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篇帖子。 字体大小:较小 - 100% (默认)▼  内容转换:不转换▼
 
点击 回复
24 3
(轉載知乎)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读书时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楼 发表于:2025-7-6 22:24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2楼 发表于:2025-7-6 22:25

作者:伦敦资深孤独患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63/answer/5174922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两年前的提问了,还是忍不住想来回答一下。在纽卡上了两年学,而后又工作了几年,总共加起来一共在纽卡生活过五年。如果有人问我在这世界上最爱的城市是哪里,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纽卡。


先说城市,他并不是一座大城市,跟中国的城市相比,他很小,小到从机场出来打去市中心20分钟就到了。纽卡的两所大学纽卡斯尔和诺桑比亚都建在市中心,学生们选择住宿也多数会在市中心,所以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日常交通基本靠走。上课,回家,逛街,吃饭,这一切只要靠走就能解决,对于在国内生活在大城市的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舒心。他不大,却也拥有了我日常生活娱乐所需的一切。我爱吃东北菜,所以常去hey market对面的双喜楼;我喜欢吃海鲜,所以常去河边的Big Mussel;我爱唱歌,中国城的红馆可以夜夜笙歌;我爱逛街购物,可以去Eldon Square,去Fenwick,去Gateshead的Metro Centre. 我爱看电影,可以去the gate里的Empire看主流电影,也能在市中心的独立电影院看到宫崎骏的动画片。


在纽卡上学的时候忙着泡图书馆,工作的时候压力不是很大,所以在纽卡的几年并不常去酒吧夜店,但要说纽卡闻名全英的,那肯定是夜生活了,周五周六晚上8点之后市中心基本上全城都是醉鬼+欢声笑语+大冬天也穿迷你裙。说到这很多小朋友可能要瑟瑟发抖,别怕,我不止一次跟不明真相的群众解释,纽卡的醉鬼都是自嗨,属于很有节操的醉鬼了,挺多就是跟你打个招呼,不会对你怎么样,我也是时常夜间出没的动物,但是五年里在纽卡从来没有被任何醉鬼骚扰过。所谓白天一本正经,晚上纸醉金迷。后来我调职到伦敦,由于工作压力变大和公司文化使然,也开始喝酒,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天天喝,周周吐,于是从对酒鬼无感变成有好感,周末晚上看到一个人吐的,会主动上前帮助,递纸或水之类的。而在我醉或吐的时候,如果是一个人,也每每都能有好心人帮助。所以英国啊,是个我越住越不害怕,越住越放肆,越住越心大的地方,坏人确实是有,这哪都有,但是善良的好心人太多。


再说人文,纽卡是这样一个地方,你拿着地图在市中心四处张望露困惑状,不出1分钟定会有好心人上前询问你是否需要帮助,如果这个人没有很赶时间的话,很可能会直接把你带到你想去的地方。开学的第一天典礼上,老师的一句话我记忆深刻,他说:孩子们这里安全又善良,这里不是伦敦。对,英国北部的居民明显比南部尤其是伦敦人要友善很多,不怪伦敦人,是因为他们太忙太累压力太大,所以很多时候无暇顾及别人。作为从纽卡移居到伦敦的人,我从自身的变化上就能体会。某天我急匆匆的走在kings cross里,要赶火车。前面拉箱子的人走的慢挡路了,我急匆匆的超过去,顺便翻了个白眼心想走这么慢真讨厌。但是当我做出这个举动后的几秒钟我马上就反思了,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冷漠了,跟之前在纽卡的心态完全不同。在纽卡时,生活节奏本身很慢,人们稍微在路上碰到一下,都会马上微笑道歉,也不会心存不爽。伦敦的话,看情况吧,如果是上下班高峰期,走慢了或挡路了被翻白眼很正常,即使没翻白眼,估计也在心里骂呢。当然我现在非常能理解这种现象,因为我也变成了其中一员,但我会时刻用纽卡来警醒自己,温柔和包容一些。


