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知乎)为什么在新加坡说标准美式英语发音被当地人瞧不起?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好朋友Jason去新加坡工作了。朋友是上海人,12岁和家人去了在旧金山,说的是标准美国英文。 他昨天回来上海给我说了他在新加坡的经历。 新加坡朋友A听到了Jason说话是美国味道以后对他说:“哎呀我劳,你们中国人就不要学红毛美国人的口音啦,我提醒你啦:在新加坡这么说话要被人看不起的。” 然后告诉他要想融入新加坡就应该认真学习新加坡的发音啦,和做事情的高水准和严谨啦,不要浮夸啦。(Jason说A是真正给他提的真诚建议,希望他注意) Jason发现很多中国人都是学习了当地口音才更好和当地人融入。 为什么新加坡这么不喜欢美式发音,他们内心很讨厌美国人吗?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Erik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620916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需要学习singlish才能融入,你试图融入的那个群体要么low,要么心智不太成熟。假如你去北京坐出租车,司机是河北乡下来的,却偏偏装成老北京跟你说你们这些外地人的普通话怎么怎么的,你会不会很认真的和他计较一番? 需要指出一下: 新加坡式英语(Singlish)和带新加坡口音的英语(Singaporean accent)是两个不太一样的概念。我可以凭自己在新加坡不太长(2004年至今)的经验和在美国工作过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 前者(Singlish)对英文的语法和用词都没有严格规范,可以把新加坡当地各个种族群体语言中的词汇混搭起来,也可以不讲句式结构,动词形态,单数复数,主宾格,适合各个族群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人士之间进行日常交流,几乎可以不能算是英语。类似的语言可以在东南亚很多地区听到,尤其是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和以前秀水街地摊大姐们的英语语法很像。用词方面则偏低幼,实在不行就用中文方言,马来语或者淡米尔语代替,比如题主提到的"我劳诶(walau eh)"就是Singlish里面常用的闽南词汇。至于口音,说singlish的人都带有自己本民族的口音,和英美澳口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相差甚远,也很难归纳出规则。 
如图 (https://languagelog.ldc.upenn.edu/nll/?p=25758): 各族语言混搭成的singlish,凭良心说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了,但也把singlish的精髓展现出来了 
"这样也行? 赢了咯" 注: 新加坡华人掌握的多音字很少,大多数人觉得了字的发音是liao... 现在说说带新加坡口音的英语(Singaporean accent)。其实这个才是新加坡人在正式场合说的话,是地地道道的英语,语法和词汇使用都要标准才行,你不会在中间夹杂舶来语,也不会在结尾添加lah leh lor mah meh hor之类的语气词。和英美澳英语唯一的不同只是在词语的发音和语句的声调方面。新加坡口音源于英式英语发音,所以其实和港式英语很接近,只是语句的声调不太一样,不如港式英语模仿英音那么到位。但严格来说新加坡口音对理解不会造成太大的困扰。 大家可以参考现任总理李显龙的讲话视频,相比李家老爷子李光耀的九成英音,小李的英语更接地气,更偏新加坡口音。原因自然是因为老爷子那个年代刚刚结束殖民统治,普遍崇尚精英主义,留学英国的都受人追捧,本土教育略受歧视,加上当年的政治形势有利于李光耀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你说什么口音都不得罪老百姓; 而小李的时代不一样了,精英主义开始频繁受到社会拷问,本土教育日渐成熟,新加坡人开始从殖民地思维转向有本土身份认同感,说英语说得像英国人也不再受到太多青睐,再加上新加坡近年来政治风向有所改变,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的状况开始面临越来越有力的挑战,小李想要保住选票,就需要施展更多的亲和力,而非依赖老李过去处处采取铁腕的姿态。所以即使小李自幼在精英学府成长,并留学英美顶级院校,还是坚持带一点新加坡腔,完全是为了讨好底层选民。 