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游千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3865320/answer/35212402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学时教我德语的老师说德国人冷漠。
我来到德国的第一天迷路了,站在地下通道发呆, 这时候旁边一个路过的小姐姐,好像看出我的难处, 问我需要帮助吗, 把我拉到地图前指给我看,且英语德语讲了一大堆, 她理解我还是不懂,就陪着我走了一段路,陪我等车,等我上车了,她还用德语跟司机说了几句。 到站了,司机还特意喊我下车。这是我来德国的第一天。
德国的工资水平在欧洲是相当可观的,统计显示,在2022年,德国人平均月收入是4100欧元,截止2023年5月,欧元与人民币汇率是1:7.5,也就是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3.1万元。
但别高兴得太早,这是税前的工资。由于德国采用的是阶梯式税收制度
,根据收入的多少,税率在14%到45%之间。
这让我更加理解了,在德国,高收入也意味着高税收。所以扣除税费和其他费用(例如医疗保险)后,实际到手的可支配收入通常不到3300欧元。
当然,这只是平均数,实际的薪资水平会因行业而异。
例如,餐饮行业的服务员和超市的收银员等较低要求的工作,月薪通常在2000欧元以上。
咨询业的月薪一般为4500欧元,工程师的平均月薪约为4300欧元。
在所有行业中,医生的薪资最高,月薪通常在7000欧元以上,而公职人员的月薪则在3000至7000欧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的最低时薪标准是每小时13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93.7元,这为保障工人的最基本生活需求提供了保障。
德国的工作制度
在工作模式上,德国采用的是双休制
,一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总的一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
在德国,没有"996"工作制,基本上不允许加班。我发现,德国人看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他们强调的是工作效率,而不是工作时间的长短。
下班后,你很难在办公室里找到人。
而由于德国的假期多,实际上,上班族的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足6小时。
我发现,工会在德国不仅保障员工的权益,也为员工提供了一种声音和表达自己意见的途径。
例如:在德国,如果有员工怀孕,工会就必须进行安全评估,以确保孕妇的安全。
员工在产前六周和产后八周都可以申请产假
,在此14周产假期间,雇主必须支付全额工资。
而产后的12-14个月,员工可以选择是否返回工作,或者选择领取65%的工资作为带薪产假
,最高金额不超过1800欧元。
即使这对于高薪人群来说可能会有一些损失,也遭到了很多人讹病,但确实体现了对产妇的保护和对家庭的尊重。
其次,员工请病假的时候,前六周内,可以向雇主领取全额工资。如果病假超过六周,则由医疗保险支付60%的工资。
闲暇时间比较多,经常会讨论去哪里度假,周末去哪里玩。这也是为什么一到周五下午,德国的高速公路上就会看到各种旅行车或房车,后面还挂着摩托车、小艇等。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结果却被德国同事劝退。认真地告诉我,如果我不离开,经理可能会因为工会的人找他麻烦而陷入困扰。
德国的消费水平
如果你在餐馆吃三餐,一顿工作午餐大约在15至30欧元。

如果你自己做饭,去超市购买食材。2斤五花肉大约3.5欧元,一斤普通牛肉大约是4欧元,1升鲜牛奶是0.7欧元等等。
如果你的饮食包括零食和水果,按照宽松的消费计算,一个月300欧元就能搞定,如果更节俭一些,150至200欧元就足够。
住宿方面,我发现租一个普通的一房一厅,加上网络费用,供暖,水电费用,大约是在500欧元。德国的租赁法规保护了租户的权益,无良房东无法随意提高租金或要求你随时搬家。

在交通方面,公交车和火车,一个月的费用在90欧元左右。
如果你自己开车,费用会稍高,大约200欧元左右。
停车每小时大约2欧元,停车时间越长价格越高,如果停车时间超过一定时间,价格就不再增加了。例如,停8小时和停24小时的费用差不多。
非市中心的景区和小镇的停车费用较低,反而停车时间越长,价格越低,一般停满一天也不超过10欧元。付费全都是自助的,无论是否支付,是否超时,都没有人会管,全靠自觉。

德国的饮食
我发现德国人喜欢吃酸菜,味道和我国东北的酸菜非常相似,让我有种亲切的感觉。酸菜在德国超市里以装的形式出售,每袋价格大约一欧元,一袋足够炒两盘中式菜肴。
以前知道德国以啤酒和香肠闻名,到了德国才知道原来德国各地都有特色,那真是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品种之多,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超市的肉类区域,一半都是各种各样的香肠,红的、白的、黑的、黄的,长的、短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中国人的胃可能会有些适应不了德国的美食(如果真的有美食),那些食物吃个一周还行,过后就不想吃,就非常想念国内的各种美食。最出名的猪肘,和我们的肘子没法比。
在饮品方面,德国人喜欢喝啤酒,但也超级喜欢喝可乐,当水喝的那种。喝矿泉水时,选含有气泡的,钠含量偏高,喝多了会感到口渴。
因此,每次购买矿泉水时,我都会仔细查看配料表,选不含碳酸的。
德国的生活
1、德国最大的民间节日是十月啤酒节,尽管它实际上在九月中旬开始,持续到十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
2、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加拿大鹅”、“魔音”、“名表”等商品在德国非常受欢迎。甚至有一些德国人专门组织团队去中国购买这些产品。

