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31532/answer/130058145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言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1 年 9 月,并根据答主心情持续更新。
千人千面,不同人眼里有不一样的都院。高赞和评论里的一些 ID 是我熟悉的人,他们的回答也是比较真实可靠的。考虑到近几年都院行政和专业老师流动性较大,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希望读者带着自己的判断来阅读这些回答。
另外推荐阅读另一位同学的长篇回答,以 timeline 的方式快速回顾一位 BDICer 的大学经历:在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尽管她的回答存在一定的争议,其关于学院的内容基本属实。
FAQ
不好只是你觉得不好,每年申研的录取院校都在那摆着呢
除了极个别既得利益者对此无所谓之外,其他人应该都能认识到文中的描述句句属实。
教学水平怎么样?
不同老师层次不齐,建议咨询本专业往届学生。
留级严重吗?二等一学位好拿吗?
拿到 2:1 学位(大三和大四 GPA 大于或等于 3.08)对绝大部分人应该不成问题。
压分吗?
压分现象确实存在,并且同等 GPA 层次,在申请海外高校时与宁波诺丁汉、西交利物浦等院校相比具有明显劣势,录取高校低 1-2 档次。
值得吗?
如果你将来明确回国工作,追求一个 211 本科文凭,我认为值得;如果将来大概率留在国外生活,不值得。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31532/answer/1971179598
差不多得了。
在相同的环境学习 优秀的同学能去Yale、Chicago 、CMU、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UCL、IC、爱丁堡、HKU、HKUST等等名校深造 而有的人只会像小丑一样把怨气撒给学院。说到PhD,学院每年都提供给学生UCD全奖直博的机会,名额还不少,今年还有几位申请到英美大学的直博项目的。
说“快跑”和“后悔”的各位高考分能去什么配得上你们的985、211啊?欢迎拿着证据贴上来。
学院每年去top50的学生不在少数,不要你自己去不了就把锅全甩给学院吧?至于拿学院对比西浦和宁诺的是否对比过在找工作中的认可度?是否对比过学费和每一届学生总数呢 拿着一届几千人的学校对比一届两百人学院的数据是否有些不合理?你敢保证去这两所学校你就是那Top10%?说不定热爱甩锅的你还会埋怨怎么没多考两分来个北京211呢至少还赚个名头。据我了解,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对自己学校评价也不是十全十美吧?每个大学都有各自的问题和吐槽声,不要选择性屏蔽啊。
学院两极分化,年年挂科的、GPA4+的都有,说白了还是修行看个人。就像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中,有抱怨学校给分低不好深造的,也有吐槽出题简单往年题照搬得分水的。这是否有些矛盾呢?
遇到问题只会怨别人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真的挺可悲的。走到社会上仍然戾气满满学不会反思自己就没有知乎这样的地方供你造谣发泄了。祝好。
再放一些较为客观的回答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校风是什么样的?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校风是什么样的?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校风是什么样的?
答主在学院的几年也抱怨过不满过,比如宿舍条件简陋,大四课程安排紧凑和考研撞车等等。但经过了解后发现国内大学的宿舍环境大同小异。国内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四都排了满满当当的课。毕了业回头看更多的还是学院的好吧。
申请高校时没受到和国内本科生的区别对待。沾光不至于,倒扣分是有的。我和马云平均一下资产还能上百亿,不如看看分省录取分比 BDIC 低几十分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每年硕博申请结果统计,看看人家院校的中位数在什么水平?我放个西浦的图在这里, 大家自己看:
