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8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185 57
(轉載知乎)你觉得上海地铁比别的城市更成功在哪些地方?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樓 發表于:2024-4-19 23:11
RT,网上只有吐槽的 ,那我也就开个帖子说说它带给你的独特印象吧(注意是更成功,大同小异的就不必了)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樓 發表于:2024-4-19 23:12
作者:子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0618878/answer/28797897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从90年代初到20年代初,上海用比较快的时间(30年左右)建成了一个相对庞大和完善的地铁网络。在这个过程的后期,不少地方也完成了从“有地铁”向“多地铁”的转变。在市中心出行,已经从“有地铁可坐”变成了“可以规划更合理、更舒适的地铁出行路线”。
拿淮海中路来说,原本只有1号线经过,现在不仅1号线的三个站都成了换乘站,还增加了10号线和13号线的单线站。最早的时候,我如果要去淮海路,路线一般是公交到外滩再转公交,或者公交到人民广场转1号线。
现在我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坐上地铁,而且还可以根据要去的目的地规划最近的路线。我住在10/12号线天潼路站
,同样是去淮海路,如果目的地是K11,我坐12到汉中路换1,或10在豫园换14,黄陂南路下;如果去iapm,楼下10和12都能到。去静安寺,原本都是10换2,现在人更少,速度也更快的14通了,我就改成了10换14。
有些城市的线网不够密或不够科学,家门口虽然有地铁,但因为换乘过于迂回,需要先坐公交到目的地车站所在的那条线,再下去坐地铁。比如我亲自吐槽过的首尔。还有些城市,不止一次看到网友吐槽“地铁不往有人的地方开”。这些问题在上海不能说没有,但相对而言没那么严重,也正在逐步解决。
淮海中路上的五个地铁站第二,地铁已经是上海市民的首选公共交通工具,地铁带动了郊区新城及产业带的发展,也使得在城市外围建造大型枢纽成为可能。
这个“首选”是有可靠来源的,可以看下面第二张图。以2021年的数据来说,地铁已经占到上海公交出行分担率的70%,这个数值很不错。作为参考,同年度北京、广州、深圳的地铁占公交出行分担率分别为57.4%、63.12%和60%。(并不是说这三个城市做得差,而是一般而言,地铁成规模之后,这个数值基本都在百分之五六十的样子,成都、南京和西安也是类似的。)
北京-57.4%上海-70%广州-63.12%深圳-60%拿虹桥枢纽来说,要是没有2和10,我很难想象通过地面公交要怎么去那儿,甚至连百度地图都算不出方案。现在已经颇具规模的松江新城
和嘉定新城,也有相当一部分居民日常靠地铁往来于市区通勤。地铁很大地拉开了城市框架,并且大部分情况下,在长距离出行中是稳定和值得信赖的。
可能有朋友要说“我就是放着地铁不坐反而坐公交的”。时至今日,公交当然仍它的优势和情怀,但从大趋势来看,地铁确实在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出行偏好中排在前列。
第三,上海地铁
缓解了江河阻隔城市交通的局面,也打破了城市外围的很多生活圈“次元壁”。
大家都知道,上海市区被黄浦江分为浦东和浦西
,而且黄浦江市区段的流向比较迂回,拐了好几个大弯。在地面公交时代以及地铁成网初期,利用大众交通出行,都是尽可能躲着江走的。而地铁成网后,黄浦江已经不再是路径规划上的障碍。
静安寺-抚顺路拿“静安寺”到“抚顺路”举例,在没有地铁的时代,需要在南京路换车,然后沿着黄浦江走一段,再往东北方向走。即使后来有了2号线和8/10号线,整体路径还是没有太大变化。如今,通过14和18号线二次过江,走一下浦东,反而更快。
大连路-中华艺术宫更极致的例子比如从“大连路”到“中华艺术宫”。以往需要坐公交,沿着黄浦江到外滩换乘,然后过南浦大桥,再沿着江走。而如今,即使连过三次黄浦江,坐地铁也不过就20分钟左右的路程。
另外,上海是个多中心的城市。在以前,郊区不少地方受制于地面公交的运营里程及路网条件,人们进市区时,除了人广和南京路这样的核心,所到的地方往往就是直线距离最近的那个副中心。比如松江方向来的公交,大多止步于宜山路和上海体育馆。相应地,这条通道的人们就更多地会在徐家汇附近活动。与之类似,从嘉定来的车大部分停在普陀和上海站
,高桥居民进城一般就是坐81往陆家嘴方向走。
地铁成网之后,城市外围的“生活圈次元壁”被打破。嘉定居民可以比较方便地到达市区南部的徐家汇,松江居民去浦东世纪大道也不用换车了。10号线二期更是在以往没有传统路径的地方硬生生开了一条道出来,使得浦东北部的居民可以借道杨浦,直接到达浦西市中心。这些都是地铁带来的极大的出行习惯改变。
10号线过江段最后,1,2号线早年间采用6A编组
,并预留了8A的空间,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有远见的举措。
上海地铁当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交而不换、故障多、大线用小车、没有穿城快线、间接换乘过多、部分地区过度依赖地铁出行等等,但相比于那些具有百年轨交运营史的城市,上海依然还在起步期,应该说做到目前的程度已经不容易,未来还有长远的发展空间和完善可能性。至少从目前来说,还是有一些成功之处值得夸奖一下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3樓 發表于:2024-4-19 23:13
作者:周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0618878/answer/30476177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是2023年5月28日,30年前的今天,上海地铁1号线开通了锦江乐园
至徐家汇段,因此这篇回答写于上海地铁开通30周年的纪念日


