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基百科對於2025年新加坡大選的記載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本樓選擇性轉載中文維基百科關於今年新加坡大選的記述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2025年新加坡大選(英語:2025 Singaporean general election)於2025年5月3日舉行,此次選舉選出來自33個選區的97名國會議員。這是新加坡自1948年以來第19次舉行大選,也是自1965年獨立後的第14次。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自2001年以來,第一次不是由李顯龍領導行動黨參選,因為黃循財已在2024年5月15日接任總理,並在同年12月4日出任黨的秘書長。行動黨自獨立以來,每次選舉都拿下了國會絕大多數席次。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新加坡第十四屆國會於2025年4月15日宣告解散,提名日訂於4月23日,而投票日則定於5月3日(星期六),這也是自2011年以來首次將大選投票安排於週六舉行,並為自2016年起首次於星期六舉行的選舉。此次選舉亦出現罕見的自動當選局面,馬林百列-布萊德嶺集選區無對手競爭,自動當選,為2011年以來首次。此外,本次大選標誌著自1997年以來首見的四方混戰,並首次於集選區——淡濱尼——出現四方角逐的歷史場景,自1992年以來實屬首次。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本屆選舉共有211位候選人角逐其位,其中包括兩名獨立參選人,分別出戰蒙巴登及拉丁馬士單選區,刷新了自1963年馬來西亞聯邦新加坡州立法議會選舉以來,候選人數的歷史,超越了原有的210人紀錄。此外,此次共有五個選區,共計17個議席,呈現出激烈的多方競爭態勢,分別為:宏茂橋集選區、三巴旺集選區、波東巴西單選區、拉丁馬士單選區,以及前述的淡濱尼集選區,為1991年以來之最。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在新加坡,國會選舉的選區分為選區與集選區。單選區採取簡單多數決,選出一位國會議員;而集選區則由選民對政黨名單投票,產生四至五位議員。為確保族群多元代表性,每組集選區候選人中,須至少包含一名來自馬來族、印度族或其他少數族群。參選人必須同屬一個政黨,或以獨立候選人小組身份參選。投票年齡定為21歲,由隸屬總理公署的選舉局負責選務工作。 本屆大選的選舉官由新加坡民航局總署長韓國元擔任,這是他首次出任此一職位。他於2024年4月1日正式接替前任選舉官陳明銳,後者曾在上一屆全國大選中擔任同樣職務。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選民登記冊 選舉局發表聲明指出,《選民登記冊》將於2025年更新,並將在預期選舉日前數月關閉以進行修訂。因此,欲參與2025年選舉的公民,須於2025年3月1日當日年滿21歲方可具投票資格。《選民登記冊》最新一次的核定日期為7月21日,當時選民人數為2,715,187人。選民名冊曾於2月15日至28日開放供公眾查閱,並於3月24日進行更新,選民總數增至2,758,095人。截至2025年4月18日,共有18,389人登記為海外選民,其中8,630人在10個海外投票站親自投票,另有9,759人選擇透過郵寄投票——此方式首次於2023年新加坡總統選舉中實施。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其餘憲法變化 選舉局聯同內政部及數位發展與資訊部進行了相關修訂。根據公告,候選人的外籍或永久居民家屬,在參與選舉活動時,將不再需要由候選人(或其選舉代理人)簽署書面授權,但直接涉足政治活動,如拉票,仍被禁止;此規定亦適用於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此外,選舉局於2024年5月31日宣布,由總理任命的主選舉官將擁有權限,指示個人及社交媒體平台下架違反選舉規定的網上選舉廣告,以確保選舉的公平與有序進行。 另外,選舉局於2024年10月15日宣布,因應後勤限制及反應不一,首度於2023年總統選舉中推行的療養院特別投票安排將不再延續。此外,選舉局原本將選舉競選經費上限設為每名選民新幣4元,但為因應通貨膨脹,於2025年3月27日宣布,將每個選區每名選民的競選經費上限調高至新幣5元。 在選舉令發出後,選舉局宣布競選期間將禁止使用深度偽造技術,如經數位操控、誤導公眾對候選人言論或行為的網路內容與廣告。這項規定是在前總統哈莉瑪·雅各布的深偽影片於同日網上流傳後制定的。 同時,在競選活動正式開始前,任何新設置的橫幅、旗幟與海報均被禁止,僅有永久性地標用途或在選舉令發布前已存在於選區內的裝飾(如市鎮理事會的橫幅)可獲例外。若有違規,翔鷹保安公司有權主動移除。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選區劃分
2020年至2025年選區邊界變化 
2020年選區邊界 
2025年選區邊界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2020 2025 席次 93 97 選區 31 33 集選區 17 18 四人集選區 6 8 五人集選區 11 10 單選區 14 15 選民人數 2,651,435 2,753,226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全國各選區勝出政黨及其得票率 政黨  人民行動黨  工人黨 主席 王瑞傑 林瑞蓮 秘書長 黃循財 畢丹星 選票 1,564,770 357,763 65.57% 14.99% 席位 87 (87.88%) 12 (12.12%)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國會席次 政黨 得票席次 得票數%增減席次%席次增減 人民行動黨 1,564,770 65.57% ▲4.34% 87 87.88% ▲4 工人黨 357,763 14.99% ▲3.77% 12 12.12% ▲2 新加坡前進黨 116,607 4.89% ▼5.29% 0 0% ▼2 其餘政黨 334,867 14.55% ▲3.91% 0 0% ━ 無黨籍 12,445 0.52 ▲0.49% 0 0% ━ 總共 2,386,452 100.00% 99 100.00% 有效票數 2,386,452 96.16% 無效及空白票數 95,405 3.84% 總票數 2,481,857 100.00% 已登記選民/投票率 2,626,602 94.49%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