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60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256 159
(轉載知乎)为什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位置这么偏远,却能成为发达国家?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1樓 發表于:2025-2-24 22:57

作者:我不是故意的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972708763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制度的优越,以及法律的健全。

当然这些原因归根结底都只是表象,真正的也是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思想文化上的问题。

思想文化的差异导致制度的差异,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差异,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很多国家为啥学西方的先进制度为啥学不好,就是思想出了问题。日本之所以能学习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学习选举,学习了君主立宪,而是因为他们学习了如何用西方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如何用他们的思想去解决问题。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习选举这个表象的东西那是完全没用的,因为如果群众没有保护选举的思想,那大多数人就不会去捍卫它,选举缺少大多数人的捍卫,那它就一定会被少数人篡改甚至扭曲。

你的制度再完美没有人信仰自然就不会有人遵守,没人遵守它自然就会被抛弃。这也就是为什么改革开放要先开放思想的原因,因为思想不开放,再好的经济政策也会被认为是走资本主义路线,会被无情的否定和打压,再优秀的人才也因为意见的不和,被强行赶去扫厕所。

俄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需要战略缓冲,所以不管是封建时期的俄国,还是现在资本主义的俄罗斯总是领土纠纷不断,他们的子民认为只有强权才能带领他们走向胜利,所以不管是俄国的沙皇,还是俄罗斯的总统都有着极大的,以至于凌驾国民之上的权利。

为啥中国这片大陆可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并不是因为中国有这个政策或者说制度,而是因为这片土地的人们向往并认可"统一天下"思想。为啥彩礼被网上这么多人诟病,甚至国家都不支持,但还是如此盛行,就是因为有大量的国人认同"彩礼"这个东西。

为啥中国到现在还是存在尊卑优劣,三六九等之分,这也并非制度的容许,而是思想的纵容。

回到问题本源,为啥这两个国家能发展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的思想决定他们的制度,而他们很多的制度内容,正好符合发展规律,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有经济发展的温床,那经济的腾飞自然也不在话下。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2樓 發表于:2025-2-24 22:57


阿斯顿:


说个冷知识让韩国经济大发展和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政府是独裁军政府,全斗焕后面的卢泰禺

算是民选政府但他上台后也是依靠军队搞一言堂。韩国的经历恰好证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跟什么政体无关独裁者朴正熙全斗焕卢泰禺照样能把一个穷国发展成一个发达国家。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3樓 發表于:2025-2-24 22:57

你如果是搞矿的你就会发现澳大利亚纯纯老天爷赏饭吃。每次工业化进程,他都能分一杯羹。

中国的铁矿石品位 30%,里面还有杂质,储量还不高。澳大利铁矿石品位60%,没杂质可以直接扔炉子里,储量还巨多。

电车时代来了,锂电池需要的锂矿。中国的品位平均只有 1% 左右,需要提炼后才能卖。澳大利亚锂矿普遍 6%,开采下来可以直接拿去卖。

最离谱的是金矿。中国的金矿,最多的 5 克,也就是每一吨矿石里有 5 克黄金。国内普遍都在 1 克以下。

澳大利亚 10 克打底,最多的平均 100 克,偶尔能挖出 500 克的。随便一铲子挖下去就是几百克黄金,等于是一座字面意义的金山。

煤炭,稀土他们也都有,太不公平了。



作者:西村疯婆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9696540587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4樓 發表于:2025-2-24 22:58

精灵副将马国成:


宽松的环境不仅仅意味着简单的投票权、言论和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同时还意味着清晰的税收体系,企业所得收益可以更多的回馈给工人阶级,同时还能保有一部分资金用来投资创新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5樓 發表于:2025-2-24 22:58

作者:pasc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9668354135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问了Deepseek r1关于发达国家的共有特质,这是它的回答:

以下是基于发达国家共有特质的统计排名,按普遍性从高到低排列:

第1层级(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共有)

高人均GDP与高生活水平(100%)

所有发达国家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2023年数据),基尼系数较低,贫富差距相对可控。


成熟的市场经济与产业升级(100%)

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70%,金融、科技、教育等高端产业主导。


高人类发展指数(HDI)(100%)

HDI指数均在0.85以上(极高人类发展水平),涵盖寿命、教育、收入三大维度。


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95%)

全民医保、失业救济、养老金制度覆盖广泛(北欧国家最典型,美国相对较弱但基础保障完善)。


先进的科技与教育水平(95%)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2%,高等教育普及率超50%,诺贝尔奖得主数量占比全球90%以上。

