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知乎)北京土著穷的到底有多穷?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小草:  
答主在評論區補充:
小草:「北京二环内的环境,刷新我对北京首都的认知,全胡同的人都要去胡同口公厕上!家里小的连厕所都没有」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还不用说低学历的,04年我在海淀中关村上大学,认识个北京当地的女该,一个二本大学,没比海淀走读大学强多少,家里三代人住一个40几平的家属楼,她爸妈都下岗了,她爸开出租,她妈动批当管理员,当年存自行车还收费呢。平时比我这个早餐馒头咸菜棒子面粥的穷学生还穷,不是学历差距,不是她不喜欢除了我以外的所有东北人,我们就考虑在一起了。
作者:琉球都护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403146/answer/18943881042337260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coo:
可以翻翻贫嘴张大民这部剧,现在没腾退的土著应该还有,生活条件应该和剧里差不多。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毛手:
我楼上的,八十年代从前门拆迁到了潘家园附近,给了一套红砖楼,老头也没啥能力,靠三蹦子拉脚挣点钱,窗户门都是那个年代的铁框的,到现在都没换过,他经常买一大袋子东三福方便面回来。
前两年搬走了,把楼上的房子租出去了,可能是靠房租挣了点钱。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紫川枕流:
我妈小区住的大爷,60岁了,没交过社保,没有退休费。家里亲戚凑钱给他补满15年,才有的。 有些人的穷,确实是命不好。 屋漏偏逢连夜雨 祸不单行,这个成语真的应验在身上。 但有些人的穷,就是懒。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是应验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TYPE30:
上大学靠助学贷款,衣服旧的舍不得扔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秋水:
天安门,故宫附近的胡同,随便挑一个走进去看看,多穷不好说,日子肯定糟心。
几家人挤一套小四合院,厕所都是公共的,一户人住十几平,晾衣服都没地方。
门口是大景区全年24小时嘈杂,每天都有几个不开眼的游客把这里当景区进来瞧瞧,每晚也有几个黄毛半夜骑摩托炸街。
出门管制多人也多,打车不用想,上百人排着队呢,去买个菜坐公交地铁绕一大圈个把小时起步,往返十公里内的行程两条腿走才是最实用的交通工具。
那些小房间跟鸽子笼一样挤着,很多房间没窗户,晒不到阳光,住的人还多,潮湿又封闭。
当然这个地段的房子一平确确实实十多万,还可能拆迁,但在卖出去或拆迁之前那也就是几块破砖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作者:幸存者偏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403146/answer/19316545567286696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5环外,新小区普遍没有建设底商,荒凉的要命;吃个下图,越南6块钱质量的牛肉粉得60块。 所以,老百姓普遍不愿意搬走,很多年看不到的暴力疏解越来越多了。 国内大城市郊区,新小区普遍不修底商,会不会导致核心区的拆迁疏解,越来越困难?10 关注 · 9 回答 问题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有些土著是真的穷。
有些土著是自己作的。
故事一:
核心区破平房腾退,拿了200万。
80多岁老爷子不愿离开老城区,回手在隔壁街买了杂院里的“鸽子窝”。
闺女是真听话,也是真孝顺。小屋不大,也就五六平米吧。内装的挺好,有马桶,能洗澡。闺女说,反正拆钱的钱,都没剩下。
结果,老爷子住不了。人走不动道,院里进不了轮椅。只能天天住闺女家。
故事二:
某人早年间换了套平房,有违建加临街,开了个小卖铺。后来拆违加拆墙打洞,临街的私开门被封了。
过几年,政府出资翻修危房,因为只按房本修,违建被拆除。某人(残障人士亲属)多次上访。
