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4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246 63
(轉載知乎)为什么瑞士的双语能稳定,新加坡的双语不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樓 發表于:2025-3-2 19:51

德语、法语、意大利语都是瑞士的国语。

新加坡也开展双语教育 ,但却形成了独特的 Singlish,很多年轻人汉语能力退化。

https://www.sohu.com/a/213432227_100028279

www.sohu.com/a/213432227_100028279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樓 發表于:2025-3-2 19:51

作者:伊村小魔术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24653197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见“瑞士双语稳定“跟我整乐了。。。

看了一圈回答就没几个达到点上的,先说结论:别的地区我不知道,瑞士德语区的年轻人双语使用情况可以说跟新加坡没区别,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

瑞士德语区跟新加坡神相似:

瑞士德语区本地人之间交谈用本州的瑞士德语方言

新加坡本地人之间交谈讲singlish

瑞士德语区本地人学校教学,公共广播,正式场合使用标准德语

新加坡本地人学校教学,公共广播,正式场合使用标准英语

瑞士德语区本地人跟外国人聊天时也尽力讲他们自己认为的“标准德语”,但这种德语类似于广州普通话,带着浓浓的瑞士腔。

新加坡本地人跟外国人聊天也尽力讲他们自己认为的“标准英语”,但这种英语类似于广州普通话,带着浓浓的新加坡腔。

但是由于大量接触德国媒体,瑞士德语区本地人听懂标准德语是没问题的,由于在学校使用标准德语,他们读写能力也是没问题的。

但是由于大量接触英国,美国媒体,新加坡本地人听懂主流的英音美音澳音是没问题的,由于在学校使用标准英语,他们读写能力也是没问题的。

瑞士德语区本地人在学校必修法语,并且学习强度不低,但是走上社会以后真正能说好的不怎么多,大多数人也就是去饭店点个菜,跟游客指个路的水平。

新加坡本地人在学校必修中文,并且学习强度不低,但是走上社会以后真正能说好的不怎么多,大多数人也就是去hawker centre点个菜,跟游客指个路的水平。


说白了瑞士人又不是个个骨骼惊奇自带多语种的本事,是什么给了你“瑞士人多语言能力强于新加坡人”的错觉?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樓 發表于:2025-3-2 19:52
作者:多邻国Duoling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25065494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无论新加坡还是瑞士,都不是“双语”,至少是“四语”。



新加坡的四种语言分别是马来语、英语、汉语、泰米尔语
瑞士的四种语言分别是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罗曼什语

不过,罗曼什语事实上处于濒危状态,相比其它三种语言,使用人数很少,在国家行政层面也不具备完全同等的地位。

另一方面,英语对于瑞士人而言属于外语。然而瑞士人英语水平普遍较高,甚至高于许多将英语定为官方语言的国家。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看,在瑞士实际上最常出现的“四语”更像是: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英语。

虽然都是“四语”并行,但新加坡和瑞士的“四语”状况区别非常明显。

从语言本身来看,新加坡的四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源流迥异,相互间学习难度较大:



马来语属于南岛语系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华语(汉语普通话)属于汉藏语系
淡米尔语(泰米尔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

以新加坡国歌歌词“(让我们)共同向幸福迈进”为例,汉语、马来语、英语、泰米尔语依次是:

瑞士的四种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

其中法语、意大利语、罗曼什语甚至同属罗曼语族,可类比为粤语、客家话、潮汕话间的关系。

以瑞士联邦国家格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例,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罗曼什语依次是:

这句话对应的英语是:one for all, all for one

相对而言,瑞士人掌握本国的两到三门语言,甚至掌握英语这门“外语”,注定比新加坡人掌握本国的两到三门语言更容易。

从社会环境来看,新加坡地域狭小,多民族混居;瑞士地域相对较大,各民族分区而居。而且两国语言政策导向截然不同,更是造成现状差别主要原因。

新加坡的四种语言,各有不同定位。



英语是行政、社会事务以及公共场合最通用的“第一语言”。
马来语是当地最强势的“本土语言”,被定为“国语”,代表马来裔群体。
华语(汉语普通话)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民族语言”标准语,代表华裔群体。
淡米尔语(泰米尔语)也是使用人口较多的“民族语言”,代表印度裔群体。

定位不同,也决定了现实生活中各语言地位不同。

如今在新加坡,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和“族际通用语”的地位不断被强化。

很多新加坡人可能不会讲其他民族的语言,甚至也可能不会讲本民族的语言,但几乎不可能不会讲英语,否则就难以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瑞士的情况与此迥异。至少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在法律、行政层面是完全平等的,定位没有任何不同,都属于“本土语言”,各有自己的基本盘,分别在各自的文化区内相对强势。

比如上面提到的国家格言,正式场合是用拉丁语写的:unus pro omnibus, omnes pro uno

虽然以德语为官方语言的行政州数量最多,但在整个联邦层面上,德语并不具有任何凌驾于其它语言之上的特殊地位。综观近十年的语言使用趋势,反倒是法语人数占比有所上升。

瑞士联邦各州从政策制定实施和基础教育安排上,都是以所在地区的官方语言为先,在此基础上兼顾英语和联邦内的其它语言。

受过基础教育的瑞士人,普遍能熟练使用英语。但除了外来移民以外,几乎没有人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无论在哪片文化区,英语对当地强势语言都不足以形成根本性的冲击。

延伸阅读:

西班牙语和英语哪个更简单?

