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知乎)中国哪些省属于是那种“拼凑出的省”?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作者:路子墨的小昕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2526537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从宁夏,绥远,察哈尔,热河,黑龙江,拼凑出来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甘肃。陇县不在陇,在陕;秦州不在秦,在陇;陕县不在陕,在豫。太有意思了。而甘肃更有意思。甘肃14个地州市的人只要出甘肃省,都不能用一种方言交流。从文化上看,陇东(庆阳、平凉)比陕北陕南好多地方都更陕西,方言是北方官话之关中方言区。陇东南(天水、陇南)就更丰富了,各县都有差异,甘谷、武山方言很难懂,就是省内,好多人也听不懂。陇东南其他各县区自东北向以南分别受秦、蜀文化影响较大而又别具一格。陇中包括定西、兰州、白银等,大同而有异,有两大文化优势区:兰州为中心的文化区和以定西为中心的文化区,方言里有很多古汉语的遗存,如“孽障”“调羹”“罢了”“喧”等等。河西走廊又别具一格,但武威、张掖、酒泉之间又有差异。此外,还有一个藏族自治州——甘南,一个回族自治州——临夏,一个蒙古族自治县——肃北,一个哈萨克族自治县——阿克塞,一个裕固族自治县——肃南……总之,从民族和文化来说,甘肃实在是太丰富了,这和云南有点像。
从地理上来看,甘肃是黄土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过度区,地质灾害频发,省内有六盘山、西秦岭、祁连山等山脉,地理形态多样,也塑造了多样的文化。
作者:刺猬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1531341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作者:一叶落而知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1643263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拼有两种,一种是文化上的拼,一般跟语言和宗教有关;一种是地理上的拼,跟山川有关。而文化和地理之间的关系往往强相关。 文化上的拼最典型的是云南,26个民族,生活习俗宗教语言都不太一样,差别非常大。比如版纳(傣族)、大理(白族)、红河(哈尼族)、香格里拉 (藏族)、楚雄(彝族)几个大的民族,文化和地理以及语言服饰差别太大了,比如去了版纳感觉是到了国外。 
版纳勐海 至于只有几千几万人的少数民族,就是住在一个村子里都不一样,离昆明不到百公里的石林,怪石林立,住着撒尼族 ,第一次去的人,倍感新奇。 
省城昆明禄劝县 信基督教的村子很多,其境内还有个雪山。 
昆明轿子雪山 地理上的拼比较有名的是陕西,一座秦岭隔开完全是两个世界。安徽也是,一条窄窄的淮河,把安徽分成南方和北方。 
汉中油菜花 
安庆天柱山 四川省的四川盆地和藏区也完全不一样,而且很近,都江堰过河就要开始爬山上藏区高原了,往西一百多公里就可以进入终年下雪的毕棚沟 ,或者往南一百多公里的巴朗山就可以环视雪山群。 
毕棚沟 
巴朗山看雪山群 大部分省周围是山中间是平原或盆地,看起来很破碎,但文化上差别并不大,拼的感觉不明显,就像披萨,不能说他的边和中间是拼的,但一半是甜的水果一半是咸的蔬菜,就叫拼了。 内地文化和地理差别最大的是南北,以秦岭淮河为界,除了陕西和安徽 ,还涉及江苏和河南。 
地理三大阶梯也是气候分界线,差别可能更明显。 
第三阶梯分界线的大兴安岭 、太行山和巫山是省界,而雪峰山则穿湖南而过,让湖南有了湘西张家界 世界级风光,与洞庭湖平原完全是不一样的世界。 第二台阶分界线的昆仑山 把新疆沙漠和青藏高原隔开(阿里有一半属于新疆),这应该是各省中最大的地理和文化差别。 
阿尔金山 和祁连山也是省界山。再往南,分界线穿四川云南而过,是汉族和藏族的(农牧)分界线,分界线的横断山区是中国最美的地区。 其实还有一个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两边差别也不小。北段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涉及内蒙甘肃新疆和西藏。 内流区湖泊大多盐湖,水不能喝,对周围百姓生活影响肯定不小,因为矿物质丰富五彩斑斓,现在旅游都很火爆,比如茫崖翡翠湖 ,茶卡盐湖等。 
