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6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846 75
(轉載知乎)为什么拥有1.7亿人口的尼日利亚几乎毫无存在感?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1樓 發表于:2024-10-22 22:52


流浪剑客:


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哪个发展潜力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2樓 發表于:2024-10-22 22:52

雨木:


足球方面还是有点存在感的,号称非洲雄鹰,也出过不少球星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3樓 發表于:2024-10-22 22:52

知乎用户DI1FFg:


印尼人多还是北极大毛人多?甭管哪路媒体上,印尼能有大弟那存在感?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4樓 發表于:2024-10-22 22:53

晃悟:


尼日利亚,非洲的好莱坞。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5樓 發表于:2024-10-22 22:53

amod: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6樓 發表于:2024-10-22 22:53

哈里发:


诈骗很出名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7樓 發表于:2024-10-22 22:53
作者:嘎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007289/answer/36361235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尼日利亚位于西非东南部,历史上曾被葡萄牙和英国殖民,导致其政治和社会结构复杂,缺乏统一的国家形象。
尼日利亚在殖民时期形成了北部的伊斯兰教和南部的基督教信仰差异,这种宗教多样性增加了内部冲突。






政治稳定性问题:


尼日利亚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军事政变和内战,如1966年至1970年的内战,导致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分裂。
政治动荡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关系。




经济发展水平:


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但经济总量仅排名世界第31位,位于越南、马来西亚和南非等国之后。
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国家的整体国际影响力。




人口众多但密度大:


尼日利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国土面积相对较小,人口密度大,资源分布不均。
人口过多和资源紧张加剧了社会和经济问题。



文化和体育成就:



尽管尼日利亚在体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足球和篮球,但文化和软实力方面的贡献相对较少。
相比于其他一些人口大国,尼日利亚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的活跃度较低。




国际政治立场和国际关系:


尼日利亚在国际政治中的立场和行动有时会引起不同国家的关注和反应,如对南非的态度。
这些因素影响了尼日利亚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尽管尼日利亚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在非洲大陆上的影响力不容忽视。近年来,随着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尼日利亚的国际形象和存在感有望提升。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8樓 發表于:2024-10-22 22:53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9樓 發表于:2024-12-14 15:49

别说尼日利亚作为个国家没有存在感了。1998刚果爆发内战,随后又遭到卢旺达,乌干达的联合入侵,前前后后9个国家20几支独立武装参战,整个非洲中部打的螺旋升天,被称作非洲世界大战。但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毫无存在感。

这场战争充斥着种族灭绝和对平民的虐杀,刚果的现代化设施:公路、铁路、工厂、医院全部被炸烂,直接打回了原始社会。战争持续5年,总计540万人死亡,不计其数的人流离失所。2003年停火之后依然每天有1000人的平民被屠杀。

这场横跨千禧年的战争距今也才20年,是当代史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与二战中死亡的犹太人人数相当。但全世界可以说毫不关心,无人知晓,大家欢天喜地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没人关心千里之外死了多少人。别说战争了,刚果(原扎伊尔)、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这些国家的名字,又有几个人叫的出来。

与此相对的,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死亡不到3000人,立刻登上了全世界各个国家报纸的头版头条。美国人也因此开启了持续20年的反恐战争,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

远方的哭声离文明世界太远的话,那就是不存在的哭声。弱小,真的就是有原罪。



作者:身经百战见得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007289/answer/36361032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0樓 發表于:2024-12-14 15:49

橙何体统:


​大部分黑人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且经济发展落后

如果人口再继续飞增

他们有钱进口那么多粮食吗?

就算他们发展起来了,有钱了。

全世界有那么多粮食够他们进口吗?


我心善 见不得别人没饭吃

希望他们人口少一点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1樓 發表于:2024-12-14 15:50


学学学:


谁说没存在感,东大大使就差跟尼日利亚众议长跪下了,那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现在还历历在目。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2樓 發表于:2024-12-14 15:50

秋月春风等闲:


改开前10亿中国人在世界上很神秘。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3樓 發表于:2024-12-14 15:50

赵斯尔:


人口多和有存在感有什么关系吗?我们在欧美难道有什么存在感吗?问问他们能说出来几个中国城市?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4樓 發表于:2024-12-14 15:50

作者:二向箔烯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007289/answer/382119053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拥有2.79亿人口的印度尼西亚几乎毫无存在感?

要不是最近的新闻“印尼首都从爪哇岛的雅加达迁至加里曼丹岛的努山塔拉”,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想到这个国家。

可能历史爱好者还了解个“满者伯夷帝国”“万隆会议”“1998年印尼排华”和“现在的雅万高铁”,对于其他人而言真的是存在感很低。

我们常常说“新马泰”,新加坡人口600万,马来西亚人口3400万,泰国人口7000万,加起来不过1.1亿还到不了印尼人口的一半。


为什么拥有1亿人口的埃塞俄比亚几乎毫无存在感?

其实这和尼日利亚没有存在感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黑非洲,国际地位低,所以就没有什么存在感。

其实尼日利亚相对而言是非洲比较发达的经济体了,在黑非洲算是比较发达的地区了,他们也是走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而且尼日利亚有个尼莱坞,就是类似于美国好莱坞和印度宝莱坞的电影工厂,多生产制作周期短,投入人员少,价格成本低廉的武打电影。

而埃塞俄比亚也是黑人国家,并且其境内有大量的基督徒,是黑人国家中信仰基督教比例最高的国家。

而且埃塞俄比亚的立法很独特,不是现在的格里高利历,而是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立法,一年有十三个月,一天有十二个小时,非常的独特。

二战的时候意大利飞机大炮没打过埃塞俄比亚土著,因为埃萨俄比亚在高原上,所以坦克开不上去,躲过了战乱。

埃塞俄比亚也是二战前非洲大陆上仅存的三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另外两个事埃及和利比里亚(不是利比亚)

实际上非洲还是有不少人口过亿或者接近一亿的国家存在感很低,比如刚果和坦桑尼亚(坦噶尼喀+桑给巴尔)。

总之亚非拉回家容易出现这种“人口多,但是知名度低,存在感低的国家”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5樓 發表于:2024-12-14 15:50

12345678:


新加坡、瑞士:我也是人口才几百万的国家之一啊,为什么我就没感觉到我没存在感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6樓 發表于:2024-12-14 15:51

作者:心随流水远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007289/answer/36363039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香港的投资基金里,有尼日利亚人,香港的创投企业里,有尼日利亚人,香港大学有不少尼日利亚学生,而他们的老师,也是尼日利亚的。在美国,有很多尼日利亚医生,程序员,暂时没听说香港有尼日利亚医生,但香港大学医学院的老师,有来自尼日利亚的。

11月2日

有必要更新一下,新任英国保守党党魁柏丹娜,父母都是尼日利亚人,她本人是软件工程师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846 回複數:75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12-14 15:51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