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9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383 68
(轉載知乎)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SE) 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1樓 發表于:2024-4-10 00:26
作者:知乎用户dO0xNW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6836/answer/6009191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读完LSE的MSc Economics也半年了,来这里说一点感慨吧。


在LSE,Econ也算自己独一个了,毕竟一整座32L就是Econ的。的确没有校园,但也不觉得迷失,因为来来去去就是32L念书,休息,讨论,甚至吃东西也在那。整天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的东西,挺爽的。


坦白说,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s简称是LSE而不是LSEPS,的确说明了LSE对Econ的资源倾斜。


答主本科是HKU的经济+数学。去过NUS交流半年读数学。个人评价是NUS>LSE>>HKU。


LSE好的地方有很多。
交通方便,有地铁站有公车,答主是踏自行车上学的。下课了随便去CBD career event,就在隔壁。
教学认真,Alwyn Young的教学真是我学过Econ里最好的。除了下学期的Econometrics(和你自己挑的选修),不存在教得不好的课。
Academic advising也很好,PhD talk啊什麽的都很多,答主本科成绩一般,读了MSc後一年申博,拿了Duke的PhD offer,说明MSc的Reputation还不错。
同学水平是真的高,有做了几年投行才来读的,上过电视讲股票的,19岁来读的印尼天才。反正眼界是拓阔了许多。
32L环境挺好的,休息学习都好。
住宿对看习惯了香港房价的答主来看,认为宿舍性价比还满高的,交通,设施,服务都不错。


LSE最大问题是没校园,也没好吃的。
在MSc的一年我都只有骑车上学这个唯一的运动,因为设施是真的少。
32L也比较孤独吧,也许是有装修封路的原因,感觉和本部很有隔阂,别系的学生基本不认识。
吃东西这个嘛,毕竟这是英国...


学习压力也挺大的,至少MSc Econ一点也不水。你要是想整天去浪,那也就别想Distinction了。感觉这个program比较适合喜欢念书的人去,不是很career oriented。


嗯,就先这样吧。这年MSc感觉值了,虽然确实贵。


欢迎提问,尽力回答。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2樓 發表于:2024-4-10 00:27

某匿名用戶: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3樓 發表于:2024-4-10 00:28
作者:啊哈哈哈哈噫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6836/answer/2507681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LSE给我最初的直观感受基本是英国版的我人。男女比例迷醉,学校小的让人惊叹,Old Building 4楼的餐厅难吃到哭泣,如果连课并且不幸的是上一节课在NB下一节课在T1那意味着就算以博尔特的速度也一定会迟到…

凡此种种吐槽大概能说上几个钟头。但如果让我说爱她的理由,大概能唠上几天几夜吧。
在LSE读书,让我最大限度的感受何为自由和探索。
之前在华威读书的时候,开始接触英国式教育,但没想到来到LSE,这种包容和延展性让人感受更深。LEC就不赘述,毕竟全世界的LEC在我体验看来都没太大差别,SEM让我吸收到更多的养分。教授不会干预你的想法,不会指出你是“不对的”,不论有什么样的见解,哪怕天马行空,哪怕匪夷所思,都可以切入剖析,是谓探讨。好多“无用的内容”有时恰恰能够激发你的灵感,比如我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是在一次SEM结束后和同组同学在公交车上继续课上的话题得出的。
这种自由不仅是体现在学习的内容上,也体现在学习的形式中。同flat有读统计学和管理学的,再加上我自己是学Social Anthropology的,大家的学习生活完全是建立在自身的规划之上的,pre/case/essay大概不到大学每学期的十分之一,至于quiz和mid压根没有,所以你可以放纵自己把春秋学期浪过去,但与此同时需要承担在Summer Term累到爆肝的痛苦和挂科的风险。毕竟每天熬夜都有读不完的reading了,LSR的调侃可是由来已久的。
总之在LSE有听不完的讲座,参加不完的SEM,和导师围着炉子探讨魔法世界也是有的,突然很想念DG的说233333,他可是教会了我们去哪个市场可以买到又便宜又好的食物家具甚至是suit呢。
离开这里,还是会想念的,哪怕只是Lin的一小片好风景,图书馆睡了很多次觉的大沙发,纪念品店丑到爆炸的卫衣,我想再看到红底白字的LSE标,依然会觉得亲切又灿烂吧。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4樓 發表于:2024-4-10 00:30
作者:奥科特国际教育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6836/answer/239950112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校简介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简称:LSE;中文简称:伦敦政经),1895年创立于英国伦敦,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为伦敦大学联盟成员和罗素大学集团成员,被誉为金三角名校和G5超级精英大学。




