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203387/answer/22651185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就在100多年前,古巴差点变成了美国的一个州,而且提出这个今天看起来近乎荒谬建议的,居然是古巴革命党人。
说起这段历史,就得提到一个古巴名人:革命先驱、古巴国旗的缔造者纳西索.洛佩斯将军(Narciso López)
古巴国旗并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卡斯特罗革命”的产物,它“出生于”1849年,比出生于1926年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年长”77岁
来自西班牙殖民军的反西班牙殖民斗士
其实严格地说,洛佩斯原本不是古巴人,更非天生的古巴革命者,相反,他曾为西班牙效力,甚至为西班牙殖民军作战。
他祖籍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区,1797年出生在当时西班牙南美殖民地、今天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父亲佩德罗是一名当地富商。20岁时他当了一名西班牙将军罗德里格斯的秘书,似乎前途无量。
但他的前途因为南美独立战争而改变:1820年,他被强征入伍,作为西班牙殖民军的一员,迎战“南美独立之父”西蒙.玻利瓦尔的革命军。1821年,殖民军惨败,洛佩斯不得不连同全家,随着溃军登船逃回西班牙本土,定居巴伦西亚。
尽管战败,但洛佩斯却表现出出色的军人气质和才能,年纪轻轻就升至上校军衔,在被称为“委内瑞拉独立奠基之战”的卡拉沃沃战役中表现突出,尽管战役以西班牙的失败告终,但死里逃生的他却赢得了一大批年轻军官的尊重和推崇,也赢得了足够的知名度。
他在西班牙的仕途起初一帆风顺,曾担任塞维利亚(西班牙旧都)和首都马德里卫戍司令,1825年,他被任命为西班牙驻古巴总督的助理,第一次踏上了这片后来与他息息相关的土地。
在这里他迎娶了杜尔赛斯侯爵的妹妹,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并获得将军军衔,摩拳擦掌,打算大干一场。1843年,他获悉自己有望担任古巴总督,兴奋不已,但结果不但未如人愿,反倒在新总督上任后丢掉了助理的饭碗。悻悻回到西班牙的他辞去军职,投身金融业,结果屡屡失利。
就在这时,他在古巴结识的一些土生白人朋友,和以前南美的军中战友,出于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不满,开始组织一些秘密团体,开展争取古巴独立的地下活动,出于袍泽之情,加上对自身境遇的不满,洛佩斯也参加了这些组织的活动。
他们的活动很快被西班牙当局侦知,1848年,组织遭到破坏,许多同志被捕,听到风声的洛佩斯不得不再次横渡大西洋,第一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邮票上的古巴革命先驱洛佩斯将军
不朽的旗帜
洛佩斯虽然成了流亡者,但他并不孤单落魄,因为在美国,有许多当年和他一同并肩作战、一起死里逃生的昔日殖民军官,不仅如此,作为当年的年轻名将,他享有一定的声誉,这给这位失意者带来不少安慰。
但洛佩斯可不是个胸无大志,只想老死床箦的匹夫,他渴望建功立业,渴望轰轰烈烈的战场生涯。在美国,他坚定了谋取古巴独立的立场,并很快成为古巴革命运动公认的领袖之一,奔走于政客、商人云集的纽约,和古巴裔众多的新奥尔良,为革命事业奔走谋划。
在新奥尔良,他结识了古巴爱国诗人多隆(Miguel Teurbe Tolón),后者认为,古巴需要一面象征独立和自由的旗帜,并用铅笔在纸上画出了草图。洛佩斯对此兴趣盎然,亲自加以修改,最终在1849年,由他和多隆大力推动,古巴在美国的多个主要革命组织,都接受了这面崭新的旗帜。
这面旗帜由象征海洋(一说象征古巴最早的三个省)的三条蓝道、象征纯洁爱国事业的两条白道组成,旗帜左侧有一个红色三角形,这是天主教共济会的标志,象征通过流血牺牲赢得国家独立,三个角象征平等、博爱和自由,红色三角形内的一颗白星,灵感来自德克萨斯的“孤星共和国”(由美国挑动的、德克萨斯脱离墨西哥独立后建立的国家,不久便并入美国),象征“绝对自由的古巴人民)”。
这面旗帜后来被洛佩斯携回古巴,成为独立战争的标志,此后“古巴革命之父”何塞.马蒂、古巴共和国的缔造者卡斯特罗先后举起这面旗帜,前仆后继地进行革命斗争,最终赢得了古巴的独立,如今这面有160年历史的战斗旗帜,作为古巴的法定国旗高高飘扬。
1899年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取古巴统治权,将星条旗强加在古巴土地上,古巴人民举起“洛佩斯的旗帜”奋起反抗,经过几十年的斗争,直到1959年,“洛佩斯的旗帜”才逐走星条旗和美国傀儡索摩查的五色旗,成为古巴的国旗,可以说,在世人印象里,“洛佩斯的旗帜”和星条旗原本是水火不相容的。
又有谁能想象,洛佩斯在一开始设计这面旗帜时非但不想与美国为敌,甚至一度打算让古巴加入美利坚合众国?
