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发了40篇帖子。 字体大小:较小 - 100% (默认)▼  内容转换:不转换▼
 
点击 回复
49 39
(轉載知乎)为什么现在博士毕业后做博士后的越来越多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楼 发表于:2025-5-5 17:43

最近两年,毕业季,博士选择博士后的愈来愈多了,甚至博后竞争也很大,现在博士找工作也更艰难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2楼 发表于:2025-5-5 17:43

我觉得很多人是想明白了。

博后业绩产出速度(一般段位)<<<教职门槛提高速度。

晚一年博士毕业=8万个博士在你之前毕业。

教职就那么多。。。谁还敢做博后。

当然你去mit斯坦福跟诺奖做博后,另当别论。

所以,想拿教职的赶紧先占坑,后面找机会再修博后。占坑比业绩重要的多。。。

至于其余博士嘛,业绩不够又不想委屈的。。工业界直接就走了。。



作者:笨鸟先飞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238921/answer/19637123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楼 发表于:2025-5-5 17:44

是的,博士找工作很难。

有的人举例说自己或同事先做了两年博后,然后出来找到了很好的教职,我认为是真实的,但请问,您是哪一年做博后的呢?2019和2022就差三年,但博后差别堪比2015和2021的房价。

说博后可以积累更多成果的,我并不反对,但请问你积累成果和刷履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继续做博后?不是吧,我想还是为了其它高级单位的稳定工作吧。

所以如果能直接有好单位的稳定工作,谁会做博后?读博的都不会有,就是找不到好工作,才从本科到了硕士再到博士,到博后这里也是同一个道理,临时工嘛,就业缓冲蓄水池



作者:北海第三贱客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238921/answer/278659093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4楼 发表于:2025-5-5 17:44

真实经历,博士毕业时拿到中山大学助理教授和南开大学师资博后的offer,没去,选择去一个注定不能留下的高平台做博后。出站后已入职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B岗,解决编制的同时还有人才津贴,各方面算不错了。不少同学同事都在博后出站以后入职了非常好的单位,如复旦的青年研究员、华东师大的晨晖学者等。显然,两年博后是个挺划算的选择。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238921/answer/26629740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5楼 发表于:2025-5-5 17:44

作者:20064041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238921/answer/195605210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博后增多主要是以下原因:



博士后稳定扩招,18年增速变快。
博士毕业文章不满意,想再积累文章。
博后经历是入职或者副教授过渡需要。
博士后薪资待遇提高,部分院校与副教授相当或更高。


1.博士后扩招。

从2000年左右到2010年,基本上是稳步增长,但是增速一年高(20+%),一年低(5-8%)。

2010-2017年,增速几乎稳定,但是17年还有下滑。

从2018年开始,增速近20%。这就是明显的扩增了,而且人数很有可能会在21-22年超过三万

毕竟从1985-2009近25年博后人数才超过1万,但是9年时间就超过2万,后续5年可能超过三万。

这个与博士扩招,地方院校增加博士后职位密切相关,尤其是沿海各大高校,个别专业或学院,PI不限人数的增加。其中广深上海等高校更加明显。

来源于

中国博士后进站统计​

www.chinapostdoctor.org.cn/website/showinfo_tjfb.html?infoid=c47ccd64-4de3-4f2f-92fb-f05b1b223bd5

2.高校对文章要求变高,博士期间文章少,或者文章在写、在审阶段,只能通过博士后积累,发更多的文章才能进高校。

3.一些高校特殊要求,需要通过师资博后,博新计划

,超级博后

,博后基金

等才能获得教资或资助。

4.博士后薪资和补助提高。

可以参阅这个:

深圳博士后待遇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6楼 发表于:2025-5-5 17:44

找工作太难了。好的高校没有编制,研究所工资(劳务费)负担很高,工厂太偏远,考公务员不愿意,去中学觉得太亏了,去小城市觉得后退了,去北上广安家难,去中西部地区觉得没空间,觉得待遇还行的企业不愿意聘专业不对口的博士,想考选调生又不是党员,国外疫情紧不想去,没有经验又不愿意工作后加班,从来没在工厂干过却要高工资,没啥本事的不好找,有点能力的离不开。