所以题主担心的问题是切实存在,英语口音的确对人际关系有些许影响。 不过我们还是应该看看对方是谁。根据我的经验,新加坡人说什么话,用什么口音,是和社会背景和阅历紧密相关的。我习惯把新加坡的人口放在一个线性坐标上,加以区别。越往左,教育水平越低,家里的长辈更倾向于使用本民族语言(华人的话,通常是闽南,广东等地的方言,而普通话aka华语的使用率更低),英语就用得很少,这种家庭的小孩在教育方面能获取的资源更少,父母更是无法提供太大帮助,通常在社区中小学学习,中学毕业后因为条件限制,只能去工艺学院(类似我们的中专)学习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技能。而坐标的右边则是教育水平更高的人群,家里的父母多半也是高材生,工作上可能会经常用到英语,英文和本民族语言的基础都不会太差,有的甚至只会英语,对子女的期望通常很高,会通过社会关系送子女进莱佛士书院,华侨中学,英华中学这类精英学校,大学最差也是南洋理工大学,国立大学这样的国际排名靠前的本地公立大学,一部份人会去英美澳就读世界名校。 坐标最左边的人通常只会singlish,只能借助方言词汇和低幼的英语词语才能勉强表达简单的意思。你去小贩中心吃一碗云吞面,卖面的是一个只会算钱的闽南老奶奶,你几乎不能指望她能听懂除了辣椒和酱油之外的词。和这样的人交流,我劝你最好不要耍宝飙美式英语,这样做的下场就是你点错东西,她收错钱,你还跟她理论就更听不懂了。完全可以放下你的骄傲,努力用最简单的字眼结合普通话甚至你学会的singlish来交流。这种情况下,我会认同语言的目的是帮助理解的看法。 坐标的右边,尤其是那些和你朋友一样留洋归来的那种,如果狠了心要装老外,你闭着眼睛是真听不出破绽的。但真就是越有素质的人就越包容,这些人不会跟你计较你的身世背景,说中文英文,是中式英式美式还是新加坡式口音。 跟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你可以有你的坚持,但最后交流的结果是你和对方共同承担的。 我的建议是,和对方先用基本的问候语搭上话,根据对方的语言特征判断用什么语言或者腔调合适。如果家里有小朋友,我是不会推荐专门去学习singlish的。小朋友善于学习,很容易把singlish当成正统来使用,应该加以指正。而腔调则无所谓。如果希望听起来像本地人,以免去出租车兜圈,或者被人问这问那的麻烦,大可模仿新加坡口音。只要语法和用词正确,不管什么人也都能听懂的,而且换个环境,再换去别的口音时也很容易。但如果养成说singlish的习惯,离开新加坡的日子就会很难过。 坚持自我,入乡随俗,兼容并包,这些方向都是对的。唯独你朋友遇到的那个跟他说讲红毛英语会被歧视的人,不太值得在意。优越感太强的人,往往都是以前缺乏某些东西而在过分弥补,或者就是那种没见过太多市面,明明在坐标左边却想教育别人如何装成坐标右边的人。 我年纪更小的时候,假期在商店里打工,同事有马来西亚柔佛新山的,每天坐巴士来新加坡上班; 也有中学就辍学的,欠同事一屁股钱还要去买二手奇瑞QQ来玩的,还有自己英文不好辍学却喜欢给中国来的女朋友指点英语功课,显摆自己是新加坡人的。商店做零售的薪水是多少大家心里都数,学历是什么水平大家也都清楚,可这些人在中国同事面前就是特别有优越感,整天嘲笑别人的普通话口音和英语口音,工作上一有分歧就把原因归咎于对方的身份,下班后硬要开着那辆欠着钱买来的高速行驶会发飘的QQ带同事去兜风,完了还舍不得油钱,不送人回家。和这些人相处特别有意思,他们不是本性恶劣,也没有坏心眼,只是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眼光。比他们经济地位高的新加坡人,在他们眼里仅仅只是有钱而已,因为认知有限,他们怎么也无法理解中国人的英语怎么能好过他们。不过因为我就读的学校虽然不是精英学校,但也是新加坡的名校,父母必须是有一定社会地位才能争取到名额的那种,所以在学校里,我是从来都接触不到这类人的。那次打工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社会原来有那么多和你不一样出身的人,虽然他们就在你身边,但如果没有交集,你就意识不到他们的存在。再往后,去到大学,然后去美国工作,再又回到新加坡工作,我能接触到的像商店里的打工仔那样的人越来越少,也再也没碰到有拿国籍,语言和口音开玩笑的人。所以这里我可以再重复前面说过的话,跟你计较口音的人,不是low就是心智不成熟,没有必要放在心上。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你朋友是怎么混到这种圈子里的,打算一直在那个圈子里待下去吗?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因为新加坡式英语有它独特的口音,跟美式英语,甚至是英式英语都不一样。新加坡(和邻国马来西亚)的英语口音是由当地马来人 + 华人 + 印度人三族人语言与文法共同形成的,一种融合了三大语言的文化的本地化英语。
