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发了401篇帖子。 字体大小:较小 - 100% (默认)▼  内容转换:不转换▼
 
点击 回复
3966 400
(轉載知乎)为什么现在人动不动怪罪原生家庭?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91楼 发表于:2025-5-13 00:35


Furina-Rast:


我自己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就是有一个理解我而且真心为我好的父亲,而且我的父亲在我2岁的时候就和我那个愚蠢的母亲离婚了,我跟我爸,我真的是幸运至极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92楼 发表于:2025-5-13 00:35

最根本的原因,是下层普通百姓的上升渠道,被堵死了。纵使你比别人更优秀,只要没优秀到不可替代,没在不可替代的环境或岗位,那你就竞争不过有关系的原生家庭。这己是普遍的现象。这种委屈,很容易导致人的心理失衡和怨恨。有学识见识的,怨恨社会不公。没学识见识又不想争口气的,就去怨父母了。怪罪原生家庭的,基本都是没见识没出息不是很努力的懦夫,给自己的失败,找个借口。




作者:尘世独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7416948/answer/19024828447370446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93楼 发表于:2025-5-13 00:36

知不道:


你不想有个能让你4+4的家庭,或者给个小目标让你换网红的爹?

重点不是多数人也原生家庭不行,是有的太行了。当命运主要靠投胎而不是自身努力的时候,就会这样。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94楼 发表于:2025-5-13 00:36

因为真的宽进严出是诈骗,看到一个小女孩被继母虐待17天后死亡,关于人命的为人父母是没有任何考核标准的,甚至很多自然界的动物对于自己非亲生的幼崽,但相处久了也会当作亲生的。有些为人父母甚至连禽兽都不如。

诚然,会有一些很负责,尽责的父母,即使经济条件显现颓势,对也可以没有过多苛求。



作者:大明媳妇1566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7416948/answer/19028967556678956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95楼 发表于:2025-5-13 00:36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7416948/answer/190238507044828138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有些父母真的不配为人父母。

我高二上学期的时候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当时我父母对我竭尽全力的辱骂、侮辱、殴打,停掉了我的一切生活费用和补课班费用,顺便把我手头的10w现金全没收了。他们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幸好当时我家的阿姨一直陪着我,我才不至于饿死;而且我爸还以要开除她作威胁,让她走,孤立我。我觉得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崩溃吧。现在回想能在这种原生家庭下生活20多年我还能熬出来真是奇迹。

我当时被学校推荐参加省里面的英语演讲和辩论赛,要几百块钱吧,老师跟父母说的时候他们直接说放弃,说我不配,还准备着手退学;后面是老师说退学了近10w的学费可能退不了才作罢

不过好在我爷爷奶奶没放弃我,他们给我请了所有科目的一对一补习,组织了一个小团队为我制定学习规划和大学专业规划;我爷爷还请了外交官帮我集训英语演讲,让我获得了省奖,还被推荐到了总决赛。我觉得我高考能够逆风翻盘(省排前200,数学满分)也多亏了补习团队的作用。

进了大学后,也是我爷爷一直帮我,不论是科研还是实习到保研。在这几年,我的父母没有一次不是在落井下石,在我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狠狠的捅我一刀。当我取得6个国家级奖项,参加了两个国家级课题、发了几篇文章后,他们又会跳出来恬不知耻的说这是他的功劳。

我觉得,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的孩子,面对这种父母,大多都会坚持不下去吧。可能是我比较幸运,有一个有能力的爷爷,我才不至于自暴自弃而堕落。

补档:刷到一句话,父母不一定天生爱孩子,但是孩子爱父母是一种天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96楼 发表于:2025-5-13 00:37

因为自己无能啊,再加上这么多拼爹事例,越发觉得靠个人努力沉没成本太高也不会取得成效。性格缺陷、能力缺陷、智力缺陷、身体缺陷通通归结为“遗传”和原生,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一副换个原生家庭就可以成为大人物的高傲心态,所有的错都不在自己,都在环境和家人,让自己孤傲地保持高尚模样罢了。




作者:iiiiiiiii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7416948/answer/190284063955036601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97楼 发表于:2025-5-13 00:37