外流区都是淡水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但也有盐湖,比如山西最大的湖就是盐湖,而且就在运城边上。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作者:哈士奇机长大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16674139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 呼伦贝尔 和黑龙江玩 兴安盟 和吉林玩 赤峰 通辽和辽宁河北玩 锡林郭勒 和河北玩 乌海 阿拉善和宁夏近 鄂尔多斯 和陕西亲近 包头 发展的比首府呼和浩特 好得多 就剩下首都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 在一起 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2400余公里,冠绝全国,辖3盟、9市、101个旗县市区,其中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和江苏省之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近代以来,内蒙古的版图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2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并在12月下旬将领导机关驻地迁至张家口,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划定了新的内蒙古“骏马”版图。 1954年3月6日 , 撤销绥远省,蒙绥合并,4月25日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1955年7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决议,决定撤销热河省建制,将以牧为主、农牧并举的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赤峰县、宁城县、乌丹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国务院第26次全体会议正式批准,将甘肃省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恢复了阿拉善旗建制,改额济纳自治旗为额济纳旗,并将这两个旗合并为巴彦淖尔盟 。巴彦淖尔盟管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和巴彦浩特市。至此,内蒙古实现了统一的民族区域治,“骏马图”最终“绘制”完成。 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出于意识形态考虑,中央原本决定撤销内蒙古自治区,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设立、撤销省、省级自治区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变更省界由国务院决定。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停止办公了,撤销内蒙古自治区的决定无法做出,国务院还存在,只能由国务院做出改变内蒙古边界的决定。 1969年7月,国务院决定改变内蒙古行政区划,将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分别划归邻近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将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分别划归宁夏和甘肃,这样,内蒙古自治区虽还存在,但只剩下中间一部分了。 “文革”结束后,内蒙古人民要求把划出去的地方再收回来的呼声很高,乌兰夫也向中央提出了归还内蒙古自治区地域的要求。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79)中发42号文件《关于恢复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的决定》,从1979年7月1日起,恢复内蒙古原来的区划,被分割出去十年的内蒙古自治区骏马版图终于复原了。 “文革”结束后,内蒙古人民要求把划出去的地方再收回来的呼声很高,乌兰夫也向中央提出了归还内蒙古自治区地域的要求。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79)中发42号文件《关于恢复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的决定》,从1979年7月1日起,恢复内蒙古原来的区划,被分割出去十年的内蒙古自治区骏马版图终于复原了。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安徽
同样是江南省分开来的,但是安徽实际上远比江苏散。
只不过安徽各地比较穷,散装程度的表现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而已。
但凡省内有个城市GDP比合肥高,必然会拉踩合肥。
但就算没有,没有都要从隔壁借一个。
从地理上来说。安徽江苏,都被淮河和长江,从南到北一分为三。
但是江苏境内有大运河勾连南北,同时几乎省内都是大平原。