学院的主校园位于伦敦市的法律中心Holborn,毗邻皇家法庭、英国广播公司
和伦敦四大法律学院(其中最著名的林肯法律学院就近在咫尺),所占区域大致界于伦敦西区和伦敦金融城之间。




LSE位列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49位,学校专注于社会科学研究,在政商界享有卓越口碑。校友中诞生了18位诺贝尔奖得主、55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31名英国下议院议员及42名上议院议员。且拥有全英比例最高的世界领先级研究成果。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领域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二,政治学、经济学、金融学、新闻传播学、公共政策学、地理学等11个学科均是世界前五。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入学竞争十分激烈,平均13.4位申请者才收获1张入学许可,总体录取率低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申请要求

本科


语言要求:雅思成绩要求总分7.0以上,单项不低于7.0分;
托福成绩要求总分107分,单项不低于25分


学术要求:国内生可以使用IB、A-level、或AP课程成绩直接申请;或凭大学第一年成绩+高考成绩、高中成绩直接申请;以及攻读伦敦大学国际预科课程一年再申请


费用:
学费:平均17040英镑;生活费:12000-14400英镑


硕士


语言要求:雅思成绩要求总分7.0以上,单项不低于7.0分(部分专业要求7.5以上)
托福成绩要求总分107以上,单项阅读与听力不低于22分,写作不低于21分,口语不低于20分(部分专业要求109以上)


学术要求:
授课型项目:TOP30学校本科均分85分以上;非TOP30学校本科均分90分以上
研究型项目:TOP30学校硕士均分85分以上;非TOP30学校硕士均分90分以上


费用:
学费:15912- 34200英镑;生活费:12000-14400英镑


校园生活LSE的螺旋楼梯图书馆——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
始建于1896年,是全球最大的社科类图书馆。图书馆的藏书超过了四百万册,内容涵盖了大部分社会科学相关学科领域。除学校考试期采用全天候开放模式以外,其他时间段改为早八点至晚十点开放。此外,LSE的师生也有权使用伦敦大学联盟下其他各成员学院的校图书馆,以及位于罗素广场的伦敦大学议事大楼等其他设施。




LSE周围交通也非常便利,距离学校最近的地铁站是霍本站、坦普尔站和科文特花园站。从学校步行至圣潘克拉斯火车站大约只需要25分钟。此外,到Aldwych和国王大道的公共汽车会直接停摆于学校所在的Houghton街旁。同时,学生选择在伦敦地区兼职打工通常可获得不错的时薪(6-8英镑),因为伦敦的平均薪资水平较之英国其他城市要高不少。




伦敦政经学院将学生的住宿安排在其开设的学生公寓,这些学生公寓分布在伦敦市中心的十个不同的区域。在学生公寓中居住的学生超过3,400人。此外,大约有25%的本科新生居住在伦敦大学校际宿舍中。和其他大多数位于伦敦的大学相同,LSE的校园内部不提供住宿。




-End-
奥科特留学咨询

在留学申请这条路上,如果你希望得到的帮助是:有明确的指导方向,也有让你发挥的空间;
那不要错过和我们聊一聊!添加奥弗为好友,获取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奥弗WeChat:aucta015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5樓 發表于:2024-4-10 00:31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6836/answer/950996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去年在lse读了一年哲学(大一),这是迄今为止我做过最后悔的决定。我高中在美国读的,所以比较的基准点是倡导不同学科融合
交流的美国大学。