Singlish的一个特点是,流利跟装逼就那一线之差,因为外国人可能觉得Singlish很容易学,加个 la, leh, lor, sia什么的就是了,但是,la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音调,sia字也不能乱用,有一套特别的使用情况。要说一口流利的Singlish(本地化英语),必须对英语、中文、马来文、淡米尔文有一定的了解。
哦对,新加坡人自己如果说美式英语或英式英语也会被瞧不起的,因为你身为新加坡人不说singlish,用西方人的口音,这个就叫崇洋 + 装逼。
作者:文乐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3347994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靖海:
我个人的感觉是反过来的。用不那么标准的美音和比新加坡人少得多的语法错误,让他们感到自卑并对我尊敬有加,并偶尔说一两句singlish拉近距离,再用极快的美音语速继续陈述观点,欺负他们听不懂引发其反思,占尽了他们的便宜。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船猫:
佛州人去休斯顿,说标准加州口音
浙江人去福州,说标准北京口音
北爱人去爱丁堡,说标准伦敦口音
西非人去巴黎,说正宗魁北克口音
都会被排斥。态度:
“你装什么?要嘛说你老家口音,要嘛说本地口音,为什么要装出一个你比我们正宗的姿态?”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芒果爱好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358723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歪个楼,先说结论:个人没有觉得新加坡人有明确的瞧不起美式口音,新加坡官方推崇英式英语,民间实际混用,学术性一点的统一是英式英语。
接着歪楼:需要注意的是,新加坡人所说的所谓Singlish,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的口音,也就是说语法及用词均无问题,也不会掺杂中文,马来文等语言,只是有很浓烈的新加坡口音,而另一种呢,就是各种乱七八糟语言的大杂烩了,并且语法和用词也不规范。绝大部分的新加坡人,都有前者的状况,但有少部分(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只会后者,毕竟这些人的英文完全是野路子,不一定受英文教育长大,只是因为生存在这片土地,不得不与不同种族的人交流,才学了这口四不像的新式英语。然后话说回来,这两种singlish,本地人拿它是什么态度呢?可以肯定的是,应该没有新加坡人会盲目觉得自己的口音多么“标准”,在新加坡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新加坡不管是媒体报纸,新闻,上的了台面的节目,还是学校教育,都不会使用singlish的,尤其是新闻播报,那叫一个字正腔圆,学校老师也不会教你singlish,至少是教你正确的英文文法,口音什么的,就看学校好坏程度了。
最后正经一下: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针对题主朋友的新加坡朋友所说的那句话:“哎呀我劳,你们中国人就不要学红毛美国人的口音啦,我提醒你啦:在新加坡这么说话要被人看不起的。” 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不是普遍现象,新加坡人不会仅仅因为你的口音歧视你,而是歧视你的国籍,换句话说,今天要是一个正宗的ABC在同样那位新加坡人面前跟他说美式英语,我100%肯定他不会说出这番话,甚至脑子里都不会有这番话,他为什么这么对你朋友说?其实八成是他自己在judge你朋友,觉得你朋友呢 是个中国人,理应说一口中式英文才对,顺便应该膜拜一下新加坡人“人均流利的英文”才对,结果呢,你朋友一开口就是美式英语,这新加坡人的优越感就没了,优越感没了怎么办呢?就开始冷嘲热讽了,他能代表新加坡人么?显然不能,本人在新加坡留学多年,新加坡英语和普通英语(也就是没有明显的哪里的口音,不是什么高级的英式,也不是美式,但大家都能听得懂的那种口音)可以流利切换,目前为止没有新加坡人对我说过这种话。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Caden:
还记得第一次听Please open your “Biden tree”software, 人都傻了 。新加坡人口音都poor成这样了,也能引以为傲?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337478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It’s a loaded question. Let’s me quote u a short extract from NUS whispers. I conducted a simple social experiment with local girls. To one group, I spoke in Singlish.To another, I spoke in proper English but with a Singaporean accent. And to the last, I spoke with an AMDK accent I had never met any of these girls before and the content of my conversation was more or less the same and I dressed the same too. When I spoke in singlish, only a small minority were friendly. Proper English with Singaporean accent, an even larger number of girls were friendly. AMDK accent, an overwhelming majority were shy and seemed attracted. They tried to keep the conversation going and most tried to fake an AMDK accent as well. 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专门针对NUS校园里的本地女生。我用新加坡式英语跟第一群随机选择的女孩搭讪,再用正式英语、但有新加坡人口音的英语同另一群女孩搭讪。最后,我用英国腔同最后一群女孩搭讪。其结果?很有意思。我用新加坡式英语的时候,只有很少一部分女生表示友善。我用正式英语,但有新加坡口音的时候,更多人的人表示友善。最后我用英国腔的时候,大部分人的女孩表示很害羞、很感兴趣(?excuse喵)。她们都尝试(读作fake)用英国腔回应,自己积极地推进话题。 PS: Translation is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rather than direct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There’re some words that are pretty localised but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more or less captures it.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Sasha:
新加坡人表示-你朋友可能遇到了比较low的local
这样吧,我们做一个类比
一个非洲黑人从小移民台湾,讲一口啊呀啦呀的台湾国语。
这位黑人同学某一天看到了对岸的崛起,于是背起行囊远赴红色首都-北京。
他的北京同学和他讲说,一个黑人在大陆讲台湾口音的国语会被看不起,要融入大陆需要学习大陆口音的普通话才行。
所以大家觉得这很正常吗?很多事情站在自己的立场你们自然就能想得明白。
其实你们说singlish和本土化的问题,我们学校就有很多英美来的教员,他来的时候我还在上中学,我现在都博士毕业了,他的英语还是没有因地制宜的加入本土元素来达到入乡随俗的效果,目前这一辈的英美教员在新加坡生活得如鱼得水。
何况就本土的情况来说,年轻人很多留学英美,甚至很多在国外长大的,操着标准英式,标准美式,标准欧陆式(本人)口音的人不要太多,新加坡作为大熔炉,都能兼容三大民族,莫非还不能兼容几种口音了?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先歪个楼 我的学生考新加坡O水准华文口试,这孩子在国内学过播音,字正腔圆朗读文章,口试老师笑成一团。。。 本人是中国北方人,普通话二甲,屡次被说“你讲话好难听(难听得懂)” 在读NTU的时候,很多中国同学是在北美、英国读的高中和本科,新加坡同学和我说:你学他们的发音啊 别用新加坡口音... 用新加坡口音有助于融入本地社会,新加坡也不歧视欧美口音,遇到这样的同事要么是羡慕嫉妒恨,要么...