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圆圆:
实名反对
@大金链子
的回答。
新西兰也许不是这世界最好的国家,但也不是大金链子通过歪曲事实所描绘的那样。接下来,我将按他描述的顺序逐条澄清。
一、强奸率高
新西兰对于性骚扰和强奸的容忍度是很低的,所以大金链子才能摘抄拼凑出那些看起来耸人听闻的内容,那些大学的网页确实是真的,但所针对的问题和一般中国人所理解的性骚扰和强奸概念完全不同。
我相信你们见过一些这样的视频:男主播跑漫展车展上一本正经采访show girl说“我能摸一下你的胸吗”,女孩子如果被问懵了愣着没说不好,男主播的咸猪手就摸上去了。这样的内容,在有些国家可以把这样的视频正大光明剪辑放上网博浏览量,大家只当是个乐子,在新西兰这就是严重猥亵了,而那些在有些国家看来“只是随便撩一下嘛”那种程度的言语,在新西兰就已经够得上性骚扰标准了,大学会为了这种不当行为出台应对指导,首先是那些程度最轻的,只是让人有所不适的言语骚扰,你可以先郑重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悦,如果对方仍然持续进行这些让你反感的轻度骚扰行为,你就可以提出投诉要求处理了。
新西兰国会的那些性骚扰,搁在有些国家是常规的职场潜规则,在新西兰则是不能容忍的歪风邪气。大金链子例举的那些证据,看起来数据骇人听闻,其实是因为新西兰把程度轻微的骚扰全都统计在内的结果。
二、地震
新西兰确实在地震带上,每年1000个地震报告还说少了,所有程度的地震都加上,可以说一年地震10000次也不算说谎呢,但为什么不详细说明一下地震的震级以及每次强震的死伤人数呢?我也贴个图:

事实上,如果只计算6级以上强震次数的话,新西兰比这星球上的多数国家安全多了,此其一;新西兰即使遭遇强震,死伤人数数字往往不大,此其二。大金链子贴了个很夸张的基督城废墟的照片,是2011年6.3级那次吧,一个大城市,遭遇这样的强震,死难人数一百多人,在今年的基督城枪击案发生之前,新西兰一直管那次地震的那天叫做“新西兰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枪击案之后枪击案这天变最黑暗那天了),除了这一次,其他的地震都没有造成高达三位数的伤亡。
三、癌症
大金链子例举了一些数字,“世界排名第二的癌症大国”、“每年9万人罹患皮肤癌”,好可怕哦,那么事实是什么呢,事实是这世界上所有经济发达、医学先进、人均寿命高的国家都是癌症高发国,因为造成癌症的最主要原因是高寿。不止新西兰,日本和北欧也都是排名靠前的“癌症大国”,在这些国家,普通的疾病大都已不成为健康威胁,人们安然活到晚年,在肌体衰老不堪时败于癌症。如果大金链子不同意我的话,请问你敢具体说明一下新西兰癌症发病人群的年龄分组吗?你敢晒一晒治愈率吗?
皮肤癌并不可怕,确实地球的臭氧空洞
主要在澳新上空,大洋洲的紫外线强度确实偏高,但只要戴好帽子,擦好防晒,就没什么可怕的。靠谱的防晒产品才诞生了多少年?那些生皮肤癌的老人又活了多少年?在他们年轻时,不懂晒太阳太多是会生癌的,又整日玩户外,过量的紫外线暴露累积到晚年,导致皮肤癌高发。也并不是所有癌都一样致命,癌和癌还是很不一样的,皮肤癌发现及时很好切,容易治愈。
四、水产汞超标
首先,海洋污染是个全球性问题,洋流会把污染物扩散到整个海洋,以至于新西兰这样一个全境没有重工业,开个啤酒厂就能荣膺“全国工业巨头”的净土,尚且躲不过汞污染。我们要不要捞几条新西兰的鱼和其他海域的鱼比比污染指数?好些海域的水和水产可不仅仅是汞污染的问题,要么眼睛一闭别看数据闷吃,如果查阅过公开数据,你会从此疙瘩要不要吃海鲜的。
其次,这和新西兰的“强奸”是类似情况——标准不同。很多在其他一些国家不是事的事,在新西兰人看来算事态非常严重。
五、石棉房
我还可以给大金链子补充一点黑料,新西兰不止有石棉问题房,还有漏水问题房,在历史上的一个阶段,由于当时的知识滞后,不知道采用某些工艺或某些材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一旦知道之后就开始投入治理。这些房产大都是私人财产,总不能政府全兜治理费用吧。
把同样的事情搁到别的地区来看,假设就在你所居住的地区,若有某人三十年前买了一套房,买的时候不知道开发商偷工减料,现在才发现建造质量问题造成地基严重沉降以致房屋严重漏水,应该谁来帮屋主出这笔维修费用呢?