凌萧的基础,我再吐槽几点:
1.首先,你选了专业后一般没法改,然而18岁的你怎么可能预测未来三年的学术兴趣?其次,课程都帮你规划好,学生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lse的老师主业是研究,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学校对学生的关怀的唯一体现是career service。
2.伦敦政经如果不进行彻底改革(eg.跟帝国理工
合并,自由选课,选专业),会极度削弱学生的竞争力。大部分人都觉得lse
是个技校,主要培养banker,accountant,consultant and lawyer,但这些传统的高薪工作正经历极其剧烈的technological disintermediation,它们所需要的skillset在lse的课程里完全找不到踪影。一个具体的例子可参见Michael Lewis的Flashboy。
之前跟一个今年去accenture(consulting firm)的学长聊过,他说想做technological consulting,问他会不会machine learning/big data analytics之类的,他说只会excel,期待参加公司培训。他读的还是business maths and statistics
,不禁有点怀疑这十年里lse的course catalogue有没有变过。
3.最令我无语的是management这个major,是要定向培养
hr吗,还是上的都是太子爷?英国的高等教育异常僵化,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都很复古。很多聪明的孩子也知道学这些东西没啥用,所以生活里只剩下networking
和最后一个月的高强度复习。
4.lse一年上课20个星期,每个星期的1小时lecture,1小时讨论,每人只能上4门课。
20*(1+1)*4=160小时。我个人觉得LSE的course load
轻得不能再轻,教学内容古板,第1到第6个星期之间没有需要交的作业。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没有作业就意味着没有反馈。对于学文科的同学,lse老师给你essay
的反馈不会多于1个paragraph。也就是说,在一整年里,从一门文科课中,你得到的反馈大概是三个paragraph。美国任何一个文理学院的教授都会把你的essay变成红色的海洋,因为不去深抠每个句子、每个论点,写文章永远在原地踏步。
美国大学一学年为30个星期,每节课每周的lecture至少3小时,1小时discussion,可以在能力范围内上任意数量的课,但至少上三门

拿我在uc berkeley
读数学和计算机的同学为例,她上了5门课,其中三门课的lec为3小时,两门为2小时,discussion一共为5小时,30*(3*2+2*2+5)=450小时。她还当了discrete maths
的TA,同时在Robotic lab每周program 15-20小时。

