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85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345 84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港科广官网称「筹建中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不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分校(校区)或南沙(广州)校园」?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樓 發表于:2024-4-25 19:33
主页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hkust-gz.edu.cn/zh-hans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樓 發表于:2024-4-25 19:33
刘芷宁:


当时听起来“一校两地”感觉广州比清水湾好多了,所以我拒掉清水湾
提前批之后差点就去港科广。。。
一年前,朋友在北美读完master想继续读PhD,感觉北美没有国内舒服想要回国,但又不想去一个纯国内高校。进了hkust的组之后发现在筹建港科广就感觉非常合适,他老板在广州也有名额,所以就询问老板他能不能transfer到广州“校区”。
诡异的事情来了,老板告诉他组内能转到广州的名额有限,但有意向的同学太多,竞争十分激烈。。。最后就只有组里最猛的两三个fresh PhD拿到了名额,能在港科
广建好之后去那边学习。
所以可以确定当时的说法不是现在类似港中深的办学性质,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说法都是“一校两地”,不然朋友在hkust的组内不可能出现这种争抢去广州的情况。当时在网络上搜到的各种信息也都言之凿凿的说“跟港中深
性质不同”。那样的话,拿着hk的奖学金在广州花,开销小生活方便,导师一样,学位一样,属实舒服。
(PS,提前批给我发offer的老板告诉我,如果以后要来可以走广州校区申请)所以我当时的打算就是拒掉提前批,如果北美全聚德就去港科广躺了,没想到还能整这一出。只能说社会经验还是不足,投资startup需谨慎
说来惭愧,我就是高赞答案里说的想“拿着奖学金潇洒甚至还想买房爽爽”的那种人,但是别人知道是不是广州的我觉得根本无所谓,都读到PhD了,拿paper说话就可以。不知道现在的意思funding
是还按香港标准还是变成内地标准(2500/m)?如果变内地标准那确实有点坑,如果还是HK标准,跟同样的导师,那还是很爽,如果全聚德了我还是愿意去。。。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3樓 發表于:2024-4-25 19:34
作者:Joyful Galile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78317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利益相关:中外合作大学
毕业,有意申博时研究过港科广

作为一个中外合作大学出来的同学,对这套话术和体系再熟悉不过了。
这个官宣正式说明,港科广和其他中外合作大学在组织结构上并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在与本部的联系程度上还不如上纽

中外合作大学含义上有两层,其一是名义上的独立,中外合作大学需要有独立法人地位和中方合作校来满足国内政策要求;其二是与本部实际的关系,在满足国内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到底是在实际运作中实现海外本部国内校区的功能,还是分开管理,这个由各校和海外本部自行定义。
上纽虽然也是中外合作大学,但这个合作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定义的要求,在实际运作上好歹在中方官网的说明中保留了“纽约大学全球体系的三大校园”的说明,可以视为海外校园。而港科广这是从中方官网上直接否认了与外方的“分校”“校区”关系。
不过是否是校区关系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对中外合作毕业后影响较大的是学历认证
。首先,这些开设硕博项目的中外合作大学都是没有国内硕博士点的,也就是毕业后只获得外方学位,即在HKUSTGZ读硕博获HKUST学位。然而,在中外合作大学学习时,如果期间没有出境去本部学习超过180天,只能做中外合作办学
认证;如果可以去本部学习超过180天,可以申请国(境)外学历认证,当然认证是否成功case by case。这两个的本质区别就是算不算留学生,与免税车
、人才政策等方面挂钩。在这些政府主导的毕业生政策中,国(境)外学历认证至少可以从官方文件的层面佐证你的留学生身份(即使你只在本部读了半年多),而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只能指向国内大学毕业的事实。
所以,考虑到学历认证的问题,中外合作大学的项目中有无明文规定的本部学习时长对学历认证是决定性因素。举例,上纽的博士项目要求第一年在纽约呆一整年,西浦博士如果能在利物浦
呆超过6个月(官方是3-6个月),港科广21级博士先在清水湾
读一年再去广州,这些才有可能符合国(境)外认证要求。但是如果项目中没有本部学习机会(如22级及以后的港科广),或仅仅是导师的口头承诺,或海外交换去本部以外的学校,那必须做好拿不到留学生身份的准备。
如果没有在本部学习超过180天,虽然你拿了港科的学位,但是你的毕业院校是港科广。
但是从2023年开始,香港高校的内地合办校也可以申请IANG签证且时长延长为2年,港科广当然也在内。这个政策缩小了港校和内地合办校的政策差别,相比其他中外合办显然也是具有更大的优势(上纽是没法申请OPT的,西浦
也没法搞到PSW)。此外,港科广和港科未来似乎会有“跨校园学习计划”,如果有稳定选项提供学生签证在香港修读180天以上,认证的问题就会好很多了。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 入境事務處​
www.immd.gov.hk/hkt/services/visas/IANG.html回到港科广,港科广的MPhil/PhD项目适合以下几类人:


用MPhil做跳板申请海外PhD的:本部学位,产出机会大
拿不到满意海外funded PhD:港科学位title强,有funding
只有海外非顶尖学校的自费MS:港科广MPhil
实力可以,不咋花钱
在国内双一流和港科广PhD中纠结:港科广科研氛围多少还是自由些,奖学金明显更多
想要有科研产出进入工业界:港科广学术还是行的,工业界不看排名
个人因素需要离国内越近越好:爱人和亲友比港科广是不是留学重要得多
考虑去香港发展:至少和非top985以及世界排名100+的海外学校相比要更加方便,港科广毕业可以有两年IANG直接去香港同样,它也不适合以下的人群:


从最高学历毕业后需要用到学校排名和评级(如考公、人才引进
、金融、教职):不好意思,虽然你拿港科学位,但你的毕业院校港科广没有国际排名,也不是双一流
就是想去海外:不好意思,港科广在就读期间还是以内地和香港为基本盘的,毕业后倒是可以海外博后当然,任何读博都要建立在导师不坑的基础上,遇到个坑导师甚至都远不如随便找个工作了。工作随时可以跑路,要是遇到坑导师,沉没成本
就高了。
综上,港科广是个好学校,来中外合作大学没问题,但是要搞清楚你能获得哪些东西,以及这些东西和你的期望是不是一致。很多同学并不能提前思考这些问题,导致期望与现实完全错开,回头因为这个信息差怪罪当时的自己和学校。这完全没必要,一定要先看准自己的期望和学校的特点再做出决定。打个比方,如果毕业后需要国际排名或双一流,但不去QS50或者985跑来港科广,那属实南辕北辙了。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4樓 發表于:2024-4-25 19:34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397449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属实是“一科各表”了哈哈哈
我是今年offer holder。
我们群里的概念,港科广和港科大就是独立排名,宣讲会上也说了是独立排名;也因此,从我入群开始,硕博群的同学们就有在劝退新入群的学生们。
关于选调,这一点说的更多了,只要加了硕博群,就该知道港科广不能参与选调。所以大家经常在黑港科广是“四非大学”
关于法人、财政独立,这是中外合办方面的基础常识。


关于学位证,到目前为止,官方给的答复一直都是“由本部颁发”,“和本部学位证一样”。但其实这很令人不放心:如果学位证不出现“广州”的字样,那广州这边的倪校长如何署名呢?如果学位证出现了“广州”两个字,那和本部就会有很大的区别(参照港中深的学位证就和港中文本部不一样);如果不署名,倪校长不要面子的嘛?~~
难道要本部的学位证也做更改,给倪校长一个署名的地方?这样倪校长的名字可以出现在所有人的证书上喽。
关于学历认证,学校的答复是会尽力使同学们满足海外留学的认证,会尽力促进两地资源共享,但认证、共享能普及到多少学生,还是个未知数。




同学们其实不存在多少信息差。
不存在有些回答说的,“被忽悠去南沙”;就算一开始有信息差,在入群之后也都消除了。
不存在有些回答说的,“拉了就是拉了,前后言行不一致,已经内讧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两校法人独立。但学校确实模棱两可,而且试图在用“发展定位层面“的“分校”这一表述来吸(hu)引(you)学生。
同学们的核心诉求在于:广州学位证是否能做到和清水湾学位证完全相同,如果有差异,广州学位证具体会是什么样子。
同学们不满意的地方在于,没有关于学历认证和资源共享的明确可行措施。
同学们非常现实的考虑在于,如此高的奖学金可持续性如何。


群炸了的原因在于,“两校一体”规划中,体现“一体”的种种举措很不明晰,然后现在学校官网关于广州法人地位的陈述又有“分离主义”的味道;所以借着这个由头,需要有一场对话商议。
官网公布这一常识的原因在于,教育部官方文件是禁止“去筹转正”中的学校进行任何宣称和招生,更不能搞模棱两可、投机取巧。在去筹转正的关键阶段,可能是有好事之人举报了港科广吧,所以学校赶忙发布了这一声明~(好事之人还蛮多的哈,最近知乎好些人在无脑黑港科广)




官网有这一声明,也算是彻底捅破这层窗户纸了;那学生和校方就更应该打开天窗说亮话!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5樓 發表于:2024-4-25 19:34
“瓜熟蒂落”说的是事情发展有其规律和约束。果农心急采摘过早就把果子给糟蹋了,所以负责任的果农会有耐心。同理,创新的东西要突破旧有的束缚而不夭折,就不得不精心呵护,精心培育,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才向世人展示。另一方面,创新的东西也容易被各种质疑,质疑者的出发点也因质疑者的立场而异。这个时候,个人的素质,包括认知水平,定力(独立思考,不被带节奏的能力),对风险的评估能力和承受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经验告诉我们,当众人都认可一件事情是个好机会时,获得这个机会的竞争就很激烈了,竞争就在常说的“红海”中。
我会让子弹飞一会儿。