大金链子说新西兰人非常鸡贼地把这些房子卖给不知真相的华人,首先没这么笨的华人,其次如果真有隐瞒房屋状况的行为,完全可以起诉要求撤销交易的。我没有在新西兰看过二手房,但我有在德国买二手房的经验(看了一些,最后因为犹豫,最想要的一套地产被别的买家抢先付了定金,于是没有买成)。有次我看了一套二手独栋,差点被华人翻译兼掮客忽悠,但只是掮客为了促成交易不对我说实情,担任中介的德国白人毫无隐瞒,只是困于语言不通,无法和我直接沟通,但他给了我一套有关那栋房子的详尽资料,写了几十页,都是德语,我找长期生活在德国懂德语的朋友帮我参考,他们没时间陪我实地看房,但帮我审审资料的时间还是能抽出来的,他们看了中介给的资料,提醒我那套房由于建造年代过早,不符合后来的德国建筑节能规范,买下后需要按法律进行外墙保温改造,改造工程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就是那套房为什么看起来非常便宜的原因。是因为中介特别正直善良,所以诚实地交代哪怕是不利于他卖出房子的一切情况吗?不是的,他这样做的原因只是因为法律规定他必须如此,如果他有隐瞒,买家发现后将证据呈上法庭,交易会判无效,中介还需要赔偿或罚款。新西兰虽然不是德国,这方面的法律是差不多的,新西兰人买房一般会聘请律师,律师会负责审核房子的背景,并代理办理一切手续,比如房子有没有抵押,有没有质量问题,这些在市政厅都是可以查到的,买家不懂这些完全没关系,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办就行了,请律师的费用不贵,委托买房的费用换算成人民币也就几千块。
六、枯草热
大金链子特地选用了“枯草热
”这样一个病名,听上去和百草枯差不多,紧跟他对于新西兰癌症状况的描述,寥寥两句:“世界最大枯草热患者群”“枯草热目前在新西兰无解”,然后就不细说了。
我来帮他详细说明一下可怕的“枯草热”是啥,枯草热就是花粉过敏,是一种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这样说大家是不是都懂了,别说在新西兰无解,过敏性鼻炎在全世界都无解啊,只能用戴口罩的方式防止过敏,万一过敏了用抗过敏药物缓解,没有治本的方法。
花粉症
高发地区都是经济发达、环境干净的地区。日常接触的环境过于清洁,会更容易产生过敏症状。
七、治安不好和毛利毛贼
在新西兰,纯偷窃和抢了包就跑确实是轻判的,但人身伤害就是另外一个性质的问题了,如果不牵涉人身伤害,警察是不怎么管,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西兰警察把警情分成紧急和非紧急两类,仅仅是财物损失没有人受伤算非紧急,空下来才处理的,二是除了特别穷的人,大家基本都有保险,保险公司会管赔偿。如果报警时告诉警察,有人入室不仅偷窃还持有武器威胁你,这就算紧急事态,警察就会尽快到场了。但这种情况极其罕见,因为偷东西被抓到顶多判社区劳动,意图伤人被抓到那是要正经坐牢的,小偷行窃时如遇主人回家,上策当然是拔脚就逃,所以新西兰入室盗窃是不少,但小偷伤人的事非常罕见。
治安问题在各国都一样,看区域的,贫民和某些类别的人聚集较多的区域治安会差一些,而在新西兰房价较高且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区,一个无所事事衣着邋遢的闲汉都看不见的,非常安全,特别穷的那些高犯罪率人群住不起这样的区域,也没有方便的公共交通让他们跑过来作案。乡下的民风则是淳朴、淳朴、极其淳朴。我在其他回答里提过,我在南岛度蜜月的时候,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路灯都没有的路上抛锚,心里一点不慌,我先生让我安心看星星,等第一辆过路车经过就有救了。果然一会就遇到过路车停下,捎上我俩和行李,送去最近镇上的motel,第二天我们睡醒,motel老板早已经叫上修车工去前晚的过路车司机跟他交代的地点把我们的车拉回来修好了。我想请问在治安良好的中国,荒郊野外的遇见一台不知为何停着的车,诸位敢停车去问对方需要帮助吗?