说到底,还是读到博士书生气重。论年龄和学历该当经理,论心态还是书生。



作者:铭悦93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238921/answer/195290333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7楼 发表于:2025-5-5 17:44

1.大部分博士还是想去大学当老师,但是没有那么多老师岗位或者招他们当老师的高校他们不想去(比如新疆青海西藏等地高校);他们想去的又不要他们(比如上海广州深圳高校),他们倾向于在一二线城市高校就业,看不上三西五线高校。

2.部分发达地区的高校博后收入远高于普通地区高校教师的收入,有的甚至能差几倍。反正都是为了挣钱,当老师还没有当博后挣得多,不如干博后。

3.部分211高校还有师资博士后,还有转为本校正式教师的可能性,算是一种进入比较好的高校曲线救国的方式。

4.本硕比较差的博士生为了进一步降低本硕高校的不利影响,刷博士后



作者:绿灯通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238921/answer/196039655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8楼 发表于:2025-5-5 17:45

作者:曼汉教育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238921/answer/29484506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在博士毕业做博后的确实变多了,小曼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下这个问题吧。

1.博士后稳定扩招,尤其是18年后,增速很快。

博士后是一种科研人员的职称,是博士毕业后在科研机构或企业从事科研工作的一种职业。了解国内高等教育体制的人都知道,博士后因为工作两到三年的时间就必须出站,所以很多博士后自嘲为“科研临时工”。现在,这些“科研临时工”也扩招越来越多。

2.博士毕业文章不满意,想再积累文章。

博士毕业后,很多博士可能觉得自己的文章不够多,或者文章的质量不够高,会影响自己之后的求职和发展空间,因此,他们会选择继续做博士后,以便能够再积累一些文章,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

3.博后经历是入职或者副教授过渡需要。

博士后经历是很多人进入教育界或者科研机构很重要的一条路。

在博士后阶段,博士后可以更加深入地接触到科研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而且现在博士后是可以不用评中级的,只要有4年的工作经验,期满出站前,就可以直接评高级,也就是副高。详细情况根据不同的地方,政策也会有点区别。

博士后设站单位,在博士后人员期满出站前,可根据其在站期间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工作成果,按照岗位职称系列规定,为其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其中,实行“以聘代评”工作的流动站设站单位,应按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件和程序,对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的能力、水平和成果进行评价,提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建议。

4.博士后薪资待遇提高,部分院校与副教授相当或更高。

近年来,博士后的薪资待遇一直在提高,甚至有些院校的博士后薪资待遇已经与副教授相当或更高。这也是博士后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博士后阶段一般会在课题设计、基金申请、带学生等方面有更加系统和深入的接触,并且也会进一步积累科研工作的经验,对自己将来的研究方向有更深刻和清楚的理解。

因此,博士后阶段对于博士毕业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博士后的经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入学术圈,但是如果你想进入工业界,博士后的经历可能并不是必须的。

当然,博士后的经历也不是必须的,如果你在博士期间已经有了很好的科研成果,那么你可以直接进入学术圈或者工业界。


曼汉教育曼博士凭借2000+国际名校科研导师资源库(学者来自如英国G5,美国常青藤名校等),覆盖6大学科近186个研究领域,已帮助5000+学员实现全方位科研学术提升,并斩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各大世界级名校博士offer。曼汉博士学员遍布美国、英国、欧陆、澳大利亚等32个国家及地区。

不管你是申请人文社科/商科/工科,还是申请理科/艺术/法学,在曼博士平台你都可以找到同专业名校学霸辅导。同时希望你能关注

@曼汉教育

,不迷路,任何留学相关问题都可评论区或者私信咨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楼 发表于:2025-5-5 17:45

你看看各大单位的招聘启事就知道了,以某单位为例主要包括三类人:

博士后出站,海外归国,京内调入。

对于土博而言,你没博士后经历,招聘门槛都够不上,能不继续读博后么。

再加上国内单位都在竞争海外优青人才,对于海归博士而言,你没有博后经历,他们也会建议你读两年博后拿到海优再入职,不属于婉拒么?

