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宏观物体反常概率微乎其微的原因
爱因斯坦月亮问题:没有人观测月亮,月亮就不会挂在天上了吗?
我们可以设想月亮是一个小球,或者一个单独的粒子,这问题就立即变得简化和容易理解:
月亮的状态,在我们观测它之前,处于可能被所有存在于宇宙之内的物质所影响的条件之下
如果我们假定每个星体对月亮的影响都可以明显改变月亮的状态,例如说太阳影响月亮一次,月亮就变成红色,地球影响月亮一次,月亮就变成蓝色
那么我们假定太阳半天才会影响月亮一次,而地球也是很长时间才影响月亮一次
我们会观察到月亮是一会红一会蓝的
但如果太阳和地球影响月球的频率很快呢?我们也许会看到月亮近似是紫色的!
现实中的月亮是一个巨大的物体,要迅速明显改变它的状态,需要很大的能量
但对于微观粒子来说,只需要极小的能量就能对其造成巨大的改变
因此,我们不妨将上面月亮变色的情形设想为不是对于月亮发生的,而是对于一个粒子,量子力学中,对于微观粒子来说,确实可以存在周围粒子通过施加影响,以如此高频率快速改变目标粒子状态的情况
换而言之,每个粒子具体是什么东西,或者是什么样子,根本已不重要,我们所探查到的粒子,是处于被周围粒子不断施加影响的一种动态转变状态(尽管有时候它具有某种看似不变的性质,但这也是周围粒子对它的影响的总效果所决定的)
对于月球这样的一个宏观物体来说,它含有大量的微观粒子
而我们知道,所有粒子间的相互影响本质上是随机的
也就是说,组成周围所有天体的每个粒子都在随机影响着组成月球的每一个粒子
想要出现一种情况:月球上的所有粒子都被同时向同一个方向推动
这个概率几乎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呢?因为数学上对于概率问题有一个所谓的乘法原理:
如果对一个粒子造成这种定向改变的可能性是10%=0.1
那么对两个粒子同时造成这种改变的可能性就是单独改变每一个粒子的可能性的乘积,也就是0.1×0.1=0.01
一万个粒子同时被改变到统一状态的概率就是0.1的一万次方!!!
这是个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可能性,何况组成月球的粒子数比天文数字还要天文数字
从这个简单的数学原则我们就可以看出,无论微观粒子的性质多违反我们的”常规“,但由于它发生的概率永远不可能是1,那么大量粒子同时做出反常行为的概率就会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即使出现反常,也只能维持极其短暂的一瞬间,几乎是不可能被我们观测到的
因此,宏观物体所表现出的性质,都是经过概率乘法原理的影响之后,仍有很大概率出现的情况,或者说是粒子群体最容易集体表现出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决定者既包括这个粒子群体中每个粒子之间的相互影响,还包括宇宙中其他星体的粒子对这个宏观物体的每一个粒子的影响,而并不取决于这个宏观物体中的每个粒子本身
所以,我们所谓的观测结论,有至少两点是需要注意的:
❤观测结论并不真的具有确定性,试想一个被观测对象改变状态之快超乎你我想象,我们凑巧检测到的他的某个状态其实可能只维持一瞬间就改变了
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可以”确定“的结论,至少包括下面两类:
a,具有一定稳恒性(或者改变缓慢)的动态改变过程,可以带给我们”确定“的观测结果
b,粒子系统发生某种统计性的不可逆转(也就是逆转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进程后,结论将是”确定“的
❤我们观测的结果其实是一个对象被其周围所有事物所影响后得到的一个综合结果,而不是这个事物自己孤立存在的状态,事物也许根本没有独自孤立存在的状态,或者即使有,这个状态出现的概率也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结论并没有确定地说明爱因斯坦错了,但波尔确定无疑是对的,爱因斯坦如果也没错,那么他所设想的情况也是很难出现的低概率极特殊情况
我们观测的结果中总会包含不确定的部分,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原子核外电子所处的状态看起来是个“电子云”
我们宏观世界所观测到的结论或者“规律”,其实是大量粒子纷繁复杂的相互影响的一个综合效果,它并不是由每个粒子自己的性质决定的,而是大量粒子联合决定的,至于宇宙中物质粒子为何会分布成这样并产生这一系列形式的综合影响,这属于第一推动问题(哲学问题),物理学不能给出解答,也许只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