距很大
但是朋友聚会
别人工资比你高过得比你好
你就会给他高评价吗?
更何况连朋友都不是
甚至还不如隔壁曾经的坏邻居关系紧密
所以经济发达就一定评价高吗?
至于科技
中国人脑海里想到的头三个应该是美德日吧
这样一对比
评价如何高?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2樓 發表于:2025-3-30 23:26

去过英国之后

很多乡下人对伦敦这个大农村

评价还是很高的

其次屁民根本不懂政治

懂政治的没去过西方。

我所谓的政治,是指官僚体系成员

不包括人大,人大都是业余的。

举个例子

军队西方考察,

也就是类似短期的武官或者军校留学生

对西方的认知也和屁民一样

两个原因

对政治不敏感

生活时间短。

所以不要说知乎上的屁民了。

去欧洲的文艺女青年们

你抓几个聊聊?



作者:达拉崩吧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066876/answer/6181226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3樓 發表于:2025-3-30 23:26

作者:玩玩玩儿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066876/answer/61073133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为在英留学狗,我很多答案里都“黑”英国,哈哈不知道是不是也是提问者看到的负面评价的一部分。

从留学生的角度,我的负面评价是出于我自己生活水平以及遇人遇事的感觉。周围也蛮多同学来英国后有些小失望,因为并不如我们之前所期待的英国的样子。留学生除却很有钱的那些同学,基本都住在贫民区,这里讨钱的人很多,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有种专门盯亚洲人的感觉,同时比较底层的英国人对亚洲人并不友好,学校也有老师或工作人员隐约给人不友好的态度。再加上这里的物价实在太高,吃的穿的又不如国内物美价廉,当然会对其有很多负面印象。

然而你说英国真的很不好吗?那当然不是,就说伦敦吧,如果你是一个非常富裕的人,在这里生活你是真的如那句名言所说永远都不会觉得伦敦无聊。展览、音乐会、歌剧、地下live应有尽有,你也可以租一个好的公寓,免去一切和合租伙伴或是宿友的烦恼...这里是富人的天堂。而且英国人生活节奏很慢,也很懂得如何休息休闲,慢慢你也会在阳光灿烂的时候花一个下午在公园树荫下坐着和朋友聊天、画画、野餐等而不会觉得忧虑。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就生活体验来说总是有好有坏。我经常答不好的部分是因为苦恼,留学生活又太过寂寞,所以要吐槽吐槽。当然它也有好的地方,只是我可能还没有喜欢上这里吧,我是个慢热的人,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探索和解决。也许当我要离开它的时候,我会恋恋不舍。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4樓 發表于:2025-3-30 23:26

因为我们拿来对比的是有着印度、澳大利亚、北美等殖民地威风凌凌的大不列颠帝国。有着让全球束手无策的皇家海军,干涉整个欧洲无法和平的老大帝国,整个殖民时代最庞大最耀眼的日不落帝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再看看现在这个在欧盟都无法抗衡法德的英国,总觉得哪里不对味。




作者:莲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066876/answer/6127479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樓 發表于:2025-3-30 23:26

国际教育苦行僧:


因为“井底之蛙”的想法和逻辑。

这些网友没有太高的文化程度,也普遍没有什么广泛的阅历和见识,甚至也不属于经常会出去看看的那类。

他们认为英国不行了,天天闹事,内政外交矛盾重重,移民日子不好过,尤其是跑到英国去的中国人,这也与目前很多的网络推介和宣传有关,海外殖民地也早已不复存在,或许在他们心中,英国早就是个弱不禁风,神经衰弱的迟暮老人了。

当我对他们中的一个人说,你知道2023年1-8月份英国签发了近40万张的中国学生签证么?!

我的眼中,英国依旧是权贵形式的世界强国,英国的商品还是属于高品质的代表之一,英国的签证含金量,英国教育的含金量,或者是英国人的世界视野,依旧是很顶的存在。

英伦三岛确实不大,因此,作为大陆国家的网友很容易浮想联翩,英国人不都是天天在作坊里搞搞,岛国能有啥发展?英国的世界视野就是,至少立足英国乃至欧洲大陆,放眼全世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6樓 發表于:2025-3-30 23:27
作者:陈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066876/answer/21343506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慎泄露?鬼扯啊。

二鬼子也要发挥最后一点光和热,请用生命来证明“”是个残暴的政权,待你们完成任务,大英会把你们体面地记录在“塔利班”残害者名单上。

带回英国?不存在的,哪有把用过的卫生纸珍藏起来的呢。

真TM恶心玩意。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7樓 發表于:2025-3-30 23:27

Cyrus:



几乎同一时期服役的两型战舰

一个依然是英国海军主力,不过仅剩六艘,由于经济萧条,英国国会裁减海军军费,六艘主力舰艇全部处于靠港趴窝的维修状态。

另一个?另一个已经被中国海军玩腻了,变成了出口货卖给别国,还送了几艘给海警拿去玩……中国的新主力055现在正呼之欲出


由于海军发展需要庞大的经济支持和发达的工业基础,因此海军实力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水平……

那么我就问一句我们有没有资格黑英国人?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8樓 發表于:2025-3-30 23:27

不知道,反正英国的狗腿子还是蛮多的。那些狗腿子,即使得不到英国的间谍资金,还不断吹捧英国。

那些狗腿子,以为打压自己人,自己就能成为二等公民,能高华人一等,殊不知在列强眼里这种人只是更贱,不过列强也正需要这种人为他们办事。列强为了维护自己欧洲梦,当然需要这种狗腿子粉饰太平。。。。。。



作者:一品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066876/answer/30848832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9樓 發表于:2025-3-30 23:27

盛小楠:


大部分从小就被满含屈辱的近代历史信息教育的中国人,对国家强大与否有一个特别朴素的认识——能不能打。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0樓 發表于:2025-3-30 23:28

某匿名用户:


绝大部分都是坐井观天吧哈哈

在英国呆了六年,英美法等等都去过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1樓 發表于:2025-3-30 23:28

大铀子:


巴基斯坦也没有因为经济和科技被中国网友贬低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2樓 發表于:2025-3-30 23:28

知乎用户2E3auf:


因为人口少领土小,并且打不过中国。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3樓 發表于:2025-3-30 23:28

0xS4lZ1eL:


能選一個綠的倫敦市長出來,就知道英國現在是個什麼情況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4樓 發表于:2025-3-30 23:28

某匿名用户:


本来也不是啥好地方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5樓 發表于:2025-3-30 23:29

Bandit:


来自逼乎急切提升自身阶级却又“年入百万”的评论 当放屁就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6樓 發表于:2025-3-30 23:29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98 回複數:25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3-30 23:29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