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大紀元)歐商界領袖:中國產能過剩瀕臨崩盤邊緣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大紀元2025年0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編譯報導)前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警告說,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即將觸及臨界點,瀕臨崩盤邊緣。一旦崩盤,可能導致數千家企業倒閉,就跟之前的房地產危機一樣。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前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警告說,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即將觸及臨界點,瀕臨崩盤邊緣。一旦崩盤,可能導致數千家企業倒閉。圖為示意圖。(Getty Images)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伍德克現任華盛頓DC諮詢公司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Dentons Global Advisors-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的合夥人。 他在中國生活和工作了三十多年,因敢於直言批評北京的經濟政策而聞名,被譽為在中國事務上最有影響力的外國商界領袖之一。 《新蘇黎世報》(NZZ)週一(2月24日)發表了伍德克的專欄文章——「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已不容否認」。 他透露,中共領導層早在多年前就認識到其供給側經濟政策的不可持續性。在2009年,國務院就將產能過剩認定為一個「突出問題」,並強調要減輕其負面影響。 然而,北京方面卻不斷推遲對這一問題的討論,使得產能過剩問題如今已逼近臨界點,難以解決。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伍德克表示,由於國內需求疲軟和國外保護主義不斷加劇,中國許多行業的市場空間將會進一步縮小。同時,地方政府的資金來源日益枯竭,導致許多公司的利潤率進一步承壓,而其中許多公司已經處於虧損狀態。 他說,除非國內需求出現大幅復甦、貿易緊張局勢突然消失或地方政府在短期內找到新的融資來源,否則這些壓力很可能導致中國數千家企業倒閉。 在中國眾多行業中,數以萬計的低效「殭屍企業」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維持運營。即便在維持過剩產能的支撐結構正在崩潰的情況下,中國的工業生產依然如故,沒有出現合理的下降。 與此同時,外部環境正在更加惡化。不僅美國和歐盟,甚至從巴西到土耳其到印度尼西亞等全球南方國家都在針對中國出口商品設置關稅等貿易壁壘。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關閉產能將引發大批企業破產 伍德克警告,關閉產能將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市場整合勢必帶來大批企業破產,失業率攀升,進而引發社會不滿。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他指出,從2021年開始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崩盤已為這種危機提供了先例。房地產行業帶來的一個重要教訓是,投資過度和生產過剩的問題只會隨著時間推移愈發嚴重,而拖延只會加劇經濟衰退帶來的衝擊。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這些問題被掩蓋的時間越長,政策措施對於緩解經濟衰退的破壞性影響的效果就越差。」他說。 他表示,中共工業和信息化部原總工程師朱宏任2012年對嚴重的產能過剩發出了警告,但沒人聽。相反,北京一直在實行拖延戰術。 他透露說,多年來他們商會也一直在提治理嚴重產能過剩的建議,並提交給了中共最高層。 伍德克證實,在他擔任中國歐盟商會主席期間,分別於2009年和2016年發布了兩份報告,強調產能過剩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了解決方案。「不幸的是,這些建議也沒有被採納。」他說。 他說,也許工業產能過剩問題的最終解決跟房地產問題一樣,在經歷投機和瘋狂過度投資後,最後只能通過市場「重力」來調整。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我不清楚這一進程將如何進行,因為不同行業、不同地區將受到不同的影響。」伍德克寫道。「我要傳達的信息很簡單,需求下行壓力正在加大,而支持供應過剩的選擇卻正在減少……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現已達到極限。」 責任編輯:林妍#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