宁诺和西浦分省录取线比都院低了足足几十分,考虑招生人数差距,你把都院 G5 和藤校过去五年的录取情况累计,有人家的零头多吗?你 BDIC 也就靠着北工大的 211 招牌吃一下其他省份学生的红利了。
答主拿了所谓 top50 offer,但并不代表这是受益于学院的培养,也不代表就此上岸了。QS 榜单的水分摆在那,也就只能糊弄一下三四线城市的 HR 了。
谈到学费,选择都院的家庭会缺这 1-2 万吗?北京综合体的消费水平和宁波、西安相比在一个层次上吗?答案各位自然心中有数。
对待事物要辩证看待:“压分”是事实,“放水”也是事实。
压分:主要针对头部学生,存在评分标准模糊甚至刻意不给 A+ 的情况。你可以说学生没能达到 Exceptional 的程度而不能给 A+;但从学生角度,我已经满足了评分标准的所有客观项,现在因为 reviewer 的主观原因而减分,是很不爽的。年年毕设、课设都有人就此抱怨评分标准的模糊和尺度。
放水:主要针对尾部学生,部分科目期末卷面有 40-60% 的历年原题“默写”,如此还有人 resit。
都院的声望本来就不如宁诺或西浦高,加上部分课程压分,头部学生基本无缘第一档院校的 MPhil 和 Ph.D 项目。而尾部学生被放水,流入工业界或学术界后显露原形,只会导致学院声誉进一步下降,影响的是之后每一届学生的前途。
至于 UCD 的 PhD 全奖直博,短短一句话漏洞太多了,下面一一反驳:
首先搞清楚一点:英联邦、欧盟和美国 Ph.D 项目的全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奖学金的数额有量的差距。具体待遇可以去 1p3a 了解,不在此赘述。
学院提供的 UCD 全奖直博机会(即 BDIC 奖学金),每位教授同一时刻只有一个奖学金资格,且学生必须作为助教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并随老师回到北京校区参与线下教学。根据学院官方报道,2021/22 学年仅有 14 名 UCD 教师前往北京教学。
申请此奖学金有几个前提条件,全部满足才有机会获得此奖学金机会(是机会,因为还得经过学院审理)。至于“名额还不少”纯属扯淡,每届 300 多个学生中最多出 2-3 个。
导师有培养博士生的能力
导师当前有余力招收博士生
当前导师门下学生没有占用此奖学金资格
最关键也是最难达成的一点:导师和学生的研究方向相匹配
最后:导师愿意为你提供这个机会
“今年还有几位申请到英美大学的直博项目”这句话就更有意思了。讲个英国笑话,“G5 有五所大学,当有人说自己来自 G5 时,大家马上就会知道他是哪一所学校的学生”。而此时声称有“几位”学生申请到“英美”大学的直博项目,大家立刻就能猜到是什么情况。另外,如果你真的是学院 top-level 的学生,你必然会主动了解最近两届和本届头部学生的毕业去向并牢记于心,而不会既不清楚有几位同学读博,也不知道具体去向。
至于文末给的“客观回答”: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校风是什么样的? 这个沉默了几年的问题在 9 月 2-3 日短短两天内产生了 7 篇匿名回复,洗地水平太次了。Shame on you!
你院不如搞个小黑屋,把挂科的全部抓进去,洗地攒够 1000 赞再放出来。这样你院 PR 的 KPI 完成了,毕业率也提高了。
匿名用户于 2021-09-28
前后五小时才编出这么一席充满问号的文字,真是无能狂怒呢。自知教学水平、管理水平不如人,无力反驳外部质疑就只好抨击生源差。殊不知无论高考分数还是家庭背景,你院生源都不输于人。
我虽不会制冷但能批评空调好坏,我亦不做行政但也知其水平高低。成语有言:“见微知著”,仅仅是通过行政工作中的细节就足以判断出学院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你们这“运动式”洗地的可笑模样,就是学院上下水平的最好体现。
都说“一粉顶十黑”,图片上高亮的这段文字就是最好的劝退文,值得都院学生代代相传,莫让寒窗苦读数十载的考生在这寒了心。
匿名用户于 2021-09-29 09:48:00 的更新
若是没东西写了可以沉默,而不是在这暴露你的知识水平。本文连“清北”关键字都从未出现,仅仅是剖析都院建设的各种方面,给未来考生做参考。
另外“在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和“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校风是什么样的?”这两个知乎问题的传播范围已经远超过你的想象,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对大家都没什么好处。你再怎么跳,院领导也不会给你喂骨头吃。
UCD 和 TCD 本部都是接受高考成绩申请的,你们为啥不直接去呢?
