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某在读的博士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3677298/answer/3371229236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博士后,简单客观的讲一下。
博士后,是一份工作,不是学历。人社部的官方文件规定:博士后是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博士后一种官方(人社部)认定给予的身份,全世界通用。进站后,受国家的和省市博士后的规章制度管理和保护。只要顺利获得博士后证书,博士后的身份就是公认的。(有些博士后可以不认可所在的学校,但一定要认可博士后这个身份。
对于高校(以及某些具有资格招收博士后的科研院所、企业)来说,博士后岗位的设置是为了吸引人才,不是为了解决谁的就业问题。如果存在就业问题,那只是某些博士自己的问题。很多博士想通过博士后作为就业的过渡期,那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目的,跟博士后制度本身的制定目的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没有哪个学校或者单位愿意招这样的博士后。
首先必须明确,高校不是慈善机构,招收博士后的导师也不是慈善家,学校发展需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博士后导师带领团队也需要建设团队,出产科研成果。学校、课题组招收博士后,就是为了博士后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暂且不论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和待遇)。
作为一名毕业博士,可以凭自己的条件和实力去应聘适合自己的单位,进高校做科研,进企业搞创新。但自己必须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不一定非要做博士后,但如果选择做博士后,那就需要认清一个现实,作为博士后,要在短时期内尽快转换身份,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哪怕条件有限),出成果,拿项目,带团队,发挥自己的价值,才能获得快速的提升和发展的机会,学术职业就那么大,岗位有限,而且还要看时机(认为自己是韭菜的,格局太小了,也只能从韭菜的角度考虑问题)。只要自己发展的好,面临的选择就会很多。
定位清晰了,就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建议那些只是考虑把博士后作为过度阶段的博士绕路,不如好好找工作,对于那些普通的博士(尤其是水博
),没有能力开展独立研究,或者没有信心做科研工作的,不要难为自己,进站做博士后对自己,对导师,对学校,都不是好事情。
博士后,国家规定的年限是2-6年,各个学校按照自己的需求设定具体的岗位要求。总得来说,博士后一般会做2-3年,在这个时间段内,延续自己之前的研究工作,把博士期间积累的成果发表出来(有人总认为被割韭菜,其实这是一个博士未来发展的第一桶金,是展示给别人看的体现自己价值的硬通货
),同时借助博士后平台(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所在省市层面,博士后都会有一些专项资助),获得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社科基金
等资助。
通常情况下,博士后(国内有一些高校推行师资博士后制度,这种岗位一般是关联教学任务的)没有教学任务,要求专注于科研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作为一个讲师进校,教学任务和要求都很大,用来做科研的时间会大大缩减,这里不包括导师安排的其他任务)。博士后期间有一个靠谱的合作导师是非常重要的,只要相互之间能够适应,绝大多数都是双赢(其实对于很多导师而言,尤其是理工科的导师,更愿意留自己的毕业博士做博士后,这样不需要考虑相互适应的问题,管理上比较方便,但也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尤其是在留校工作方面,由于学校的政策限制会增加难度。)
说一下人文社科和理工科博士后的区别。
人文社科的博士后相对于导师而言,比较独立。人文社科的导师,除非承担着国家重大项目,一般不会招收博士后为自己做科研(经费太少,养不起)。更多的是人文社科的院系单位为了引进人才,会设立博士后岗位,吸引一些人才做储备(如果有能力直接应聘教职的,那就另说)。博士后在站期间,导师会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一下博士后的科研工作,这主要看博士后本人的需要。
理工科的博士后,一般是参与团队建设,领导某个方向的科研工作(这个方向最好是博士后本人自己的方向,也是导师要努力发展的方向)。导师一般会提供基本的条件和人手(一般是学生),所以团队作战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具体的情况,要看导师的资源配置和具体安排,同时也要看博士后本人的能力。
考虑到行政或者教学的需要,导师或者院系单位会给博士后安排一些非科研的任务(通常不会太多,但有时候是必需的),比如管理团队、经费、项目等等,参与一些行政工作。作为单位的行政领导,让青年干点活,可以考察这个人的情商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作为青年人,无论是不是博士后都要懂得一点,无论在哪里,都要学会维系好人际关系,跟导师、跟学术大咖、跟领导、跟同事以及行政人员处理好关系,都是为自己的发展铺路。(学会谦虚谨慎,很重要。有时候,不过是一句问好、一杯咖啡的事情,获得的就是别人的好感和支持)。
最后,谈一下博士后的待遇问题。自从2015年开始,国家层面进行博士后的制度改革,并出台了诸如博新计划
、国际交流计划等人才项目,博新计划现在变成了A、B、C三档(具体可以查中国博士后网站),各个省市也有自己的人才计划,比如上海市的超级博士后等,各个学校也有自己的博士后人才计划,甚至有些学校的院系也有自己单独的博士后计划。这些人才计划的待遇都普遍高,而且越来越完善。
考虑到自己的发展,选择做博士后,首先看导师(一般是要选择业内的大咖,或者有发展前景的导师),然后看学校(平台越高越好,能选一流,不看非一流),然后具体去了解博士后的待遇问题(工资标准、社保、公积金、住房、安家补贴、子女入学入托、户口、档案等等)。以上了解清楚了,再决定。不要不清不楚的进站,然后反悔。现在是信息时代,以上信息都很好掌握。
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有付出有回报。做博士后是一次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挑战,不是人生的某个过渡期。任何一次选择,都是一次取舍,看你需要什么,需要付出什么,最终获得什么。
现在国家对于博士后的定位越来越明确,很多高校对博士后的定位也越来越高,提供的待遇越来越高,目的是引进所需人才。所以,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水平的博士们,一定要选择一所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学校,一个可以体现自己价值的平台,一位能为自己提供支持的导师,实现互利双赢。
千万千万不要,心比天高,好高骛远。
以上是一点点简单的看法。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