最后说说学校,对于读研究生之前从来没出过国的孩子来说,在纽卡的预科+研究生课程学习颠覆了我的人生,真的这么说不夸张。在国内的我什么样呢,上了全省最好的小学,对接到最好的初中,寄读到最好的高中,可以说一路靠关系和运气。俗话说轻而易举能得到的东西根本不会珍惜,我就是如此,所以大家可想而知我学习成绩一直不咋地。我爸妈对我的教育趋向于“自由式”,这源于他们生我之前去听过的一场讲座,大概内容就是说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是给她足够的自由。临高考时,父母为了不给我压力,跟我说了考多少分都行,都有学上的这种不着边儿的话。现在想想真不能这么教育孩子,小孩儿不懂事儿,自制力差,还是需要有人强制的。


所以不出所料,我考上了一所大家都没听说过的大学,选了一个自认为应该比较简单的专业。更不出所料我时常包夜打游戏,谈恋爱,出去旅游,参加社团,让男同学帮我写作业,反正就没学过习。四年就这么混过去了。说了这么多废话,其实是想对比我来纽卡读书后的改变。至于为什么学成这样还能出国,主要是因为虽然我学习一直不咋地,但是语言天赋还可以,小学和初中一直在上英文课外班和请家教,初中班主任又是教英语的,所以从小英语底子打的还算凑合吧。大四拖拖拉拉的学了一年雅思,就出来读预科了。


出国后是我人第一次经历独立,就是那种这下真没靠山了,靠谁都不行,只能靠自己的体验。“如果我不努力学习,预科就过不了,我就没学上”,这个信念就像刻在脑子里,天天在眼前飘。所以读预科的这一年,我几乎没放过假,复活节一个月呆在图书馆学习,按照老师要求改论文。每天中午很多中国女生同学要去中国城吃饭,我都不去,自己在学校食堂吃个快餐,然后马上开始学习。晚上也是,困了就喝咖啡,有时晚上回宿舍做个饭,吃完了在床上躺一下真不想起来,困得已经要睡着了,还是逼自己爬起来,叫车,去图书馆学习。值得庆幸的是读书的两年家里在经济上还是对我非常支持,想买什么买什么,虽然纽卡很小,走路都是半小时能解决的事儿,但我还是坚持打车。。毕竟学习已经这么累了,不想在经济上再被束缚。第一次因为这事儿被人训也是纽卡预科的老师,我特别感谢她,点醒了我很多,教我怎么做人。课上我们班的同学打趣说我打车上学,那位德国裔的女老师就怒了,教训我怎么这么浪费,让我去学自行车;她知道我有两个手机,一个打电话,一个当闹钟后也训斥我;看见我在校园里走路走的慢了,也说我,让我快点走,珍惜时间,有这慢悠悠的时间快去学习。她教训我的当下,我其实并不能非常深刻的体会和理解,但随着阅历增加,她成了我今生最感激的老师。老师老师,不只是教书,真的还要育人。


另一位是纽卡研究生阶段的老师,毕业典礼散场后,大冬天的他老人家穿着长袍在礼堂外站着不走,为了等我们这些大老远来的国际生和家长们合影,把我爸爸妈妈介绍给教授,妈妈用不太流利的英文跟教授问好,最后我们一家合完影走了,他还没走,还在等,生怕漏下谁似的,生怕给谁留了遗憾似的。我对工作的热忱大概是受了这位教授的影响,所以毕业后我成了工作狂:)做一份工作,就努力去爱它,要有责任心,要做到极致。


这就是在纽卡上学的感受,你会觉得生活很舒适快乐,人们很温柔善良,教授总能给你很多有益的指引。在这里呆过,你会成为更温柔的人,平常心,自由,你会对人生和世界有更多有益和美好的看法,这种心境会让你受益终身。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楼 发表于:2025-7-6 22:27

作者:眼花缭乱了吧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63/answer/5627465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一波照片吧,这样对纽卡的认识更加直观