而安徽的皖南、皖西地区都是大山。
所以安徽的交通条件远不如江苏。
安徽散是真的散。
作者:天方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3274274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搽镜人:
所有省都是拼出来的,只是拼接的差异大不大而已,比如陕西、江苏安徽这种各部分差了异大,比如山东这种看不出差异的,但内部分为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三个方言区,广东也是分为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还有湖北这种合缝怪。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0xlambfish:
陕西,汉中像四川,安康像湖北,关中融合西北和中原,陕北又像山西,其拼凑迹象可谓相当显著。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该账号已作废:
日伪痕迹严重的假吉林省、假辽宁省、假黑龙江省、假蒙东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我们河北,文化上秦皇岛和承德贴近东北地区,同时承德也贴近北京,唐山算是北边分化较为明显的地方了,张家口贴近山西加内蒙,廊坊北边贴近北京南部贴近保定,但是以前属于天津,沧州口音像是山东话加少量环渤海成分,同时内部还有任丘这样贴近南部中心的,保定,北部涿州等地基本上贴近北京,南部与石家庄东部以及廊坊南部,沧州部分地区以及衡水形成南部中心,而这个南部中心越向东就越接近于山东,这个情况在石家庄,保定不明显,在衡水就比较明显了,最后邢台邯郸,除了从河南嫁过来的大名府都是山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比较接近山东的南部核心和一个被天津北京分尸了的北部单独运作的唐山,而且东北话中的口音有一部分确实与唐山密不可分,唐山与辽西自古以来就自成一体,最西边的锦州口音与唐山最接近,越往外走口音越淡,受唐山影响越少。
河北省的存在让地图变得丑陋,而且它和黄河一点边也不沾。。。
作者:知乎用户Ucfpp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1454012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kayak:
经典安徽,淮河长江横分三块,建国后为了让这团边角料起码算个省,省会才定的合肥 皖北是河南山东不要的,皖中跟湖北南京江西,皖南跟南京和浙北。或者遵循历史和地理河流走向复古南直隶 
人人都有份

古代南京是淮河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南直隶天然的省会中心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紫川v流风:
真•拼凑出来的省:陕西。
众所周知,秦不列颠内部分成三块,陕北关中陕南。
西边还有一块保留地陇东。
东边也有一块被占去的领地河东。
陕西是省界划分犬牙交错原则表现最突出的省。
本来与关中源出一脉同根同源的陇东被强行划给了甘肃,让甘肃东西不能兼顾,内部不能形成合力。
前出基地河东划给了山西,让关中失去了东进的桥头堡。
细看陕西地图,腰部像被打了一拳,就是因为这两块地方被分出去了,导致陕西腰部特别窄。
而陕北的情况更为特殊。
陕北必须得被关中管,不管不行。
因为陕北自古出反贼。
一旦中央政府不能给陕北一个说法,那陕北就要给中央政府一个说法了。
所以陕北必须得和一个更加强势的地方划分在一起镇着。
这也是虽然陕北和关中习俗差别非常大但必须划在一起的重要原因。
如果陕北和内蒙河套地区、晋西北地区以及宁夏东部划在一起,也不是不行。
但那样的话陕北必将坐大不好控制。
这些地方也没办法对陕北形成压制。
附近唯一能压制陕北的只有关中。
所以因为种种原因,七拼八凑,陕西省就成了现在这副德行。
而南边的汉中和部分安康和关中有秦岭天险阻挡,又强行给划进了陕西。
四川四川,四道川有两道都不在自己手上。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Love落寻:
最典型的应该是河北吧,秦皇岛像东北,张家口像山西,沧州像山东,邯郸那一块算是原本的河北。后来又感觉不能让一个人口这么多的省把北京全环绕起来,又设了个直辖市天津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蝼蚁与鸿鹄:
江苏,安徽,广西,陕西,河北
另外福建感觉是很多个地区组合起来的,但是基本上是最优搭配状态,服从地形特点。
江西感觉是两块拼起来的,赣北赣语区同赣南客家地区,分属于泛江南地区和华南地区