网上带节奏的太多了,什么虽然父母可能是第一次做父母,但是已经做过一次孩子了,有没有一种可能,父母已经尽可能得在你们身上去弥补他们小时候的遗憾了,像我父亲,给我纯手工做过一把弹弓,说他小时候一直想有一把弹弓,但是爷爷不给他做,怕他玩物丧志,所以现在我要什么东西父亲总是尽可能得满足我,埋怨父母埋怨原生家庭的同时有没有自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孩子呢。。。




作者:小景要幸福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7416948/answer/190283618735541868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98楼 发表于:2025-5-13 00:38

贪念。

我觉得是各种各样的贪念引起的,而这种贪念一来自于个体对自己的真实认知,二来自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

1对自己的真实认知:话说,有多大能力吃多大饭,有些人好高骛远,当本事与能力不成正比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只能怨天尤人将这种坏情绪迁怒于原生家庭。

2来目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前相对落后,信息闭塞,每个人都各自满足相安无事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后来陆续出现广播电视电脑智能手机这些先进通讯设备,信息差开始铺天盖地被所有人吸收。穷人羡慕温饱,温饱追求小康,小康向往富人,富人超越富人….。“凭什么”,“为什么”开始在一些人心里滋长,所以难免会怪罪于原生家庭。

当然,世事无绝对,动不动怪罪原生家庭的人有,不少,但不乏三观正且内心阳光积极向上的后生。生性凉薄的“魔鬼天使”有,极少。咱还是愿意相信民间彦言“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这句话。



作者:轩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7416948/answer/190278506997585599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99楼 发表于:2025-5-13 00:38

作者:晚霞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7416948/answer/190270873847068360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上初中那会儿,满脸青春痘,可我五官好看,那会儿追我的男孩子较多,说实话,从小学开始就有人表白了,我学习又好,也没心思搞那些乱七八糟的,后面上了初中满脸痘痘,突然间变胖不少,说实话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有人得开导一下啊,本来就是在青春期,需要心理和身体上的照顾,做不到百分之百那种照顾最起码用药正确,打造合理饮食对不对,可我家里人没有那样做,我上高中甚至上班实习也摆脱不了长痘长斑这些事儿,后面我上班了赚到钱了,去正规医院做检查,定时清洁皮肤再也不长了,清洁也就需要百来块,药也就需要三四十,那会儿我爸妈从未带我去正规医院看过,那会儿过于自卑,已经出现脑雾状态了,一整个人在教室,灵魂却出窍的那种感觉,别人说话能听到声音却不知道话的内容,我一度怀疑自己耳朵,高中毕业那会儿自己掏出腰包检查耳朵没有问题,后来自学心理学搞半天才知道自己从初中开始就情感解离状态了,我说实话,现在我看比我小的小朋友抑郁了或者心理有问题的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眼神空洞,独自一人坐在角落,或者说话有气无力的基本上环境,养育者都有问题,怎么就我父母看不出来呢?用爱饲养的真的不一样啊,那会儿就哪怕关心我一下,哪怕带我去买个正规的清洁产品,哪怕稍微关心一下我的心理状态也不至于现在造成满身都是刺的我,他们现在说,跟你说不得话,跟你讲不得道理,你就上了个学就高高在上,去你妈的靠,谁家好人在自己父母家有看脸色,看眼神,承接父母时不时的暴躁情绪,还上学还考试,说不完啊说不完,每次看到别人皮肤透亮透亮的,很是羡慕,我连化妆都在上大学大二时才有的一些化妆品,在此之前用的全是没牌子的没安全性质的廉价化妆品,说起来好心酸。后面养了只猫,他生病了我就想带他去医院了,何况我是人呢?父母感受不到自己孩子在痛苦么?感受不到孩子身上的自卑心气么?我看未必,说什么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可他们也是当过孩子啊。