新西兰中产以上人群大都会购买安保公司的服务,家里有警报器,如果入室毛贼触发了警报,或者户主按了报警按钮,安保公司会用比消防员还快的速度抵达现场,毛贼一般看见门口插了安保公司牌子的房子会绕着走,一样偷点小钱,干嘛不找个easy模式要去hard模式嘛。曾经有段时间华人确实是最受毛贼青睐的人群,因为早期移民新西兰的华人普遍比当地人更富裕,生活习惯和洋人不太一样,新西兰洋人家里往往没有太贵重的物品,大笔钱存银行,特别贵重的东西放银行保险柜,而华人是喜欢放自己家里的,枕头底下藏钱什么的习惯,只有华人有,华人又普遍节约,不舍得买安保服务,所以,又有钱又容易偷,不偷你偷谁呢?现在华人融入当地社会程度深了,懂得买安保服务和保险的重要了,所以情况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了。
八、基督城枪击案
基督城枪击案这件事单独拿出来细说能写万言书,我简单谈几点,
首先,枪手不是普通的报复社会那种神经病,他的举动带有深厚的宗教背景,那次屠杀只针对恨豬教教徒;
其次,大金链子所说的信息封锁不实,信息封锁只针对枪手本人的主张,他通过这次恐怖袭击宣扬自己的理念,写了大几十页的声明,被禁止传播的信息只有枪手的姓名和他的主张,这样做的目的是杜绝再有人仿效,通过恶劣行为出名和宣扬某种理念的可能性;
再次,这只是极端个别案例,在这件事之前,新西兰安静祥和到像世外桃源,没有人能想象到恶性枪击案能发生在这样的地方,在这件事之后,新西兰已禁止了自动武器,政府出钱向社会持有者回购(并不是发一纸命令强制收缴),不在期限内把违禁武器卖给政府,会面临牢狱之灾。
九、日常开销高昂
在巴黎卖几十欧一小锅的青口贝,在新西兰海边随便捡,不高兴自己捡去超市买也很便宜。一整只的剥皮羊腿,生的,在超市里卖10纽币出头,合人民币不到50元,牛羊肉又好又便宜。国家公园和海滩基本都是免费的。房贷(商贷)利息现在是3.89%,公积金贷款更便宜。像这样的新西兰的优势,只要不嫌我祥林嫂
,我能一直写下去,都不用把比房价这种大杀器甩出来,就能保证比大金链子例举消费贵的证据多。

上图是昨天在太平超市(新西兰华人开的连锁超市)买的1kg皮皮虾,9块9纽币。新西兰不产皮皮虾,从中国进口的,所以是冷冻的。依赖进口不假,但新西兰关税没有那么可怕,进口不等于高价。9块9纽币是什么概念,我说明一下,1纽币大约等于4.5元人民币,新西兰最低工资目前是每小时17.7纽币。
食品和日用品的实物或价签的照片,我平时没有留心拍过,需要的话,现在开始随手拍,可以有很多。
有些东西在新西兰确实比在中国贵一点,比如蔬菜,比国内平价蔬菜贵一点,并没贵过国内的有机蔬菜,反季节蔬菜有时格外离谱一点,但只是个别品种,实在想吃也可以在家里院子自己种一点。
比如人工,不需要交社保缴税的便宜清洁工和保姆、未经正经培训就能出来揽活的农民工,这些在新西兰都没有,一切劳动者都有一样的福利,一切专业工种,哪怕就是接个水管,都需要经过职业资格培训和严格的考试,持证才能从业,所以涉及人工的开支会相对比较高。
十、税多