因涉及残障人士因素,街道、建设方多方协商,为其争取腾退资格,补偿款不算低,养老不成问题。
某人嫌少不同意,打官司败诉,一分钱没有。
故事三:早年间,老城拆迁,根据政策,不回迁给两套房,还能剩个一百多万。
老人力排众议,坚决回迁,要让孙子能上好学校。
回迁也就只剩一套房了,钱也没了。
现在孩子高一了,房子刚盖好。
故事四:
单亲妈妈,知乎“底层收入”,一年到手十二三万吧。闺女上私立,九年直读。
一年光学费就十万。
小姑娘今年也就十来岁吧。
感觉后半生的故事已经逃不出这前十年构架的大纲了。
作者:三千烦恼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403146/answer/19312959624474479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羊肉火锅:
再穷也不会怎么穷,起码土著有个底房子,还能吃低保,北京消费又不高,生活起码没问题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像条小蛇:
只要老北京人愿意降维,是可以打击外地人的;但他们不屑降维~~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110104的,消失宣武居民。 菜市口那片读的小学,里面真也是贫富分化。 穷的,一家三口住8平米, 富的,有别墅上下五层,车接车送。 好像我念书那个时代真的没有太多区分,就是各种家境能混在一个学校里。 。 现在开始说北京土著能有多穷, 父母都下岗,也没能帮着扶一下的亲戚,本身又佛系甚至说是懒,然后学习又不行,也没什么眼力见。 多重buff叠加,如今三四十岁了,孑然一身天天晃悠着上下班, 他如同被摁了暂停键一样,体型没啥变化,脸除了苍老一些也没啥变化,头发白了一些。 每隔一段时间遇到他,都会觉得他被施魔法了。 作者:Librabysirius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403146/answer/1930636119415956202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你可以去二环里面的大杂院看看,那里面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北京土著的。
两三代人挤在一个卧室大小的房间里,采光差通风差,甚至没有采光。之前很多胡同都不通上下水,得去胡同门口的公厕,现在很多地方爆改了但真正家里有厕所的也就两三成。公厕的卫生也没好到哪去,只能说勉强能下脚。
大杂院的过道,基本上就是初极狭才通人的宽度,还被各种杂物堆满,外面连停电动车的地方都紧张,更别提机动车了,华容道式停法都不行。
你说为什么他们不把房子卖了,去其他地方买房?因为没产权,卖不了啊。大杂院的归属权就是一本烂帐,原来四合院房主基本上都在1912年挂了跑了或者49年跑了,房主没了就有一帮人涌入四合院,一家人占一两间房,然后开始想办法扩建,最后把原来四合院的院子填满,到现在可能已经住了好几代人了。
这些人是绝对的土生土长北京人,无论从户口、出生、生活的区域、口音、文化这些,都地道的不能再地道了,但你说他们都很有钱吗?在没拆迁的前提下(现在也很难了),他们想发财只能靠基因彩票,万一孩子学习好或者特别能干,外面买房子了,全家人就搬出大杂院了。
别的不说,他们过的绝对没有一般的打工人舒服。
作者:航天员终结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403146/answer/19303372859723988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yuyu:
我是北京80后。
我上小学那个年代,一个班里是可能同时出现官二代、富二代、工人二代、接班人二代的(不像现在,现在你能接触到的人基本都是跟你同一阶层的)。
所以,我的同学里贫富差距相当大,回到这个问题 “北京土著穷的到底有多穷?”,我同学里最穷的,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平房(二环里,西单直线往南4公里),上厕所是公共厕所,他这一家三口是他和他父母,他自己没工作没结婚生子,靠父母退休金维持一家三口生活。口罩前有一次腾退机会(现在没有拆迁都是腾退,本质是你让出好位置房子,远郊区县给你个共有产权大房子),他们都觉得条件太苛刻没同意,时至今日还挤在这间平房......