作者:WU Jingshe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67484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樓 發表于:2024-4-25 19:35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290637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内地体制上来看,港科广就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声明说的没错,这点和港中深类似。
从学校定位来看,之前学校放出的口风是港科大一体,一校两地,法人、财政独立,资源互补,现在来看是有改口风的意思,这一点需要过一段时间再论证。
目前来看,也是规划上看,广州和清水湾校区的联系比较紧密,至于未来广州是否会更加独立还需要时间来考量。
不过私认为,如果做好了22年之后入学港科广没有留学认证的准备,着重考虑学术体验和生活质量,来科大广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补充几点:
1.利益相关,hkustgz学生
2.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按照内地条例,它一开始本质上就是法人独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这个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信息差,部分申请者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认为申请者和校方都存在部分责任,一个是申请者自己没有做好充分了解,一个是校方可能不会过分强调中外合办而是聚焦于“一校两地”的宣传方式,这个容易给人带来误解。
3.我不认为这会给申请者和在读学生产生太大落差,往往是自身心理预期过高导致的。如果您真的水平很强,为何不在offer选择的时候直接去北美顶校顶级组读phd,屈尊来港科广是为何呢。大家都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能来港科广肯定有其适合你的地方。不过对于那些一直以为港科广就是和港科清水湾完全一样的同学,出了这个事儿,我还是建议你慎重考虑能否接受这个落差。
4.我认为目前的理想情况是,在尊重内地条例的情况下,广州和清水湾能够保持合作。还有就是学位证和学历认证的问题:
在学位证方面,是本部授予的肯定没问题,至于有没有广州字样我们不必纠结,不会以为没了广州字样就可以装作是在清水湾学习的同学了吧?自信是自己获取的,拿成果和能力说话。
在留学学历认证方面,我个人希望广州校区能够在这方面多关注同学需求,据我目前了解22年之前的同学是有四年签证的并且在香港学习过,这些同学是可以认证为港澳台学历的(只要在香港累积天数达到6个月即可认证),但22年入学及之后入学的同学是没有签证的,想要认证留学生就得出去待6个月,这方面稍微折腾了一些。
4.至于学位含金量问题,港科广这类属于中外合办体制的博士目前处于一个中间地带,跟海博or985博都无法在一个很好的标准下比较。目前处于开荒初期,你是愿意留在这一起奋斗呢?还是愿意去现成的地里收获果实呢?我个人是觉得既然读到博士了,不需要用所谓的“海外名校”、“985双一流”等头衔去证明自己了,在哪都可以开花,不要把自己的不成功归结于外界。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7樓 發表于:2024-4-25 19:36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50766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写在前面的态度:校方前后表述不一致是事实。校方应勇于承认,而不是自己用着误导性的材料进行宣传,却怪罪于学生的“胡乱解读”。
————————————————————
2022.6.29更新:距离 0429《重要声明》发出整整两个月后,MOE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如下公告。应该是意味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去筹”成功了。
“颁发香港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在此公告中得到了确认,但没有提及毕业证…期待校方的解释。
原文链接:
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206/t20220629_641653.html————————————————————
2022.06.24更新:根据热心群友向广州ZF网上咨询的回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在筹建过程中”“没有对外招生”。那么之前宣讲过程中出现的那么多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字样,是否涉嫌违规招生呢?校方的书面解释尚未等到。
此外还可知,在距离开学报道不足两个月的今天,港科广目前还未“去筹”。不知道开学之前还能“去筹”吗?校方为何不及时通报“去筹”进展呢?如不能及时“去筹”,解决措施是如何呢?
另外被校方“误导”放弃了其它offer招进来的同学,校方除了怪罪学生的“胡乱解读”之外,是否有别的切实的处理方案呢?
————————————————————
2022.06.21更新:群友发现,学校官网对于颁发学位的Q&A默默做出了调整。相比于原先的回答,现在的版本删去了“The degree diploma
 will be identical to that of other programs at Clear Water Bay Campus”。根据有道词典的翻译为“学位证书将与清水湾校区的其他课程相同”。
↑原来 | 现在↓
另外,距离2022.04.29《重要声明》发布近两个月了,校方的官方答复依然没有等到。“子弹”还没“飞”到吗?
————————————————————
2022.05.30更新:一个月过去了,校方没有update任何新的进展。“让子弹飞一会儿”,这一会儿有点久哦。对于校方,港科广只是一次跨学科的尝试。而对于学生,是伴随一生的学历,更是人生不可逆的两/四年所生活的地方。望校方早日有正式书面回应,给出明确的陈述。
————————————————————
2022.05.07更新小插曲:逛知乎,感叹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2022年3月24日,也就是《重要声明》发出的一个月多前,港科大广州功能枢纽的知乎账号在某个回答中清楚的将“清水湾
校园”和“广州校园”并列。这显然与《重要声明》中的第一点“不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分校(校区)或南沙(广州)校园”相背。凭我个人理解,更不是所谓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广州校园”。不知道是《重要声明》起草的太突然,还是学校的工作人员也在“胡乱解读”。
————————————————————
2022.05.06新进展: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官网(网址:https://hkust-gz.edu.cn/zh-hans)打开后已经看不到《重要声明》的弹窗。
————————————————————
2022.05.04更新个插曲:在KPF对港科广校园设计理念宣传片的17秒处,KPF的President, Jamie von Klemperer对设计的宗旨也是“一所大学,两个校园”。设计方接收到校方的信息也是如此,看来KPF也在“胡乱解读”校方的意思?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将成为零碳排放校园设计新标杆-哔哩哔哩】 [0分17秒] https://b23.tv/pVgLHZN
————————————————————
2022.05.04二更:“香港科技大学 快讯”公众号的认证主体居然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注册“香港科技大学 快讯”的公众号去进行宣传,这样的行为是不是让申请者有“胡乱解读”的空间呢?根据《重要声明》的第一条,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有“碰瓷”的嫌疑呢?
另外,“香港科技大学 快讯”下方菜单栏处的“香港校园”和“广州校园”是不是与《重要声明》第一条“不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分校(校区)或南沙(广州)校园”相背呢?如此公众号的存在,是不是与《重要声明》第二条“不开展任何形式的招生宣传活动”相背呢?
————————————————————
关于《重要声明》第一点中提及的“不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分校(校区)或南沙(广州)校园”,与先前多次招生宣讲或网上的公开信息不符。
1.从“2022年硕博
招生线上宣讲会”视频27分25秒中截取的“双方”交叉互补的示意图
中可见,将“香港校园”和“广州校园”字样分别标注于两侧。而4月30日的答疑会中,校方将“广州校园”解释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广州校园”。
2.在英文版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官网中,将“HKUST Guangzhou Campus”(中译: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园)与“HKUST Clear Water Bay Campus”(中译:香港科技大学清水湾校园)并列。
3.在香港科技大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HKUST_official)多次的推文中,也将“广州校园”和“香港校园”并列。
公众号下方菜单栏也将“广州校园资讯”和“香港校园资讯”并列。
个人态度:充分理解校方办学愿景,但不能将单方面的愿景作为招生“噱头”。这些明确与“香港校园”并列的“广州校园”信息,都会影响申请者的判断。而不是4月30日答疑会
中一句“那是你们自己理解的”或“你们理解的是错的”粗暴的否定。使用这些极具误导性的信息进行宣传,难道全部归责于申请者的“误解”吗?既然去筹之前不能确定,那之前又为什么要这样宣传呢?
————————————————————
关于学位证是否有“广州”字样,回顾了之前的一次线上宣讲,明确说“一样的,没有‘广州’两个字,都是一模一样的”,详见如下视频57分29秒。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先导计划”2022年硕博招生线上宣讲会-哔哩哔哩】 https://b23.tv/lUR8QMh
而在4月30日的答疑会中,吴副校长明确说,因为尚未“去筹”,不能给出明确答复。
前后表述不一致的问题,不知校方如何解释?
————————————————————
全程看了答疑会,结合之前参加的部分宣讲,就《重要声明》中的第二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说结论:《重要声明》中所谓的“不开展任何形式的招生宣传活动”与事实不符。
1.官方QQ群、官方微信群已存在近八个月,群中讨论量不计其数。而离奇的是,2022年4月29日下午,也就是声明发出的当天下午,毫无征兆被双双解散。
↑官方QQ群 | 官方微信群↓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b76746d2800853d441f32007b2ca524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1170" data-rawheight="234" data-size="normal" data-original-token="v2-e1358d6cb92a201416c5fc3e5674feb5"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b76746d2800853d441f32007b2ca524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bb76746d2800853d441f32007b2ca524_r.jpg?source=1def8aca"/>2.某次线下招生宣讲中使用的PPT中公布的官方信息来源中的微信公众号也有明确的“港科大广州”字样。
某位老师使用的话筒更是有明确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字样。
更有甚者,“港科大(广州)”为港科大2.0。
针对这些明确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信息,不知道校方对关于《重要声明》第二点中的“不开展任何形式的招生宣传活动”如何解释?
————————————————————
另外,对今天答疑会中胡同学
的努力致以敬意。我谨代表自己声明,他今天发出的疑问,可以代表我的疑问。很钦佩他行为,再次感谢!
————————————————————
附上《重要声明》全文: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8樓 發表于:2024-4-25 19:37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55657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港科广 Mphil offer holder
当时confirm这个Offer原因很简单,
1是funding足够,可以经济独立,不用再靠父母花几十万供我出国读研究生,将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给他们。拿了海外的Msc,专业和氛围也很喜欢,但觉得有点太贵了,而且Msc基本上一年,觉得时间太短了、生活费用太高了;
2是专业设置特别契合。说实话第一次看官网的时候最吸引我的是专业设置,不同学域的交叉,双导师设置,这个模式特别吸引我。后来看别人讨论才关注学位的问题,能直接港科大最好,加了广州也没事;
后来参加了2次答疑会,包括昨天那场辩论我也看了,还是挺敬佩校长放假第一天来给我们答疑,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校长,虽然前期存在画饼的嫌疑,但并不觉得是港科大主观上意图这样做,我们广州校区的奖学金远超学费和生活费,基本是0成本读大学,学校干啥要当资本家"坑骗”我们,这对他们也没有任何好处。
在大陆办学的体制比较复杂,要适应本地的体制机制,个人对港科广还是有耐心的。本人很反感用“四非”来粗暴简单形容这个学校,自己都不认可自己的学校的话,那我也没办法了。而且美国粗了常春藤,还有那么多优秀的学院,他们有些压根不参与世界排名,一样培养出了非常有用的人才,这类学校在那些只看排名的国人眼中是比四非还不如吧?比来比去有啥意思。
本身选择这个项目也是不想再卷了,卷title卷大厂卷来卷卷去有何意思,不如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项目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多好啊。
总之,个人从未纠结学位认证、留学认证的问题,未来并不打算进体制内,对我这类人的影响几乎为0。未来比较想去申海外博士/留hk或者海外工作,有没有广州关系不大,这两条路都是看导师和个人能力了。
总之,目睹了这些争吵/争论/争辩,我只能说,某些国人心智尚需开化。
对于纠结的人,我只能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独立思考,不要被别人所左右。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9樓 發表于:2024-4-25 19:37
Bio-voyager​:

其实根据我和吴校长在知乎上公开的一点点回复,不难看出校方其实是很希望达到两个校园是同一个品牌,包括一起排名、两边教授和学生含金量相等等等。
当然,做没做到,这一点真的不是校长能决定的。但我相信,只要有机会,港科大全体的意愿都是同一个港科大,一起排名,两边流动可以很顺畅频繁。
从敢为天下先的学术架构和第一批领导都用的是港科大全职教授这一点也可以提现校方一定是全力以赴想这么做的。不然以港科大如今的工资和声誉,来到大陆招聘几个正教授和讲席教授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首届学生和首批老师,目前来看是并不弱于清水湾
的PhD和faculty。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看看清水湾的faculty,也存在第一学历不是很好的现象。也存在刚毕业的博士就过来任教的现象。事实上,很多著名的大学也都接CS和EE等热门专业的fresh PhD来直接做助理教授。
港科大
和港科大广州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少差别。
另外争议很大的一点,在于学位的含金量。我关于这一点就很不理解了,无论学位是广州还是如何,全世界都知道这是港科大全力以赴做的校区,难道招聘单位真的不看毕业生质量只看这个人毕业于哪吗?含金量应当是取决于头几批学生的质量,而不该取决于三十年前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学。这个是很明显的事实吧?即使毕业证学位证没有差别,也还是有很多方式可以辨认出你是哪个校区的吧。
同一个一模一样的毕业证,就能藏起是广州校区毕业生的事实。或许不太可能。也绝不是校方希望的,更不是给了这么好的条件和理念来创办广州校区的目的。
我知道我这句话一出来,很可能很多人在下面骂我。但,您真的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来的,还是您是看中了港科广
的理念,寻求更好的知识和技能而来的。这件事情的答案就很明显了吧。
中国大陆已经有清北复交、上科大南科大中科院大学
和中科院最顶级的各个院所了。他们的博士毕业生和学术型硕士毕业生,都是无法享受海龟人才政策的。但不意味着他们在任何一个工作中走不远。
选择港科大广州,希望带着选择南科大
上科大等新型大学
的心态。自己是来学本事的,自己是来做好的研究的。
以目前情况来看,混港科大文凭的暂时希望不要考虑港科大广州。以后大概也不行…
提议在最后面,大家都在纠结港科大广州最后有倪校长的签字因此有区别。
那为什么没人提议,清水湾的文凭也加上倪校长的签字,让两边的文凭完全一样呢?不解…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0樓 發表于:2024-4-25 19:38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68392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8.26更新:
不建议想做科研的同学用ustgz的mphil做跳板了,学校不鼓励mphil跟在某个老师下一直做科研,因此该文章关于mphil的论调基本都是错的了。非常遗憾,一心学术的同学直接申请phd吧,或者去申请HK的自费mphil。


2022.5.3更新:
本人做了新的调研过后,对于本人提到的ustgz的mphil做跳板申请phd和港三mphil差不多这个表述,本人认为无法现在下定论。为了不误导看这个问题的读者,我选择在后文删除这句话。在港科广2022后第一届mphil(不包括几年前的先导计划)毕业前,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尽管如此,如果mphil能在港科广进一个顶会组,毕业后申请phd是可能优于国内大部分学硕的,我拿港科广system方向的组说,有刚入职的AP带MICRO+ASPLOS的,system hub也有王平安老师的学生带N篇顶会入职的,在这样的组做科研,成果上限还是比较高的。


下面是原回答:
来来来我来指出大家都一些问题。从这个回答乱像里面我可以窥见不少港科广的录取者都是精致的机会主义者,当然这不一定是贬义,取决于你是我说的哪一种同学。关于你们最关心的问题,我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果错了欢迎评论区列出证据打我的脸。


22年开始入学港科广的学生,即使学位证和本部99%以上都一样(保守一点),给你180天以上的留学认证,你也是无法享受人才引进政策的。西浦,上纽,宁诺都有phd,他们都有出国交流机会,至今没有任何人有拿到孔雀等政策福利。各省市明确说了不支持中外合办,你和本部的材料再像也是中外合办的学生。
港科广是不是中外合办,能不能认证,对mphil影响是最小的,因为港科广的学术环境确实高于内地大多数学硕,对于想发论文的同学,来这里并不亏。即使港科广的mphil拿着港科广的毕业材料去工业界,再不济也是可以当你985(港中深就是当985硕)。业界对于中外合办的学生相对不会卡那么死。当然你目标如果是业界,请去本部msc,时间短,一些项目门槛更低。
接2,对phd影响较大,但是良好的学术环境下可能产出更多顶会,鉴于国内教职还是数论文数A会都时代,港科广可能拉低了phd的下限,但是上限是你们自己创造出来的,能摸到港科广上限的话,也比大部分985土博强了。 我在这里还是要说一些不太好听的话,就是不少港科广的同学没有真正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你认为学校虚假宣传,实际上是你太贪,什么便宜都想占。投资领域有一句话非常对:你永远赚不到认知范围外的钱。港科广也是同理,如果你认知不到自己想在港科广得到什么,你不可能在这里得到你想要的,能得到的也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什么意思呢?我给你们解释一下
1. 港科广对于目标北美顶尖phd的本科生,是非常好的跳板。对于这想利用港科广作为积累学术经验,现阶段申请不到北美phd的本科生,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缓冲地带。对于这些同学,你不需要关心学位证是否一致和人才引进还有工业界target school的问题,那是你博士毕业后需要关心的。
2. 对于业界出来(30+年龄),想拿个博士文凭充实一下自己,以后还打算回归业界或者去二本找教职躺平的,港科广也是不错的选择。工资福利够好,老婆孩子不至于生活质量下降太多,学术环境纯粹,比起抛下家庭去海外或者拿国内4000+土博的工资,内地没有比港科广更香的去处。
3. 对于本身有research experience的本科生,以后有海外博后计划的,港科广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备选方案(注意不推荐是第一选择)。一些学校由于10043还有政治影响(点名国防七子),港科广是他们比起土博更好一些的选择。鉴于本科生直博的年龄优势,就算港科广拿了一个phd以后去海外重开,年龄也不过30-31岁,甚至刷一个博后也不到35,论文够的话直接拿海外优青回国,也不见得亏到哪里去。当然对于这些同学,有海外顶会组phd的offer的话,还是推荐优先海外组,如果没有海外顶会组全奖offer,或者申请到的不是海外顶会组,或者家里经济条件不够你读自费的phd的话,港科广也很适合你。
综上,港科广适合和不适合的人都有,拿着不合适的期望来这里的话,你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来之前就知道research是什么,你毕业后想做什么,学术界/工业界选人的要求是什么,还有最重要的,你来这里你想学什么,得到什么。比起抨击学校虚假宣传,你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思想上太幼稚,行动上太模糊,选择得太势利。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1樓 發表于:2024-4-25 19:38
某匿名用户:


hkust msc在读,别问我IP为啥不在香港,因为我们这学期都网课,所以我润了。
去年刚入校的时候,学校就一直在宣传港科广的事儿,因为当时有想读PhD的打算,所以我就了解了一番,还参加了学校的宣讲会。关于毕业证上署名的问题是大家特别在乎的问题,毕竟学校的title能为之后就业带来最直观的影响。
但我记得我问的那个老师,仅针对那一位老师,他告诉我的是毕业证和清水湾校园的是一样的,广州校区只是hkust在广州的一个校区,是属于一个学校的。不只是我,我身边的几位同学得到了也是一样的消息。
所以我们当时讨论了一下,一致觉得那去广州校区读书也太香了吧。奖学金的量和清水湾的一样,南沙区的生活成本比香港不知道低了多少,而且在大陆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找实习方面的都要方便很多。身边甚至还有同学去咨询老师bar大概怎样,老师回复说,你们msc没有太多研究经历,直接去申请PhD可能比较难,申请Mphil希望大一点,所以我一直觉得去这所学校上学很难,甚至我都没敢套词和申请。后来身边有同学晒了广州校区的PhDoffer,我内心还酸的要死,觉得他们好强啊。
结果到今年初的时候,在知乎上陆续有关于广州校区的负面消息,说广州校区的师资力量远不及清水湾,甚至有二本的老师,还录取的有二本的学生。我想,可能建校初期吧,师生水平参差不齐也正常,毕竟无法保证这所学校以后一定就很好,但我想,既然是依托于本校,那肯定以后发展不会太糟。但是心里面对于广州校区的那种崇拜和羡慕确实淡了很多。
结果呢,近日官网正式发布消息,说广州校区和清水湾校区是两个学校。我一开始确实不太相信,因为和去年我所听到的学校的宣传有所出入,当然也可能是我记错了,或者误解了老师的意思,或者我问的那老师他当时自己也没很清楚,就一个劲儿的想招生了。
怎么说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应该承担利益所带来的一些风险。对于信息的分辨还是小心和谨慎为好。我不敢说我的学校怎么样,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在做出我们人生中的重要选择前,还是应该思虑周全,消息当以官方为准。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2樓 發表于:2024-4-25 19:38
作者:蒜头考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476150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利益相关,写毕设写大论文写的头疼,换换脑子来回答一下。
前两天刚刚拿到GZ的推研,(甚至还没有拿到正式offer),吃了一天的瓜,也来写写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今天从10点开始的校长答疑,全程听完,包括胡同学一开始和校长的辩论,以及后面同学与校长的讨论,也关注了群里发生的事情。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GZ的offer holder是哪些人:


前期听到了GZ的宣传,确实认为GZ与HKUST的关系如果UC各个分校的关系,利用大陆的防疫政策以及大湾区的经济工业优势能够对自身的发展更有帮助从而选择GZ的学生;
够不上港前三的MPhil/PhD,实力只能在港前三的MSc左右(指硕士),又因想做科研而退而求其次选择GZ的学生;
拿了其他offer并有退路的学生;
拿了其他offer但是all in GZ的学生。 今天开会,影响最大的是第一类和第四类的学生,因为他们可能确实听信了GZ前期类似于一校两园的论调,认为自己上的就是香港科技大学。
今天校长的答疑很明确了一个点,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香港科技大学是两所不同的学校。
这就是说,上述这一点的存在导致学位证、毕业证大概率是不同的。也正如校长所说,类比于宁波诺丁汉,学位证可能只有诺丁汉而没有宁波,也可能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有深圳的名字。一切的一切,取决于去筹转正后教育部的决定,以及GZ与清水湾的谈判情况。因此,此时向校长逼问学位证的具体细节是不现实的,也是这个原因,校长不会给出答复。
目前来说,最好的情况如下:


学位证与香港科技大学一样,并无广州字样。
可以实现学分互换,可以去清水湾上课满180天获得留学生资格。 但是,上述的最好情况绝对不会改变以下事实:
当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转正,你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学生,不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在中国大陆的教育体系中,你是属于中外合办的学生。考公、选调,你不会享受到香港科技大学在世界上的QS排名优势,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属于和双非学校一样的第四类院校。
因此,如果后续打算进体制内,请直接选择其他offer或者gap一年,GZ的学历会对你的门槛造成很大的影响。
胡同学今天提到了企业的Target School的问题,我认为这件事GZ是没有办法的。GZ没有办法决定你是不是在名单里,而且从我个人的实习经验来看,这一点几乎没有影响。就拿微软举例子,我实习的同事不乏很多中外合办学校的学生,例如西交利物浦。对于MPhil和PhD的学生,如果进入工业界,更看重的是你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你只是为了香港科技大学的名头,认为能够在企业的简历筛选中加分,请立即绕道去港三所的MSc。
不论你出于何种原因选择了GZ,那就请你信任你选择的这所学校,就像校长说的,港科大办了30年,肯定会尽全力把GZ办的最好,现在的阻力更多是教育部或者政策,而不是学校本身。另外,请永远记住你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学生,给你发工资的是广州政府,给你提供住宿学习场所的是广州校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抹去广州的字样,认为自己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
我个人很佩服胡同学,他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和担当绝对不是高赞的匿名小人可以匹敌的。我称匿名小人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胡同学只是情绪管理仍有欠缺,相信今天也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有这样的担当,他一定会在属于他的角落继续熠熠发光。但是我并不赞同他和校长辩论的做法,今天主要的目的是讨论,我们应该做的是表达我们自己的想法,让学校知道我们的心声,也给学校一个给我们坦诚信息的平台。今天的会议目的还是达到的,也感谢后续同学心平气和与校长的坦诚相待,我认为校长在最后理解了我们GZ学生的诉求。
最后说一句,选择了GZ,成为了一名合格的MPhil/PhD学生,就更多的去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自己的独立思想。相信GZ会给她的第一届学生合理的回应。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3樓 發表于:2024-4-25 19:39
作者:Sealock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50168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大家冷静了很多,港科广州mphil offer holder来回答一波,没什么不敢见人的就不匿名了
有些人截图挂别人名字头像不打马赛克自己还匿名的真的loser,有什么好躲的,虽然你没挂我,我没啥关系,但是站在被挂人未来同学的角度你这种人真的挺不知廉耻的,祝你以后永远是个loser(主动诚恳道歉我也可以收回这句话)。
我不评论可能同学们比较激进的观点,我也没资格哈,我就说说我自己对学校现在的态度。
先说我的背景吧,我本科是做机器人竞赛的,拿到过比较优秀的成绩(具体就不说了反正不是水的),但是也因为太多的经历用在了这上面导致自己学业成绩不是很好,最后和保研失之交臂,而且因为队伍需要也没有准备应届考研,家里又态度坚决必须硕士学历,所以我确实差一点点就直接准备二战了。然后机器人圈内人推荐我去港科广州,去年8月我从山东赛场回来之后因为身体和精神的原因休息了一段时间,接着就开始准备雅思考试和申请材料,当时基本所有读研的希望就是压在本部和广州,背着家人也联系了很多公司保底,接受了很多次一面二面。很幸运的是,我有一帮很耐心的学长鼓励我帮我度过难关,雅思也考一次就达分了(这里吹一波在新东方上的三周半的课),申请过程中虽有一些波折但是也收到了港科广州的面试通知,最后12月31日收到了offer。其实在这之前我是无限接近于签公司了,因为以我的背景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很容易,而且我的竞赛经历让我更加重视能力的提升,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我并不想为了一张文凭就浪费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去考研、申请,不过家里面态度非常坚决不允许我本科毕业工作所以我没有放弃申请。从我的角度来看,如果我没有被港科广州录取,我可能还会经历一段很黑暗很压抑的时间,和家里的矛盾也会愈发严重,港科广州把我拉了回来并且有着很丰厚的待遇,所以我是很珍惜这个机会的。
再说说我对学校的一个需求,我要的就三个:1.能力的提升:前面已经说了我更重视能力因为多次工作面试的经历让我明白在公司里,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是第一位的,而对于港科广州这一点毋庸置疑,没有一个学校会对自己的学生培养摆烂,只要学生努力就行,况且这种全新的培养模式且不说能实现多少,至少和我本科的学习方式很像,完全是契合的 2.硕士文凭方便我未来应聘工作:本人是做机器人视觉的,本科找工作被卡了学历,很多公司算法工程师要硕士(孩子也很不甘),家里对我的要求也就是硕士学历,所以我不在意我的学位证和本部是不是一样,我在意的是我是不是硕士,以后工作不会再被卡,家里也满意就行,所以这点会和很多同学不一样,我其实对学位证啥样这件事无感 3.待遇给的好:不用给学费还给额外的钱,惭愧的说答主家里不富裕,我不想让家里还要努力工作来承担我未来的高学费和生活费,不交学费读硕士都已经很满足了,但是学校居然还把我的生活费包了,所以我也相当满意
上面观点说完那我肯定不会港科广州有不满,所以我已经有我个人的滤镜了不是中立的,就不评价其他同学的观点说法了,我只是觉得很多同学既然来了,既然选择港科广州了,就好好做下去不要分心太多,觉得不满的同学你可以发声质疑但是不要抹黑学校。我是红鸟一期的学生,我们的表现和成果是学校未来被评价的依据,内部的质疑讨论是很好的,说明我们有着独立而且坚定的思想价值观。但是恶意解读断章取义,对学校不好,对我们自己也不好。我希望有些人能收敛一点不能太过分,你真的很优秀你也有着自己的骄傲,我没有权利限制你的发言我只能在这里劝说你。
最后就说大家说的宣传问题,确实有点问题,其实我也误解了吴校长的意思,不过我看的很开哈哈哈。该是我的就是我的,不该是我的我也不强求,要是有就是惊喜,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
一切结果等到“筹”去掉之后自然就尘埃落定了,我还是很期待未来8月大家相见的。
第一次发长文回答问题,看的不满意的多多包涵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4樓 發表于:2024-4-25 19:39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701376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年7月更新:
放弃入学gap一年后,已经在23 Fall拿到北美某Top20 PhD录取。
就最近一年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去年的四点看法都基本正确。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准确评估自己的偏好,对所有上位者画的大饼保持警惕,做一个理智清醒的人。
也祝港科广越来越好,虽然我个人不太认可RBM的办学理念,但我永远敬佩以吴校长为首的校方“敢为天下先”的情怀,探索者永远是少数,希望他们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开创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道路。
———————————
利益相关:港科大(广州)2022 Fall MPhil Offer Holder,在之前的回答中被挂的当事人之一,内部答疑会上的提问者,因一系列个人原因,已放弃入学。
首先,我为个人的情绪管理问题和答疑会上的冲动冒失向各位港科大(广州)的老师、同学尤其是吴校长致以歉意。我并非由全体同学选出来作为发言的代表,由于答疑会较为临时仓促,前一天晚上深夜十一点,我们十多位同学共同提议列出一个提纲,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关心的问题(约20个)准备在第二天一早向吴校长提问,由我进行发言。由于准备时间和个人能力都有限,我没有能够逻辑清晰地反映问题,就此向推举我的同学表示歉意。我的行为和发言仅代表个人,希望不会影响到各位对于港科大(广州)的看法。
其次,我对本问题下某位同学匿名挂人且不打码的行为表示谴责。这位同学将Offer Holder群内部的聊天记录,尤其是一些开玩笑的话语,进行选择性截图、断章取义地上传至知乎等公众空间,对我和另外一位当事人同学都造成了一定困扰。港科大(广州)群里认识我的同学都清楚,我是个比较喜欢开玩笑的人,许多玩笑话语里会带上“狗头”等表情,但是由于认知不一致的原因,可能给部分同学造成困扰。我对此也同样致歉。
接下来,我谈一谈自己对于港科大(广州)的看法:
(1)我认为港科大(广州)是一个很好的、有着光明前景的学校,从始至终看好港科大(广州)的发展。我个人由于不少熟悉的老师和朋友都是从港科大毕业,也有嫡系的学长学姐走了前几届的先导计划,自己从一年之前便开始关注港科大(广州)。在几位老师前来我校宣讲时,我个人也协助进行了宣传工作,在第二批次拿到录取,并拒绝了手中其它全部offer,选择了all in gz。就我个人而言,看好港科大(广州)的以下几点:①立足大湾区,地理位置优越;②师资力量雄厚,就我个人方向而言,不输华五;③奖学金丰厚,人均资源多;④可以作为过渡,在这大变局里稍加观望以作出符合长远利益的选择;⑤最重要的一点,我欣赏港科大(广州)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无论是全新的设置,还是学校奇高的工作效率,我想在内地待久的学生都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此向吴校长等一众致敬)。
(2)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在意学位证书是否一致,并不在意是否有广州,并不在意是否有海外认证,这些问题只是我代表关心的同学而提出。我个人的规划是以这个项目作为短期跳板前往北美,如果是熟悉我的同学应该清楚,对于我和我打算申请的PhD项目来说,有没有清水湾的学位证并不重要,我从始至终,都只相信,只有自己出色的工作才是立身之本,而不是靠着学校学历的加持。但是,我个人比较反感的是,校方在招生时给予的一系列承诺,吴校长在答疑会上几乎没有正面回答任何一个,而是以去筹转正为理由,表示所有问题都无法答复,更是将之前在官方Offer Holder群里的承诺给予否认,并说作出该答复的老师“没有领会校方的意图”(和内地的“临时工”有异曲同工之妙)。个人选择港科大(广州)的一个原因是对内地大学类似的行为深恶痛绝,所以个人主观上无法接受这种行为,吴校长更是公然批评我“歪曲校方意思”“胡乱解读”“脑子里一团糨糊”,我对这种自己背弃自己承诺、还将责任归结为学生“胡乱解读”的行为表示遗憾。
(3)我认可一部分回答中关于该项目的说法,主要包括:
① MPhil项目不同于任何一个传统的研究型/授课型硕士,不推荐想要读PhD/做研究的同学读MPhil项目;与之相比,PhD项目的质量非常值得期待,对于一心创业或者只是想读个硕士然后留在大湾区工作的同学来说,MPhil项目也非常合适。如果想要借助MPhil项目作为跳板申请到北美或欧洲顶级的PhD项目,希望很小,除非老师非常能带学生或者connection够强,不然慎重考虑。
② 项目的不确定性很大,迄今为止,校方所画的大饼许多都予以了否认,21cohort也有被强制换导师的离谱操作,后续的学位问题、funding问题、认证问题、海外交流问题等等都存在诸多未知,吴校长在本问题下的回答,也并没有说明任何问题,风险厌恶型的同学、看重HKUST学位和留学认证的同学不推荐MPhil项目。
③ 关于生源问题,据我的有限样本观察,MPhil的生源质量总体上大幅度低于本部的MPhil项目,可能略低于清水湾一部分比较卷的授课硕士项目(比如MEcon和MFin),高于本部的大部分授课硕士项目;但是,存在较为明显的专业异质性,不同专业不能一概而论(我个人本科是理工科+经济学双重背景,因此观察仅限于我了解的一部分理工科专业和SOSC,可能有偏)。以上观点均只适用于MPhil项目,而非PhD项目,但根据个人的有限样本观察,总体上,PhD项目的bar还是低于清水湾同类型项目的(个人观点)。另外,我个人非常疑惑的一个点是,Society Hub的几个专业,招进来一批本科背景十分薄弱、毫无研究经验、对社会科学研究几乎是0认知的同学,反而是一些背景良好、真正有研究能力的申请者被拒之门外,这和香港的传统MPhil项目完全不同,所以想做研究的同学务必谨慎考虑。
④ 和港中深相比区别在哪里?个人认为,如果没有大的意外,港科大(广州)和港中深在最终的定位上可能是一致的,当然不排除在吴校长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港科大(广州)和港科大(清水湾)可以最终实现两校一体,完成这一中国大陆历史性的操作。从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来看,相比港中深,港科大(广州)比较缺少足够有含金量的大佬坐镇,大多是兼职。另外,广州的经济基础相比深圳,可能还是有所差距,再加上广州另有中大、华理、暨大等一系列当地原有顶级学校的竞争,其后续的funding支持和长期发展,可能难以像深圳对港中深的支持那般有力。
(4)关于个人最终quit的原因:①由于今年一系列不可明说的事情,个人的一些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因此有所动摇;②对港科大(广州)校方一些不守承诺、推卸责任、不尊重学生的行为产生失望;③据我个人了解,港科大(广州)所能提供的课程十分有限,一些社会科学PhD项目申请时必修的Graduate Course几乎都无法开设;④一些其它的个人因素。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再一次感谢HKUST(GZ)给予的offer!也祝港科大(广州)越办越好!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5樓 發表于:2024-4-25 19:39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74549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谢大家关注!私信就不一一回了,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另外我是姐妹
利申:22fall phd offer holder
首先两校合作非常紧密,这个不完全是饼,是有一些事实依据的:
1.目前有些gz的老师已经入职,他们开设的课程,cwb的学生也是可以选修的。前几届gz先导计划的学生也可以选修cwb老师的课程了。
2.认识一些cwb的老师,他们一直认为gz就是ust2.0,当然他们可能不太了解内地办学的一些政策,不知道学位证之类的问题,但可以想见他们也是非常支持两校深度合作的。而且现在cwb的很多老师都希望在广东开展项目,他们也是很需要ustgz这样一个平台的。
3.跟一些gz的老师聊过,对于老师的tenure考核方面,由于两校共享学术委员会,因此对老师的考核也是参考cwb的标准的。
在两校合作紧密的情况下,官方发布的声明公告我想是因为受到了一些政策上的约束,并不是说cwb想和gz断了关系,因为这样做没有好处。
有的人执意要拿港科广和港中深比,我想说,港中深的本科项目和部分硕士项目质量非常高,社会认可度也很高,至于phd,你们也可以看到知乎上对于ta任务重等等的评价。而港科广是现阶段是all in硕博的。所以不支持踩一捧一,应该看到两校模式的区别。
最后再说一下本人选择ustgz的原因:
1.本人拿到了内地部分c9高校的offer和港三中某一所的offer,但不是很喜欢体制内的学校,而且ustgz导师的connection很强,老师本人也很友善(我在入学前已经跟他合作了一段时间)。
2.不想再向家里要钱。并且对生活条件要求比较高。
3.广州回家方便
4.本人学工科,广东比香港更方便实习。
5.喜欢交叉学科的模式,对目前的方向有很大的兴趣。即使学术上没能有太大的成就,这个方向进工业界也很合适。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6樓 發表于:2024-4-25 19:40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40744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补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起码21的phd,过的爽爽的,毕业证也是海外的。22级博士,攒够180天,努力尝试一下。
不过反正导师给力,工资够高,毕业年限够短。反正博士也不去选调,选调去985不香嘛。
博士的话,就我现在看来,起码香港呆一年,那剩下的毕业证签字我不care,并且这种新体制的大学早晚要做博后的。
你要申请到美博也不来这边对吧,或者不想去美国卷把,美博要5年,我是硕士读博,香港3年就行,慢点3.5年也差不多,加个2年的博后,仍然算海龟。所以还是靠论文产出。
来这的一般是港三够不到,港城港理工和港科广来回纠结。或者因为导师厉害。
第一种人,何苦呢,博士本身就是学术界。反正除了某个别专业,港城港理也不很给把,美博好一些的你也很难受,进不去,对吧。或者受不了那种累
第二种,更没差了,导师厉害,代表了你的上限高,你自己的水平代表了你的下限。如果是学术青椒,那你选他,一定他很厉害,起码是top10出身的吧,发过顶刊甚至还有正刊这样的吧。你亏啥,带着你来一篇大子刊,天大地大你哪也能去。
对了,不想喷,有人感觉港科广师资垃圾。因为某些教师是双非出身,那为什么不看论文,不看人家博后的学校呢。入职,不看第一学历,这种挺好。说句不好听的,高考本身一部分就因为地域家庭等等问题造成,高考结束后逆天改命咋就不行了。
贴一下,里面有麻省耶鲁哈佛的博士或博后,也有香港本土的博士博后,还有土博但是出去海外名校的博后,后者能来自然有人家的水平,何必看不起。工资那么高,谁不想在国内拿着高薪?非要去大陆以外卷。
没说高考不重要,但是都博士毕业了, 起码要过脑子,本科只能证明你初中+高考6年厉害
硕博博后的10年,甚至很多单纯博后5年以上了,凭啥比不过呢。
补上这一年申博经历
论文>最终学历or博后经历>出身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7樓 發表于:2024-4-25 19:40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747974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BAR只能够到港科广的同学请忽略我这个回答
个人觉得如果你只能够到港科广,那港科广当然是第一选择!