换个公司吧 作者:南洋哏儿都杨小姐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32671630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夷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4414933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新加坡生活过十年,老婆孩子都是新加坡人,专门就这个问题请教老婆大人,所以我想应该有资格回答几句。总的而言, 这个问题容易造成个体观感替代集体意见的常见毛病,新加坡人口虽不多,把某种观点冠以“新加坡人”怎么怎么样,通常比较偏颇,特别是我们以一个外来人的视角看问题,常常因为某些思维死角造成误解。即便是我这个回答,主要根据自己一家人的生活经验,当然也称不上客观。
如果中国人来新加坡,说一口标准英语,无论英式美式,得到的应该是尊重,羡慕与嫉妒,不大可能是瞧不起与恨。
相反,如果你是中国人,只会说中文,而英文很糟糕,被瞧不起的可能性更大些。
如果你说标准英语,又被瞧不起,可能有其他的缘由,而不是因为英语。这是大话题,涉及文化,思考习惯,处世方式等等。
新加坡人会自己吐槽Singlish,也希望有所改正。特别是在正式的场合,一个体面的新加坡人会尽量避免Singlish。举例而言,李显龙家族说的英文很标准,受人尊敬,而有些部长,因为发言太本地化,会成为吐槽对象。
新加坡人海外归来,通常以自己的标准口音为荣,标准英语也会给人以文化教养的形象。
有一种情况,某些新加坡人用“标准口音”标新立异,可能会被人暗中看不惯,那是因为对方知道你没有在欧美生活过,却又刻意标榜自己的不同,这便稍显做作。就好比一直在南方城市生活的人,说起话来一口卷舌或者儿化音,可能多少会被身边朋友认为很“装”。但如果你虽是南方人,在北方生活过多年,回到南方后这么说话的话,就合理得多。当然,这是一种微妙的情绪,通常是对一个人的整体印象做出的反应,而不单单只是针对口音。但需要声明,对于这点,我这里只是在陈述事实,而不是价值判断。
即便你能说标准英语,如果偶尔说点Singlish,也会拉近双方关系,这是某种情感归宿问题。就好像中国人喜欢听老外说普通话,一听就觉得亲近。
新加坡年轻一代朋友间交流,自然本地口音较多,但如果和老外说话,会避免使用Singlish,只要不是学渣,有特别注意,口音会变标准很多。
即便Singlish很有特色,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咱们其实没有嘲笑人的资本,你我的英语和他们相比,是差了一大截的。且不说中国式口音更是严重,哪怕你在欧美呆过几十年,同样改不了。那些从小来美读书的孩子,小学阶段就过来会好很多,但如果是初中之后过来,我很怀疑他/她能完全脱离中国口音(我们听起来觉得这些移民一口标准欧美腔,但可能老外一听便可辨别出其中的中国腔)。更何况,英语是新加坡的第一语言,在英文交流上,他们的思维,词汇掌握,理解能力都要比以中文做第一语言的我们来的自然些,所以融入欧美社会,相较大陆移民要简单容易得多。
当然也存在某些新加坡人,不管你是说中文,中式英语,标准英语还是Singlish,他/她可以因为你是中国人而瞧不起你,但主要发生在低层次的人群里,这个“低层次”不限于物质或社会地位等概念。有些人需要对外来群体保持某种优越感,以补偿自身的心理需要,这和中国内部的地域歧视没什么两样,我们又何必因为他人的愚昧与低劣而太过在意?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排除你是编的部分不谈。
新加坡人什么英语口音都会歧视,加州口音绝对不会歧视,加州口音和singlish像得很,全部是尾音往上翘。
何况上海人学什么LA口音啊,去美国之前是崇明的啊?LA口音说话这么慢,整个江浙沪你能找出这样的人来?
一说加州口音是美式发音,连西班牙人都笑了, a jajajajajajajaja
新加坡混杂了世界上可能最多种不同英文口音,大伙拿各种不同方言讲的一个起劲。只有两种人会拿英语出来讲,一种就是别有用心的非华语用户,比如要求拿绿卡考英语的那个,另外一种就是底层,新加坡有很小一部分底层(比率来说,大概一年遇到一两个)对外来人敌视情绪很重,毕竟EP起薪六七千,他做底层工作才2千。
我印象最深刻是几年前,我去中国大使馆办事,排队交钱的时候,一个新加坡老头来给娶中国媳妇办手续,插队一刚,当时我正在处理公司的事情,脑子没切回中文,就对他说:i am in the queue.这笔当场恼羞成怒,用中文讲:你跟我讲中文哦!你知道我是新加坡人嘛!你和我讲英文哦
我能忍?我也朝丫吼:because you dont know what is queuing in Chinese!