第2层级(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共有)

稳定的民主政治制度(90%)

定期选举、多党制、权力制衡为主流(新加坡等少数国家例外)。


法治与低腐败水平(90%)

透明国际清廉指数排名前30名中90%为发达国家。


发达的基础设施(90%)

交通、通信、能源网络现代化,互联网普及率超85%。


全球化参与度高(85%)

跨国公司总部集中,国际贸易占GDP比重高,多为WTO、OECD核心成员。

第3层级(多数发达国家共有)

环保政策与可持续发展(80%)

碳排放目标严格,可再生能源占比超30%(如北欧国家达60%以上)。


文化多元性与包容性(75%)

移民比例高(如加拿大移民占人口21%),少数族裔权益受法律保护。


历史工业化先发优势(70%)

多数为19-20世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日韩等后发国家通过技术追赶例外)。

第4层级(部分发达国家共有)

与美国盟友关系(65%)

北约成员国或五眼联盟(如西欧、加拿大、澳大利亚),部分亚洲国家(日韩)依赖美国安全框架。


殖民或侵略历史(60%)

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及美国曾有殖民扩张史;瑞士、北欧国家等例外。


矿产资源丰富(40%)

澳大利亚(铁矿)、挪威(石油)、加拿大(能源与矿产)等依赖资源出口,但日韩等国资源匮乏。

关键结论

核心共性: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福利完善、科技教育领先是发达国家最普遍的特质。

政治与文化差异:民主制度与法治为多数共有,但具体形态(如联邦制、君主立宪)存在差异。

历史与地缘影响:殖民历史、资源禀赋、盟友关系等非决定性因素,更多是结果而非原因。

注:统计基于IMF认定的40个发达国家/地区(含新加坡、韩国等),部分特质需结合具体国情调整。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6樓 發表于:2025-2-24 22:58

能成为发达国家

我觉得制度、政策以及受教育水平有关系。

为什么总有人拿人少、资源多、给美国当狗来解释?

那你解释解释亲美阿富汗政权/伊拉克政权/以及美国扶持的南越政权都是怎么没得?是不是以为老美天下无敌啊?

你在解释解释为什么阿联酋/卡塔尔/沙特是高收入国家但不是发达国家?

还有日韩新三个发达国家都是什么自然资源可以卖?



作者:彳亍的锡兵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966531077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7樓 發表于:2025-2-24 22:58


阿利吉耶里:


有的人把国家干垮了,然后找各种自然条件甩锅

有的人把国家干得兴旺发达,然后其他人归因于自然条件好

这都是错误归因,都是不问本质问皮毛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8樓 發表于:2025-2-24 22:59
作者:天浩广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945643698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被遗忘的发达角落

在世界地图的南端,有两个常常被人视作 “世外桃源” 般的存在 ——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许多人初次踏上新西兰的土地,都会产生一种仿佛置身于 “大农村” 的奇妙错觉。那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地吃草,远处山峦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宁静而祥和,就像诗人顾城曾旅居的激流岛,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是真正的天涯海角 。同样,澳大利亚孤悬于南半球的大洋之上,四面环海,与其他大陆远隔重洋,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犹如一片被世界遗忘的大陆,独特的生态系统孕育出袋鼠、考拉

等珍稀动物。

通常,地理位置偏远往往意味着与外界交流不便,发展机会受限。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却打破了这种常规认知,成为了发达国家阵营中的一员。2022 年,澳大利亚 GDP 总量为 1.62 万亿美元 ,人均 GDP 超 6 万美元;新西兰 GDP 达 2427 亿美元,人均 GDP 约 4.7 万美元。这不禁让人好奇,这两个远在南半球的国家,究竟是凭借什么,在看似不利的条件下实现了经济腾飞,跻身发达国家之列呢?

天赐的财富密码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能成为发达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重要的基石。就拿澳大利亚来说,它素有 “坐在矿车里的国家” 的美誉,矿产资源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储量极为丰富。像铁矿石、煤炭、铝土矿等,在全球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2023 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量达 9.14 亿吨,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在全球矿业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量的矿产出口为国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撑起了澳大利亚经济的一片天。

而新西兰,虽然矿产资源相对没有澳大利亚那么丰富,但它在农牧业方面的资源优势却十分突出。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广袤的土地上,牧草如绿色的绒毯般铺展开来,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被称为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新西兰的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农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 50%,这些优质的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为新西兰赚取了丰厚的外汇。