以下内容给:海外境外高校PhD/Mphil Offer持有者,产业强区对应Msc Offer持有者(香港新加坡金融,美国计算机这类),却义无反顾的选择港科广洲的傻狍子们,我来喷你们了。
个人决策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是没错的,但切记不要自己给自己画饼。
什么大牛导师带我飞,什么Mphil出路比港三Msc好,诸如此类的自我脑补还是少一点比较好。
现实是:学校决定你的下限,老板决定你的上限,地域决定了你的发展空间。
地域:举个例子,如果你有志向做金融/量化,港三的Msc一定比港科广金融经济CS的Mphil香,广州毕业的能去香港实习吗?摆脱,香港人均GDP4.8w美元的地方,如果你能留下发展比内地好太多了。如果你要做计算机,你读清华CS就一定比你在美国读个UCI硕士前途光明了?醒醒,越南35优化的时候美国码农已经买得起1.5M的房子了。
学校:别的回答中讲的选调人才计划已经说的很多,这里说另一个点,校友关系。港中深最为离谱的一个点就是CU和CUSZ的同学互喷(本科生比较严重,博士生只能说是划清界限),导致CU和CUSZ的校友关系割裂。GZ目前没有这种迹象,是个非常好的事情,但也要注意,非CWB的你,有多少资源可以从CWB 的前辈/同辈中获得呢?我和我身边同学有时候会聊这个话题,大家一直都觉得广州Bar低,这种隐形“歧视”是客观存在的。
老板:老板决定了你的上限不假,但前提你真的能够的到。绝大多数博士硕士都是普通人,水文章也不就是混口饭吃。大牛老板功名成就了,你的死活与他何干,他在这里的新发展新机遇你能落到好处?新AP也就是国内体制内拿不到tenure或者境外高校拿不到位置,难不成不去CWB去学术自由言论自由生活自由的HK跑去GZ?如果你硬是要洗脑你老板来广州是为了事业第二春同时也能带你飞,“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一句勃勃的名言送给大家: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失败的普通人。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8樓 發表于:2024-4-25 19:40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54989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好,我是一名科广2022
的mphil新生,来简单说说情况,也总结一下我了解到的信息。抱歉选择了匿名的方式,因为不想被翻主页看到隐私内容……
去筹关键时期,学生们愿意全力支持工作。希望校方在去筹完成后,可以认真考虑学生的有关诉求,尤其是曾经宣讲会提到的部分。因为确实有部分学生,为了该部分的承诺而放弃了更优的选择。这部分学生是相当优秀的。尽管当时的承诺并非书面,但也应该给予重视。
1.提到的“我们是一个科大”
这句话有前后语境,想强调的是如下几点
1.一致的学术标准,师资标准
2.两校资源共享
3.两校一致的大学品牌和发展策略
4.两校学生可跨校修读课程
5.共同的联合学术协商机制等学校的决心是非常大的,本部的史校长已连续两年试图推动适合两校学生跨境访学的特殊学生签,但涉及复杂的问题,目前没有结果。但两校之间的交流是非常紧密的,诸如跨校区修读课程是允许的,导师也可以选择本部老师。当然,具体的措施还没有落实下来,原因很简单,第一,去筹转正
还没完成,科广学校主体还不存在,不能对外乱发布信息; 第二,两校独立财政,双校选课涉及跨境,学费交什么币种,交给谁,怎么交等细节有待讨论。类似的问题有很多,所以虽然新生们异常关切,学校也真实没办法给出官方的书面承诺。但我个人是信赖学校的,如吴校所说,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不会刻意刁难自己的学生。而且科广的人性化,高效率,从申请上就能看出来。3.29面试,4.2就出面试结果表示通过了,学校是真心希望学生放心的,不摆架子不掉胃口。相比港三
其他学校,申请中的磨蹭真让人内心崩溃……
2.能否以港科大
身份参加有target school限制的企业招聘活动?以后简历中能否不带“广州”字样?
企业招聘属于企业的行为,用人的标准制定在于企业自己。企业是依据实际的生源质量来衡量学校的,而目前科广还未去筹,企业不了解是很正常的。这种情况需要学生主动沟通,相信未来有了就业数据后会方便许多。简历中带不带“广州”是个人行为,但学校倡导诚信。总不能在广州读了2年,享受了那么优质的奖学金和师资,毕业后却谎称在本部就读吧?
3.去筹2022年能顺利吗?
这个问题问学校没有用,因为是教育部做决定。包括很多同学们有疑问的政策细节,学校其实已经有草案了,但是草案目前在教育部那里审核,所以不能提早公布。但大概率是能的,因为港科广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项目,地方投入了大量的钱,而且5年前就已经计划好2022年启动第一批新生计划了,目前(2022.04
)也是按照计划在走。工程上,前个月我还去了工地看,相当繁忙,两班倒,真的要感谢施工人员,这个校园工程也可以说是中国速度了。入学流程上,我是3.29面试,4.2就出了面试结果,让同学们放心,貌似4.5左右校长就和我们开了会介绍情况了,这个速度和效率,香港应该没有学校能模仿。后期的入学材料认证,审核速度也相当快,完全是学校催着我们一起来施工的节奏……
4.若2022去筹未成功,2022的offer holder何去何从?
目前科广还不是正式学校,去筹未完成,所以录取是本部发放的,项目是本部的iip项目。所以若去筹意外未完成,2022的录取学生会模仿前几届入读先导计划,而不是红鸟
一期。