洛佩斯的“革命进军”草图
“古美合邦”的梦想和幻灭
原来洛佩斯深感古巴国小力薄,敌强我弱,要想从西班牙人手中赢得独立,必须寻找强大的外援,而美国不但是依靠自身力量摆脱殖民统治的北美大国,且此时刚刚从西班牙人手里夺取了路易斯安那,打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旗号,又与古巴近在咫尺,在洛佩斯和诸多古巴革命志士看来,美国不仅是绝佳的古巴革命跳板,更是天造地设的古巴盟友。
洛佩斯刚到美国,便开始在纽约、华盛顿积极游说,试图获得美国官方的支持,他找到了一名热衷扩张的美国政治家奥沙利文( John L. O'Sullivan),共同招募了一大批武装浪人,准备在1849年从纽约和新奥尔良同时出发,两路夹击古巴,夺取古巴后,将古巴建设成一个隶属于美国的、有相当大自治权的海外领地。
“始乱终弃”的奥沙利文
然而他的行动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青睐。当时的美国总统是辉格党人泰勒(Zachary Taylor)。这位出身种植园主,却倾向代表工商业利益的总统虽然是职业军官出身,且率部打赢了美墨战争,但对无节制的海外扩张却持保留态度,在他看来,这种旧式的殖民地开拓不但劳民伤财,损害美国“自由之国”形象,而且只会平白增加南方蓄奴州的实力,对美国本身并无好处,因此他非但拒绝支持洛佩斯,甚至采取了非常措施阻挠其行动:当洛佩斯和奥沙利文的远征船队即将出港之际,美国海军突然封锁港口,将远征船队的船只全部扣留。
奥沙利文遭此惊吓,满腔野心化作春水,此后便疏远了洛佩斯;洛佩斯远征队的经费大多数来自纽约商人的赞助,如今还没出港便夭折,自然债台高筑,再也无法在北方立足,不得不南下新奥尔良。
洛佩斯并未因此放弃“联美抗西”的计划,反倒从这次挫折中敏锐地观察到,代表工商业利益的美国北方,和代表奴隶主利益的美国南方,矛盾已不可调和,因此他决定利用这个矛盾,从美国南方各州寻找盟友。
他首先找到了参议员杰斐逊.戴维斯(Jefferson Davis),此人当时任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在南方蓄奴各州乃至全美颇具影响力。戴维斯曾参加西班牙殖民军对玻利瓦尔作战,久仰洛佩斯大名,对洛佩斯的到来表示欢迎,以个人名义赠送古巴革命组织100万美元和一座咖啡种植园,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得到如此巨大帮助的洛佩斯随即将总部搬到新奥尔良。
然而洛佩斯的高兴并未维持多久。戴维斯是个惧内的人,他的妻子对这种毫无来由的虚掷金钱感到愤怒,很快逼迫丈夫“退伙”。觉得过意不去的戴维斯推荐了其密友、刚刚从美墨战争前线回来的指挥官罗伯特.李(Robert E. Lee),后者非常认真地阅读了洛佩斯的全盘计划,但最终有礼貌地拒绝加入,理由是“空想成分太多”。
戴维斯就是后来南北战争时南方邦联的“总统”,而罗伯特.李则成为战时南军总司令和战后华盛顿大学校长,是敌对双方都十分尊敬的美国名将,也许他们两人倘若加盟,古巴独立斗争史将会改写,但历史没有也许。
革命是需要钱的,这是洛佩斯签名的1000美元筹款凭证,是不是觉得和某国某人很像?