首先,真的多吗?其次,为什么不一起比一下和税对应的社会福利呢?在新西兰生个孩子,有一对一的助产士从产检时就开始全程服务产妇,不管顺产还是剖腹产都是完全免费的,产妇自己一毛不用往外掏,还能拿进四位数金额的政府奖金;孩子生下来,父母能按周领取育儿津贴直到娃18岁;获取养老金的要求比国内低,退休前最后10年里有7年居住在新西兰即能领取养老金,即使你收入不够交个人所得税甚至一直靠救济生活从没交过所得税都没关系,只要你居住在新西兰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限你就能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失业救助无时间限制,如果一直在找工作但一直没找到,可以一直领;生重病无法工作有津贴;家人生病亲属需要耽误工作去照顾病人能领家务津贴;残疾有津贴;丈夫去世没人养有遗孀津贴;死了要埋都有津贴。
十一、信用卡手续费
在世界上哪儿用信用卡都有手续费,在国内一般由商家承担了,有的小店铺不愿意承担这笔费用,就不开通信用卡支付,这也很多。在新西兰,付款金额较大时,商铺愿意刷信用卡并承担手续费,小额交易时就不愿意了,也有些情况是一些店铺和万事达或VISA有协议但和银联没协议,所以他们有些信用卡免手续费有些卡要求收手续费,这和人种歧视毫无关系。然后呢,以上都是老黄历了,随着华人消费群体的增长,现在越来越多的新西兰商铺开始接受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
十二、娱乐落后
看你玩什么了,如果你的娱乐就是游乐园、KTV、夜店酒吧大保健,那新西兰是够得上无聊的标准,如果你玩冲浪、帆船、潜水、海钓、滑雪、攀岩、徒步、自行车这些,新西兰无疑是天堂。大金链子说新西兰就一城乡结合部,中国农村有的新西兰都没,但他又不具体例举。我想半天没想出来什么是中国农村有而新西兰没有的。棋牌室?新西兰有合法正规赌场的。坟头蹦迪?新西兰人对舞蹈和音乐还是很热爱的,水平上真心输不了。淘宝?淘宝集运知道吗,能寄新西兰的。京东确实还没有开到新西兰,但小米生态链专卖店、盒马生鲜、鹿角巷新西兰都已经有了,这是个全球化的时代啊,新西兰再偏僻也是个发达国家好吗,能差到哪去?
十三、公共交通落后
新西兰孩子十七八岁就有驾照了,大部分家庭都有私车,这样的地方有必要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吗?硅谷的公共交通也像屎一样烂,硅谷落后吗?
话说我最近买了台车,我是新手司机,磕碰难免,不敢买太好,买了台2012年的二手宝马,原车主经常不在新西兰居住,只开过5万公里,车辆保养得很好,售价13000纽币,合人民币不到6万。我在交易前有让4S店出具车检报告,在新西兰这个叫WOF,所以不用担心我买了事故车或者泡水车
,这个价格和国内二手车市场相比确实低得离谱,但在新西兰只是正常二手价略有优惠而已。btw车主一家为了孩子读书移民英国了,他们家正在甩卖的车还有一台保时捷卡宴SUV,柴油3.0升,最高配置,2016年11月购买的全新车,目前开了17000公里,路税买到了20015公里(在新西兰,柴油车因为有污染要额外交路税,汽油车不用),现售价10万纽帀,合人民币约45万。
所以,我干嘛要去关心助动车在新西兰有没有卖?我干嘛要去关心公交车有几条路线?