学校old library门口的草坪,第一次去的时候简直美cry

纽卡市中心的步行街,据传言右边这家MS很多面包啊烘焙之类的很好吃,闻起来确实很香,但我没吃过


Gateshead stadium那边的生活小区,我有个好基友住那,于是我经常去蹭住



号称诺桑比亚步行街的一条路,虽然我知道偷拍别人不对,但是溜孩子真的是第一次见……



纽卡某个海滩,以及海滩边上卖的炸鱼薯条,feel很好但是吃的嘛……你懂

七月底的时候桑德兰那边的海滩有一个国际航空展,很开心的看到了一个optimus prime 还有跟他合影的白衣服妹子

一个K字开头的,是我这个专业field trip时候去的。这哪里是水库,简直就是度假区好么!离市中心一小时车程(不要问我怎么去,我不知道,跟着学院车去的



迷之板书



纽卡最著名的千禧桥,可美可美了

这是我这个摄影渣自己拍的最喜欢的一张,纽卡的千禧桥,颜色带变的。现在笔记本背景就是这张。


最后放一张搜集到的硬币。一磅两磅50p背后都有很多不同样子的,特别好玩。以至于现在拿到一块钱我还喜欢翻过来看下背面……当然别忘了大盾牌

------------------------------------------------华丽的图文分割线------------------------------------------------------

随手一搜看到。既然没人回答,那就我来吧。

来纽卡一年,即将毕业走了。印象最深的体验就是人。

纽卡斯尔的人真的好。不管是当地同学还是路人,只要你问问题的话,他们都会很热情的跟你讲解。偶尔有同学朋友从别的城市来纽卡,也都说纽卡的人非常nice。有时候去邮局去银行办一些业务,工作人员都会很耐心,而且考虑到语言差异会用一些简单的词或者写在纸上让你看并解释。而且不会有不耐烦地感觉。

按面积算,据传言纽卡是英国第五大城市(我不是很确定)但其实也没那么大……市中心那点地方花上一小时能转好几圈了。不过纽卡有个中国城,春节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也算是在异国他乡能找点精神慰藉。我就参加过2015年纽卡中国城春节的舞龙表演,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地理位置上纽卡也是很不错的,北上能去天空岛,南下可看伦敦桥。要是在南方城市读书的筒子们想去天空岛玩,那坐火车时间可就挺长的了。

至于气候。我不知道英国是不是都差不多,就是刮风下雨呗。冬天尤为严重,说放人鸢都不为过。反正我走路是不敢靠着马路牙子。但太阳出来的时候,景色还是很美的。随手拍都能当桌面的那种。

回过头来说说学校。

学校里有很多古建筑,也有现代建筑。某种意义上说有种古代现代结合的气息。坐落于市中心,分分钟放了学就能去shopping的节奏,然而我并不shopping。离球场也很近,喜欢足球的筒子们可以经常去看球,然而,我也不看球。很多专业都有很多中国人,然而,我的专业只有仨中国人,还是第一届召,满屏都是泪懂么。其实纽卡的国人还是很多的,因为除了纽卡斯尔大学,还有诺桑比亚大学。然后,我又不热衷于社交……

即便如此,按时上课,完成coursework,努力备考,有空了就去游个泳(去诺大的sport centre,纽大的没有游泳池),锻炼锻炼,研究研究菜谱,跟同学打打游戏,对我来说,生活挺好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4楼 发表于:2025-7-6 22:28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63/answer/2377486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刚来纽卡,回答比较少,我来添加一些比较实际的废话吧。文科专业,只能从自己视角答题。

到达第一天:19号到的纽卡机场,学校可以安排接机,在来之前,学校会给你发邮件,告知你有新生接机服务,你可以提前和学校联系,学生会的英国小姐姐超大力,帮新生从大巴上扛行李,如果是学校宿舍,学生会同学会带你拿行李,带你去reception拿钥匙,reception还很贴心的准备了一些吃的,茶包,水之类的给你,我住的是公用卫生间和洗澡间的屋子,学校有准备齐全的锅,一个平底锅,好几个汤锅,外加给每个房间同学单独的一个碗,两个碟子,一个杯子,刀叉勺子。房间枕头,被褥都有。