-- DougL
简单的答案:信息不对称。
高中时期有想法的学生早早选择国际部备考 IB、SAT 了,而剩下的一些摇摆不定的、高考失利的最终选择了这里。使用高考成绩入学,意味着 Gap 一年。一年时间十分宝贵,而同样的高考成绩能申请到更高一档的美本。“幸福的人用美本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陆本”。
TL;DR
宿舍环境:自 2017 届开始,宿舍由中蓝研究生公寓搬到设施陈旧且空间狭窄的本科生宿舍楼。澡堂位于距离宿舍楼几百米的距离,部分宿舍楼为整层楼共用卫生间。
教学规划:受到疫情冲击,取消第四年交换项目,导致学制由 3+1 变为 4+0。从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6 月为止,所有外方课程均为线上授课。学费从 6 万每学年涨价至 7.5 万每学年。
学术氛围:院方默许学术不诚信行为存在,对于作弊、代写和抄袭行为放任不管。课程评分标准不一致且不透明,部分课程(如学术英语)刻意压分,对于申请海外高校的学生很不友好。
行政体制:行政人员(院办、辅导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办事效率极低。
学习机会:不享受北工大公派名额。只有满足 GPA 条件的学生才可以前往都柏林完成第四学年学习(详见招生材料),且名额有限。保研名额 5% 以内,远低于一般 211 高校。
硬件设施:空调覆盖所有教学楼、宿舍、食堂和图书馆等场所。但学术相关的资源例如实验室、机房就基本上和都院学生没什么关系。
地理位置:交通非常方便,濒临地铁口(京港地铁 14 号线北工大西门站)和公交站。从学校出发至北京南站约 30 分钟,至北京西站约 40 分钟。奥特莱斯位于东门 5 分钟步行距离;合生汇位于西门 10 分钟地铁距离。都柏林学院大一至大四学生均位于北工大本部校区(朝阳区西大望路平乐园 100 号),一般也在本部校区军训。学院有搬迁至通州校区的长期计划。
毕业材料:北工大学位证、北工大毕业证、北工大荣誉学位证(需要大三和大四两年 GPA 大于或等于 3.68)、UCD 学位证、UCD 毕业证。其中北工大的证明上均会标注都柏林学院全称。
实习机会
所有专业每学期均有 30-35 学分的课程,且大三、大四 GPA 分别占据学位证权重的 30% 和 70%,因此都院学生鲜有机会进行三个月以上的线下实习。
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公司如字节跳动、美团等公司允许远程实习,但不确定此政策可以延续。
此外,都柏林学院的地位远不如宁波诺丁汉、上海纽约大学等学校,因此即使是在面试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公司时,HR 也会询问诸如“你们学院是北工大下属的几级学院”、“你高考分数是多少”这样的问题。
住宿环境
自 17 届开始所有学生被安置在校内的宿舍,而不是对外宣称的中蓝公寓。除了极个别楼以外,大部分学生居住在没有阳台、没有上床下桌、没有独立卫生间的 4-6 人寝里,一层楼共用一个厕所。
本科生宿舍工作日断电,即使是寒暑假也是如此——当你寒暑假从望京或后场村通勤回来,踩在澡堂 10 点关门的 DDL 前洗完澡,然后回到宿舍坐下没几分钟就享受断电后的黑暗。
学校有两个澡堂,南区和北区,距离学生宿舍有几百米的距离。不要小看几百米——这意味着夏天洗完澡回寝一身汗,冬天洗完澡回寝头发都冻硬。
宿舍里有两种东西不让用:这也不让,那也不让。空气净化器、人体工学椅、床上桌、遮光床帘、鞋架等等能提高生活品质的物品都是不允许的。
毕业去向
2020 届以前的毕业率较低,且毕业生去向也比较差。
2020 届毕业生(2016 年入学)的申请情况不错,已知有 7 个 IC,4个 CMU,还有一些 UCL offer。这也得益于新冠疫情下英国高校趋利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2021 届毕业生(2017 年入学)有 211 人赴国外深造,其中有 162 名(79%)学生前往 QS 前 100 高校,99 名(49.3%)学生前往 QS 前 50 及 US News 前 50 高校就读。
根据官方数据,最近五届毕业生去向:
出国深造 657 人 - 72%
QS 前 100 - 63.3%
QS 前 50 - 44.8%
直接就业 152人 - 16.7%
国内深造(含港澳台地区) 56 人 - 6.1%
其他 48 人 - 5.3%
QS / US News 排名当个笑话看就行。行政人员喜欢拿这种第三方排名来忽悠学生和家长,学生的前途在他们眼里只是挂钩 QS 排名的数字和政绩。至于你申请到的项目究竟怎样,who cares?