十四、上网网络卡
一些偏远的旅游景点的酒店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大城市还好,或许比不上上海部分已经通了千兆光纤的小区,但大家都在一个逐步改造升级换代的阶段,就算慢半拍也慢不了太多。
十五、紫外线太晒
紫外线强是有的,但是为什么不一起比一下空气质量和气候呢?新西兰的气候非常温和,尤其是北岛北部,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唯一的烦恼是雨水经常说来就来,但要比起东亚沿海地区的黄梅天和南亚闷热的雨季,新西兰的雨水就不算什么烦恼了。
十七、设施太少

00:10
视频里这样的地方,在新西兰叫playground,每个社区都会有至少一个,免费对公众开放,视频里这个playground在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基督城,偏僻乡下的playground可能没有视频里这个这么大这么漂亮,但不管多乡下,每个playground都会配有卫生干净的厕所,保证有干净的马桶、厕纸以及水量充足的洗手龙头。
十八、自杀率和抑郁率激增
请大金链子不要只简单撂下“激增”俩字就收话题,请比较一下“激增”前后的数据,假设去年有1个人自杀今年有2个人自杀,这也叫激增,翻倍涨了呢,确实不算撒谎。
抑郁只在高社会福利的地区才是件事,抑郁和前文提到的枯草热(花粉病)是一个属性的事,是病吗?是病。患病者痛苦吗?痛苦。得这病的人多能说明这地区糟糕吗?并不,正相反。
十九、亲属团聚困难
新西兰绿卡持有者的父母持探亲签证前往新西兰居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很难获得身份享受新西兰居民的福利待遇而已。在这里我用的词是“很难”而不是“无法”,因为有各种特例。比如我上海娘家一位邻居阿姨,年轻时因为身有残疾,求学和找工作都受限制,在街道办的小工厂糊纸盒维生至退休,退休后退休金微薄,生活略艰难。她一生未婚未育,没有伴侣子女,她已移民新西兰的哥哥向新西兰移民局递交申请,请求允许残疾的妹妹赴新西兰投靠他,这申请被批准了,因为兄妹不算亲属,所以走的途径不是亲属团聚移民,而是“人道主义移民”的名额。如果外来移民提交证据证明自己是独生子女,父母生活艰难并且除了自己之外没有其他依靠,还是有很大可能为父母办妥团聚移民的。
二十、绿卡难入手
大金链子的描述完全背离事实,在新西兰拿工签不一定需要雇主担保。在新西兰留学念本科,毕业后有三年开放工签,念硕士(时间短,就读一年半)毕业后有一年开放工签,不读学位只考个职业资格证,证到手后也会有开放工签,所谓开放工签的意思即无需雇主担保。只有那些没有在新西兰本地受过教育,或者毕业后没有当即留下寻找工作,离开新西兰太久才返回的外国人,才需要雇主担保以获取工签。
二十一、好不容易拿了绿卡也要蹲移民监
大金链子的描述是事实错误。新西兰居民签证(R)才需要蹲移民监,永久居民(PR)没有移民监的。拿到居民签证之后,连续两年在新西兰居住超过180天/每年,即可转为永久居民(PR),拿到永久居民身份,也就是俗称的绿卡之后,就再无移民监限制了,哪怕回中国住上十年二十年期间一次也不去新西兰,绿卡仍然有效。
二十二、拿到绿卡回中国工作仍然需要向新西兰交税
只要一年里在新西兰居住的时间不超过180天,不需要向新西兰交税,只需要在居住国交税,如果在新西兰生活的天数超过一半(180天),所有收入包括海外收入都是要申报的,这部分具体怎么交所得税我不太清楚,因为我过去没有住满180天过,我一直都是不交税的。
二十三、抄家
大金链子语焉不详一笔带过,只说最多一个被新西兰政府抄家的华人被抄7000万纽币。为什么不敢写详细,因为只要再多透露一点细节,这谎就编不圆了。
唯一一个被新西兰法庭没收了7000万资产的华人叫龚晓华,他因为诈骗及洗钱被加拿大法庭起诉,为逃避法律制裁,他将价值约7000万纽币的资产转移到新西兰,新西兰法庭在核实后没收了龚晓华在新西兰账户内的6千多万纽币和一处房产。
龚晓华
2012年和2015年分别在奥克兰的Panmure和East Tamaki购买了2处房产。法官没有对位于Panmure的房产施加限制,因为它是在龚晓华涉案的相关传销诈骗案发生前购买的。
一件合理合法的事情,被大金链子加工一下,就变成针对华人的迫害行为了。
二十四、教育
大金链子说在新西兰学的英语带口音,他说新西兰中小学啥也不管,大学啥也研究不出来,大学学费贼贵。
