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盗船事务长-8773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7416948/answer/794873850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在有一首歌叫原生家庭,火遍大街小巷,下至孩童,上至老人,从来没有一首歌有如此广泛的听众人群。
如果你不知道这首歌,那你得看看你是不是生活在远古时代,如果你生活在远古时代,面对现代原生家庭这首歌那还真是一种幸运。
全世界通用的大学专业心理学教材里,从来没有原生家庭这首歌。是不是很奇怪?
要知道,全世界学院派的心理学家们如果对某件事有共识,他们一定会把这种共识选在全世界通用的大学专业的心理学教材里。
为什么全世界大学心理学教材里没有原生家庭这首歌呢?
原生家庭是国外一个心理治疗师创造的,他是一个精神科的医生,他是依据什么创造出来的呢?他接受的是弗洛伊德创始的精神分析流派的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的后继者创造的理论,然后他根据这个流派的理论创造了原生家庭。
他的病人都是精神病人,为了研究他的病人,他把精神病人的父母接到了精神病院,然后让精神病人和父母住在一起,在这个封闭的环境当中进行观察。
于是他发现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当中,精神病人的确受到了父母的影响,于是他发明创造了原籍家庭这个词,只是在后期原籍家庭这个词变成了原生家庭。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研究是有非常苛刻的条件,首先是精神病人,其次在精神病院,其三精神病人和父母住在一起,其四在封闭的环境中。
而弗洛伊德创造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弗洛伊德后来的继承者客体关系流派,讲的所谓的原生家庭到底指的是什么?
其实指的就是影响人非常重要的两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3岁之前,第2个阶段是3~5岁。
弗洛伊德重点研究的是3~5岁,由于性激素引起所形成的一个人与异性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的模型。通俗的说就是男孩和自己的妈妈,女孩和自己的爸爸所构成的一种亲密关系的模型。
弗洛伊德说人们在3~5岁这个时期形成的亲密关系模型,对他未来跟其他人发展亲密关系模型有重大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亲密关系的模型在3~5岁这个时期就已经决定了,3~5岁之后就不太有影响了。
为什么3~5岁这个阶段人们会产生由性激素所发展的亲密关系的模型呢?因为这个阶段恰好是人性激素发育的高峰期。
在人的一生中性激素的发育高峰期有两个阶段:3~5岁阶段,青春期阶段。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在3~5岁形成亲密关系模型的阶段出了问题,那么在青春期的时候还有一次修正的机会。
客体关系研究的是3岁之前由于母亲(广义的)的照料给孩子形成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也就是3岁之前人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基本上就构建完成了,后天所有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都由这个阶段所引起和影响。这里不是指亲密关系。
如果你说原生家庭对你影响很大,那么你说的是哪个时期?3~5岁之前的事情,按精神分析的理论有影响,的确,他们也认为影响很大。
如果你说的是3~5岁之后,6岁之后的事情,那精神分析并没有说6岁之后亲密关系的模型或者安全感依恋关系会影响你的性格,影响你的人格。
所以如果有人还在说6岁之后父母什么东西影响了你,其实你已经说的不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东西了。
那么6岁之后什么东西对人影响重大呢?反而是学院派心理学家所说到因素,他们用的词叫早年教养环境。
很多人认为早年教养环境不就是原生家庭吗?不是的。
早年教养环境既包括一个人6岁之前在家庭中受到的影响,也包括一个人6岁之后在家庭外受到的影响。而家庭外受到的影响,从一个人进入幼儿园就已经开始了,更不要说小学、初中、高中了。
所以全世界大学心理学教材里没有原生家庭这个词。
而学院派心理学家所说的早年教养环境还指家庭的社会阶层地位。
行为遗传学通过基因的研究,也已经发现家庭的社会阶层地位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
很多人说原生家庭对我影响很大,其实是把家庭的社会阶层地位也放到原生家庭这个词里去了。所以如果你说的是家庭的社会阶层对你的影响很大,那你说的是对的。
同时行为遗传学发现,人类所有的性格、心理、行为,都有很强的遗传性,这个影响在人的一生中稳定的存在,至少影响50%~60%。
而家庭外对人的影响占到了35%,家庭外的影响也叫同伴影响,包括父母以外的其他的人际关系、父母以外的其他因素对你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很多人宣称的原生家庭影响了他,实际上一部分是来自于父母的基因对他性格的影响,但他们误以为是父母对他们的教养方式产生的影响。
其实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多数在6岁之前就已经结束了。
而家庭的社会阶层地位对人的影响的确很大,但这并不是教养方式。而且家庭的社会阶层地位也并不属于原生家庭这个词的范畴。
原生家庭,这歌声…如此…美妙…
美妙的的歌声总能第一时间满足我们在工作、生活、人际、事业挫败后的归因。
其实,6岁之前孩子需要在家庭中完成的心理发育任务,大部分的父母已经做到了。
恰恰是6岁之后有的人在家庭外的环境中,没有在学校和同伴互动当中训练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心理发育任务完成的不好,导致自卑、同伴交往少、没有存在感、被边缘化。
这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他们之后工作、就业、在单位中的表现、收入不高、得不到领导重视。
关于心理发育的过程,或者说人格发育的过程参考另两篇《时间…时间…》、《深渊啊深渊》,有助于理解本文。
关于基因的影响以及社会阶层地位的影响,可购买《基因蓝图》,行为遗传学的奠基石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基因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