专业方向
金融专业
如果这是你的分数所能报考的最高的志愿,算是一个不错的去处。UCD 的迈克尔·斯莫菲特商学院是世界顶尖的商学院之一。
遗憾的是,咨询、投行等行业非常看重学历出身,尤其是第一学历(本科)。德勤的前 HR 曾在校内讲座中直言:“德勤不会招你们(北工大)的学生”。
大部分看似光鲜的 profile,依靠的是家庭人脉、中介提供的付费实习或者券商小黑工。有极个别学生很优秀,但这又和学院有什么关系呢?
计算机专业
都院虽然缴纳高昂的学费,但并未给学生提供计算机相关的软硬件资源或实验室环境。从行政编制上看,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不受都柏林学院直接管理,因此每一届学生的评教评学并不会产生改革作用,授课老师也无需对学生负责。
除了数理、政治等公共课程之外,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以技术方法论(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项目管理等)和项目实践(课设、毕设)为主。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团队协作有着较高的要求。
物联网、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则以计算机理论(信号处理、操作系统等)和仿真为主,对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很高要求。
积极变化
英语成绩考核制度在 2020 年做出了修改,当前接受多次雅思成绩拼分、Duolingo 多邻国在线考试或学术英语(EAP)课程的分数。
毕设、课设制度较往届进行了较大调整,公平性有所提高。
导师评价
UCD 派驻北京的老师身份几乎全是 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或 Lecturer(讲师),年龄 28-35 不等,但大部分 UCD 老师还是挺负责任的。
有些 UCD 派驻的专业课教师会每年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使之与时俱进,并持续优化、改革评分细则。在这一点上,相比国内高校有些优势。但同样,改革一定会遭遇短期的阵痛,例如学生不适应或者老师、助教工作量增加。但不能因为有阵痛就止步不前,从长期来看,课改是有效且是必须的。
行政人员
态度懒散:新学期课表总得拖到开学前两天才发布,甚至会产生多个版本迭代。
培养计划不合理:数学、英语课程占据几十个学分,而专业课仅每门 5 学分。部分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被安排至大三才上。
放纵学术不诚信行为:监考时马马虎虎,对夹带小抄等作弊行为放任不管。Report, Presentation 甚至是线性代数的论文答辩中出现大段直接复制粘贴的内容。
教学环境
都院没有选修课,因此同专业的学生使用相同课表,对于学习交流还是比较方便的。代价是,有些课程的时间安排并不合理,且政治课程(毛概、思修)为必修,导致巨大的课业压力。特别是大四当其他院系学生都在准备考研或在企业实习时,都院学生还得一边上课一边写毕业设计。此外,考研时间和大四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时间重叠,而教务不会为此做出调整。
曾经几乎所有课程在新的第四教学楼进行授课。第四教学楼提供了 8 台电梯,东、西侧分布了约 6 个可以容纳上百人的阶梯教室,一般用于都院大课(高数、线代、程序课等)。自 2019 年始,近一半课程被安置于老旧的第三教学楼内。第三教学楼装修破旧,楼梯狭窄,已经有多年历史。此外设施陈旧,上课期间网络经常中断,对学生的线上 Quiz 有所影响。
原则上学院应为全英文教学,但实际上部分中方老师口语相当差劲而不得不改用中文教学,尽管他们曾拥有数年海外游学经历。
都院看似由北工大和 UCD 共同承办,实际上就是个孤儿,一有问题就互相踢皮球,就像可怜的北工大双培学生一样。
第四教学楼 6、7 层为都院学生提供了储物柜,但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有些柜门和锁被破坏后长达 1-2 年仍未修复。
第四教学楼 7 层的 Exchange Room 为都院自习室,空间有限且仅在工作日白天开放。内有四个玻璃隔间用于学术讨论,但平时宁愿空置也不允许学生申请使用。大厅的沙发套长期未被清洗,非常脏。