洛佩斯并不气馁,他的游说终于打动了一些美国政要、名人,如密西西比州州长奎特曼、前参议员亨德森、《新奥尔良三角洲报》编辑西格尔等,这些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洛佩斯招募人手,筹集资金,购买武器和军需,终于在1850年初组建了一支约6100人的突击队。
这些人当然不会白工作,他们之所以如此“慷慨”,是被洛佩斯更慷慨的许诺所打动。
洛佩斯答应,只要美国帮助古巴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古巴就会“感恩图报”,作为一个蓄奴州加入美国联邦,这对于正竭力在和北方废奴州争夺中争取更多盟友的南方各州而言,的确具有不小吸引力。换言之,这位古巴国旗的缔造者、古巴独立革命先驱,居然一度打算以“古美合邦”为代价换取自由,用接受美国统治为代价,来结束西班牙的奴役。
1850年5月,洛佩斯带领他的突击队从佛罗里达州的基维斯特出发,开始向古巴进军。他们很快在古巴的卡德纳斯镇登陆,并第一次在古巴领土升起了“洛佩斯的旗帜”,洛佩斯兴奋地以为,只要义旗高举,登高一呼,古巴民众就会积极响应,团结在他的旗帜下,向西班牙殖民者开战。
然而他想错了。当地民众对于这支突然冒出来的“外国人马”感到不知所措,这些荷枪实弹的人从哪里来?他们想干什么?谁是他们的敌人?当地人一无所知。整整大半天,几乎没有一个当地人响应,相反,当闻讯赶来的西班牙殖民军发起进攻时,一些民众居然站在殖民军一边对突击队开战——他们错把这些全副武装的陌生人,当作侵犯他们家园的盗贼。
洛佩斯万万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他率领人马仓皇登船,退回基维斯特,并抢在美国军警赶来之前宣布解散,以免美国触犯1918年制订的《中立法》。
这次虎头蛇尾的行动让大多数美国政要对洛佩斯丧失了信心,尤其当支持洛佩斯的密西西比州州长奎特曼因此下台之后更是如此。
但洛佩斯并不死心,他在逃脱美国司法追究后迅速重新集结人马,准备再次革命。由于失去了美国政要的支持,他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勉强凑起几百人,其中大多数是古巴流亡志士,还有少数美国人,主要是他以前在南美西班牙殖民军时的同事。
1851年8月,洛佩斯的突击队再次在古巴北部海岸登陆,洛佩斯将人马兵分两路,让自己的副手、美国人克里坦登上校(William Crittenden)留守原处,看守辎重并负责接应,自己率领主力向内陆山地进军。然而西班牙殖民军主力很快闻讯而至,两支革命军分别被包围,最终因实力单薄被各个击破,洛佩斯和克里坦登双双被俘并被处决,许多被俘的突击队员都被送去矿山做苦役。
“革命了”
洛佩斯的第二次革命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然而这次导致他丧命的行动却不似第一次那样一无所获,许多军事学家和革命者指出,洛佩斯敢于抛弃海岸,直趋内陆的行动是正确的尝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隐蔽自己、才能建立根据地并发动古巴当地民众投身革命,而未能成功的关键并非决策失误,而是人马太少,且又留下一部分人马在海岸。后来的历次古巴革命,革命者均沿袭了洛佩斯“从国外来,到山里去”的战略,并在多次失败后,最终由卡斯特罗走通了这条路。
革命的失败
由朋友变敌人
洛佩斯的失败让美国人、包括南方奴隶主开始从建立拉美新殖民帝国的迷梦中清醒,他们意识到海外冒险得不偿失,开始放弃南下努力,转头向北,挑战北方废奴州、乃至美利坚合众国联邦的利益,并最终导致了南北战争和美国奴隶主的废除。
随着美国的重新统一和迅速强大,其在拉美的霸权嘴脸也迅速暴露,他们开始和西班牙争夺加勒比霸权,并最终在1898年与西班牙开战。新兴的美国打败了西班牙,也继承了后者对古巴的统治和奴役,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曾经的盟友变成了敌人,如梦初醒的古巴革命者不得不举起“洛佩斯的旗帜”对抗星条旗,又有多少人会记起,这面属于死敌的星条旗,竟是自己国旗的蓝本之一(古巴国旗上的“孤星”源出德克萨斯“孤星共和国”的旗帜,而后者则直接源出星条旗)?