3、在德国,几乎所有的饮料瓶都有押金。不论是塑料瓶还是玻璃瓶,一律0,25欧。每个超市都有专门的瓶子回收机,方便退还瓶子,获取押金。
4、德国的生活成本相对较高,几乎没有免费的东西。即使是在餐厅,桌面上的面包也是要收费的。一些餐厅甚至会对白水收费。公共洗手间也需要付费,无论是在麦当劳还是车站。
5、在餐厅就餐时,需要支付5%-10%的小费。如果是在柜台点餐,就不需要付小费。叫外卖时,需要给送餐员10%的小费,打车时也大约需要支付10%的小费。
6、德国的工作日和节假日制度也有其独特之处。
周日和节假日时,商店和超市都不营业。到了晚上八九点,街道上就很少有人,连餐厅都难以找到。
外卖有送到十点,可是就那几种,关键是派送的时间太长,一个小时以上属于正常现象。
万一需要买吃的应急,只能去加油站的便利店,那里是24小时营业的,但是商品种类和价格都比一般的超市要高。
7、在德国,每个家庭都需要交电视广播费
,无论你是否观看电视,这是一种强制性的收费。
德国的社会现象
在德国生活的社会现象,无论是从经济、文化、建筑、还是生活方式等方面,都能感受到德国社会的独特气息。以下是我对德国社会现象的一些观察和理解。

1、关于出行方式。
德国的大城市里,出租车和警车通常是奔驰和宝马等车型。这主要是因为奔驰是德国本土的汽车品牌,而且奔驰会为出租车司机提供大幅度的优惠。
2、德国的家庭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汽车,只有在旅游或出行不便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打车,因此出租车在德国成为了相对高端的服务,出租车起步价是3.4欧元,每公里1.79欧元。
3、需要指出的是,在德国,他们通常称奔驰为戴姆勒或梅赛德斯,奔驰在德国人眼中被视为老年人的车,所以年轻人和喜欢运动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宝马或者南欧的汽车品牌。
4、关于公共设施和服务,德国在许多方面,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如互联网、通信行业、手机等方面都相对落后。例如,很多三四星的酒店没有空调,房间没有网络,交通工具和系统也没有国内的发达。

5、但是,尽管德国在一些现代科技和设施上相对落后,但他们在残疾人辅助设施上的投入却让人印象深刻。路上经常能看见残疾人,大多数公寓、公共场所都有残疾人辅助设施,很多矮楼层老房子,也有简易轮椅梯,可以利用现有楼梯安装。
而且德国人对残疾人的照顾是落实到法律层面的,很多企业,因为雇佣有残疾人,除了能享受各种补贴之外,其客户也不敢轻易转移他们的订单。
6、关于建筑风格,德国除了首都和法兰克福有较多高楼大厦外,其他地方的建筑都比较低矮,常见的是三四层建筑,很多带有岁月的痕迹,显得陈旧。

7、关于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在德国得到了严格的执行。
在大多数城市,环卫工人每周只收一次垃圾,垃圾被分为有机物、包装袋、废纸、玻璃和特殊垃圾等几大类,相应的垃圾箱被放置在每个社区。
而在超市购物后,是不提供塑料袋的,顾客需要购买袋子,一个在0.5元到1欧元,如果你不想买又没有带购物袋,一般窗边会有纸袋免费提供。
购物车也采取了"押金"的方式,投入1欧元才能使用,而这1欧元在归还购物车后会被退还。

德国人的生活方式。
在德国生活的效率相对较低,例如看病需要预约,装空调也需要等待很长时间,甚至理发也需要提前一两天约定时间。
很多德国人不在意别人眼光,例如对于身材大码的女性,她们着装都很合身且时尚,虽然身材大码,脸上也流露出自信。
最后,德国生活的经验告诉我,当地气候是非常不稳定的,一日内可能会同时遇到烈日、下雨和冰雹,这导致我在回国后还会在包里随时携带一把伞。
北德的气温相对较暖和,而南德由于被阿尔卑斯山脉环绕,经常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冬季的德国大雪纷飞,夏季虽有艳阳但早晚温差大,春秋两季很短。