水涨船高啊,当然也跟国家政策有关,国家现在就是鼓励读博后,并且鼓励大学教职从博后里面选。



作者:sun-dream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238921/answer/27664946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0楼 发表于:2025-5-5 17:45

作者:知乎用户fNmF7X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238921/answer/30940938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网作者:文双春

十年前,某大学一位领导说,他们学校一些青年教师博士毕业三四年了,居然一篇像样的论文都写不出。

他认为,博士毕业后照说水平更高了,博士毕业三四年相当于又一个读博期,应该写出比读博期间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论文才正常。

放眼各高校,这位领导说的反常现象并非个案。特别是,博士毕业后写不出比读博期间更多更好论文的现象,至今仍有普遍性。



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

解决问题,最好的法子是找到问题的问题,找到问题的问题的问题,直到问题能被精准回答为止。

依此法子,回答这个问题,只需回答另外两个问题。其一,发表论文由什么因素决定?其二,博士毕业后仍缺失哪些因素?

第一个问题,晶体管发明人之一、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早已给出答案。

据王大顺和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著《给科学家的科学思维》,肖克利在贝尔实验室负责管理一个研究团队时,研究过为什么一个组织的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数量有巨大差异,即有人每年发表许多论文,而有人多年零产出。

肖克利提出了一个简单模型,认为一个科研人员要发表一篇论文,必须同时兼顾多个因素,包括:

因素1(F1),发现一个好的选题;

因素2(F2),就这一选题取得进展;

因素3(F3),找到有价值的结果;

因素4(F4),决定何时结束研究并开始整理记录结果;

因素5(F5),充分论述;

因素6(F6),从批评中获得建设性意见;

因素7(F7),决定向期刊提交论文;

因素8(F8),应刊物或审稿人要求还要对论文进行修改。

肖克利指出,这些因素中任何一个缺失或出错,论文发表就会泡汤。

这是容易理解的。例如,假设一个人一直不能发现一个好的选题(缺失F1),那么其他所有因素都不可能具备,更不用说发表论文了。这就是不少研究生一入学就追着导师要选题,如果要不到而自己又找不到的话就很快陷入迷茫、焦虑等情绪的原因。

进一步,假设一个人清除因素Fi障碍的概率是Pi,那么这个人的论文发表量与清除后续每项障碍的概率成正比,即N∝P1P2P3P4P5P6P7P8。如果这些概率的每一项都是独立的随机变量,那么这个过程的乘性表明,某位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遵循对数正态分布。

由此可理解两位科研人员A和B发表论文的差别来自何处。

假设A和B的差异在于A在解决问题(F2)、充分论述(F5)以及决定何时和向何刊物投稿(F7)方面比B优秀1倍,而在所有其他因素上的能力都相同,那么结果就是,A的产出率将是B的8倍。换言之,B每发表一篇论文,A将发表8篇论文。

这意味着,科研人员尽管并不缺失某个(些)因素,但在某个(些)因素障碍的清除能力上的微小差别,可能导致论文总体产出的巨大不同。

总之,肖克利的模型表明,发表论文要求科研人员在所有相关因素上都要足够优秀,不能有短板,只要有一项短板就会导致发表论文困难。

科研人员自我对照肖克利的模型,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就各人自知了。

在老文看来,肖克利的模型,还为博士培养单位把博士生具备独立科研工作能力作为授予其博士学位的前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何为独立科研工作能力?笼统说,就是在不依赖任何他人的情况下,纯粹靠自己也能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被同行认可的创造性成果。用论文衡量,就是独立发表有价值科研论文的能力。