作者:萝魏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31494277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我以前在新加坡某英校读过书,简单来说,如果大家都知道你父母你爷爷都是在新加坡以外受过教育,你来自一个这样的old money家庭,那你口音不singlish大家会表示理解而且觉得很酷;又或是你从小因为某些原因在英美长期生活过,大家也认可你的标准口音。 会被暗中鄙视的是一些父母和自己完全在新加坡长大的,却要讲英腔美腔强调自己不同。新加坡是一个自豪感很强的国家,政府在媒体宣传也是天天说我们比英美牛逼多少多少。虽然大家知道singlish不好听,但是私下里讲singlish就像我们中国人讲方言土话一样,可以拉近感情,并且在新加坡,singlish是为数不多的新加坡人的common identity,是有一定文化地位的。作为一个完全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不说singlish就是典型的崇洋媚外装逼犯,当然会被排斥 作者:波比酱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72043328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Nick:
谈不上瞧不起。打个比方,就是你一四川人,天天在四川讲普通话的感觉。但你要是北方人到了四川,倒也无所谓,但就很难融入吧。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因为Banana这个梗。洋人长像的人说美语不会有这种情况,但华人的话有可能会。
会瞧不起别人的人,大概是这样想的,有着黄皮肤(香蕉皮)确有白人心(香蕉肉),忘本!装B!
为啥只针对美语?一是新加坡属于英联邦,很多人去英国留学,二是美国的确是超级大腿,不是从美国来说美语有装B嫌疑。。。
先这么多吧
作者:者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635240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其实年轻一代新加坡人会正统发音的英文,在正式场合里,新加坡人也会用singlish不是那么重的发音。见口音是大家必备技能。 不过,在某地说这个地方的“方言”可以很快拉近距离,这在哪里都通行。几句“walau eh” “Paisei lah”可以让你很快减少生疏感。 国内在生活中听到有人夹着英文单词说话,网上也会有吐槽。在新加坡,大家都长着华人脸,生活中说一口美音,也一样会有人对此看不惯的。这个是看人吧。 作者:Xiaonan Huan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43785898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你朋友说的是真的吗?据我所了解,新加坡人并不讨厌标准美式英语发音啊,反而会比较羡慕呢 我家小朋友在学校也是跟同学说新加坡英语,老师还会纠正他们要尽量说规范的英语,新加坡式英语不好听不规范。 我工作中接触到的本地人也不会瞧不起美式发音啊,可能我接触的人还是少?反正我没见过瞧不起的人,反而有些羡慕是真的。 作者:摇摇晃晃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33628582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一个跟不同的人在一群都一样的人群中自然会被当成异类 你让新加坡人到中国 他们的中文和英文都会被中国人瞧不起 在我看来 新加坡人的中文和英文发音都很烂 不是新加坡人的华人本来就不是新加坡人 没有必要特意改变什么 美式和英式英文本来就最“正宗” 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别人都不会觉得很奇怪 你让新加坡人离开新加坡和大马 别人都会觉得他们太奇怪了 作者:奇小少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35837106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这个说法就是扯淡
新加坡稍微像样点儿的工作都是联合国大会,哪个国家的都有,除非是政府部门,那个是新加坡公民的保留岗位,所以绝大部分是本地人。外企的话,包括本地的大公司里,口音杂七杂八多了去了,做高层的外国人多的是,还轮到谁看不起谁的口音?酸葡萄倒是有的,不过多半集中在底层。玻璃天花板也是有的,但是基本上和口音无关,主要是性格,表达能力(和口音是两码事)和社交能力决定。
虽然新加坡之前是英国殖民地,现在是英联邦成员国,官方英文是英式英语,但是在现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其实美国的经济,军事在新加坡的影响力大的多。所以歧视美式英语那是不存在的
作者:周水原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3588889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还好吧,在坡县呆了5年,本身是国际学校所以生活学习都是美音,我觉得一口流利的美音/英音不但不会被瞧不起反而会获得尊重,因为说实话新加坡老阿姨老头们英文真的很差,还有那些南亚国家的人英文就只会口语,他们反而会更尊重你一点,甚至会想和你说中文如果会的话,which在新加坡这种地方不太常见。而且我见过不止一个新加坡人吐槽他们的口音。瞧不起我是真没感觉到
之前和朋友聊天,他就说还好我没有去政府学校,要不然出来就是一股singlish的味。而且他本人表示很羡慕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660176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JONSWAP:
一个人不能代表整个新加坡吧。况且这还是朋友的朋友。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不知道题主自己有没有发现,在问题描述里面也提到了Jason去美国后就说美英了,那去新加坡后入乡随俗不也是一回事吗?