丰富的自然资源就像是大自然赐予两国的财富密码,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让它们在发展的起跑线上就拥有了巨大的优势。

历史的馈赠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发展,与它们特殊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回溯历史,这两个国家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1770 年,英国航海家库克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 “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属于英国。1788 年 1 月 26 日,英国航海家阿瑟・菲利普率领船员在悉尼定居,澳大利亚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而新西兰则在 1840 年沦为英国殖民地。

在殖民时期,大量英国移民带着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本以及成熟的制度来到这里。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农牧业能够迅速发展,像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在英国移民带来的技术支持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英国的政治制度也被移植到这两片土地上,为两国日后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次世界大战,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战争期间,由于国际贸易受阻,许多工业品供应紧张,这迫使两国不得不发展自己的工业,以满足国内需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凭借自身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工业,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了满足战争对武器弹药的需求,两国大力发展军工产业,促进了机械制造、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战后,这些工业基础成为了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科技与创新的翅膀

科技与创新,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新西兰,科技与农业的融合,为传统农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走进新西兰的农场,就像踏入了一个科技感十足的未来世界,各类传感装置星罗棋布,它们就像一个个不知疲倦的小卫士,时刻监测着土壤水分、温度、电导性以及空气温度等关键数据。这些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源源不断地汇聚到 “智能农场信息平台” ,在那里,每 5 分钟就会生成一幅实时数字地图,为农场主的决策提供精准依据。有了这些数据支持,农场主可以根据土壤墒情精准灌溉,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依据土壤肥力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澳大利亚,科技创新为矿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作为世界上最大型的矿业研究机构之一,一直致力于矿业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他们开发的瞬态电磁辐射监测技术(TEMPEST),能够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精准地探测到地下矿床的位置,就像给矿产勘探装上了一双 “透视眼”,大大提高了勘探效率,降低了勘探成本。这种技术已被世界各地的矿产勘探项目广泛采用,帮助众多矿业公司在澳大利亚及其他地区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矿床。在选矿技术方面,澳大利亚也取得了显著突破,新的选矿工艺和技术,不仅提高了矿物的回收率,还实现了副产物的高效循环利用,让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稳定的避风港

稳定的政治环境、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开放的社会政策,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政治上,两国都实行民主制度,政治稳定,政策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政治体系稳定,政府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加大投入,不断完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西兰同样拥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政府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在法律制度方面,两国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澳大利亚的法律体系完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很大,这使得许多科技企业愿意在澳大利亚投资研发,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新西兰的法律制度也十分健全,在商业领域,法律明确规定了企业的设立、运营和监管等方面的规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在社会政策上,两国都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在这里和谐共处,为澳大利亚的发展注入了多元的文化元素和创新活力。新西兰同样以其开放的社会政策吸引着全球人才,新西兰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移民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投资者。在教育领域,新西兰的教育体系完善,吸引了众多国际学生前来留学,这些学生毕业后,很多人选择留在新西兰工作,为新西兰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的力量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发展进程中,教育宛如一座灯塔,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对教育极为重视,其教育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着相当可观的比例。政府积极扶持教育事业,为教育机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使得学校的教学设施得以不断更新和完善。漫步在澳大利亚的大学校园,现代化的教学楼、设备先进的实验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随处可见,为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澳大利亚的教育质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多所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前茅 。以墨尔本大学为例,在 2024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它位居第 14 位。这所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许多教授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专家,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不仅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墨尔本大学在医学、法律、商业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为澳大利亚乃至全球的相关领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实践机会。许多课程都设置了实践环节,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就有机会参与到实际项目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在工程专业的课程中,学生会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从项目的设计、实施到最后的评估,全程参与,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这种教育模式使得澳大利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新西兰的教育同样独具特色,它沿袭了英国的教育制度,教育水平高,学历资格受国际广泛认可。新西兰的教育体系以其灵活性和创新性著称,尤其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掘自己的潜力。在新西兰的学校里,经常能看到学生们在各种社团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华,有的学生在音乐社团中演奏乐器,有的学生在艺术社团中创作绘画作品,还有的学生在科学社团中进行实验研究。

新西兰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农业、林业、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以梅西大学为例,它在农业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学校的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开发出了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帮助新西兰的农业实现了高效、可持续发展。梅西大学还与新西兰的农业企业紧密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了新西兰农业产业的升级。