5.Mphil 入学不分方向,有没可能后期选不到想要的导师/方向,导致意外拿到不想要的学位?这届MPhil这么多,有没可能某些火热方向的老师不够用?或者某些课程无法开设?
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学校的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已经草拟好了,哪个老师上课,有没有候选老师替补上课等都已经准备好了,目前文件已经提交教育部,所以细节暂时还不能公开。关于选方向的问题,吴校
的答复是,老师的数量是充足的,而且若学校要求老师培养Mphil,老师不得拒绝(义务)。若学生实在联系不到,学校也会尽量帮你解决,学校没有理由在这方面刁难学生,让学生强行去不相干的方向做研究。


最后
我对象调侃我,“别人买到的是期房,你拿到的是期offer”。人录取了,学校还没建好……


关于现存的争议,在去筹以前也没办法得到书面的正式承诺。我个人是抱着学好知识,造福社会的心态入学的,科大两校资源共享,学科互补,第一届还能享受最大的人均资源,我是非常满意的。我也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诉求,并欣赏大家用开放心态来参与讨论,向校方表达。
上个月在科广现场,我看到了一个工人在正午12点瘫坐在泥路上,赤裸黝黑的上身,任凭烈日灼烧。而5个月后,会有一群皮肤白皙的学生们踏上这片土地,拥有崭新美丽的校园,拿着每个月1/1.5w的奖学金,坐等几年后名利双收。科广的Mphil三个方向是怎么划分的,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001是人类未来健康,002是可持续生活,003是智能工业化,每一项都是与人类社会发展与福祉息息相关的。我个人是觉得有愧于社会的,希望能在科大的培养计划下努力学习与研究,真正为社会,为弱势群体做出一点贡献吧。


一些补充: 作为港科广
校园的第一届学生,确实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不过我觉得整个过程还是相当有意思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参与讨论校园的设施建设了,甚至有的自愿参与了诸如会议室的装修设计,有的同学想在校园外开bar。比起其他项目,科广第一届的学生更有主人翁意识,校方也把学生们当成是“合伙人”,鼓励大家以主人翁的身份建设这个新的校园。吴校也不摆架子,一有问题就会发起腾讯会议内部答疑。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9樓 發表于:2024-4-25 19:40
谢邀。为了行文方便,把香港科技大学的香港本部称为“香港科大”,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则称呼为广州科大。下面说正题。
随着广州科大的开学,在网上引发了一阵讨论。我觉得,有些讨论是没有意义的。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香港科大和广州科大区分为两个独立法人,有两套管治班子。两个班子并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平行的关系。
当然,你说广州科大的校长地位上不如香港科大,也存在这个可能。但是,也许若干年过去,会出现香港科大的校长在退休后,去广州科大接着当校长;又或者广州科大的校长因为表现好,交流去香港当校长。所以,当下这个时候,不必去介意或者刻意矮化广州科大。有机会就申请,申上了就好好读就是了。
最后,祝广东的各所新办大学越办越好!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701635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0樓 發表于:2024-4-25 19:41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703853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UC Berkeley的diploma
这是UC Riverside的diploma
都是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degree...只是注明的地点和对应的校区校长签名不一样,你们觉得两个学校的学位含金量一样吗?
对应的还有共用University of Michigan/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degree的各个校区。但是除了安娜堡、布卢明顿和西拉法叶...其他校区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乐观的讲,抛开政策的不确定性,HKUST (Guangzhou)需要打出自己的名声至少还需要20年吧。当然也有些强人,不需要学位加持依然很强,但是他们无论去哪都是强人。大部分人还是需要一个好的学位证明自己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1樓 發表于:2024-4-25 19:42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765083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7月5日更新,对之前回答进行修正:
@图图图


问题:比较好奇去年第一届港科大广州的已经在香港呆了一年的跟今年入学可能没有机会去香港的毕业证学位证会有区别吗?
科大广州于昨日政策反转,前几届在清水湾注册入学的广州先导计划学生将会保持香港科技大学学生身份,获取香港科技大大学本部格式学位,取决于导师可以自由选择来不来广州,来广州的学生将属于交换学生的身份。
2022届学生真是冤大头。


6月4日更新:
这里我再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港科大和港科广可以共同组成联邦制大学。
之前所有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基本上都想用外方学校的一个校区对外进行宣传,也大多仅仅满足于成为外方学校的一个内地校区。合作办学机构大多成为一个留学补习班,成为海外硕博的一个跳板,而大学真正需要的科研却重心侧重很少。
从港科广现照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其奖学金的情况,可以看到港科广对科研的重视程度。根据倪校长对港科广的描述:尽管两校共同使用“港科大”这一招牌,但实际上这两所学校不是“总校与分校”的关系,而是完全平等的“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关系。位于香港清水湾的港科大和位于广州南沙的港科大(广州)将共同构成“香港科技大学2.0”。
上方描述的香港科技大学2.0就很接近于一个联邦制的大学。港科广将不会是一个外方大学在内地的校区,而是依托内地和香港的资源新建的校园并对标原有的清水湾校园。并通过“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形成联邦制大学。
关于具体会成为哪种联邦制大学。当然联邦制的定义有很多种类,非常独立联盟式的有加州大学系统(逐渐分裂出来的联邦),伦敦大学系统(分别建校若干年后形成的联邦)。独立学院式的比如剑桥大学系统(学院独立招生但共属剑桥)。非独立学院式的比如香港中文大学。
校方申明的“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教授都可以有对方校园的教职,学生可以请两个校园的教授当导师,还有学生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在对方校园中修读课程。两校开设的学科专业不重叠,不会相互复制。使其联邦体制定位在独立联盟大学(如加州大学)和独立学院式(如剑桥大学)之间。
若能组成独特的联邦体制大学,并且共同排名,有望做到真正的1+1大于2,有望解决港科大不断下降的排名。
以上是我对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最好的展望,当然这个学校未来也无下限,持续观望中。
同时建议广州这边尽早完善规章制度,杜绝朝令夕改,可能目前学校觉得先导计划生源很好,但是请问多少是被忽悠来的?多少拿了offer还在观望或者已经准备润了的?
—————————————
5月14日更新二:
有同学提到了PHD dual degree 和 廣州教授都有清水湾的affiliate教职。之前有写长回答被吞了,这里写一下我的看法。
这两点体现了“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加强了两校交流。这两点同时可以使相关论文加上两个学校的单位。但是有两点问题:
1.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有能力做dual PhD(这里涉及到二导重新套瓷索要经费),也不是所有的论文都会加上两个学校的单位。 或许部分广州的教授和受到清水湾指导广州学生愿意加上清水湾的单位,但人家清水湾的教授学生和广州没关系的话是肯定不会加广州单位的。
2. 学校的排名看的不只是论文,还有雇主评价,国际生占比,学校规模,学科质量数量。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除了部分论文能对两校分别排名有帮助外,其他队排名有帮助的东西都不能分享,因为独立法人,是两个大学。大家想象一下,如果香港科大在香港扩建了一个这么大的校区,影响有多大,有多震撼?还是那个结论,因为是两个学校,1+1可能等于两个1.1,但绝对不是一个2.2。
—————————————
5月14日更新
发现评论里还有人不明白港科广学位,这里做个解释:
问题:比较好奇去年第一届港科大广州的已经在香港呆了一年的跟今年入学可能没有机会去香港的毕业证学位证会有区别吗?
第一,看的是毕业时间而不是入学时间,毕业的时侯港科广去筹转正没完成的话,你就是科大学生科大文凭(学位),总不能让一个不存在的学校给你文凭吧?(虽然都是港科大的文凭)比如2019届的广州先导计划mphil已经直接在科大清水湾毕业了,科广还没成立呢!但2019届phd马上就要来广州了,他们毕业前港科广去筹转正成功了的话,他们就得拿港科广这边格式的科大学位。
第二,境外学校没有毕业证,回国都做学历认证。港科广成立后根据教育部要求会多给你一张毕业证。没有出境记录的中外合办都拿的是中外合办学历认证,有处境记录的比如前两届phd可以认证成科大本部的留学学历认证。这里22届及以后或去筹转正后的学生满足处境要求出境学习也可以做留学学历认证(根据中外办学条例规定,出境学习满180天的中外合办拿到的境外学位按留学进行认证)。
第三,学位都是港科大给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没有硕博点没资格给硕博学位。港科广去筹转正成功后会有学位证上的内容的改动,肯定有的改动是:专业名字,因为两校的专业不重合。其他的改动可能有校长名字,加不加广州两个字。但上面内容的修改,不影响你做海外学历认证,同第2条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里规定。
——————————————-
截至5月8号能得到的信息:
科大设计的学术架构很好,但很可惜,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科大和科广是两所大学,独立排名。
这时候两所学校就做不到倪校长说的1+1大于2,因为你们单位不一样,成就成果不能合起来。
非常可惜,如果我们去看同年建校的南洋理工大学,已经跻身世界排名12位(QS),但两所学校真正的最大差距在哪里?其实在于规模和专业种类的完整度。
如果这个交叉学科架构能在“一校两区”的情况下设立,我相信科大能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而现在,港科广连传统学科都没有,怎么去排名?科大还流失了小部分精英教授去广州建校。照目前这个模式下去,科广或能成为中国一流学校,科大能保持住现在的亚洲一流地位。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2樓 發表于:2024-4-25 19:42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46975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港科广的个人理解,2022 FALL博士新生
来的理由,一校两园(证),3年可毕业,高薪,好的导师(导师太好了,人好又厉害)
最重要的是:不认为花20多万招的博士的价值会低于无成本博士
求一个新生群
现在咋说呢,结局已定。没什么好后悔的。
新生关注点
关注点1 海外学历
1. 港科广和港科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180天的境外学习,生活,甚至学术交流,在3到4年内很有希望完成,毕竟老师很多就是本部的,广也是双导师,虽然不怎么管,那也是自己的导师把。
关注点2 毕业证
本身就是港科广的人,我并不是很在意这个,但是没有更好对吧。自己拿了高薪且低成本的生活,放弃一些是正常的。
关注点3 学校好坏与申请难度
我不拿港科广举例子,拿港中深举例子把
这么说,本实验室和隔壁组的师兄师姐,中科院复旦(专博),浙大,上交,每年都有申请成功的。但是申请港中深,都没成功。多的3篇sci(一区一篇),少的只有一篇。
只有一个师兄,申请到港理工。
上述的几个大陆学校,不考虑本科直博,我们就是硕士申请,只要有2篇论文,都可以申的到。
北理北航人大就更容易,有论文都可以申请的到
再说海外,我用个人经历,因为我没申大陆的博士,不太喜欢这种氛围。
我拿到了USNEW排50多的一个offer,70到150之间,也有2个,匹配的华人导师不多,我英语很垃圾。
北欧有一个,英国没有全奖。qs前100,学校比较差
香港有港城,港中文开夏令营的时候,重要的成果还没发,所以不确定,后来行不行。
新加坡全军覆没
澳洲比较多,8大有几个,非8也有几个。
港科广申了,港中深没试
根据难度申请
新加坡最难,港3也比较难,感觉和美国国内20名左右的难度有一拼。
澳洲比较简单,美国靠后的也还行。英国很恶心。港科广港城港理工好像难度差不多。最后是国内的华5,然后是普通985。差不多是这样
普通985,1到2篇,华5大概2到3篇(12区要有),清北周围没有,所以不清楚。(仅限普通导师,大牛或者海优级别的是申不到,一般华5申请到的就是一般的导师,或者名义上大牛,但让组里年轻老师带,因为导师越好难度越大,很多人不是因为申不上好学校,只是想跟着厉害的导师,哪个学校都有厉害的导师)
注意,我说的是门槛,因为厉害的老师,要求很离谱,超级离谱,并且只喜欢要本校的学生。
因此,国内除了两所top,其他的入门难度也有限。
大概就是这样,再说港科广,读博去工业界或者去学术界,都还行。就是不适合去体制内。
博士的难度大概在于港城左右,高于大陆和澳洲,低于美新。
纯个人申请经历,仅限参考。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3樓 發表于:2024-4-25 19:42
作者:陈某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99053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答主HKUST(GZ) 2022 MPhil Offer Holder 背景:中外合办材料专业本科;HKUST本部CBME专业 MSc
首先说说为什么选择HKUST(GZ) 吧,去年刚入学本部MSc的时候,我就坚定了我要继续我的天坑“追梦”继续深造的梦,港科大的MSc也可以选Project进实验室,所以当时我毫不犹豫地选了project, 等到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我去找我的老板向他表明了想要跟着他读博的意愿,没想到他跟我说他的工作重心不在教学 而是在南沙的霍英东研究院,而且我向他提的太晚了 他几个月前已经guarantee一个candidate了,所以他给我推荐了几个系里的新老师 说新老师funding多机会大, 所以放假期间我没有选择回大陆而是留在香港进行漫长的陶瓷之路,当然不止本校的老师,CUHK,HKU的老师也是我的套瓷对象,当然让人失望的是,回复我的老师很少,有也是中立response,然后我就看到了港科广一个还未入职的老师发的招聘Phd的广告,我便邮件联系他,进行了几轮面试之后,系里给了我MPhil的offer,这位老师也告诉我,今年申请的Phd竞争很激烈,很多人都是带了好几篇文章来的,问我想不想读MPhil,也有机会转Phd,我当然同意,所以便拿到了MPhil的offer。
新学校总是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那年高考毕业也是误打误撞选了第一年招生的中外合办的大学,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没错的。首先别的回答提到的Bar低的问题,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对于一个新学校这是肯定的,但是不乏其中有很多厉害的applicant,我深知自己的水平,所以我反而感激我能有一个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机会。而且,我觉得bar这种东西,只有在申请的时候有用,在入学之后的每个学生的表现才是这所学校的bar,这点在我本科学校体现的淋漓尽致。
其次,说句不好听的,对我而言,我如果有更好的港校offer,我会来ustgz吗,我想应该也不会,但是我没有别的offer了啊哈哈哈哈哈,所以我心态一直摆的很正,我是什么样的水平我自己知道。
最后我想说一句,做人不能太贪心,鱼和熊掌向来不能兼得,做人不能既要又要,还是花多点时间在科研上吧,Phd师兄们争取多发paper,MPhil的手足们提升自己两年后努力申请。
Peace & Love,杠我就是你对。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4樓 發表于:2024-4-25 19:42
2022 fall mphil offer holder 利益相关
被ai方向的老师推荐申请了m.phil.,目前的心态不后悔。
其他方向的ap没有了解过,ai方向的ap师资非常好且学业界connection十分丰富。目前规划是读完m.phil.申海外ph.d.,凭导师connection感觉文章达标下申请结果不会差(?
关于bar:m.phil.据说申请正式结束后会出一个生源统计。但根据在新生群里潜水的经验,如果单从bg看,方差很大,上四分位数和下分位数的差值能横跨很多阶层的学校。ph.d. in ai方向反正是卷爆,基本门槛是顶会一作,同组的都是顶会一作*n。
关于目前形势:


目前看来学生关心的问题都在去筹申请里,但还在审核不能claim,所以其实现在制造焦虑也没有什么用。
unified hkust目前看来虽然没有具体政策落地,但从组内不少联培可以看出不是空话(实在不行dual?) 
任何内地相关的诉求(如入选内地的海外人才计划)在现行中外合作政策下我认为是不现实的(校方也没有保证过)。远小于学位证相关的诉求被满足的可能性。最后,对于不打算留大陆的本人感觉是个不错的缓冲,大家共勉鸭。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85885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5樓 發表于:2024-4-25 19:43
速水様:


这个模式应该和港中深一样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6樓 發表于:2024-4-25 19:43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61597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 MPhil offer holder
想在这里说一下关于个人规划与院校选择的想法
1.港科广主打创新创业与跨学科研究。如果你有创业的想法,这里有导师和资金,所在的位置也在国家目前大力发展的大湾区。如果你对于自己的定位仅仅是“学生”,那你的目光可能会被局限在证书上有无“广州”二字上。如果你对自己的定位更加广泛,学校对你的支持程度会超乎你的想象。作为一个即将入学的学生,我把我的想法发给我的导师后,导师发给了学校的管理层,学校不仅认真看完了我的提案还转发给了另一位非常相关的教授。无论最终会不会落地成功,我已经深深感受到学校对于每一位学生的重视和支持。
2.个人认为,研究生其实已经不只是学生了,更像是一份工作。不应该光指望着导师有多牛学校有多牛带你飞,更应该问问自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为学校带来什么。作为学校的第一批学生,有更多的争议与压力,也有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有多少学生这辈子有机会能和老师们一起把学校建设起来呀。比起问学校,你到底是港科广还是港科大呀。不如问问自己,撇开这些Title的自己到底是谁。如果你是一个抓住机遇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成果的人,那么港科大的头衔不一定比这个更珍贵。科研和创业的本质就是开发无人区,港科广能给予你最强的装备去开发。如果你选择符合标准,那可能你确实得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态审视这所学校;如果你选择开创标准,港科广会是你最好的选择。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7樓 發表于:2024-4-25 19:44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396134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年5月12日小更
摸鱼刷刷知乎,发现各位的戾气依然是那样重。
某问题:
乎友的热心回答:
题主:我成水军了?


2022年5月5日更新
针对这个问题,以及一系列相关问题下看到的一些不好现象,感慨港科广同学们近期的焦虑并非无中生有,在内得不到官方给予的确切回应,在外还要遭受各类有意无意的谣言攻击、冷嘲热讽。
好吧好吧。我们去港科广的同学,就是一些背负原罪穷途末路的二本低GPA出身,无paper无奖项,雅思卡线低分飘过,不学无术一心想着蹭HKUST的光环,鼠目寸光浑然不知土博出来走不了孔雀计划
,最后终会明白辛辛苦苦读下来的phd含金量不如港三的msc。
满意了吧?
作为提醒:


quora上存在大量不实言论。不同于人身攻击等言语上不友好的行为容易得到举报,匿名造谣、带节奏的行为却因平台疏于查证,肉眼可见在各类话题下生龙活虎。
对“编造经历类不实信息”进行举报后,被举报的答主通过修改内容(甚至无须对不实部分进行修改),仍能在原问题下输出观点。
在quora
的机制下,任何答主可以对评论区反对的观点进行删除、过滤。
单独开一层楼,引述他人观点并进行回应不符合quora平台的zzzq。就这样吧(苦涩)。


来晚了,简单更新一下,大家五一假期快乐!
听了副校长在4月30日的答疑,主要对港科和港科广的关系做出了如下解释:


港科大和港科广的差异性,在于二者是法律意义上的两个大学,财务独立,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再次强调);
港科大和港科广的一致性,在于设立共同组建的学术委员会,确保两个学校的学术水平处在同一标准,学位证含金量等价。但是,学位证的格式、内容的一致性,目前不能给出确切答复。以上是副校长的回答中传达的意思。其实,关键的道理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科大一体,双校互补”所可能带来的改变仅限于学术实力,而内地的政策、法规是绝无可能为一个HKUST(GZ)另辟蹊径的。
因此,港科广此次的官方声明也等同于在告诫大家:对于学术能力只是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求职去向,港科广不会是一个好的选择。较为典型的就包括很多答案提及的选调
。做个思想实验:未来某年港科广天降猛男,出现PhD就读期间命中nature正刊的巨佬,那么他毕业后若是想不开参加广东省选调时,所被定位的层次也限于与东莞理工大学
等院校毕业生进行竞争。类似地,在教职圈也会因为海外科研工作时长的不足,而无法申请一众面向海归的引进计划。总的来说,不论选调还是教职,无关个人学术能力,系统性的政策歧视首先就是我们这种学校毕业生绕不去的坎。
那么,未来可预见的几年,工业界将如何看待毕业于港科广这一新兴高校的求职者呢?在4月30日之前,我的态度仍是较为乐观的;但经过当日的会议,心里不免多了几分疑虑。
通常来说,外界对一所大学的认可度来自于这里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上长期发展所带来的声誉积累。作为一所校友资源、声誉从零起步的新兴高校,港科广给出的令不少背景优秀的同学足以放下疑虑选择它的重要承诺是:这里有着与港科大同一标准的学术资源,学位证含金量一致。同时,港科大曾在广州先导计划
的宣讲会上明确回应港科大(广州)的学位证将不带“广州”字样,与港科大一模一样。这也使不少同学们相信除就读专业外与港科大完全一致的学位证是对港科广教育质量的背书。凭借港科大的信誉与认证,让外界明白毕业于港科广的学生即便尚无历史声誉作为参考,也满足了与港科大一致的毕业要求,具有与港科大含金量一致的学位。
这才是不少同学真正希望学位证不带“广州”的原因。并不是有些人以为的让外界不知道你在广州读,而是通过这种学位证书上严格的一致性,体现港科大先导计划宣讲中对港科广学术标准、教育质量做出的重要承诺。
这也涉及到本人原回答中提出的问题:CV上加gz,是因为咱们的就读机构,论文的第一单位都是港科广。教育部留服认证倘若真因为在清水湾呆了180天就写成就读于港科大,那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认定罢了,不改变我们就是港科广的学生这一确切无疑的事实。我们所追求的一致性,从来不应是让外人觉得我们就读的大学就是港科大,而正是先导计划宣传中提出的学位含金量一致。这种含金量的一致除了学位证的统一外,我们目前找不到更好的背书形式。
然而,经过4月30日的会议,可以看出校方的言辞已与一开始的宣讲存在出入。当同学询问学位证是否会带gz字样时,所得到的答复是要等去筹转正且与清水湾沟通后才能作出肯定答复;当询问业界求职遇上一些单位只认可香港科技大学时咱们的含金量一致如何呈现,所得到的答复是单位有单位自己的标准。。。
目前来看,适合留在港科广的,真的得是一群非常有能力,且有勇气的家伙。


