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8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35 27
潤日|看不過眼中國新移民的不止日本人 還有他們這些「老移民」 | 香港01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樓 發表于:2025-10-26 17:05

在日中國人已逾87萬人,在日本社會裏日漸增加其存在感。在中國經濟不穩與政治風險等背景之下,移民潮日益擴大。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樓 發表于:2025-10-26 17:05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樓 發表于:2025-10-26 17:05

文:中島惠(曾在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留學,著有《中國精英如何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日本人的誤解》,《中國人為何痴迷於日本的廁所》等)

疫情以來,以商業為主要目的而急遽增加的部份「新移民」,在日本的中國人社群裏引發摩擦與衝突。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樓 發表于:2025-10-26 17:07

在日中國人已逾87萬人,在日本社會裡日漸增加其存在感。(adrien-fu/unsplas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樓 發表于:2025-10-26 17:08
點圖放大看看內地社交平台上大量關於「移民日本」和「日本永居」的貼文: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樓 發表于:2025-10-26 17:08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樓 發表于:2025-10-26 17:08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樓 發表于:2025-10-26 17:08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樓 發表于:2025-10-26 17:08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樓 發表于:2025-10-26 17:08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樓 發表于:2025-10-26 17:09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2樓 發表于:2025-10-26 17:09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3樓 發表于:2025-10-26 17:09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4樓 發表于:2025-10-26 17:09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5樓 發表于:2025-10-26 17:10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6樓 發表于:2025-10-26 17:10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7樓 發表于:2025-10-26 17:10
「充闊佬」成為慣用伎倆

30多歲的在日中國人王先生(化名)在東京經營顧問公司,他如此地傾吐自己的憤恨不滿:

那種『我是顧客』、『老子就是比你大』的傲慢姿態表露無遺,真是令人生氣。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8樓 發表于:2025-10-26 17:10

其怒火所指,乃是從中國來到日本打算移居的陳先生(同為化名)。經朋友介紹,王先生原本同意提供他關於日本商務的諮詢服務,不料陳先生尚未抵達日本,傲慢無禮的作風便已激起王先生怒火。

陳先生首先要求王先生親赴成田機場接機,更特別指定東京都內的高級酒店酒廊作為開會地點。王先生以公務繁忙的理由婉拒接機,陳先生便心生不滿。兩人會面談話之際,又批評開會地點的酒店「設備老舊、毫無格調」,最後甚至開始針對整個日本發出不滿牢騷。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9樓 發表于:2025-10-26 17:11

王先生咬牙切齒地說道:

他正是中國典型的暴發戶類型。一副『擺闊裝逼』的架勢,強硬地認為『出錢的人說話最大聲』,這固然是某種中國式的商業手段,但我不僅感到個人遭到侮辱,連整個日本都被瞧不起,實在令我難以下嚥這口氣。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0樓 發表于:2025-10-26 17:11
疫情加速「潤出」中國

筆者長年觀察中國社會與在日中國人社群。正如以往的撰文,目前居住在日本的中國人,大多數為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陸續來到日本的第一代,目的多為留學或赴日謀職。從1980年代至2000年代前半,日中之間存在巨大的經濟差距,這個世代在經濟上歷經艱辛,同時竭力融入日本社會。為了在日本求學與就業,許多人普遍努力地學習日語,並遵守日本社會之規範而終能安身立命。

直到2010年日本與中國的GDP出現逆轉,中國成功達成經濟發展後,情勢遂生變化。以2015年的「爆買」熱潮為轉捩點,具備經濟實力的中國人接連選擇移居日本。此動向又因疫情而加速推動,目前主流已不再是留學或就職,而是以「潤出中國」為目的之移居。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1樓 發表于:2025-10-26 17:11

對於近年以在日本經營企業等商務活動為目的而取得「經營・管理」簽證後來日定居的中國人,筆者定義為「新移民」。直至2024年6月,持此簽證的入境人數約達2萬,比起2015年幾乎增加3倍。然而,相較在日中國人的整體數量來看,目前仍屬少數,而且在日本展開企業活動時,多半仍須倚賴在日超過10年、熟悉日本社會的同胞協助。

