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高基數及「搶出口」效應減退,中國8月貿易活動放緩,以美元計價出口按年升4.4%,增速創半年低,並遜預期。內地對美國的出口大跌仍是主要拖累因素,按年跌幅由7月的21.7%,擴大至8月的33.1%,連續5個月錄雙位數下降。
展望未來,綜合分析稱,美國對多國的對等關稅落地後,料影響中國轉口貿易,加上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往後數月中國出口增速恐續放緩。
海關總署:8月外貿續顯韌性
今年首8個月,以美元計出口按年升5.9%,進口跌2.2%,貿易順差7853.4億美元。中國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內地今年進出口累計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8月出口和進口均錄增長,已連續3個月實現雙增長。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外貿韌性續彰顯。
中美8月再次達成為期90天的關稅停火協議,並於11月10日到期。8月中美貿易加劇萎縮,美國在中國出口總額的比例從7月的11.1%,進一步降至8月的9.8%,遠低於2024年全年14.7%的水平。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由7月的237億美元,減至8月的203億美元。
野村預計,中國對美直接出口可能面臨顯著下行壓力。該行引述美國供應鏈情報公司Vizion數據,8月1日至18日,中國輸往美國的貨櫃訂單量按年跌幅從7月的17.4%,擴大至8月的23.1%,但已較預期好。花旗指出,勞動市場數據反映美國需求減弱,可能增加未來對美出口的下行壓力。
高關稅拖累 下季出口恐轉跌
中國對美國以外市場的出口,成為緩解關稅影響的主要緩衝。內地對東盟的出口增長從7月的16.6%,躍升至8月的22.5%,為2024年5月以來最高。當中,泰國和越南為中國重要的出口目的地,按年分別增加25%和31%,出口往馬來西亞則反彈至8月的13%,對新加坡的出口亦飆至33%。
此外,中國對歐盟出口增長從7月的9.2%,擴大至8月的10.4%;對日本的出口增速由7月的2.4%,升至6.7%。
花旗提到,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韌性,足以抵消關稅的影響。由於缺乏實施細節,對任何擬議的轉運關稅仍然不太擔心。
按商品分類,在中國放寬稀土出口限制後,8月出口額按年飆34.7%;集成電路增32.8%,高於7月的29.2%;汽車出口則升17.3%。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稱,雖然去年同期基數走低,但在高關稅下,中國對美出口還會延續較大幅度下降,9月出口增速仍可能進一步降至2%左右,預計第四季度出口按年轉為負增長。
進口升1.3%遜色 內需未回穩
花旗亦認為,出口很可能放緩,但不會影響今年5%的經濟增長目標,預計政府正採取漸進措施來提振國內需求及緩解出口波動。由於股市上漲,人行不急於增加流動性,料會推遲潛在的減息降準。
至於8月進口表現,按年增速則放緩2.8個百分點至1.3%,低於市場預期。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表示,中國進口表現反覆,或反映國內需求未完全回穩,料內地加大政策力度刺激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