当然这个华人朋友说“瞧不起”是不准确的,新加坡多的是ABC,韩裔台裔也都是美英为主。这里还有大量的澳裔日裔印裔,本身就是个口音的大熔炉。
说“不方便”倒是真的,因为Singlish有一个美英或英英没有的功能,就是能英、马、中(包括方言)三语夹杂而不违和,这种夹杂语在很多日常场合比纯英文效率高很多(最明显的例子是点菜/买吃的)。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383051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是不是讨厌美国人,从这一方面不能断定,但肯定的是新加坡人对自己本国语言文化的热爱。留学最重要的是入乡随俗,留学新加坡,一口新加坡式发音,这是肯定会拉进与当地人的感情的。 普通新加坡民众一般会在非正式场合说新加坡式英语,比如跟朋友或家人说话、打车或者买东西的时候。讲新加坡式英语代表着随意与亲昵。而英语则用在正式场合,比如上课、上班,尤其是遇到陌生人或者会见客户时。 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社会标签,相比只会讲新加坡式英语的人,能在两种语言之间自由转换的人当然更好咯。 而只会讲英语不会讲新加坡式英语的人,则会让人感觉不太接地气,反正不是一个“真正”的新加坡人。 不过是工作还是生活,语言的也是第一印象的一部分,就当是多多学习,涨本领咯。 作者:知乎用户b77V1I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33610239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363359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准美式发音?美式发音,还标准?
这年头,讲究标准英式发音(RP)的人都少见了,怎么还有个标准美式发音?
12岁去了旧金山,就来个“说的是标准美国英文”?
你来告诉我,什么是美式发音?什么是“标准”的美式发音?
friends里面的六个人说的“美式英语”标不标准?
然而chandler说话的时候重音总和其他人不一样,ross说话的时候总有停顿,这都是官方的梗啊。
gossip girl里面的几个土生土长的主演说的“美式英语”标不标准?
damien dalgaard的扮演者kevin zegers,荷兰裔加拿大人,谁能听出来他说话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现在我来告诉你,所谓“美式英语”,是不存在的。
最接近这一概念的东西,大概就是general american english,通用美国英语吧...
然而这个 “通用美国英语”,指的根本不是特定的某一套发音规则,而是无数种不同的地方发音/方言的合集,更是根本不存在“标准”,这也是它和“英式发音”不同的地方——后者是有公认的标准的,叫做british received pronounciation(RP)。
所以有人可以吹自己发音是“正宗伦敦郊区音”,因为“伦敦郊区音”至少还有一套定义标准,和它类似就行了;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自称能说“标准美式发音”,敢问这套标准是哪里来的?
说句不好听的,做人莫装哔——,装哔——遭雷劈...