博士生在读期间如果在发表论文必需的因素上有缺失或短板,导师或其他合作者往往可以弥补,因而仍然可以发表论文。博士毕业独立工作后,缺失或短板的因素如果一时无法依赖他人,那么就很难发表论文。

写到这里,老文不由想起爱因斯坦在柏林当教授的经历。

据菲利普·弗兰克著《爱因斯坦传》,当时(1913~1933年)在德国,大学老师最荣耀的是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并发表论文以取得博士学位。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尽管学生资质平庸,缺少独立思想能力,教授们也不得不向他们提供研究课题,并激励他们一直做下去,直至完成。其实,如果老师自己做这些研究,会做得更快、更好,但为了任务,老师不得不耗费精力来指导这些资质平庸的学生,某种程度上说,这确实需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另一方面,许多教授自身也并非才华横溢。”弗兰克继续写道,“所以,他们将自己研究的课题分成无数个子课题,然后交于学生研究。学生们所承担的工作相对简单,研究起来也更细致,价值也得以体现。德语中的‘工厂’一词就是这样生成的。在工厂,有价值的思想和无价值的小事看上去没有区别。……不过,老师和学生因此充满活力,他们全心全意投入研究,但却忘记了在研究中更应该关注的问题,而把博士论文和一般论文看成终结目标。”

弗兰克指出,“爱因斯坦对这样的研究毫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他不喜欢简单易解的研究,他更喜欢解决在调查自然现象基础理论时碰到的难题。”

爱因斯坦敬佩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人;另一种是虽然自己无法解决,但能让世界知道问题的人。“怀着这种对科学工作的态度,爱因斯坦没有带太多学生。他从事的研究很难,只有他自己可以胜任这么难的研究。”

爱因斯坦在柏林当教授的经历和观察,相当程度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博士毕业后写不出更多更好论文:从论文“工厂”出来的学生,尽管更容易拿到博士学位并手握大把论文,但一旦离开“工厂”,就很难独立开工并产出论文,特别是产出破解难题的论文。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1楼 发表于:2025-5-5 17:46

因为更卷了呗,之前博士少,现在博士多,之前发两篇JCR一区就是一个不错的成果(举例说明,不代表实际情况),现在恐怕得四篇顶刊才算可以,进而造成相互内卷,论文数量和质量不占优势,就去读个博士后增加进高校的砝码,结果博后读了,文章数量更多了,质量更好了,但发现别人也是这样,就这样,卷过来卷过去,发现找一个心满意足的高校还是那么难!




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238921/answer/19535581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2楼 发表于:2025-5-5 17:46


可以不仅仅是微光

 关注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1.博后赚钱多

2.博士期间可能没能发高分文章,但是对课题方向有了很好的想法,可以在博后期间实现

3.现在很多高校要求有博后经历

4.博士的学校如果不够好,去个好的学校博后可以让简历好一些

5.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的,也可以继续想想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3楼 发表于:2025-5-5 17:46

感觉做博后没啥不好呀,趁着年轻有平台多发点文章不好吗?就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生,没有博后经历,以后的科研路可以说看到头了,就不要想着拿到人才计划重点项目了,现在来说基本不可能。了解到领域内几个比较厉害的博士,国外博士毕业,全都继续博后了,手里有正刊和大子刊,也没有一毕业就进高校。到了国内,博后成了大家所说的找不到工作才读的,真的是太可笑了。就国内的博士,自己几斤几两心里没数吗,还有下面一群没读过博士的人在侃侃而谈,简直贻笑大方。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238921/answer/26696367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4楼 发表于:2025-5-5 17:47

某匿名用户:


PI是高度复合型人才,相当于一家小微企业的CEO+CFO+CTO,这还不说上大课和指导研究生的本业。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生很难具有独立PI的能力,必须经过多年实习期的观摩学习才能上岗,这是培养一名独立PI的客观规律。