学校官方这次确实出现了前后说法不统一的情况。话不多说,参考群友提供的精妙截图:
于是最近大家猜想会否更多政策说变就变,包括之前有答主给出的b站视频里答疑环节所说的学位证和本部一模一样,还特地说了不带广州,并较之港中深做了区分。
简单说一些个人的整理和思考。消息还在不断更新中,有些内容可能不够完善、即时,希望大家友善讨论。后续动态会争取实时更新。
就学历学位的问题,目前大家的焦点主要放在学位证是否会带上Lionel的签字(不知他本人看到这些讨论如何想…)。这也是我本人感到有些疑惑的:如果考虑内地发展,将来找工作时关键看的不应该是留服认证结果吗(或者是学位证+留服认证
?恳请指正)?如果就留服认证而言,目前查找到了如下的资料作为参考:
西交利物浦毕业后的证书是否是利物浦大学的正规证书?67 关注 · 18 回答问题
图1. 西交利物浦4+0学历学位认证
图2. 西交利物浦2+2学历学位认证
可以发现,同为中外合作办学
院校的西浦,如果4年在西浦就读,则学历学位认证上的就读地点是国内的西浦
(图1);如果两年西浦+两年利物浦,则学历学位认证上的就读地点是英国的利物浦大学(图2)。
以此类推,倘若港科广未来的学历学位认证也是这样的情况(只是假设!),那么一部分到清水湾
交流超过180天的同学,认证得到的文件上将会包含:…在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学习,…获得该校授予的…学位…
相应地,交流经历不满足要求时长的话,则显示学位为港科大授予,就读地点仍在港科广。
于是问题来了,对于满足180天交流时长,并成功通过留服认证的同学,将来求职的CV上应该怎么写,网申的list应该如何选,qs排名怎样算,选调怎么算呢?毕竟一个明显的矛盾在于:从22 fall开始,各位发表论文的第一机构就必须挂靠在ustgz
而非ust了;并且最开始也说到,即便学位证由港科大发放,即便学校官方前期多次口头表示学位证和港科大一模一样,但最终的最终还是有不小可能性参照港中深
模板带gz字样的。然而,在上文的假设下,最关键的支撑文件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上却赫然写着的是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
当然当然,以上的一切都是假设,只是提供一个大家进一步探讨的方向(而不是局限在gz字样)。毕竟实际操作上现在就留服认证流程都存在争议。例如,群里有同学提及认证过程中会有人打电话给学校询问学生就读期间的境外交流是否为“需要”;又如,22 fall的学签大概率是黄了,交流只能申请访问签……
诶,不愧是我,写完回答,发现自己其实是提了个问题()
希望学校能对大家的疑惑给出更多确切的答复吧。在中外合办院校就读过有类似经历的同学也欢迎来做解答。
以上。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8樓 發表于:2024-4-25 19:44
荔枝辅导员​:






本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比较特殊,和其他高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是对于很多同学是一个机会,值得单列出来讲一期,下面进入重点:
1、学校性质。这所高校是香港科技大学与广州大学合办的一所所属内地的高校,他们自己说是新型事业单位,但是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他并不是一所完全的公办高校,所以想要进体制内或者编制的同学就不用想了。但是跟民办高校
还有点不同的是,他更像是一所国企,这所学校的合资人和主体是非常有实力的,因此从学校财政来说是很雄厚的,不会像其他民办高校那么拉胯。同时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晋升路线也与其他高校有所区别,作为行政人员进去的话,你不会觉得是像在高校工作,他更多的体系和机制是按照企业来的,相对而言也比较有活力,但是工作强度也没有普遍企业那么大。
2、招聘岗位。本次各类专业岗位总共招聘97人,实在太多,各位可以登录学校官网自己查看。我这里要强调的是,为什么说这所学校是一所企业性质的学校。是因为他面向的业务范围远远不止教学,还包括各类社会项目例如城市基建、人工智能、新媒体运营甚至是涉及到房地产行业。同时学校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所有的职能岗都面向社会直接招聘,因此此次招聘涉及范围之广,专业之多,完全不亚于BAT或者其他大型企业的综合性招聘。
3、面试要求。这所学校在4月份的时候有过一次招聘,他们的招聘是没有笔试阶段的。有意向岗位直接申请,校方会对面试者有一次类似于结构化面试
的聊天。主要考察你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会在面试的时候把薪资谈好。(非常像某些企业)同时,对于所有岗位,该校非常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具备较好的英文能力,因为他们的定位是国际化的学校,需要能够基本日常交流和书面写作水平,这些是会单列考察的。
4、薪酬福利。首先强调一点,这所学校的待遇是可以谈的,一定切记这一点,不要校方开多少就是多少,只能你能胜任岗位,他们现在是非常缺人的,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才,所以只要你有能力就要有坐下来谈的底气。以我一个刚入职该校环境工程科研助理岗的朋友为基准,税前12k每月,年终绩效2.8w-3.6w。这是校方开的,如果比这个低那么就建议要继续谈。同时这所学校公积金按12%最高比例来发,还是比较够意思的,基本会超过3000+。按照学历,进入南沙
是有额外的补贴,一般研究生都是4万以上吧。不过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这所学校是没有寒暑假的!没有寒暑假!我之前也反复提到,这所学校的性质更像是一所企业,他是有创收指标的,所以在教学之外学校是一年下来需要不断开展业务的,所以入职的同学不要指望像老师一样生活,老老实实搬砖。不过相对企业一年下来的假期会相对长一点,除开法定假日有一个22天带薪年假,基本算是过了一个小寒假了。
最后,学校里面环境是很好的,我去看过,完全是按照西式风格装修的,有点霍格沃茨的感觉。不过学校处于黄阁
,周边是比较荒凉的,距离广州市区非常远。如果是非党员,专业能力比较强,又喜欢学校的工作环境,我认为这所学校还是值得考虑的,同时从主办方的经济实力上看,学校日常发展起来,无论是从待遇还是从升职空间上来说都非常可观,同时在疫情后的萧条环境下,至少大概率能够规避裁员风险,也算是一份比较稳定不错的工作了。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9樓 發表于:2024-4-25 19:45
CS Conference:



谢思泓,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人工智能学域副教授,于2016年在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在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之前,他在美国里海大学
担任助理教授并于2023年升职副教授(终身教职)。


项目介绍
招生简介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可靠机器学习、以数据为中心的机器学习、安全的强化学习及其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1)查询:可靠机器学习,包括公平性、可解释性、鲁棒性
、安全与隐私
2)准备:知识密集的大语言模型
3)分析:基于物理和因果规律的机器学习
‍4)消费:有约束强化学习及其在机器人上的应用
5)多模态学习、联邦学习、生成模型,及其在AI医疗上的应用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可靠机器学习、以数据为中心的机器学习、安全的强化学习及其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1)招收多名2024、2025年入学博士(Ph.D)。负责开展导师指定方向的课题研究
2)招收多名科研助理
(RA)和实习生(Interns)。依个人经历经验,以及项目推进速度,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有机会发表高水平论文。表现优异者优先博士录取资格
学生培养
1)发表顶级学术论文的机会:学生将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并参加国际会议
2)良好的学术氛围与系统性的指导:每位学生与导师每周至少一次一对一讨论。组内科研氛围融洽,每周一次的组会帮学生潜心研读最新的科研论文及系统化学习机器学习、优化、统计相关课程,为科研打好关键基础,厚积薄发。我们鼓励学生间合作以取长补短,并碰撞出更多科研想法。导师尊重学生科研兴趣,仅进行领域限定,具体研究问题方法由导师与学生商定
3)科研方法及思维培养:对于有志于科研事业的学生,导师将提高学生在各科研环节中的系统性方法和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尽早独立承担科研课题和管理实验室
4)广泛的合作交流机会:包括但不限于在香港科技大学清水湾
校园长期访问,以及丰富的世界级大学交换学习和业界研究院实习访问机会,如学生有机会到腾讯、华为、鹏城实验室
等头部互联网公司或科研机构进行实习和联合研究

导师学术简介
谢思泓博士主要研究可靠机器学习、以数据为中心的机器学习、安全的强化学习及其在机器人中的应用。在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约70篇,包括ICLR,KDD
,UAI,ICDM
,WWW,AAAI,IJCAI,WSDM
,SDM,以及TKDE等,获得了超过2500次引用(h-index 19
)。主持了超过100万美元的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
科研项目,并于2022年获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颁发的CAREER Award。曾担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评审委员,并在NeurIPS、ICML、ICLR、KDD、AAAI、ICDM、SIGIR、SDM和TPAMI
等会议和期刊中担任程序委员会委员或高级委员。导师主页:https://sihongxie.github.io/


博士招生


申请条件:
(1)兴趣驱动:对人工智能,特别是背后的机制与实现落地,有强烈好奇心与兴趣,并能深入到某个研究问题中。
‍(2)结果导向:务实踏实,以代码和实验数据说话。对博士期间及毕业后发展的计划有较成熟的思考。
(3)‍背景:具有良好的数理背景及编程能力,至少熟练使用一门主流编程语言。有头部公司或科研机构实习经验并取得突出成果(如作为主要贡献者发表论文)。(4)英语水平达到学校招生要求(具体要求查询招生官网)


申请方式
请发送邮件至sihongxie@hkust-gz.edu.cn(标题:Prospective Student – 姓名 – 预期入学时间,如2024 Fall),并附以下信息及材料:个人简历(CV)、已发表或待发表论文,或者项目(代码,demo等形式)、研究经历(Research experience)、科研陈述(Research statement)、高等教育成绩单(Transcripts)。
申请入口:https://fytgs.hkust-gz.edu.cn/

背景介绍
2022年6月29日,国家教育部宣布依法批准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融合内地与香港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前沿交叉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推动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内地与香港教育融合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香港科技大学将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下开展合作,两校法人独立,财务独立,地位平等。两校在学术规范、师资水平、课程质量等方面保持一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为了应对世界和人类社会面临的日趋复杂的重大挑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将采用全新的、融合学科的学术架构,以“枢纽”(Hub)和“学域
”(Thrust)取代传统学科学术架构的“学院”和“学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同时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这在全球高等教育界是一项创举。
【招生信息来源】
https://sihongxie.github.io/rec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30樓 發表于:2024-4-25 19:45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33224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能正儿八经出去留学就不要来这里
建议港科大广州更名为南沙大学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345 回複數:84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4-25 20:19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