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5篇帖子。 字体大小:较小 - 100% (默认)▼  内容转换:不转换▼
 
点击 回复
32 14
潤日|不再必選美英澳 中國留學生為何湧入日本大學? | 香港01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楼 发表于:2025-9-27 16:44
導讀 : 以疫情為起點,近年間移民日本的中國公民數量急遽增長,預期到2026年,在日中國人數量將超過100萬大關。這批新近移民大多來自北京、上海等中國大城市,他們帶自己的家庭與財富背井離鄉,不約而同來到日本,這一現象被稱為「潤日」,從英文單詞『run』(逃離,按中文拼音讀作『潤』,意指人們逃離故土)演變而來。他們的到來讓中國移民在當地的存在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
從價格激增的東京高層公寓,到公立小學裏越來越常見的中國孩子,在習慣了單一民族並以此為榮的日本社會,對於外來人口的「水土不服」正形成新的政治動能與社會現實,迫使本地人與外來者彼此適應和共存,香港01記者追蹤這些中國移民的故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2楼 发表于:2025-9-27 16:44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3楼 发表于:2025-9-27 16:44

25歲的楊志豪(化名)走在日本東京武藏野大學的校園內,身邊是幾個和他一樣來自中國內地的同學,他們用中文交談,打算放學後到江東區某家日本料理店享用晚餐。這是志豪來到日本的第5年。在那之前,他原本在山西省一所中學為參加高考做準備。

「我們這一屆中國『潤人』挺多的,不管什麼專業。」——就讀於武藏野大學全球商務專業的志豪表示,「他們有不少人是來自上海、浙江和廣東這些富裕地區。」

新冠疫情以後,中國的中產和富裕階層掀起一波移民潮。中國互聯網把移民到發達國家的行動稱為「潤」(即英文run,意味逃跑)。除了這些中產和富人外,愈來愈多來自中產或富裕家庭的中國學生也選擇到日本讀大學,以便留日工作和移民。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4楼 发表于:2025-9-27 16:45

中國「潤日」學生是日本留學主力。根據日本出入國管理局數據,2020至2024年間,中國在日本留學生數量從125萬增長至134萬,9年間增幅達到近10萬。此外,2024年,中國留學生達到在日外國留學生數量的36.7%,為最大的留學生群體,遙遙領先於位居其後的尼泊爾(20%)、越南(12%)等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5楼 发表于:2025-9-27 16:45
「要麼去當兵,要麼去日本」

志豪說:「老師常常講,(在高考中)每多拿一分,就能打敗省裏一千個競爭者。」這場大學入學考試,常被形容為決定中國考生命運的一場試煉。他回想起在山西上高中的日子——每天早上7點30分開始上課,算上早讀和晚自習,一直到晚上10時30分才能回去休息。即便是捱過這樣的生活,感覺未來依然沒有保障。

2025年,中國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335萬人,在此之前,參加高考人數連續7年增長,從2018年的975萬增加到去年的1342萬。而同時期,中國青年(16-24歲群體)失業率卻在2023年6月達到21.3%,為有史以來最高水平。同年底,國家統計局結束對統計調查工作進行「健全優化」、恢復公開每月失業率數據以來,青年失業率也大多處於15%以上。

由於競爭相當激烈,許多家中經濟條件較好、而學業未必足夠優秀的中國父母都會把孩子送到國外上學。但越來越多家長開始選擇美國、英國、澳洲等留學大國以外的國家。

志豪表示當年自己成績一般,害怕高考失利,為了將來能找到工作,父親給了他兩個選擇:「要麼在國內當兵,要麼去日本。」志豪選擇了後者。幾個月後,志豪入讀東京的語言學校。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6楼 发表于:2025-9-27 16:45
升學壓力較小、百分百就業?

根據日本文科省2024年發佈的《面向2040年高等教育藍圖設計》,去年日本大學本科入學率為59.1%,共62.8萬多人。按照美國社會學家Martin Trow的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大學毛入學率超過50%即進入普及階段:「只要不挑剔,任何人都能上大學。」

正計劃報考帝京大學的付錦煥也是為此來到日本。目前他還在讀語言學校,由於日語中有許多漢字,付錦煥感覺學起來還挺容易的。

他的目標大學雖然在日本國內排名上屬於中等偏下的大學,但因為日本的就業率高,他並不擔心畢業的出路:「可能以後會打臉,但目前我感覺不太擔心。」(編按:「打臉」為中國網絡用語,意指為情況與先前言論或預期不符而感到難堪)

他表示,如果從帝京大學順利畢業,他每個月的收入能有22萬日圓(約1.2萬港元),已經完全夠他的日常生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7楼 发表于:2025-9-27 16:45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8楼 发表于:2025-9-27 16:46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9楼 发表于:2025-9-27 16:46

來日本以前,他在老家山東上專科學校,做生意的父母因他的學業和未來出路十分發愁。恰好身邊一位曾在日本留學的親戚告訴他們,日本大學的考試比中國要簡單,也不需要上那麼多專業課。

更重要的是,在日本勞動力短缺背景下,學生主導的「賣方市場」持續存在。根據文部科學省與厚生勞動省數據,日本2025年春季畢業的大學生就業率為98.0%(截至4月1日),逼近百分之百。即使是在疫情就業市場低迷期,日本2022屆畢業生的就業率也只降到95.8%,隨後便緩慢回升,並在去年達到達到98.1%,創下歷史新高。