中国过去没有系统的科研体系,博士生出来就是讲师,没有PI的概念。现在高校的研究体量越来越大,旧体制玩不转了,必须在博士生和独立PI之间插入一段实习期。但是,这一段实习期还比较混乱,全国上下没有顺利清楚。但无论如何,一名刚毕业的博士生是不适合担任独立PI的,除非科研潜力大到无视客观规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5楼 发表于:2025-5-5 17:47


豆丁:


博士后是由博士转向独立PI的一个过渡期,在博士后期间可以跟着合作导师学习独立PI需要而博士期间没有学过的技能,同时完成科研任务,教学任务,招生任务等,同时作为导师的视角与学生沟通。总之,我认为博士后是由专注研究的博士生到独立PI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非常好的过渡阶段。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6楼 发表于:2025-5-5 17:47

风林火山2020:


因为你没有博士后经历的话,要么很多好学校你根本进不去,要么进去后就是从最底层开始。拿C9学校来说,刚毕业的博士基本很难进入,但是有博士后经历后应聘者就有了角逐的机会,此外成果好的博士后可以直接申请副高职称。这些因素导致大家不得不去做个博士后。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7楼 发表于:2025-5-5 17:48


小莫同学:


多么?我身边的博士们毕业后大部分还是不想做博士后,而是去企业或者找个一般的学校. 有志去比较好的高校的博士毕业生才会考虑去博士后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8楼 发表于:2025-5-5 17:48

小酒孑:


我周围确实是这样的,他们大部分都希望能进高校,但目前的学术成果和资历基本只能申请到博士后,所以...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19楼 发表于:2025-5-5 17:48

流枫阁:


因为很多人找不到很好的教职工作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20楼 发表于:2025-5-5 17:48

这是一个趋势,未来更是如此。博士是很多,都集中到一线城市和发达城市,以及省会城市,因此竞争十分激烈。而现在小城市的竞争并不是很激烈,年轻的博士可以考虑。现在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等少数边疆地区虽然和沿海地区没法比,发展得也不慢,尤其高校发展还是不错的,待遇也很好,希望大家能够去建设,让祖国的均衡发展。



作者:似大金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238921/answer/196262411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21楼 发表于:2025-5-5 17:49

分开来看,博士 认为 本来以为博士后是到教职的过度,从高校人事来看 有一可压榨的劳动力!

在甲方市场具有决定权的情况下,博士是没有选择权的。最后还可能被抹一身黑,当初是你看上高工资选择做博士后。但是tmd我当初要讲师岗位 你们给吗?最后大多数都是一拍两散,好的话 一拍两散,坏的 撕逼成xx高校的也不少



作者:Authur WA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238921/answer/19537004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22楼 发表于:2025-5-5 17:49

有我一号:


大学扩招后,中国现在博士富余,以清华为例,本科,硕士,博士,各1万5,其他所谓研究型大学也差不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23楼 发表于:2025-5-5 17:49

凡夫俗子:


因为不做博后就没有好工作,当然 ,做了博后也不一定有好工作。人家只招博后,你如何办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24楼 发表于:2025-5-5 17:49

初夏:


因为找不到工作,找工作就是很难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25楼 发表于:2025-5-5 17:50

兆瑞:


因为找不到工作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26楼 发表于:2025-5-5 17:50


winder:


四个字,大势所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27楼 发表于:2025-5-5 17:50


风吹过的窗:


文章不够好又多 又想进高校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28楼 发表于:2025-5-5 17:50

某匿名用户:


去别的地方不知道,千万别去北京中科院动物所博后,工资低的哈人,承诺的补贴不兑现,什么秉志奖学金都是不会发的,千万别信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29楼 发表于:2025-5-5 17:51

情感世界:


都想做科研当教授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0楼 发表于:2025-5-5 17:51


知乎用户d5HYy2:


为什么现在大学生毕业不能直接当县长了?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快捷键:Ctrl+Enter)
 

本帖信息

点击数:49 回复数:39
评论数: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时间:2025-5-5 17:54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