同学里也有 “精致少女” 型的,也不工作,每天到处旅游全世界到处飞,之前一起聚餐坐一起看上去跟我们下一代似的,感觉这位女同学和上述那位男同学完全两个世界。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暴论生产商:
天花板上挂自行车。 墙上钉一排钉子,每个钉子都挂塑料袋。 但是,房子价值一千万。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作者:酒月多妖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403146/answer/677391969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从12岁认识的一个哥们,2024年。家还住在10.4平米的一间平房。房高2.3米(原高1.94米)家里三面都有盖房时盖进去的墓碑。46岁。没工作。和老妈住一起。低保办不下来。老太太退休金3540。俩人就吃这点。
还有一个,43岁。住45坪回迁房。一家5口。他 媳妇 孩子 岳母 保姆。工作是墓园夜班执巡 一个月4300。媳妇原来是超市生活用品部的。后来这个叫家乐福的超市关门了。36岁的女人也不好找工作。现在一家4个人的电商卖货小公司。从打包到做表到司机到搬运到基础维修。乱七八糟一个人干四五个人的活一个月税后6300没保险。他岳母生活不能自理。保姆一个月5500。
关于墓碑在房子里,很多年轻人不懂。北京自内战后就开始建设。自建房经历了1958 1976两个历史遗留问题。我朋友家在崇文区南岗子。具体门牌不说了。北京二环外大部分都是农田和农村。在有就是乱坟岗子。我朋友住的这个地方是1953年才开始逐渐开始工房制度。我朋友他妈是那会的水泥厂的库管工人。1976年结婚时单位给分了这么一个小房子。分的时候还是三面杂砖墙。一面土夯墙。也就是那一年的7月28日之后北京开始自建地震棚。他家也是。墙倒了两面。房管所批条子修房。来的材料里可不都是红砖。就是把附近拆迁工地的乱七八糟的材料拉过来。他家住进去时有一面墙就是大半个青石料的墓碑。因为料好。也就一直没换!有人质疑。当年你想换好材料。按工单你自己掏钱买啊!没经过那个年代的知道修房子自己拿134.65元是什么概念吗?房管所按报修人家给你修。自己拿27.85元。料人家出。工人人家出。没经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可能完全不能理解。半个大青石料的墓碑是同治11年的。还有一整块石料,大概能读出就是梅州人民国7年死在北京了。立碑了。忌讳吗?觉得条件不好?对不起!公房!不想住有的是人等着分房呢。自己买房去!
还墓碑的后人?咬文嚼字的都可笑。不说别的地方。北京大红门 石榴庄 一带2002-2015拆迁扩路时挖了多少坟?我亲眼看见光散碎白骨和乱七八糟的瓶瓶罐罐就按渣土拉走了十几大车。有名有姓的大碑。工人几锤子就断成几节了。没几天就推平了。后人呢?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北京的很多土著呀,穷的就比平民窟强点了
住的房子,人均4个平米,还没有产权
北京有钱的土著基本上全是郊区05-15年拆迁的,这部分人有多夸张呢,我家住的房子北边有个村,本来说12年搬迁,给的条件是补房子+每户1000w,就这样还有一半人没搬,现在没这个价了
再早的拆迁是城里人,给的补偿不太行,但是也是200w+五环外一套房子
除了这些人外大量没赶上拆迁的普通北京人,都是穷人
作者:哈喇子爵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403146/answer/192084001511568348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爱吃面包的利克:
很多年之前看中央2套的一个家装节目,一家三口,父母带着成年的儿子,住在老破小区的一间半地下室里。据说(节目里说的)一家就这么一套房子。孩子也因为没钱买房大龄未婚。 一男同事,三十来岁,家里情况不是特别清楚,只知道父母有矛盾,但没离婚,好像退休金也很少,父亲瘫在床上了,母亲不管,他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父亲,日子过的很拮据,也因为条件不好,未婚。 一大姐,夫妻俩都是退休工人,但好像不是什么好企业,中间也可能下过岗后自谋职业,自述工龄就十几年,有退休金但不高。家里拆迁也就分了一套南四环外的小房子给儿子结婚用了。自己老两口住三环里的一间老公房,开门就是床。儿子在一个什么单位当保安,媳妇外地人生了孩子就不上班了,大姐在家附近打工,月月还得补贴孩子。 北京也不是遍地黄金,生活在底层的人各有各的辛苦,其实都差不多。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唐倒鸭:
发鸡蛋百试不爽。发6个那就太大方了,发2个也行。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千里一醉:
自从快递,外卖,网约车三大职业出现后,北京的穷土著基本只剩下两种。 第一种是身体原因没办法工作的。 第二种是心理原因没办法工作的。 第二种人里,相当一部分人当年拿着父母的卖房钱,出国读了个人文/艺术/商科之类学位,回来后找不到工作买不起房谈不上对象,只能和父母老两口一起租房子住。 第二种人已经不仅是物质条件上的穷,他们的精神也近似崩塌,他们剩余人生的唯一意义就是懊怨父母当年为什么要卖房子。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柴可夫斯基12138:
1998年,我去上海读书,发现内环边上新盖的电梯房才3200元一平米。 这个价格说明了,如果没有外地人来买房子,本地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消费能力。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自由左翼:
我每周下班都有一天,在北京的胡同citywalk一下,
北城胡同的公共厕所,有空调的居多,
南城胡同的公共厕所,没空调的居多。
除了南锣,东四热闹一些,
同志们,可以多去公共厕所没有空调的胡同逛逛,
自己用心去感受。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评论区精彩:
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房子锁住了所有人。以前用户口绑定的人口流动,现在用房子绑定了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本来是经济社会的一个必然现象,哪里有工作机会,哪里经济发达,人就往哪里走吧。但是现在房价是一方面,绑定了所有人的流动方向,不敢到处走。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我是北京人,但是是郊区的,曾经我们家这片地区属于河北吧,大概在上世纪末并入了北京,怎么说呢,我听过我家中老一辈人去城里买菜的事情,经常被欺负被克扣的,把你的大白菜剥成娃娃菜才买一边买还一边嘲讽我们的农民身份。我写这个倒不是说什么苦大仇深的,就是真实反应出来的当时农村和城镇户口的差距。真正让我认识到它们有多穷的是在我工作后。
后来我参加工作,感谢政府政策,让我这个学历不高的人也能进入本地的国企单位工作。在2016年我调到一个北京二环内的老旧小区加固工程。这个小区的居民楼平均一户也就四十平米,当时我们项目就在楼里租了个房间当办公室兼宿舍,一个很小的卧室、很小的客厅。厕所和厨房就更小了,据说零几年才通的暖气,很难想象住户们以前如何过冬。洗澡就更不用说了,狭小的卫生间内很难安装热水器,夏天还好我一直在洗冷水澡。冬天就只能隔几天去大众浴池。
即便是这样
作者:寂寞与啤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403146/answer/19124369300937493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穷?他们也敢说自己穷? 我,河北平原地带,90年生人,我妈月子里想吃根黄瓜都没有,那叫穷! 他们以为自己在北京下生的,就是龙种啦? 捧着北京户口舍不得撒手? 为什么不找个工作,租个房子?北漂都这么干的啊。 能力不足?那下沉一下,哪怕到三四线城市,总有口饭吃吧?
什么?背井离乡? 有脸吗?大中国有多少人背井离乡?你有脸哭穷吗? 你他妈还有好处呢! 春运的时候,唯独回北京的票好买,都不用跟人抢! 北京得天独厚,轨道交通国内独一份的方便,人口巨多,商机无处不在。 但凡他摆个摊卖个煎饼,都能租得起房,还住丈母娘的房? 没本事,还拉不下脸来伺候人。 那种人穷得活该! 作者:Faywool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403146/answer/1912410939145316134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季春生:
抖音上有好多啊什么南城杰子,吃低保的鹏子,一张嘴就是地道,穷的叮当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