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网络,以及全世界官方里程(为免某些人杠)最长的M线网络,首先,与其说上海地铁比其他城市更成功,倒不如说上海地铁给国内绝大部分城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地铁路网设计蓝本,特别是三点——
1)对中心城区的地铁路网进行持续加密,用干线末梢带动市区与近郊/远郊联系的八爪鱼
结构
2)地铁线路尽量走曲线(避免平行线),并且通过中心城区的地铁线路尽可能多次换乘
3)在国内首先广泛采用了地铁引导城市开发的TOD模式,与城市的扩容很好地结合
可以看到,国内很多其他的城市,特别是像杭州,武汉,苏州,天津,长沙,以及未来线网大成后的广州等城市,在地铁建设的过程里就明显采用了上海式的路网设计,而南京,成都,西安尽管两线多次换乘没有参照上海,但是在八爪鱼式的路网结构,以及地铁线尽量走曲线从而避免平行线方面,也和上海有很大的相似性


上海地铁
在这30年的建设里,朝着3个(进行中的是4个)方向依次深化了这张网络——
1)以环线(4号线)和穿环/贴环线,即1,2,3,6,7,8,9,10,11,12,12,14,以及未来的19,构成了市中心很高的路网及站点密度
这是前两年某位地铁迷统计的国内城市各区地铁站密度,上海黄浦区(即老黄浦,老南市,老卢湾三区)达到了14500,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上海黄浦区也是全国道路网络密度最高的区没有之一。而随着在建线路的逐渐完工,徐汇,虹口等区也会迅速突破10000
以及,下面是上海和东京目前轨道交通站点密度的对比,可以看出核心城区的覆盖率,上海已经丝毫不逊色了,当然更加外围的区域需要继续发力
2)以穿环/贴环线的主干线路的延伸部分(1,2,3,6,7,8,9,10,11,12,13,14,包括未来上述部分线路的延伸段,以及未来的19),以及一些由市区/近郊伸展到远郊的线路(即5,16,17和未来的23,崇明线
),串接起了市区和近郊,乃至部分远郊的联系
3)对市区和新市区的环外部分进行加密,并且同样用这些线路串接和近郊/远郊的联系,其代表莫过于比较年轻的“左右护法”15和18,以及未来加密北市区的20,以及加密浦东的21
(未来)
4)以市域铁路为主,地铁网络线路为辅,连接近郊,远郊各大新城和机场,火车站这样的城市节点(机场联络线,嘉闵线,两港快线
,示范区线等等),并且尝试通过市域-城际铁路,建立郊区乃至环沪地区直达市中心的轨交网络