第二天:去学校,先去邮局领BRP卡

,然后学校注册,领学生卡,办银行信,注册GP。

学校开学的前一周会有early arrival,学生会组织新生活动,第一周会有freshers week

,如果想参加,需要买一个wristband,65胖次,每天都有很多活动,是针对全校新生,中国学生参加可以多练练口语和听力,这里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各种口音都有,你需要听的绝不仅仅是雅思听力。

--------------------------得空再更,记得有些琐碎,希望给后来的同学一些参考

目前在教育学院,班级外国同学比较多,上课老师也要求一个桌子至少有两个国家的同学,这样讨论的时候肯定用英语

—————————————-2017.12.06

这段时间感受最大的各种关于assignment的帮助,在国内几乎没有机会写很正式的assignment,在这边刚进行学习不可否认有些迷茫,这次在正式作业提交前,其中一门课的老师让我们写一篇2500字文章,算是一个尝试,按照正式作业提交方式要求,交纸质版和电子版,电子版上传blackboard上的turnitin系统,会显示你的文章重复率,老师会给反馈,但此次不评分。在写文章前,需要进行大量阅读,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还是很辛苦的,读的很慢。想在这里提的是,在这个节点中,此门课老师,学校into语言的免费英文补充课程的老师,额外workshop课的老师,图书馆的老师都给我们反复教授了如何引用,怎么样算抄袭,使用endnote,同时学校在11月开始在图书馆中设置了ask咨询,可以进行一对一预约沟通期末学习作业相关问题。平日图书馆会有writing center,可以进行一对一预约咨询如何查找资料,如何进行group work,如何写不同要求的文章report,critique,essay。

文章写完后,可以拜托英文母语同学帮你proof-reading。

纽大的图书馆是我在纽卡的最爱,没有之一


Robinson library是24小时图书馆,不管你学到多晚,总会有人还在学习,设施也非常完善,24小时有工作人员值班。library的网站已经不能再满意了,数据库很强大,进国内知网下载文章也可以。

————————————-1225——————-

圣诞节学校给我们这些回不了家的人准备了Christmas dinner,吃了英式圣诞节的传统食物,遵循传统,看了女王的圣诞讲话,知道了本科生二等一学位可以直接考虑升博士(取决于导师和专业,不能一概而论),哈哈,这个以前真不知道~

———————————————2018.06.20---------------------------------------------

没有想到都16个赞了,继续写一些

我们有一个4天的field work是在当地中学,在第一学期的时候,老师会在班上统计你想去小学还是中学,想教授什么学科,我选的是英文,中学,然后被分到纽卡当地的一所初高中一体的男校听英文课,这部分真的是非常感谢学校给这样的机会让我能实际体验英国孩子们是怎么教英文怎么学英文的。这个学校的每层楼对应的不同学科,比如英语在2楼,计算机在1楼,等等,我就是一直待在英语那层楼,这几天都是跟着初中生一起上英文课,另外因为很想了解英国的高考,负责我的老师给我安排了和a-level的几个优秀班的高中学生进行了一次interview,收获很多。另外初中生的英文课堂,分两种课,一种教语言( 无教材,比如分析一篇bbc新闻的用词好坏,我的那一节课,分析的是美国校园枪击案后川普的反应,老师让学生思考文章怎么用词来引导读者观点),一种较文学,初中这块儿都是分析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行诗,学生课下看书,老师上课自己做ppt分析片段,无教材,我听的第一节课就是老师让学生思考仲夏夜之梦中能得出的结论 the course of tur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很惊讶7年级的孩子老师已经有正面引导他们思考这个了,当然也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但不回避的态度还是很棒的)。上了一节a-level的文学课,3个学生,1个老师,在类似小会议室上的课,学生课下看完书后,课上边讨论学生边在白板上画整体的逻辑图谱,老师在下面引导)。他们的英语学科,也是有好班,差班,孩子们作业写出来的句子的水平也不同,就和我们国内,大家的中文口语表达水平不同,逻辑思辨能力不同,写作水平不同一样。仔细看了孩子们的作业就是写一个段落这种,老师会注重你的表达+逻辑思辨,两部分评分。感觉和雅思写作是一样的要求,当然他们的要求更高。