第四教学楼 7 层的 Shamrock Room 为互联互通活动室,平时不开放。曾经 Kieran 还在都院时,经常举办文艺活动,例如和爱尔兰驻华大使馆联谊,爱尔兰电影放映等。后来 Kieran 离职后,类似活动就基本停摆了,都院与 UCD 的文化联系越来越少。
星火、国创科技项目答辩的评委会由行政人员(院办+辅导员)组成,他们对项目内容一无所知。评审过程相当水,只是走个形式。
课程难度
每年都有人抱怨课程难,其实相比别的 985/211 院校真的挺水了。有些老师担心学生挂科,特意出几十分的原题,非常善良了。
毫不客气地说,是个正常人就能拿二等一学位。
同学圈/校友网络
北京生源为主,外地生源较少。大部分学生家庭都是中产,毕竟 6-7 万一年的学费不是个小数目。两极分化相当严重,一般来说同一层次的学生会一起学习、活动(人以群分)。
混的好的有保研、考研、申请到 top school 的;混的差的有留级好几年至今没毕业,也有毕业后靠做代写恰饭的。总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人与狗的都大。
顺便提一句,都院混的好的学生,跟学院教学没什么关系。大学里,关键还是靠自己。
英语标准
以下内容摘自《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2019-20学年关于英语进阶及毕业执行标准的执行办法》:
一年级进阶到二年级:雅思考试成绩总分达到 5.5 分或以上,单科不低于 5.0 分;
二年级进阶到三年级:雅思考试成绩总分达到 6.5 分或以上,单科不低于 5.5 分;
毕业或申请第四学年赴都柏林大学校区完成学业:雅思考试成绩总分达到 6.5 分或以上,单科不低于 6.0 分。
达到上述标准,即可以基于单次雅思考试成绩,也可就如下考试成绩进行组合:
一次或多次雅思、托福或同等水平考试成绩的最佳组合
一年级大学英语成绩
二年级国际项目英语成绩(此门课程已更新)
都柏林学院内部英语测试,通常每年进行两次
学业表现
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 vs 西交利物浦 vs 宁波诺丁汉 vs 北邮 Queen Mary vs 上海纽约大学
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在申请国外大学时地位相当于英国本科,无论是师资水平、配套软硬件设施、毕业生去向都远远好于都院。和西交利物浦 2+2 项目的学生交流得知,均分 60 以上,也就是所有心智正常的学生都可以自愿选择前往利物浦就读大三、大四课程。而都院每届仅有十几个名额可以前往都柏林进行大四学业(详细信息)。
Q: 学院是“2+2”还是“3+1”培养模式?
A: 都不是。学院采取的是“4+0”模式, 即全过程在北京工业大学培养。但根据两个大学双方之间的合作协议,部分学生在符合英语要求以及专业课成绩要求后,可选择“3+1”的培养模式,最后一年被择优选拔赴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进行学习,攻读最后一年学业。
北邮在计算机行业的地位相当于 985 高校了。都院不配和北邮比。
部分高校不承认都院的纯英文教学,因此在申请研究生时仍然需要提供 IELTS 等语言成绩证明。
如果你的高考分数高于这几所中外合作学院,请毫不犹豫的选择他们。
北工大校园景色
新图书馆一层
新图书馆
校园景观
四教阶梯教室 - 因为不签到而大量学生缺勤
给新生的忠告
宿舍是懒惰的温床。多去图书馆自习,并结识不同的人。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通过大一刷 GPA 的方式转学。
在寻找个人定位时,以更高层次院校的学生为参照,而不只是局限于院内。
积极参加各项竞赛,但不要灌水--互联网和学术圈是有记忆的。
切勿参与作弊、代写:轻则重修,重则退学。
大三、大四学业非常紧张,尽量在大二结束前考完雅思。
提高自学能力。“自主学习”真的很重要。
笑话两则
“如果你在四教,旁边一个陌生人突然开始唉声叹气,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立即喝止这种反对都院的行为。”
院办关于“关爱都院学生 加强学风建设”的会议纪要正在以超光速增长,但这并没有违背相对论,因为会议纪要里不含有任何信息。
结语
总的来说,这个学院的整体架构很烂,但资源还是不错的。
你是那个能利用平台资源来丰富自己的人,还是默默无闻扮演炮灰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