装这种小哔——,不遭雷劈也容易被打脸不是?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行 一般来说,英文好的可以无缝切换。 和当地人聊天啥的,就尽量用一些local词汇 显得你友好。 工作场合,用标准英音显得很专业素质很高的样子啊。 这个也很好理解吧,我们在国内在工作中说话肯定说普通话,私底下也是会说带点口音的呀,就很随意啦。 作者:香港保险Jason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32648723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谢邀
@金属史莱姆玉
不存在看不起的,在新加坡工作场合,很多新加坡本地人也会尽量规避自己厚重的新加坡口音。(但因为习惯,大部分人无法完全避免,带有所谓的新式口音,但能够保证native speaker的交流)
原因很简单:很多时候,你讲Singlish,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听不懂,他们不懂里面掺杂的马来话,广东话,潮汕话是什么意思,反而华人能听懂。
Singlish就是一门英语的方言,不具有普适性,新加坡大部分人都以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式(美式)英语而自豪。甚至很多人都会觉得,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比他们好,不管真的假的吧,他们确实是把Singlish当成方言在用。
题主的朋友应该是在跟你扯皮,要不然就是碰上zz了。。
身边有中国人来到新加坡以后开始学习用新加坡口音说英文,甚至有的人连普通话的腔调都改成新加坡式。如果是想融入当地文化,用作跟新加坡人交流,我觉得没问题。但如果跟所有人都用新加坡味说话,一会一个walao,感觉很奇怪而且很别扭。
如果硬说看不起美式口音,可能会有部分人觉得,英式英语更纯正更好听,这跟新加坡就没多大关系了。
作者:通宵造轮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3418379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我是个在新加坡生活了10年的马来西亚人。其实也没瞧不起,只是说新式英语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在正式场合,当然还是说正规的英语。但是,同学或同事之间闲聊,大家还是爱用 Singlish,感觉亲切。 Singlish 虽然掺杂了本地各族语言,但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华语和闽南语的影响。这应该多少跟早期三大民族尝试跟彼此沟通有关。毕竟,那个年代也不是所有人有机会去上学,有机会系统性的学习英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种具本地特色的语言。看着各个民族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讲英语是挺有趣的。再者,语言的主要功能是沟通,我个人不觉得日常闲聊用新式英语有何不妥。有兴趣的,可以去搜索 Michelle Chong,是个新加坡华人艺人。她常拍各种使用夸张新式英语的短视频,主要是搞笑。现在疫情期间,她也拍了好几个跟疫情和政府政策相关的短视频,把信息简单化后,用本地民众感觉亲切的 Singlish 把信息带给大众。
其实,我周围的一些外国人(韩国人,印度来的印度人等等)都很爱模仿这种新式英语。
作者:北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12834753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除了在英国,美式英语应该不会在任何地方被瞧不起。所以,generally speaking,你说的这个现象应该不存在。这个A的观点应该是个例。
但是这个个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我倒是可以猜测一下。
我的PhD老板是意大利裔的阿根廷人,在美国生活很多年了,但仍然保持自己的西班牙/意大利语口音并以此为荣。我上次跟他打电话,一接到电话,他就说:XX, you kept your accent! That's great!
在他看来,美国人一张口美国口音那很正常,但凭什么所有人都得是这种口音?各个地区自己的口音也挺好啊,就应该保持自己的accent啊!
再举个例子,Daniel Day-Lewis,地球上演技最强的演员,说任何口音的英语都能让你听不出毛病。但是人家在非表演情景下,代表自己说话,一律都是带着爱尔兰口音。
作者:数字游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31528165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我是四岁多来到长沙的,二十多岁大学毕业以后去了广东。
我长沙话本来说的很标准,去外地多年后不标准了。因为我发现,我回来跟长沙人讲长沙话,他们会改口跟我说普通话。我很受打击。
因为我认为,他们是听出我外地口音才这么做的。他们觉得我是一个外地人学长沙话还学不像。所以才跟我说普通话。
我思考了很久,最后决定不说长沙话了,改说带长沙味的塑料普通话。虽然我长沙话讲不标准,但塑普还是没问题的。这样听起来就像是长沙人学普通话学不标准而已。这样就没问题了。终于可以“装”作本地人了。
作者:greatmatch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895979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
不要误会,新加坡当地人一般不会说瞧不起任何地方的人和口音。
跟上面的朋友说法类似,如果你在外面读几年书,回到你那口音浓重的家乡,你天天跟你的家人朋友讲普通话,他们也会提醒你要讲方言,否则会觉得你有点装。就是这种感觉而已。
所以那些嘲笑新加坡口音的人,就跟你嘲笑苏州话或者温州话一样,人家回家就是不喜欢讲普通话。有什么好嘲笑的
作者:pzny01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73299/answer/93265433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