洛佩斯本人并非土生土长的古巴人,拉美各国都是后殖民时代才诞生的新兴国家,主权概念在早期并不明晰,加上许多国家的独立战争都借助外力(玻利瓦尔得到海地共和国的支持,而秘鲁、智利等国则依靠阿根廷的帮助才获得自由),不少新获得独立的国家都选择了和帮助国“合邦”(如南美北部几个国家一度合并为“大哥伦比亚”,中美洲五国合并为“中美联合省”),在今天看来颇为荒诞的“古美合邦”,在当时却并不是很奇怪的想法。
然而洛佩斯和其他古巴革命者没有看清的是,美国不仅仅是前殖民地国家,是和自己有相同境遇和痛苦的“友邦”,也是个有发达经济、军事基础,一心继承前殖民地宗主国衣钵,希望成为美洲新主人的庞然大物,古巴和美国一度走近,是因为古巴独立斗争符合部分美国政客、官僚的利益;它们最终分道扬镳,则是因为一方面美国国力增强,已从“联古抗西”膨胀到“取西班牙而代之”,不屑与古巴革命者合流,另一方面古巴志士也开始清醒过来,不再与虎谋皮,1895年何塞.马蒂领导的革命战争,就已经打消了对美国“战友”的幻想,而1902年5月20日古巴“独立”却沦为美国保护国后,曾经的“朋友”,最终便成了此后持续一个多世纪的死敌。
古巴也有种族歧视
美国《号角》周刊十月三十日一期刊登了一则题为《卡斯特罗的古巴的内情——目击者的报道》的报道,摘译如下:
卡斯特罗的政府最近竭尽全力试图使世界各国人民相信,它是反对种族主义斗争中的“旗手”,它在古巴已“消灭了”种族主义。
我在古巴住了三年(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五年),从亲身经历中知道,这些说法全是假的。
古巴约有九百万人口。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黑人,三分之一是白人,三分之一是混血种人,尽管有这些数字,但是古巴监狱的人绝大多数是黑人,黑人犯人同白人或混血种人犯人的比例至少是九比一。
古巴官员说,“黑人犯罪比白人犯罪多”,但是这些种族主义谎言掩盖不了真相。实际上,在古巴监狱中有那么多黑人的真实原因是,古巴黑人早就站在反对卡斯特罗的修正主义集团的斗争的最前线。
在卡斯特罗的监狱里,我碰见由于非常轻微的罪而服很长的刑期的古巴黑人,并同他们交谈。许多古巴黑人仅仅由于留“天然的”非洲式头发而被捕入狱。古巴警察强行给他们剃头。
古巴的犯人几乎全是黑人,而古巴修正主义党的政治局委员几乎全是白人。同样,列宁职业学校的学生将近百分之九十是白人。
在哈瓦那,黑人总是住在市内最破烂不堪的地区,看来总是做最下贱、肮脏、危险的工作。
卡斯特罗的政权只是靠社会帝国主义者的援助支撑和维持的。为了报答这种“援助”,数以万计的古巴人被送到非洲去执行苏联在那里的侵略计划。卡斯特罗说,古巴雇佣军在非洲打仗,因为他的政府致力于“反对种族主义”。但是,古巴人民十分清楚,情况不是这样。派到非洲去送死的古巴黑人的人数同他们在古巴人口中占的百分比很不相称。
所有这些事实无疑证明,卡斯特罗的“反对种族主义”只不过是一大套空话。
1978年12月5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