5.最后想说的是,因为社科说到底是domain knowledge that could be picked up along the way,但这个时代的好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统计数学
等知识却不能。另外,去年的advisor,也是哲学部门的头,貌似改行研究Electrical Engineering了。
6.总结下,身边在选择学校、专业、职业上走了点弯路的人(包括我)可能犯了如下三个错误:
(1).Underestim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r predicting self and future self(Daniel Gilbert的研究)他给出的方法是,做决策的时首要参考已成为未来的你的人的感受,并且样本要足够大,样本的经历和价值观足够相似(data cleaning)。选择试错代价比较小的选项。这也是婚姻的吊诡之处。
(2).Overestimate our uniqueness and ignore the larger trends and stats.宏大
叙事之所以激动人心是因为它是无数个价值观不同的理性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行为轨迹。除开绝少数天才,如John Von Neumann/Terence Tao/Toni Morrison,形势比人强。从分析未来的经济里有哪些人是不可替代的倒推,结合已知智商上限,选取一个最佳学科组合。
(3).Know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conditions under which you will be happy.It's quite hard because you usually don't know all the componets
 of a given environment that enable you to thrive until you are in an unnurturing environment
.So in order to figure out,you can ask yourself constantly:why do I feel content at this given moment?what are the sources of my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6樓 發表于:2024-4-10 00:31
估计你也看不到 不过我是想你的 一直…
-------半夜睡不着刷到了这个问题。想说点伤感的题外话(´・_・`)
曾经有个LSE的PY,大概他是让我难忘的人。
突然莫名其妙的出现 在一起了
后来莫名其妙的消失 断联系了
我英语渣,第二天要交论文,他在公司刚刚忙完。就来我这里帮我不到一小时搞定了论文,换成我估计要通宵或者到四五点。
有一次不开心闹情绪,他问我怎么了,我说要预习,听不懂。他很有气场地说了句:“我他妈教你!”
好吧,自此他让我对LSE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感觉出来的都是大神级别!
他是economic的本科+硕士毕业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6836/answer/730481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7樓 發表于:2024-4-10 00:32
作者:TOM 钱叔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6836/answer/21113609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毕业10年,时间如白驹过隙。在职场初期,学校文凭曾经是敲门砖,越是后来,越是觉得在学校经受的锻炼,那段经历赋予的眼界,培养的做事态度更是陪伴一生的宝贵财富。
记得当年在没有空调的图书馆看书,趴桌上睡一小会儿醒来看到边上人奋笔疾书时候油然而生的罪恶感。当年在Northumberland House单人宿舍挑灯夜战也做不完的reading,教授手把手帮自己改论文数易其稿的耐心细致以及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这些锻造了我们的学术品格,锻炼了坚忍性格。实话说,虽然学校名声在外,教授里面不乏大牛,但是学习主要靠自己甚至靠自学。因为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有限,所能涵盖的远远少于阅读任务所涉及的范围。这还不算一些教授确实带各种口音,讲解也不一定个个都很深动,深入浅出。所以要保证高分,自己吭哧吭哧做阅读,完成每一份作业,用好课上课下的提问机会可能更是关键。
生活上第一次见识到大冬天下午2点天开始黑下来,假期享受飞欧洲大陆的便捷,去牛剑参观的GREEN LINE,还有圣诞期间的OXFORD STREET打折,很很怀念当初校园的周围壮观的大本钟,议会大厦,BBC BUSH HOUSE,CHINA TOWN 以及大英博物馆,NATIONAL GALLERY各种步行可达的免费博物馆资源等,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生活环境布满名胜古迹,走路去趟TASCO路过好几处文化遗产和保护建筑,简直是奢侈。
问问当初的同学,每个人现在天南海北,记忆的侧重有所不同,但共同感受是感恩、怀念那段岁月。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8樓 發表于:2024-4-10 00:34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6836/answer/707649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MSc Econometrics and Mathematical Economics校友,现在美国读博。
作为一个不算太水专业的校友,我对经济系,特别是 MSc. EME 项目的观察是:


录取方差比较大。有很厉害的也有很水的人。
不幸的是,国人大多数都处在分布的下半部分。
课程难不难?客观来说,较国内一般大学扯谈院系(如北方某文理985经济系)强度大得多,较国内较好院系(如北方某文理985数学系)强度略大。不知道与国内一流院系比(科大各种基础科学系,北大光华,清华经管)如何。
但是说真的难到爆炸么?也并没有。以我这种不学无术的水平也能拿全班前3,有的技术含量不那么足的课平时不写作业,只听听课记记笔记也能考到全班第一。毕竟一考定终身,中国人在这方面还是有充分的经验的。
结论就是 EME 整体训练水平已经不如原来那么在全球独树一帜了。只能算是个 solid 的 programme
然而不幸的是,即使在考试上有巨大的 buff,仍然有部分国人处于挣扎的状态。
挣扎的原因基本上就是水平不够和(或)英语不过关。不排除有国内学校给分过高套利申进 LSE 的情况。
当然,欧洲同学也有水货,只不过比例比国人低。
虽然经济系去年博士 placement 好到飞起(北美 top 5 水平,目测比我现在学校的 placement 持平或略好,而我校一直以 placement 逆天而闻名的),然而这些好 placement 并没中国人什么事。
phd 项目设计比较先进,这方面至少比 oxbridge 好。也比 ucl 早。
然而 phd 培养模式偏放养,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足。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9樓 發表于:2024-4-10 00:34
更多回答請見原問答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6836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383 回複數:68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4-10 00:34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