其实绝大多数的省内都会有几种文化,单一文化的省是是较少的,当然东三省可以说是单一文化,浙江可以说是吴越文化是完全主体的省,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省都是几种文化。但是几种文化下也分不同的类型,有的是同一个大范畴内部的文化差异,例如湖南的湘语区和西南官话湖广片,整体上说都是湖广或者长江中游这一块大区域。其实广东也是如此,广府、客家同闽南系都属于华南这一个大范畴内的民系,只不过历史上的宗族械斗和珠三角同粤东西北等其他地区的经济差异等加上各种声音的渲染被放大才给人呈现出了“散装感”,但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此外,某种意义上散装的特点和历史杂糅有关系,湖南同广东这种基本上都是服从山川形变意义下自然形成的省,这种状态下的文化分异往往是内部分化形成的。而江苏安徽是人为拼凑的省,自然更加散装。
江苏、安徽和陕西属于明显跨大区域甚至多个大区域的那种省,江苏和安徽横跨中原淮海文化地区(北方南界),大别山以东的江淮文化区(南北过渡区)和江南吴越——皖南文化区(江南地区)。而陕西跨陕南山区(西南),关中谷地和榆林——延安黄土高原地区,这类属于明显有大的区域分异的,才是散装。
看到有人评论留言到河北,那就补充一下河北吧,具体有没有人可以留言介绍一下?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重案组之虎:
除了港澳台和部分直辖市,基本上都是拼凑出来的。
广西桂林那边明显和湖南文化更为相近。
粤西和广东文化相近。
广东省内主要又有客家人、潮汕人、广府人三大块。
然后湖南那边,湘西和其他地方文化完全不搭边,他应该丢到贵州那边去。
湘北那边的岳阳,和其他地方交流也不多,反而和湖北更亲近一些。
河南那边,信阳天天被开除省籍。
江苏南京日常被人嘲讽徽京,旁边那三哥们和安徽其他地方又不熟。
辽宁的大连经常被辽宁人吐槽山东人。
内蒙古就更那啥了,完全可以拆成几个。
四川那边为了制衡西藏,一堆藏族地区,例如妈妈省的。
新疆南疆和北疆交流极少。
陕西的陕南和四川文化更相近。
哦,也不完全是这样。
比如河北,这哥们是被拆成三分。
最应该做省会的俩城市润走了。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酸酸甜甜:
根据我待过的地方来看,这种拼凑感从高到低为
甘肃>内蒙古≈河北>新疆≈陕西≈江苏>四川>广东≈福建≈山东≈青海>其他省。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明清的犬牙交错划分原则,导致大部分省都是拼凑出来的,以下标准都保证划分有较大范围,且不同划分之间有较大差异
可以划分为三块的省有:
江苏(苏北中原文化,苏中江淮文化,苏南吴越文化)
安徽(皖北中原文化,皖中江淮文化,皖南徽州文化)
陕西(陕北黄土高原文化,陕中关中文化,陕南巴蜀文化)
可以划分为两块的省有:
四川(川东巴蜀文化,川西青藏文化)
其他省份可能是我一时没想起来也可能是不满足上文条件,例如湖北可以分江淮巴蜀两湖三种文化出来,但实际上三种文化在湖北融合的较好区别已经不显著了
作者:li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1467276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你是说,比干省? 
作者:逍遥撰良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1529403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作者:杨旸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243933459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典型的就是安徽,大部分都属于江浙民说吴语江淮话。但北边是说北方话的河南人,南边是说江西赣语的江西人,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故而有人戏称安徽人属于南还是属于北方?其实安徽的南方、北方、和中部都不是一路人。 

这种情况不光体现在安徽,安徽只是将这种特征放大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是这样,被拆分重组的。 少数民族的蒙古被拆成好几个部分,新疆东北河北青海都有分布,看似本部的内蒙古又掺入了很多非蒙古族地区。藏区被拆成西藏、青海两个大区,藏区在四川和云南部分也有分布,四川的一半都是藏区,还故意在青海省迁入蒙古族、汉族和回族几个民族不让一家独大。西北被拆成陕甘宁,东北分为辽吉黑。其实像这种由于区域太大而被拆分的大区还可以理解,但有一些明明不大却还是要分就…… 江南省本来大都是说吴语的江浙民系的江浙人,都是说一种语言血统接近的民系。但拆分成江苏、浙江、安徽三个大区。 其中江苏省,南部才是江浙人,江苏北部(苏北)是河南人山东人这类北方人。 
安徽省的组成更是乱,刚才已经说了,安徽的南方、北方、中部都不是一路人。刻板印象中的安徽在中部,是说江淮话吴语的江浙民系,北边说北方话河南话的中原民系,南边说江西赣语的江西人与客家民系 ,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故而有人常常戏称安徽没有省会,南京才是安徽人心中的省会。或者安徽人属于南还是属于北方?其实安徽的南方、北方、和中部都不是一路人。 内蒙古说东北话和山西话,陕西的南边说四川话,北边说陕北话也就是山西话。广府三大民系,广府民系 ,客家民系,潮汕民系 。广东西边也是刻板印象中的广东人大部分是说粤语的广府人,和广西的部分是一个民系,两广一开始本来都是一个语系民系。但广东的中部和北边是客家人来自江西,东边是潮汕人属于福建闽南系人的分支……。 
