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桑:
两个原因,一个是怨恨允许被表达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声音被释放出来;
另一个是原生家庭是一个太好的脱罪借口,人们是不愿意指责自己的。
1.
过去的信息相对闭塞,信息传递模式是精英式自上而下的,而“精英”往往是年长者,是家庭权力关系的受益者,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什么问题。
在我初中高中的时候(大概18年前),很多学校都流行所谓的“感恩教育”,学校请来的专家教授高台教
化,一通煽情后往往以类似这样的话语结束:
“现在,看看你们两鬓斑白的父母,给父母三叩首,感谢他们的栽培与养育之恩吧”
话音刚落,学生分别对着父母“下跪磕头”,双方抱头痛哭,感恩教育大会的气氛达到高潮。
社会普遍在这种氛围下,被原生家庭伤害的孩子,是不被允许发声的,否则就会被扣上“不孝”的帽子遭到社会批判。
直到现在,遇到那种抛妻弃子的父亲,晚年不堪找亲生儿子收留被拒,依然会有“不管怎么说他是你的父亲呀”这样的声音。
后来,互联网越来越普及,互联网用户以年轻人居多,他们聚集发声才发现“原来你也有类似的经历”。
原来你的家庭也重男轻女且不自知;
原来你的父母也一直打压否认你,不断把你跟他人比较;
原来有很多家庭父母没有尽到父母的职责,反而在不断的索取孩子的情绪。
这种声音的聚集,最早出现在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小组成员有10万+,每天都会看到很多匪夷所思的案例,被常年殴打的,被亲人猥亵的,被长期语言辱骂的,17岁的孩子有“网瘾”被送给杨教授的,27岁的博士不结婚被送去“医疗所”的。
本质上,这是一种时代烙印的解构。
不管是50后还是60后的父母,都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他们从小到大受的教育,被要求“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被要求服从,所以他们也会孩子服从家庭这个“集体”,也就是服从家长意志。
他们从小到大经历了太多的社会变化,上山下乡,国企改革,下岗潮,在他们看来,稳定是第一要素,所以大多数家长都会青睐公务员和体制内。
当家长不断规定孩子的未来路径的时候,子女就会反叛,因为两代人生活的时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对于“原生家庭”的声讨,本质是是年轻一代争取话语权的方式。
怨恨原生家庭被允许表达的另一层原因,是城市化带来的。
中国社会一向是外儒内法
,表面推崇儒家思想,实际进行法家治国。
这两家有一个共同的前提:秩序,体现在关系上,是长幼尊卑,这是制度稳定的前提。
比如儒家的君贤臣忠,父慈子孝,讲的就是关系中各自的义务。
虽然有义务在,但本质上这是不对等的权力关系,权力在上的一方是权益大于义务的,君跟臣不会对等,父跟子也不会对等。
过去这种权力结构依然能给个体带来收益,比如家族式的传帮带等等。
但随着自由经济逐步发展,维护权力关系带来的收益和体验都会越来越低。
父母会下意识地维持家庭权力结构,孩子则会试图逃离,这中间会有种种矛盾。
举个例子,很多家庭过年回家都会想让孩子串亲戚,而孩子会觉得这既痛苦又无用。
尤其在有毒的家庭权力关系中,孩子痛苦不堪,但是父母反而会觉得这没什么甚至很享受,本质在于他们是权力关系的上位者。
2.
原生家庭这个词,也有被过度使用的部分,太多人通过怪罪原生家庭来逃避改变自己。
自己生活中的低沉和沮丧=原生家庭中父母打压批评太多,所以我只能接受自己是个废物;
生活没有目标和方向=原生家庭父母给的指引太单一,就让自己好好读书,导致自己缺少对社会的认知;
爱情中没有安全感,总是焦虑不安=父母照顾不周,总是对我缺少回应/父亲出轨,导致自己不相信爱情。
我在咨询中见过太多这样的抱怨了。
这些情况当然存在,也确实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因果关系,但一直这样心理暗示的结果就是——
我现在活成这个样子,真的不关我的事。所以,别人要为我负责,而不是我要自己负责。
这样的人,千万不能让他去接触心理学。只要他们读了心理学的书,就会片面地从中截取一些观点,然后将其作为指责他人毁掉自己人生的证据。
我妈控制欲太强,让我没有自由成长的空间; 男朋友存在共情力缺陷,总是喜欢讲道理讲道理; 同事不懂边界感,午休时间敲键盘这么大声还不觉得自己错。他们学会的所有专业名词,都是用于讨伐身边人和自证清白的武器。
我曾经有一个来访者,她在感情中遇到了诸多不顺,经过几次咨询之后,发现问题在于她习惯于用一种“测试”的方式来感受爱,她使用各种就连她自己也觉得刁蛮的方式来破坏自己的感情,她的逻辑是“真正的爱情,经得起考验,所以我要看看我们的爱情够不够坚定”,后来我推荐她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希望她能够学会一些爱自己和他人的方式。结果她在书中只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之所以生活变得一塌糊涂,全都是我的原生家庭造成的。
于是她气冲冲地给她爸妈写了一封万字长信,上面盘点了从小到大从父母那儿遭受的各种不公、令人委屈的对待,写得非常具体,用情非常深刻,并发到家人群里,父母一看马上怒不可遏,记得是养了一头白眼狼,结果她们就在电话里吵了一个晚上,女孩的论点句句不离“你对我多么不好,我现在多么落魄”,而妈妈的论点则是“我为你做了那么多,到头来连爹妈都不认”,她们吵完哭,哭完了再吵,到最后也没有和好......
我能看出,她有着一股强烈的动力,驱使她去扮演一个受害者的角色,在她的世界中,我的不幸,全都是别人造成的。
在此我无意讨论这些人的现状是不是由于原生家庭所导致,因为那样是没有意义的。
就例如,在地铁上,你被人不小心踩了一脚,鞋子弄脏了,你揪着那个人一定要给你道歉,有意义吗?再例如,你约了客户,但是却被放飞机了,你一直在心里责骂他,愿他浪费了自己这么多时间和心思,搞得你这个月的业绩又完不成了,这样有意义吗?
所有的指责和抱怨,非但不能帮助你解决问题,反而阻碍了你做出对当下最好的选择。
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
当中的“原因论”和“目的论”。
“原因论”关心某种心理现象的发生是由什么导致的,认为要改变自己,就要从“因”下手,例如父母的不关心造成了孩子安全感的缺失,那么需要回顾过往的经历来进行疏通。然而这种思维方式会带来一个弊端,就是推卸责任,并导向“决定论”。
“既然过去发生的事情无法抹除,那么让我变成这样的原因也会持续存在,所以我是没办法改变的。”
而“目的论”则关心某种心理现象的存在所带来的功能,例如我之所以主动破坏自己的感情,是不想尝试被人讨厌、被人抛弃的滋味;我之所以要以社恐自居,是因为这样我就有理由不去承受社交所带来的痛苦了。
从目的论出发,导向的结果是——为了解决现在的问题,我需要做些什么。我想要获得幸福,那么我就要学会去相信别人,并且承担被抛弃的风险;我想要有正常的人际关系,那么我就要鼓起勇气去社交,去承受可能被人拒绝的风险。它鼓励我们为自己承担起责任,既不是被动等待救世主出现,也不是任由糟糕的现状维持下去。
你的不幸,可能有别人造成的原因,但是,能引领你走向幸福的,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