可以说,至少1-3,都是国内大部分城市目前遵循的地铁建设次序。而且核心城区路网密度高且线路多的另一个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即可供选择的线路组合就非常多,具体来说——
1)除了7和10,以及12和14这两组永久性交而不换之外,所有经过市中心且相交的线路之间均有换乘
2)一些线路更是和几乎所有线路都有换乘,而且两线之间多次换乘是已经是一种常态
比如说东西大动脉2号线,在整个路网里可以换乘5和未来23之外的所有线路
比如说另一条穿越市区的“小粉红”13号线,虽然有一些交而不换比较遗憾,但在整个路网里也可以换乘5和未来23之外的所有线路
比如说“换乘王”12号线,从桂林公园到天潼路连续12站都是换乘站,总共可以换乘16线次,且12号线与1号线,9号线(未来)都三次换乘,除环线外还与10,13两次换乘。未来从桂林公园到江浦公园,连续16站有15个换乘站
比如说“右护法”18号线,沿路把所有可以遇到的线路都换乘了一遍——11(御桥),13(莲溪路),2,7,16(龙阳路),9(杨高中路),6(民生路),14(昌邑路),12(江浦公园),8(江浦路),10(国权路),20(未来,上海财经大学),3(长江南路),19(未来,江杨南路),1(未来,呼兰路)
这也让上海的主要城市节点通达度非常好,比如我一直举的例子,目前在任何一个站点上车,都可以仅经由一次换乘就抵达人民广场,同时,绝大部分站点也可以做到一次换乘抵达静安寺
,南京西路,南京东路,徐家汇,金沙江路,世纪大道等城市节点


相比之下,即便是路网结构最像上海的武汉,还是缺乏这种特别硬的超级换乘线路,因为武汉的地铁路网里,除了未来的环线12号线之外,没有一条沟通武汉三镇
的线路,即最多连通三镇里的两镇,而且还有纯汉口线1,以及纯武昌线5
===============================================
另外再说个我觉得上海地铁规划建设过程里比较成功的地方,早期一些线路有意识地结合了城市的其他设施,建设了地面段和高架段


比如1号线北段高架段,就充分利用到了共和新路高架,1号线南段的地面段,则充分地利用到原本国铁切割城市的情形,采用了最有效的方式与国铁并行(从上海南站到莘庄);同样的,3号线上海南站
到石龙路这段,也是采用了与国铁平行的有效方式,节省了建设成本


总得来说,我个人的看法是,上海地铁里不可逆的问题其实并不多,像闸机这种,过去一年里大部分的闸机都已经换了,目前进出非常方便,真要说不可逆的问题,大概就是6号线的4c,以及8号线的6c/7c了,而且这些问题随着以后路网的进一步加密,也有足够改善的基础。至于大站车
直达核心区,那就只能寄托于未来的东西快线
,南北快线等几条线路了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4樓 發表于:2024-4-19 23:13
(1)虚拟换乘计费系统做得很完善:一次出行中如果经历多次虚拟换乘,可一直享受连续计费
(2)出行关键信息的报站更为简洁:例如“本次列车终点站 富锦路,下一站 上海南站,开左边门,可换乘轨道交通3号线、15号线……”。当然,后面可能就稍显啰嗦了,不过至少关键信息放在前面,简明扼要,可以迅速判断出自己是否坐反了,以及列车开到哪了。
P.S. 如果是某京,大概就是这样:“乘客您好!欢迎乘坐地铁1号线列车,列车开往徐家汇站、人民广场站方向,终点站是富锦路站,列车运行前方是上海南站,下车的乘客请提前做好准备,上海南站是换乘车站,换乘地铁3号线、15号线的乘客,请在上海南站下车,列车从上海南站起,将要开启左侧车门……”
想到哪说到哪,后面再补充~


作者:方包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0618878/answer/28616431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5樓 發表于:2024-4-19 23:13
上海市地铁有一个优点就是线路设计上穿心线多,并且对于换乘需求考虑比较充分。
上海市穿越4号线环线进入中心城区的地铁线路有1、2、7、8、9、10、11、12、13、14多达10条穿心线,这些线路基本上两两可以相交,例外是7、11与9、10两对在相当长的线路上基本平行而无法相交,而7、10与12、14则是仅有两对因为交而不换导致无法换乘的线路。这些线路里绝大多数的换乘站都是在中心城区内部,值得一题的是1、8号线在人民广场以及1、13号线在汉中路的换乘,是两线相切而非相交“刻意”打造出来的换乘站。
更加难得可贵的是时至今日中心城区的换乘站点分布已经较为均匀,不至于换乘客流集中在少数站点导致人流量过于密集的情况。
有可能在可见的未来可以开通的穿心线只剩下19号线,根据目前规划来看与上述线路中只有1号线无法相交。
相比之下可以看一下北京市中心几条两两平行的穿心线,换乘就明显更加复杂了。