这种省份划分看似不合理的情况在全国比比皆是。所以题主问出这种问题我觉得有点好笑,因为论“拼凑感”全国的所有省份都有这种特点,只是有些比较少所以才存在某些刻板印象,但几乎所有的省份都存在拼凑现象。 在省份划分上的“拼凑感”不是针对谁,而是一视同仁。 

有的省份有刻板印象,是在一个大区加入其他。相当于互相都有对方的一些地区,只是有一个主流。 基本规律就是混,大区拆开,小区加入。一个省份的构成不能太纯。如果成分太纯的话不能太大太强。 当然其他省份地区虽也有零散分布,但数量不够,人太少就不再此类了。 如果有人觉得人口与民系的构成不过是省份一个参考那就太天真了,从地理分布似乎也不太合理,大部分省份划分都遵循“犬牙交错 ”这个规律。意思就是省份之间不会有太平顺的线。省份边界基本上都是锯齿状。 至于为什么几乎所有省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无论是地理和文化都搭不上边却又被划分在一起,或地理文化相同却被拆开的。具体原因大家可以猜一下。 好吧直接说结论吧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两大原则: 山川形便 ,就是根据山川的分布、河流的走势,划分行政区域界限,尽量避免同一个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山川河流阻隔,方便行政管理和居民交流。 例如,岭南、江东等地理区域,历史上大都作为单独的行政区域管理,而不是将岭南和岭北合成一个行政区,把江东和江淮合成一个行政区管理。 “山川形便”这种原则有利有弊。利的一面是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地理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经济,弊端在于,如果政区的幅员足够大,地方官权力又过大的话,就可能利用自然天险,形成地方割据。 “犬牙交错”,就是故意违反山川形便的原则,将不属于同一地理区域放在两个行政区,或者将山川河流阻隔的两个区域放在同一个行政区,目的是为了加上对这些区域的统治,避免地方凭借山川河流阻隔形成割据。 元朝行省的划分原则就是犬牙交错,例如元朝故意将属于蜀地的汉中归陕西行省管辖。 明朝故意将黄河以南的东明县归河北(直隶)管辖,而将黄河以北的新乡等地归河南省管辖。 所以这些行政划分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防备地方势力过大的考虑。所以太强和太大的地区就会被拆开。混入其他成分就是为了制衡。当然也有一些经济与文化等等复杂的考虑因素。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山东(胶东 + 齐 + 鲁),四川(四川盆地 + 凉山 + 甘孜阿坝),辽宁(辽南 + 其他),甘肃(陇西 + 河西),青海(西宁海东 + 其他),江苏(苏南 + 苏北),安徽(皖南 + 皖北),陕西(汉中 + 关中 + 陕北),新疆(南疆 + 北疆),内蒙(蒙西 + 蒙东 + 呼伦贝尔)
重庆广东这种地理板块主次分明的省份就不算在内了。
作者:洛阳客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1530140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作者:Pol Pot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2554511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所谓的拼凑程度要按方言算,那福建可坐不住了。 
按之前的分类方法,单单莆田一个小城市所用的方言,就能跟广大北方+西南地区 接近7亿人所用的方言同一个层级。 十三大汉语方言 福建独占5个。 主要是福建内部各大方言差异真的比大家想象的还要巨大,这不是大伙儿凭感觉说“我们也是,出了村就听不懂了”,而是众多学者在浩如烟海的词汇和语音样本里研究出的结论。 当然,十三个一级方言这个说法应该是有点过时了,现在的理论(之一),可以如下图所示: 
这种东西,莫衷一是,毕竟那么多学者也都各执一词。大家不也都是选择一个流派去相信不是吗。 所以,我的建议还是不要拿方言说事啦。 特别某些省份,搞得好像“我散装,我骄傲”一样。其实,当他们真的走出去外省看看,切实的体会各地的风土人情,他们还会觉得自己的“散装”是独一无二的吗?恐怕,很多持这个观点的人,连省内的十三个市都没有走遍吧。 话说回来,福建地区的行政区划从汉代的闽越国之后就几乎再也没变过,我们还是很团结的(狗头)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不知道咋糊丸子了:
安徽应该算吧?