德国的交通
一般来说,我们都知道德国的Autobahn
(联邦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但事实上,这并非绝对。
德国高速公路的部分时段和路段实际上是有限速的,电子标识牌会根据天气和交通状况实时更新。
德国人并不太受这些限制的影响,通常都会超速。
在大雨大雾的天气下,限速可能降至100-120公里/小时,大多数德国人仍然会以150-160公里/小时的速度驾驶。
不过,德国高速不收费倒是真的。

许多人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德国的公共交通系统并没有设立检票闸机,你只需要购票后直接上车就行。
但是,有制服或便衣检票员随机查票,如果被发现没有购票或持有无效车票,将被罚款并记录证件信息。
罚款金额在60欧元左右,但各个州的具体金额可能会有所不同。
德国在硬件措施有硬伤,火车速度比想象中慢很多,连IC的火车时速最高只有160公里,平均100公里不到,关键是价格还蛮贵。

在德国,他们实行一种被称为“拉链原则
”的交通规则,即在车流交错的情况下,车辆应按照先到先行的原则行驶。这种规则在德国被执行得非常好,而且在驾驶考试中也会涉及到。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人开车遇到自己优先的路口是绝对不会减速的,如果有人违反这个原则,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此外,德国人基本不鸣嘀、不闪灯,有的话基本上就一个意思——“骂人”。
还有很多德国人嫉恶如仇,如果看到你开车逆行或实验安全不到位,会有人过来指责你。
德国的人文
在德国,人们之间的交往非常直接,例如,在学校或工作场所,你可以直接用上司或教授的名字称呼他们,而不需要使用任何尊称。此外,你也不需要帮助上司做任何非工作相关的事情,只需要专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这种工作环境,使得职场关系非常简单和轻松。
在德国,人际关系中的礼尚往来也有其独特之处。德国人倾向于AA制
,这使得人际关系中的压力大大降低。比如在聚会或庆祝活动中,德国人通常会提前发布一份清单,列出他们需要的礼物,并附上购买链接。
只有我一脸懵逼,还可以这么直接的吗?但他们认为这使得赠礼变得十分方便,同时也避免了重复的或者不需要的礼物。
谈到德国人的性格,许多人可能会提到他们的严谨和规矩。德国人认为正确的事,他们会坚持到底,无论他人怎么说。
这一点在他们的道路交通规则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如果有汽车想要占用自行车道拐弯,而这个时候恰好有一个骑自行车的人,那么他们会坚决地站在那里,不让汽车过去。
这可能看起来有些固执,他们的认死理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如果不坚持自己一贯认为对的做法,而换一种做法,就会非常笨拙,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
然而,虽然德国人严谨和认真?
我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们很多时候脑子一根筋,没有弹性似的。
他们的思维方式可能更偏向于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事一件事来做,这可能使得他们在处理多任务时显得有些呆板。
例如,当他们专注于查看邮件或整理文件时,可能无法同时和你进行交谈。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擅长多任务处理,而是他们更倾向于一次专注于一项任务。
不像中国人是多线程的,可以一边发邮件一边听你倾诉,同时几个人一起聊天。
最后,我想谈谈的是德国人的守时观念。尽管我们常常听说德国人非常守时,但实际上,这并不总是正确的。
在我接触的德国人中,我也见过忘记约定、临时取消计划、甚至迟到一个小时的情况。同样的,虽然德国的公共交通也常常会出现晚点或取消的情况。根本没发现守时守规矩是他们的一个特点。

德国的福利
1、教育。从幼儿园到中学,所有的学费都是免费的,甚至包括餐费、教材、文件和练习册。对于大学教育,德国没有像高考制度,他们实行的是申请制度。只要成功通过申请,任何人都有可能进入大学。
而且,公立大学的学费也是全免的。 虽说优秀的学校在德国基本都是私利的,费用也很高。但是有健全的奖学金制度和勤工俭学制度,以及学生的基本生活保障福利,把这些算进入,德国的中低收入家庭也能负担得起。
2、医疗。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所有有工作的人都必须缴纳医保。医保费用通常是收入的14.6%,雇主负责支付其中的一半。
虽然这个费用可能看起来很高,但是医疗保险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在任何公立医院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保障。
3、育儿金。对于有孩子的家庭,德国政府也提供了丰厚的补贴。每生一个孩子,德国政府都会给予1000欧元的补助,如果家庭中的孩子越多,这个补贴也会越高。
此外,州政府还会为每个孩子提供近400欧元的儿童金,这个补贴可以领取18个月。
4、失业金。对于失业的人,德国也有相应的保障。家庭每个月可以获得约900欧元的救济金,而单身失业者每月也可以领取大约700欧元。如果是短期失业,例如失业后的一年内,还可以领取到之前60%的收入。
德国对穷人的福利较好,只要有工作,一般都能买得上房子和车子,过上压力较小的生活。但对高收入者的就不一样了,比如年收入25万欧元以上,需要缴纳45%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