两国凭借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学生前来求学。据统计,每年有超过 50 万国际学生选择澳大利亚作为留学目的地 ,他们来自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际学生的到来,不仅为两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两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国际学生们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学习和生活,将不同国家的文化、思想和观念带到这里,与当地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在澳大利亚的校园里,经常能看到不同肤色的学生在一起交流学习,分享彼此的文化和生活经验,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让学生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全球化的弄潮儿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积极投身其中,凭借自身的优势,与世界各国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它们深知,尽管地理位置偏远,但通过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能够打破地域的限制,融入全球经济的大循环。

澳大利亚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贸协定,其中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尤为引人注目。自 2015 年中澳自贸协定生效以来,两国的贸易额持续增长。2023 年,中澳双边贸易额达到 2456.2 亿美元,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煤炭等资源类产品大量出口到中国,满足了中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而中国的各类工业制成品和消费品也深受澳大利亚消费者的喜爱,丰富了澳大利亚的市场。在农产品方面,澳大利亚的牛肉、奶制品等优质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拥有众多消费者。澳大利亚的牛肉以其鲜嫩的口感和高品质而闻名,通过自贸协定的优惠政策,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更具竞争力,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新西兰同样在国际贸易中表现出色,积极拓展与欧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2023 年 7 月,新西兰与欧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是新西兰贸易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根据该协定,有 97% 的新西兰对欧盟出口商品将被免税,并且在协议生效的那一天,将有超过 91% 的关税被取消,包括所有猕猴桃、葡萄酒、洋葱、苹果、麦卢卡蜂蜜及相关蜂蜜制品,以及几乎所有的鱼、海鲜以及园艺产品。一旦全面落实,该自贸协定将为新西兰带来每年出口收入超过 6 亿纽币的配额机会,新西兰销往欧洲的牛肉数量将增加 8 倍,羊肉的免税准入量将每年增加 3.8 万吨。在自贸协议执行的第一天,新西兰的红肉和乳制品将获得价值高达 1.2 亿纽币的新年度出口收入,据估计,该收入在七年内将超过 6 亿纽币 。

除了自贸协定,两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成员,通过参与 APEC 的各项活动,两国与亚太地区的其他经济体加强了经济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在 APEC 的框架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与其他成员共同探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议题,为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创造了更加宽松和有利的环境。两国还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积极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维护公平、自由的国际贸易秩序。在 WTO 的多边贸易谈判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为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贡献力量。

发展模式的启示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的发展历程,就像一部生动的教科书,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自然资源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每个国家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这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注重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其他国家和地区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培养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稳定的政治环境、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开放的社会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各国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吸引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优质的教育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各国应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人才。在全球化的时代,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是实现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各国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9樓 發表于:2025-2-24 23:00

作者:向旧世界猛烈开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937129554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当包括我在内的左派宣扬教员时代如何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进行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时,总会有拿韩国、日本、台湾与新加坡如何依靠美国而崛起的杂音噪音。

对此我就问:为何美国要帮韩国、日本、台湾与新加坡发达,而不去帮非洲、南亚与拉美国家发达呢?后者凭什么低人一等?

答案是:一方面,韩国、日本、台湾与新加坡的发达,一样离不开那里的人们上下团结一心、累死累活、受穷受苦的原始积累,比如旧日本有不少女性下南洋出卖贞洁,不少男性死于工伤事故。没有本国本地人民的辛勤努力,能被美国看得上,能让美国认为值得花钱帮扶?笑话!

另一方面,韩国、日本、台湾与新加坡得到美国的帮扶,离不开它们自身的区位优势,离不开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带给韩国、日本、台湾与新加坡在美西方眼里的统战价值。没有这些,美国佬凭啥看上你?不动脑子想想

据说,二战后美国原本计划封锁东亚,让东亚去工业化,结果因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在东亚打了二十多年的仗,死了十万多人,直接让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发展起来了。

东亚人民应该感谢一个人,如果这个人没有控制大陆,没有出兵朝鲜,朝鲜战争或许就不会爆发,即使爆发,也会很快结束,越南战争也很可能不会爆发,美国就不会在东亚打二十多年的仗,死掉十万多人,东亚地区还真可能去工业化。

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个人不但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还改变了东亚的命运。

很多港澳、日韩和台湾地区的人,都感谢朝鲜战争,特别是越南战争,给了它们发展起来的机会,却故意忽略了导致美国在东亚打了二十多年战争的那个人。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60樓 發表于:2025-2-24 23:00


凯文凯利:


祖上要是侵略就能成了发达国家,鹅也不会到现在都费劲不拉的跟乌抢饭吃。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256 回複數:159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2-24 23:00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