作者:本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0618878/answer/28850761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樓 發表于:2024-4-19 23:13
作者:Amro0093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0618878/answer/28946253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是在有地铁之前,上海的城市结构比较好,以内环线为边界的一圈,在圈内各种功能区块和商业布局和人口密度等等,都是比较均衡的,市中心的范围,对于一般城市来说,足够大,对于地铁和核心地区的交通规划来说又足够小。同时内环内,也不像向北京那样存在很多部委大院,造成很多设计和建设的困扰。
这种的得天独厚的城市天然布局,本身就十分适合地铁出行,足够大的市中心地区,使得地铁在建设之初,就有足够的运营里程和建设的必要,客流量比较饱和。站点设置只须符合原来的交通集中地区即可。所以你后来坐地铁才会觉得去哪里都很方便。这不像北京,很多部委员工根本不需要坐地铁通勤,也不像很多新兴城市也是开车出行为主,不同城市副中心之间的距离过远,线路上时常出现一些人流很少的站点。
另一方面足够小的市中心核心区域,也是的上海地铁建设可以一开始就小步快跑的以 1、2、4三条线为核心,先建设后发展,1、2号线两头延伸,4号线打通串联,为后续线路发展留下预备。另一方面,比较小的市中心建设空间,也使得地铁规划时,换乘距离不得不设计的很短。进一步提高了乘坐体验。北京换乘长那是真的没办法,比如国贸,1号线在建国门外大街,也就是长安街的延伸线下面,10号线在东三环下面,而这两条线,总不可能穿过国贸桥的地基来做换乘的,所以光这两条马路的宽度,就足够让换乘的体验变得十分糟糕了……而且1号线4、50年了,站台到站厅就是不造一个电梯,就靠走楼梯,我是怎么也想不通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7樓 發表于:2024-4-19 23:14
某匿名用戶:


1、2两条绝对干线用上了最大的8A编组,在大陆独一无二。
类似的有南京,1/2/3三条干线都用的6A编组,在二线城市里也是独一无二。
(那些早高峰都开不进极限间隔的城市就别拿来举例了)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8樓 發表于:2024-4-19 23:14
主要干线规划预留的不错,比如1、2号线这种,从6节A车升级到8节A车的线路,高峰时候虽然车厢里也很挤,但是不会像别的城市某些地铁线路那么恐怖(点名羊角3、京港4)
另外对运营模式的探索算国内比较先进,比如说16号线的在线解连挂、开行不同速度等级的列车,包括其他一些线路的大小交路、节日加班车设置,使得运力分配的比较合理


作者:Hans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0618878/answer/28767961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9樓 發表于:2024-4-19 23:14
半瓶:


记得好像可以不出站就能在便利店买东西吧。有时候要坐很长时间地铁,或者正好在饭点上,能吃口东西超级幸福。北京就不指望了,广州和深圳的好像也都没有这样的服务,其他城市的不了解。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0樓 發表于:2024-4-19 23:14
zx987600:


上海地铁适合搞环线,结果都搞什么到市中心的放射线。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1樓 發表于:2024-4-19 23:15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0618878/answer/307462253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我坐过上海地铁
,老实讲,不能算成功。因为从历史上看,当初8a的运气好就好在,中国城建疯潮意外开启。然而,这个疯潮,直到新世纪后这样,上海才敢做调整。
这一二号线已经开了也得有七八年了吧,这样的教训,所以上海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其实就是很保守的修建地铁线路。
第二,相较于其他地区,上海城建至少一定程度适应了后工业时代。这不是上海地铁成功,是上海城建时间点选的好。刚好1999年,中国城市建设从工业时代转入工商业时代,上海开始启动新一轮城建。
如果不然,你看看1983年启动城建的北京,被老城区限制的死死的。很多建筑后期再改造,花的钱多,效果还不好。高架想加,做梦吧。
高速铁路桥贴着居民楼,老城改造难的一p。
嗯,第三个问题我再说一下,你们现在觉得很多人觉得是地铁线路规划的问题,但其实它是本身是城市建设的问题。你觉得华东的城市建设好,那是因为他城市建设新。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在杭州的,类似于武林区啊,还有包括像上海的这些弄堂里头,因为我是真真实实的在这些区域里头待过。
因为我真的在这些老城区里住过,武林区那些楼,街道,甚至远不如北京东西二城这些老城区。但如果说钱江新城
,那北京老城比不了。
所以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所有你觉得规划好的原因只是因为它城市建设比较新而已啦。你包括北京地铁的6b,他也是因为城市的建设限制导致的,没有这些限制的话,他该上8a,他还是会上8a的呀。
为什么不抛弃这些老城区?很简单,我靠,你2000年之前,花了巨额资金搞了1128平方公里的建成区的土地,你告诉我说不要就不要了,他妈的,给你投资的那群城投的老板们会把你皮给扒了。你别忘了,北京的逸夫教学楼
,英东游泳馆,谭兆教学楼,那是别人给你投的资。
这些老板,真的得罪不起。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2樓 發表于:2024-4-19 23:15
上海地铁其实也算不上有多成功,但是如果非要说它到底哪里比较成功,其实与上海城市本身有着很大的关系。
上海是一个第二产业占优势的城市,工业较为发达,很多国之重器就是在上海制造的;再加上上海所在的北吴地区(苏南-上海-浙北)城市建设相对密集,所以上海市区比较容易带动其郊区和周边地区,而这也深刻影响到了上海的地铁建设。
再看北京,北京是第三产业占优势,而且京津冀地区城市建设稀疏(京津冀22万平方公里才13座城市,河北一个地级市区县太多),所以北京很难带动周边的发展。除此之外,上海可以把地铁延伸到花桥,因为花桥离上海不远且与上海几乎连为一体;北京最多也就延伸到燕郊了,延伸到廊坊广阳都困难,毕竟北京市区和廊坊广阳之间不仅距离远一些,还隔着大兴的乡镇。
其次,上海市区历史和ZZ包袱相对而言小一些,又与路网结构有关,所以地铁可以在市中心加密并进行多次换乘,尽量减少平行线的出现;相比之下,北京由于市中心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机关大院等包袱,导致市中心地铁密度相对稀疏且出现了很多平行线。
总而言之,上海地铁也是综合了上海的自身特点而量身打造的,可以借鉴但不可一味模仿,因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情况。


作者:西方不亮东方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0618878/answer/32522294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3樓 發表于:2024-4-19 23:15
目前上海地铁真不算成功。长通道换乘泛滥、缺少大环线、郊区联络线偏少、3/4共线导致市区大动脉效率低,是上海地铁系统比较糟糕的四个缺点。当前在国内,很难举出比上海地铁更成功的城市轨道网络,但在这四个痛点上,分别有不同的城市做得不错。
以目前上海地铁的客流强度水平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上海需要总长1200km以上的轨道系统,包括地铁和快速市域市郊铁路。欣慰的是上海目前也是这么规划的,希望2035年前上海能达到。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0618878/answer/31943794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4樓 發表于:2024-4-19 23:15
作者:乐行玫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0618878/answer/30753647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没有成功,全是败笔。
1.郊区直接缺乏连贯线。从嘉定到青浦
,青浦到松江,嘉定到宝山都要到市区转圈。更恶心的是,从松江/嘉定到虹桥枢纽,从南汇到浦东都非常不方便。
2.很多线路分支线。10号线支线导致进入虹桥枢纽效率低下,11号线支线导致嘉定老城居民进城低下,而且总有人坐错车。11号线昌吉东路出站会有出租车问你是不是坐错车,去不去嘉定北。
3.交而不换数量过多。市区有世博会博物馆、上海体育馆,宝山路,淮海中路,常熟路,红宝石路,漕溪路,锦秋路等大量交而不换,其中常熟路,红宝石路为致命交而不换。常熟路10不换7,1,换7无解,为了换1将12号线拉到陕西南路,导致12无法在长乐路
换14。(12漕宝路,汉中路可换1,在此处换多此一举)红宝石路不换使得15号线失去了西部分流的作用,把大量客流重新给3/4,导致绕路极其严重。同时,身为环线的4号线有3处交而不换,大程度降低4号线作用相比之下北京环线2/10号线没有交而不换。的确,在市中心外线路网不发达的地方交而不换是最不该出现的。
4.3/4共线。4号线是全国最失败的环线,修建时占用3号线轨道,导致3号线北段效率极其低下!4号线外圈也比内圈频率低一倍。真不明白当初为什么共线。
5.超长距离换乘
过多。基本所有线想换2/3号线都是天地换。其中娄山关
路,上海南站15换3,上海火车站,徐家汇
1换9距离超过500米。
6.浦东地区缺乏南北向地铁,18号线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龙阳路18号线换乘2/7号线极不方便。
7.浦东地区去南站以南地区困难,缺乏横向联络线。我们来计算以下浦江去南站走向。8(东体)-11(龙华)-12(龙漕路)-3-南站
再看看著名的失败大堵点:
武宁路工程全长仅3.5公里,地道总长2.84公里。 
大修了6年,各位放心,修好就继续堵上。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5樓 發表于:2024-4-19 23:15
qiuxiaojun:


两个机场全部有地铁到达。我认为就是最成功的地方。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6樓 發表于:2024-4-19 23:16
南河畔:


覆盖范围广,编组大(除c车三兄弟和早期的16号线)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7樓 發表于:2024-4-19 23:16
wstdq:


上海地铁除了建得早和建得长之外没啥优点,属于最好全部炸掉重建的那种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8樓 發表于:2024-4-19 23:16
某知乎用戶:


如果能再多一条环线才算成功
仅从换乘上讲 现在的上海地铁方便程度不如北京 就是因为少条环线 要多换乘好几趟车
更不用说上海独有的没有站台灯 没有先下后上了。。。
总体体验上上海地铁跟北京地铁中间差了好几个杭州广州地铁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9樓 發表于:2024-4-19 23:16
某匿名用戶:


2期线路的换乘都很不错(除15号线和龙阳路),大部分节点,小部分站厅,极少通道。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0樓 發表于:2024-4-19 23:17
临港去虹桥火车站的时间,堪比直接开车去杭州。


作者:茶茶9307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0618878/answer/329759455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1樓 發表于:2024-4-19 23:17
谢尔达:


地铁非常方便。交通非常发达。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2樓 發表于:2024-4-19 23:17
涉谷果步:


上海土著抖个机灵
眼光长远的搞了一堆“违章”“打擦边球”建筑出来
当然也有体验很不好的
14号线从我初中修到我把byd换成宝马了才修好,感觉印象中武宁路不是在修路就是在修路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3樓 發表于:2024-4-19 23:18
路过的:


我觉得最方便的是每隔几站出来就有商场或者商业区~ 懒人福音—_—…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4樓 發表于:2024-4-19 23:18
没有放射性:


了上海地铁出站刷卡或扫码出问题了找站务刷一下就可以轻松解决,然后再刷原来的卡或手机就行。
南宁地铁遇到同样的情况,一顿骚操作,还打印了一个行政处理的单子,还要你签字,最后再给你一张单程票刷出去。。。。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5樓 發表于:2024-4-19 23:18
某乎阴阳师​:


上海可以吹的地方不少,为什么偏偏挑地铁这种一塌糊涂的东西吹呢……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6樓 發表于:2024-4-19 23:18
HXD3C0373:


从我家到单位是4块钱的最后一站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7樓 發表于:2024-4-19 23:19
作者:andrew l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0618878/answer/337018501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成功个毛线,上海,北京,深圳,三个难兄难弟。
1,2是上海,3是北京,4是深圳。
别扣什么排外的帽子,我可没说是外地人干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8樓 發表于:2024-4-19 23:19
ikun:


成功的地方就是在于能更好锻炼我英语听力地铁开动起来噪音大,中文报站是女声,可能因为音调高跟外面噪音比较契合,很容易听不清,我大多数这种情况都是靠听男声英语报站语音能听清一点。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9樓 發表于:2024-4-19 23:19
比其他省会土地面积小
但是线路数特别多而且不像北京是方正的
很多都是妥协的产物
当然乘坐的感受就是变化性多点
但是出站换乘或同站换乘堪比一站路并且露天部分导致艳阳天和雨天体感不适这种还是很多的
地铁不出站层融入不少商业插入但是现在因为不景气越来越少了
真正遗憾的地方就是没翻新的初建二号线那时候极其重视无障碍通道
如果翻回1997年的历史那个时候的二号线是相对一号线把无障碍做到全程的
但是这个传统没有保留
现在很多广告牌也空置
地铁风也早就没了
季风书店也早就没了
最多的就是不爱吃的莉莲蛋挞什么的
关键上海的流动人口根据地铁疫情前后观察应该少了三分之二
地铁和地铁通道商铺应该是少了3/4
那么这么多地铁线路就显得幽仄了
和末日废土吃鸡有点像了


作者:叉叉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0618878/answer/32257900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30樓 發表于:2024-4-19 23:20
叶荣添的天:


上海地铁是全国最差的地铁….这里的大多数人牛逼就牛逼在差而不自知,不懂得自省与反思。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185 回複數:57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4-19 23:30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