感觉比江苏还散装。
皖南、皖中、皖北,可以说老死不相往来,处处透着不同。
我国省份制度,沿袭了元朝的行省制,本质上就给各省掺沙子,避免了军阀割据。
就像四川的北大门给了陕西,
湖北的命名信阳给了河南,
河南的咽喉襄阳又给了湖北,
......
处处都是制衡。
但是,安徽这个省吧,被长江、淮河一砍三瓣,真的是互相不搭理。(江苏还只是互相看不惯。)
一说安徽菜就是徽菜,可徽菜只是徽州菜。
安徽喝什么茶?
额,,,,红芋茶?
安徽唱什么戏?
额,,,,
安徽说什么话?
额,,,,
宿州是安徽还是江苏的?
额,,,,江苏?
我知道毫州是安徽的,
那叫亳州。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马欧里斯特:
2个人邀请了我,就都不谢邀了,一视同仁 
不正经的回答:江苏、浙江(我一个在江浙混的朋友亲口跟我讲说浙江也散装,只是不内斗) 正经回答:内蒙 、东北 (咱们国家这个自治区除了名分照省有何区别?而东北也就辽宁好点,剩下的那是真的拼) 我不明白从呼伦贝尔 绵延至套西蒙古 的行政区有何实际意义,内蒙自古以来什么时候有过统一的行政区(外蒙倒差不多勉强祘是有过)。翻阅本朝钦定历代历史地图,唯一有类似是清朝的内蒙,但清朝的内蒙六盟 压根就不是行政区,人家连散装都不是,人家是各过各的。另外套西蒙古虽然可能与六盟涂成了同一颜色,人家跟六盟有关系吗?更不要讲呼伦贝尔连谭图都没祘进内蒙。直到今天蒙东仍然是铁杆的东北,据说套西蒙古还是更喜欢宁夏。当然如果让我来规划我也会这么拼凑,因为这tm是个正攵三台问题 再次引用我引用过很多次的文章,葛剑雄的《尊重历史,立足现实》 另一个例子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支解和恢复。“文革”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和西部分别被划入黑龙江、吉林、辽宁和甘肃四省,当时公开的理由是内蒙古辖区太大,东西、南北相距太远,开“积代会”(“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简称)时最远的代表路上要花半个多月,但没有公开宣扬的理由却是为了防止“内人党”(“四人帮”制造的“内蒙古人民党”冤案,实际并不存在)搞民族分裂,防止他们与“苏修 ”勾结,巩固边疆。 “文革”结束后,内蒙古自治区的辖区完全恢复原状,主要出发点是消除后者的影响。但前者也是客观存在,所以完全不予考虑也是不合理的。例如,如果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便利考虑,内蒙古与东北三省为邻的地区改由该省管辖,比由距离远得多的呼和浩特管辖更合理和有效。但两者显然无法兼顾,只能在权衡利弊和轻重缓急后做出选择 东北的同一性太强所以即便拼凑感觉也不是很突兀,除去通化白山归吉林管但口音与辽宁相通 

我父辈年轻时,蒙东就是东三省的 其实我还想加上宁夏,西海固与宁夏的渊源还不一定有套西蒙古深远,不过还是那句话,谈渊源有意义吗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整天发呆的阿呆:
广东!!! 从文化上说,是割裂的 广府+客家+潮州。各有传承。 这三者中任意两个之间的文化区别,大于除新青西蒙等省份外,大多数两个省份之间。 从经济上说,更是割裂的 北上广深,广东独占二席,还有珠海、佛山、东莞 等超强制造省。然而,粤东西北地区 可以说发展水平仅仅相当于中国中西部落后地区。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作者:我心相印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191083022828619047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从古至今根据“山川形变,犬牙交错。”理念拼出来的省有很多,随便举两个例子。 陕西拿了在文化上和四川更接近的汉中,其原因也无非是为了防止四川这个割据政权最喜欢的地理单元封起北大门。 

同样的,四川也拿了和川渝文化根本不同的藏彝文化区——西川,这里文化习俗明明和西藏更为相近,但是为了防止西藏出现异样再行割据,所以也就将此地划给四川了。 