志豪指出,畢業生還可享受日本企業的新卒待遇(新卒のメリット),即可先入職會社,再接受他們提供的培訓,以便成為公司的下一代高層主管。

但他話鋒一轉:「國內就不一樣了。我親戚的公司鼓勵35歲以上、不擔任重要職位的員工『自由創業』。也就是勸你主動離職。」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0楼 发表于:2025-9-27 16:46

獲中國國務院批准、在民政部登記的「中國社會保障學會」,2024年在微信公眾號上發文稱,由《個人所得稅繳清報告》數據得出,2023年中國有近1億人的(月)收入在3,500至5,000元人民幣區間,佔總收入人群的大多數;而收入達5,000元以上僅有6,500萬人。

目前正讀大三的志豪計劃明年開始到日企面試:「如果成功,我這個專業預計每個月能拿25萬日圓(約1.2萬人民幣)。最近看了兩家公司,房租全部報銷,一年給80萬日圓房租補貼。」

付錦煥則說:「(日本)銷售行業就業率比較高,從帝京大學畢業後,預計我月薪能有22萬日圓(約1.2萬港元)。」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1楼 发表于:2025-9-27 16:46
先留學 再移民

2017年,日本修改法規,將高技能外籍專業人士申請「永住」所需的居住時間由5年縮短至1到3年。為了推動日本遊戲、動漫和設計等文化產業發展,日本政府也放寬了留學生取得工作簽的要求。

《日經新聞》報道引述日本埼玉縣的一位移民中介解釋,這種熱潮與獲得日本「永住」(永久居留權,略語)有關。「永住」是指以外國人的身份,在日本獲得永久居住的權利,同時保留原有的國籍。

付錦煥稱,念研究生有助於他申請高度人才簽證,方便進一步申請「永住」:「就讀大學院是一個高度人才加分項,可以加10分。」

「高度專門職」制度規定,根據外國人的學歷、職歷史和年收入評分,若達到70分即可申請居留資格,且可優化審批流程、縮短申請永住年限。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2楼 发表于:2025-9-27 16:46

圖為2021年,學生們走過早稻田大學校園內的村上春樹圖書館。該大學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私立大學之一。(Getty)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3楼 发表于:2025-9-27 16:47

楊志豪也希望就業後能取得「永住」:「我身邊的中國同學裏面,30個人就有5個拿的永住。」

《日經新聞》一項研究結果顯示,2024年日本各大藝術大學共有70%的國際生來自中國,其中京都藝術大學有692名中國學生、東京藝術大學有245名。這些留學生大多從小受日本文化影響,嚮往在日本的遊戲、動漫等行業就職。

但更受矚目的則是日本一流大學中愈發顯眼的中國留學生。去年10月,《周刊文春》以《中國留學生席捲東大》為題發佈報道,講述被視為日本頂尖學府東京大學的「中國化」現象。報道引述大學數據指出,東大中國留學生數量10年增長3倍,目前佔比已超過全校學生的12%。此外,早稻田大學(5562人)、立命館大學(3258人)和京都大學(2791人)的留學生中,中國學生數量也都達到約半數。

《日經新聞》表示,截至2024年6月,約有33萬中國公民獲得「永住」,較2017年成長40%。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4楼 发表于:2025-9-27 16:47
日本人的擔憂:中國人「搶走」教育資源?

中國人帶來了留學潮,但也引起了日本網民的擔憂。日本文科省2021年起推行「次世代研究者挑戰性研究計劃」(SPRING),針對想要投入研究的大學生提供780萬到1040萬日圓的資金,資助期限為3至4年。

《朝日新聞》7月報道,日本社交平台上瘋傳一個流言:「日本人上大學要助學貸款,中國人卻能免費上日本大學,還能領取1000萬日圓?」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15楼 发表于:2025-9-27 16:47

儘管文科省統計數據顯示,去年SPRING共資助10,564人,其中60%是日本人,僅29.8%(3,151人)是中國人。然而,質疑中國學生「佔用教育資源」的聲音持續存在。

大阪大學人類科學部的Stefan Aichholzer博士,在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網站發文,批評要求SPRING僅限日本學生的呼聲,稱其是短視且可能有害的:「若目的是鼓勵更多日本學生攻讀研究生學位......不應製造零和競爭,導致有人因為護照被排除在(申請者)外。」

他強調,日本的外籍博士生人數已遠低於經合組織(OECD,由美國和英國等發達國家組成)的平均水平,如果真心想維持科學和高等教育競爭力,就應該包容性強、擇優錄取。

事實上,包括東京大學、早稻田在內的日本高校,都在爭取更多中國留學生。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指:隨着日本低生育率令學生數量減少,而國際學生數量成為大學在全球範圍內排名的重要指標,留學生對日本大學維持財源愈發重要。

專門面向中國留學生的日本升學機構Coach Academy社長楊戈則指:「目前自費留學生佔國際學生總數的97%,大學真正需要的是學術能力強且經濟寬裕的外國學生。中國學生被認為最符合這一標準,這在五年前是難以想像的。」

他表示:「日本對於留學生仍存在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想來的人自然會來』。如果這種態度持續下去,日本可能無法與歐美國家競爭。」

原文網址: 潤日|不再必選美英澳 中國留學生為何湧入日本大學?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7932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快捷键:Ctrl+Enter)
 

本帖信息

点击数:32 回复数:14
评论数: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时间:2025-9-27 16:47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