想提一下学校的工作兼职,可以从学校的官网jobs on campus/ vacancies online看,学校的兼职都挺轻松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

----------------------------------2019.5.21---------------------------

早就毕业了,现在在另外一个半球的国家读第二个研究生,觉得可以有个对比,之前在纽卡老师给推送的要读的文章太少了,现在几乎每天要读至少40~60页的文章或者书籍,可能也是因为看在我们当时国际生很多的原因,因为读的文章少,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写出来也会弱一些,另外深深的感觉到当时应该每周好好阅读学校的图书馆里面的电子期刊,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情况。虽然现在的学校提供的学术资源也很丰富,但离开纽卡,还是会觉得查找学术资源很受限制。 定性和定量分析这一块需要仔细的看相关的书,之前在学校这块儿课时安排很少,其实不能够很好的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区别,表述的方法,分析的方法,这块儿的图书馆有书需要仔细看。

---------------------------------2019.7.14------------------------------

在新学校的第二学期结束,对比在纽卡的学习生活,更加体会到上课主动发言,小组配合的重要性,在纽卡时候,因为英语不好,有些自卑,不敢上课发言,现在发现语言真的不是问题,你的思想才是问题,不是要在纽卡学最好的英语发音,而是要学怎么提问,怎么critical thinking,怎么在小组作业中培养自己的leadership,讲起来有些虚,但目前做的小组作业让我感觉到打配合战,有核心领导力安全整体作业更为重要。希望大家能多在课堂发言,不要担心自己的发音,而是表达你的想法,没有问题是stupid的,只要你提问,只要教授能给你解答,有的时候会打开另外一扇门。

-----------------------------2019.11.22--------------------------------

断断续续还有人在关注这个答案,谢谢大家,除了一张图书馆的丑图,剩下的都是碎碎念。第四学期快要结束了,这一年同学说增加了不少白头发,最近学校请了很多校友过来给我们做职场和consulting这块儿的讲座,我是我们班唯一一个没有linkedin的人,觉得被全班同学鄙视了。回头看,班上来的欧美的交换生同学,基本都是linkedin有主页介绍,断断续续参加各种实习。职业发展的课也强调可以让校友refer增加获得工作的机会。 给校友买杯咖啡,咨询下怎么找工作,找实习,如果有意在这一年多做一些事情的话,其实踏入英国的时候,就可以去找internship的机会,看看自己将来想去的工作招聘的是什么样的人,纽卡的career center其实做的很好,包括改简历,提供workshop,四大的过来做宣讲(好像pwc经常来,常年挂在校内career search上)这个中国学生去听的少,但其实是能找到有用的点,真的可以好好利用。

--------------------------2022.09.23---------------------------------------------------------

时隔快3年,又来更新这个答案,在更新到19年年底的时间线后,经历了疫情回国,找工作,就职,跳槽,入职。回头想想,纽卡是我重新看问题看世界的一个起点,从这里见识到了很多不同的有意思的人,开始用另外一种语言探寻未知,也思考了我读书是想要什么,好像生活不是按部就班完成的,一直在跳跃,但是每次做选择后,都想着要努力过好这段日子,最后都是有收获的,没有什么是白做的,现在又回到了校园里工作,很开心。身边的一些原本专业的朋友也很多去了校园工作。纽卡的时光的确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快捷键:Ctrl+Enter)
 

本帖信息

点击数:24 回复数:3
评论数: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时间:2025-7-6 22:28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