我想我父母未必那么爱我,事实就是如此,可他们还要索取啊。

高中那会儿同学都有手机,就我没有。脸上长痘,没有那么多好看的衣服,因为抑郁而食入高糖高油食物 的身材,一切都让我无比自卑,无比痛苦,当我长大后跟妈妈讲起这些感受的时候,也许我需要一个拥抱,可她说,想这么多没用,活着就是如此。我的心凉透透的,想起那会儿老师在群里发题让我们做,就我不在群里,因为我没手机,上课的时候被老师说了一顿,直接阴阳怪气。

所以穷是有味道的,穷是有颜色的,穷是有声音的,穷是感觉,穷是一种现实。

可我的童年早已结束,少年的心气是不可再生之物,一部手机,去一趟美容院做个清洁,也许能还我痛失的青春,能还我一个阳光的自我。这些需要很多钱么?不,应该需要些爱。

当我拼尽全力达到别人的出发点时,我认了,可如果说我有父母,我持有怀疑,本来他们是我的维护者,是我的避风港,可我终究没感受得到,没得到。

最基本的爱也给与不了,长大后索取不少,好,我不怪原生家庭,我直接去死好了,这样我就是我自己生命的破坏者,别人也不给我贴我动不动就怪原生家庭的标签。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400楼 发表于:2025-5-13 00:38

直达结果:


我一直觉得怪别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孩子可以怪父母,那父母是不是可以怪爷爷奶奶?然后一直往上推,是不是要怪祖宗?最后是不是要怪这个世界?

就算真是别人导致的,你怪也没意义啊,要想办法解决这个困境。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401楼 发表于:2025-5-13 00:39

作者:之乎者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7416948/answer/190269818808905825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原生家庭影响的复杂性

原生家庭对人的认知塑造确有局限性,但将人生困境简单归咎于原生家庭,容易陷入「代际追责」的思维陷阱。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模式的代际传递往往裹挟着时代局限与社会结构性因素。要求父母承担所有责任,本质上是对历史条件的过度简化——许多父母已在他们所处的认知范围内,给出了当时最优的选择。

二、年龄增长与责任转向



青年阶段的归因合理性
20岁左右的个体,尚处在价值观塑形期。此时将教育资源匮乏、认知视野局限归因于原生家庭,属于对成长规律的客观认知。家庭未能提供的支持,恰是个人需要自我补足的课题。
中年阶段的自我审视
当人步入三四十岁,社会角色逐渐从「被塑造者」转变为「塑造者」。此时若仍沉溺于对原生家庭的控诉,则需警惕:

是否将人生主动权让渡给受害者心态?
是否混淆了「原生缺憾」与「自我设限」的边界?
是否在「悔恨过去」与「恐惧未来」间消耗了当下行动力?


作者以自身经历印证:当个体意识到「父母在物质匮乏年代仍坚持供学已是突破」,便完成了对原生家庭认知的祛魅。真正的成长始于接纳「父母是普通人」,转而向内求索——那些在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将理想投射于他人的人生决策,本质是自我责任感的缺失。

三、超越归咎:反思与行动的双向路径



认知重构:从抱怨到建设性反思
区分「客观限制」与「主观选择」:原生家庭无法选择,但对信息的解读方式、对困境的反应模式却掌握在自己手中。例如将「学历不足」归因为原生家庭贫困,不如转化为「成年后如何通过终身学习突破局限」的行动策略。
行动补偿:用现在重塑未来
自我责任的觉醒不等于自我苛责,而应转化为具体行动:

经济独立带来的选择自由
持续学习更新认知体系
用健康关系模式打破代际循环




社会支持的杠杆效应
个体的觉醒需要外部助力:心理咨询可破解代际创伤的强迫性重复,优质社群能提供认知跃迁的支点。但需谨记: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任何支持系统都需转化为自我改变的燃料。

四、结语:在接纳中完成超越

真正的成熟,是既能清醒认知原生家庭的客观局限,又不将其作为逃避自我责任的盾牌。作者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警醒自省,恰恰印证了:人生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每个阶段都有选择「当下最优解」的自由。当我们停止向过去索要答案,才能真正获得走向未来的力量。

广告

知乎出品 这本书能帮你成功转行

知乎自营

¥38.00

去购买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快捷键:Ctrl+Enter)
 

本帖信息

点击数:3966 回复数:400
评论数: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时间:2025-5-13 00:39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