口音是有一点,中国每个省的人讲中文还各有口音,不同地区的人讲英文怎么可能统一,在英国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讲伦敦音牛津音的。我个人看来,新西兰口音好歹比印度英语、土澳味和坡县特色英语强一点。但即使是印度的咖喱味英语,也毫不妨碍他们和英美白人沟通交流,口音完全不是问题。在我看来,学英语、和英语母语的人沟通,最难的不是语音,而是是文化背景,一群中国人聚一起聊天讲点梗,懂中文的老外如果在边上听着肯定一头雾水,不懂这些中国人在笑什么,洋人也有好多和他们一起成长才会懂的梗,这些书本里可不会教你,只能靠混圈子一点点去了解。
新西兰中小学好不好这事呢,看价值观。衡水模式
好不好?对有些人来说是好的。如果你认可衡水模式,你觉得从小把一堆定理背到烂熟就是教育水平高,那么别来新西兰,新西兰的中小学倡导的是任务式学习,新西兰小学低年级连课本都没有,学习不是为了背书和应试,新西兰教育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灵活性、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与决策能力。


这是两个普通的新西兰公立学校小学低年级教室,在新西兰上小学是不需要端坐着把手放在背后的,新西兰的教育部门和老师们认为,低龄的孩子就是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强制孩子集中精神认真听讲是违拗孩子天性的,所以低龄孩子可以坐着听课,可以趴着听课,如果正好情绪不好暂时不想听课,可以去到教室角落的帐篷里自己呆一会。当然到了年龄增长,不再是小孩是个少年的时候,该有的规矩都还是会有的,但教育的侧重点确实和国内有较大不同。新西兰的中小学生,无论公校私校,每年都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名字听起来和国内学校组织的春秋游差不多,实际上完全不是一个性质,新西兰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去远足,一去就是一周,每天背着自己的行李拉练20+km,途中爬山涉水甚至需要攀岩,由专业的户外教练带队,老师和部分家长志愿者随行。
新西兰的中学,私立和公立都有一些名校。私立热门比如Kristin,到底好不好我不吹不黑,诸位可以自行点链接看官网了解,这学校现在多数年级学位全满,本地孩子都难进。公立名校比如西湖男中、西湖女中、Epsom女子文法中学、上月刚庆祝了150周年校庆的奥克兰文法中学等等。



这些照片是上月公立奥克兰文法中学(男校)的150周年校庆庆典,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达成登顶珠穆朗玛峰成就的埃德蒙·希拉里爵士,即是这所学校的校友。虽然华人家庭都更喜欢送孩子进著名私校,但排名前列的公校只是在设施和资源上略逊于私校,教学水平并不见得差,每年都有很多毕业生升入英国金砖5校或美国藤校。嗯,确实,最顶尖的新西兰孩子到大学阶段往往会去英美留学,新西兰的大学相比英美确实弱一些,但并不见得比国内的非985/211更差。新西兰大学里的名校,奥克兰大学,奥大学生如果转学去英美,已修学分是被国际认可的,能带着学分一起转学。至于宿舍条件什么的,就不比较了,否则国内大学里那些用个电饭锅热水壶都要被收缴处分的孩子会哭的。
关于学费,我身边不认识念大学的小kiwi(新西兰人自称kiwi),倒是有一些国内的朋友、朋友家属曾经或正在通过攻读新西兰大学的学位换取移民资格,据说新西兰本地学生入读大学只交很少的学费,具体多少没有去了解过,我只知道留学生的学费大约2至3万纽币一年(有极个别专业会高到4万一年),生活费包括租房吃饭买日用品给车加油全部都算上,一年2万纽币足够,比留学英美要便宜不少,新西兰大学学费+生活费折合人民币20来万一年,留美一年大约需要40万人民币,留英得50万吧。
真是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一边遛娃一边断断续续写了一天,哄睡孩子之后又写了半个晚上,才终于澄清完。
最后附上利益相关声明:
我,以及我的所有亲友,没有任何人从事新西兰移民中介、留学中介的工作。请不要咨询我移民事项,那些我并不太懂。但我清楚了解新西兰的优势和它的短板,毕竟我不是蒙着眼睛选这地方安家的。大金链子怼了那么长的篇幅,但没有任何一点说到点子上,新西兰不像他讲的那么奇葩和不堪,但也并不十全十美,我没有提到那些不足,不是因为我看不见,只是限于篇幅,和为了结构清晰,所以没有展开说明新西兰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