为什么大小西川必须被平定,因为这是入藏必经之地,战略要道。 不过也有的省份是因为其他原因而行拼凑。 比如明朝的江南省 ,到了后来由于满清入主中原,防止江南民变所以把江南省进行了拆分,拆成了东西两边:江苏省和安徽省。有人要问了“为什么不是沿着长江、淮河横向拆分。”我认为,原因就是为了大运河 航道之上少设两个省,如果横向拆除,那么现在的大运河流经江苏的部分就是三个行省了。财政的负担会因此加剧,同时大量的冗官也会导致大运河通行效率降低,腐败更加横行。同时,由于原来江南省的南北差异较大,如果按照横向拆分,那么有些省份就会极端贫穷,容易产生变乱。尤其是在古代,黄淮水灾 肆虐,如果不是竖着拆分江南省,那很多原本可以省内协调的问题就要变成跨省域协调了,难度会变得更加大,产生的后果可能会更加严重。 

当然了,也有一些省份是因为出了一些伟大的人,所以值得拼凑。 比如,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其东西差异可能是东北和新疆的差距,但是还是被划在一个行政区划内了。 “西北玄天一片云” 当然还有一些城市保留在原来省份,比如有领导自称是四川人而不是重庆人,所以就没划走的广安。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远望号巡洋舰:
绝对是安徽。
江苏散装只不过是因为沿海省份各个市县经济都不错,经济上相互不服气而已。
安徽才是真正拼凑出来的。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从中原过渡到长江中下游。
安徽就处在这两个核心文化圈中间。
淮河水系是中原文化带,古代属于杀红眼的地区。
合肥巢湖和皖南都属于长江水系,包括安庆,无为,徽州自古都是重商重文的地区。
安徽就是在文化的碰撞下组合成省份。
而且淮河还是南北方的界河。
一边是千年平原黄泛区杀出来的地狱尖兵,一边是山山水水斯斯文文温婉如玉的商人和文人。
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山川与晚风:

初步潦草绘制,之后会再更新 经济、人文等方面“拼凑”的省份:河北、辽宁、江苏、安徽 、江西、山东、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相对统一的省份:北京 、山西、吉林、黑龙江、上海 、浙江、福建、河南、贵州、西藏、香港、澳门、台湾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作者:秋秋秋秋秋風熙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17144889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苏省和安徽省 洪武朝推行以淮治吴,把两浙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润州四地和自己老家凤阳及皖北大片地区划归南直隶,后清康熙朝又将南直隶拆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 

与之相反的是,浙江省保留了较高的完整性,从秦朝起就一直是一个完整的行政区划 ,也有着较为统一的文化。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宁南侯:
内蒙古是我国东西跨度最大的省,各地差异巨大,这就是内蒙古“拼凑”的实证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在王爷庙(今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成立,辖地包含现在的蒙东地区(没有赤峰南部),大致由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热河省、察哈尔省拆出拼凑而成
1955年,绥远省撤销,并入内蒙古
1956年,热河省撤销,宁城、赤峰、乌丹3县及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并入内蒙古
1956年,甘肃省巴音浩特州和额济纳旗合并为巴彦淖尔盟,划归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