然而,理應伸手互助的同胞之間,卻如王先生所指出的,屢屢見到「無論身在何方皆要貫徹中國式行事作風」的新移民恣意妄為,已經令既有的中國人社群難以容忍。誠如文章開頭提到王先生的情況,在日中國人社群內,新舊之間的摩擦與突衝已然浮現。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2樓 發表于:2025-10-26 17:11
強行貫徹「中國式行事作風」

今年6月,東京都內某公寓大樓的中國籍房東,突然將房租一口氣調高至原本的2.5倍,甚至為了逼退住戶而停止電梯運作,導致相關糾紛登上各大媒體版面。此房東是否屬「新移民」,尚且不得而知,但定居日本已逾20年的中國人張先生(化名),面對此等前所未見的同胞行徑,不禁皺起眉頭。張先生認為:

近年移居日本的人之中,不少人對於經濟低迷的日本擺出『居高臨下』的高傲姿態。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3樓 發表于:2025-10-26 17:12

在他看來,報道中的這宗事件與部分「新移民」大舉收購高級摩天大樓住宅的現象有關。收購房產並非自住,而是為投資而狂掃高價不動產,正是複製以往中國房市過熱時期的投資手法。

在房價節節攀升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年代,他們積累資產的手法,原封不動地被搬到日本來實踐。不動產於是被視為投機標的,而非「居住場所」。更有甚者,以取得之不動產,拓展至可獲取高額利潤的短租民宿業務。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4樓 發表于:2025-10-26 17:12

誠然,如同張先生這樣長年定居日本的中國人之中,也有人為增加未來資產而持有多數不動產,但目標並非哄抬價格。張先生說:

我們像日本人一樣腳踏實地,努力工作,才終於有能力購屋。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5樓 發表于:2025-10-26 17:12

另一方面,一旦媒體強力聚焦於「中國人囤房搶買公寓住宅」的話題,多數日本民眾對於在日中國人社群的世代差異缺乏理解,很容易就會誤解成在日中國人的整體動向。張先生強調,並非所有新移民皆是如此,但也坦言:「自己遭到一概而論,實在遺憾。另一方面,因為身為同胞,心情更加複雜。」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6樓 發表于:2025-10-26 17:12
欠缺融入日本之意念

然而,遭到舊世代視為問題的某些新移民,對於前輩同鄉的複雜心境多半毫無所覺,而對於日本亦缺乏深入的思考與認識。當年的舊世代主動投身日本的學校與企業,身體力行理解日本社會。但新移民與他們不同,並沒有強烈感受到「融入日本」的必要性。

即使從育兒與教育方針來看,新舊世代的差異亦明顯可見。舊世代大多讓子女就讀於居住地區的公立學校,使其適應日本社會,再以平順安穩的步調升入國中、高中與大學;相較之下,新移民往往在來到日本前,即透過中國網絡社群平台,搜尋日本教育資訊,選擇移居如東京都文京區等被視為教育資源豐富的區域,更有計劃地將子女送入菁英升學名校,鋪好通往名牌大學之路。這些人只憑靠中國人自己的資訊情報行事,務求「撿現成的好處」的傾向非常顯著。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7樓 發表于:2025-10-26 17:13

我因工作之故,頻繁往返中國與日本之間,生活極為忙碌,從未想過那種事(融入日本)。日語也不太懂,連一個日本人都不認識。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8樓 發表于:2025-10-26 17:13

如此直言不諱的新移民黃先生(化名),持有日本的居留資格。從其言談之間難以感受到「成為日本社會之一員,為這個國家做出貢獻」之意念,實在令人遺憾。既然許多新移民選擇來到日本的主要目的,在於商業利益與自我保護,抱持這種思考,或許也是理所當然。

回望另一端,內地新移民眾多的香港,富裕的新來者在此被稱為「新香港人」。他們居住的土地環境優於原本的香港人,子女就讀名門學校。其中某部分人以高傲姿態俯視在地社群,因而激起不滿,招致非議。

雖然香港與日本情勢迥異,不宜一概而論,但無論走到何處皆欲貫徹「大陸式」的行事作風,此點卻頗為相似。筆者長年所見,多數在日中國人皆以踏實勤勉之姿於日本社會扎根立足;光從這點來觀察,當其社群內部漸漸傳出刺耳雜音,其未來在日本將引發甚麼影響,不由得心存一抹不安。

原文網址: 潤日|看不過眼中國新移民的不止日本人 還有他們這些「老移民」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85310?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35 回複數:27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10-26 17:13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