德语的SO和英语的SO有哪些区别?

表示“撒谎”和“躺”的 lie 是同一个英文单词吗?

如何评价梦工厂动画《坏蛋联盟》(The Bad Guys)?

如何评价《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三季第九集《吉巴罗》(Jibaro)?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樓 發表于:2025-3-2 19:52

作者:龜雖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881551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一样,瑞士的话,基本上德语区的大多数人不说法语,法语区的大多数不说德语。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流利地使用两种语言。而且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

法语使用情况:德语为母语的瑞士人,只有20%的人经常使用法语;意大利语为母语的,只有12%的人常用法语。

德语:法语为母语的瑞士人,19%常用德语;意大利语为母语的,11%经常使用德语。

而两个瑞士人见面,很可能用英语沟通。德语为母语者的瑞士人,43%常常使用英语,法语的为38%,意大利语的则为30%。

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区域里,当地的语言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会说另一种官方语言在本地也能非常正常地生活。当然了,多会几门语言对他们的职业肯定有所裨益。

瑞士是一个联邦国家,各州享有很高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各州平等,且有各自的宪法、议会、法院。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独立性,语言不统一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文献:

https://www.swissinfo.ch/eng/multilingualism_how-many-swiss-regularly-use-at-least-four-languages/42495614


www.swissinfo.ch/eng/multilingualism_how-many-swiss-r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樓 發表于:2025-3-2 19:52

靜chikn食peanut:


07:30






要祭出这个来了

(转 https://b23.tv/xOLWRZS)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樓 發表于:2025-3-2 19:52

孙程程:


不了解瑞士。新加坡,除去一些精英不谈,大部分人的语言水平,与其说是双语,我觉得更贴切的说法是大家其实只讲一种语言,只不过这个语言一部分是英文一部分是中文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樓 發表于:2025-3-2 19:53

在新加坡和瑞士都居住过,我认为瑞士和新加坡的语言情况在题主提到的点上并没有本质区别。

瑞士也有瑞士德语,它跟标准德语的关系就类似于新加坡英语跟标准英语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场合切换使用标准英语和新加坡英语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这一点对于瑞士德语区也一样。

以上不保证百分之百没有错漏,当然更专业的语言学内容我就不懂了,题主还应该另请高明。



作者:卢健龙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8029834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樓 發表于:2025-3-2 19:53
作者:绿熊思想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957656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知道,是因为我的学校的原因还是什么,我觉得新加坡同学的双语很好。和我用纯中文交流基本没有问题,只要你不涉及什么复杂的名词;纯英上课也没有障碍。学校很注重双语,经常有双文化艺术节,同时还提供很多其他的项目,来帮助同学提升相对薄弱的语言。

当地中学的华语课程分三个:普通华文,高级华文,和中华文学。普华较为简单,词语,基本对话和写作。高华难度就上来了,阅读理解相当于国内初一初二水平,成语使用,朗读和演讲,以及论文和应用文写作(一篇电邮要求800字以上,一篇作文要求1000字以上),题目的话,给3种选项 ,一种是议论文,一种是记叙文还有一种是材料作文写作。举一个议论文的题目:请论证新加坡是亚洲最宜居的国家。中华文学是最难的,难道让我们一群中国同学都感到迷茫,并尊其为玄学。里面有很多东南亚的优秀华文作品,这在国内是不常见的,比如说《拉子妇》讲的是马来西亚华人对当地土著的压迫和歧视,香港作家西西的《像我这样一个女子》神奇的意识流小说,让我对生死爱情有了深刻的思考,还有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现代诗《彩窗》想必大家都熟知;除此之外,还有新加坡本土小说《放逐与追逐》,记录了新加坡建国50多年的来,人们观念的变迁和对华文文化的挣扎。学的过程很有意思,但考试就涉及文学赏析了,需要背大量资料 感觉有点像国内要把整本王后雄学案背下来,非常悲惨。

综上所述,新加坡的华文教育是非常通透且深刻的。(当然这里可以选科,不是所有人都会学中华文学,有人选英语文学的)

除此之外各类活动数不胜数,向幼苗计划啊(一个学术论文比赛),创新作文大赛相声比赛啊,一年没有断过。在文化方面,每逢大型节日都会有舞狮舞龙表演,中华戏曲戏剧表演,华族乐器表演,书法大赛。在英语方面也是如此。(此处添加个人观点:我觉得在国内的学校,我是找不到这么多同学会吹唢呐,踩高跷,拉二胡,写毛笔字的)所以,他们的双语真的很好(✪▽✪)

还有一点就是,新加坡并没有强调双语,他强调的是每个同学都应该熟悉并欣赏她/他的母语。马来同学会有专门的马来课程,印度同学有泰米尔语课程,我们学校会说三四种语言的人很多。这可能以为李显龙说的不想让新加坡变为民族大熔炉,希望人们能保持自己独特的种族文化。

大概就是这样,来自于我对身边同学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历。对瑞士所知甚少,对不起无法作评论。附上一张幼苗计划的论文册的图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樓 發表于:2025-3-2 19:53

作者:打铁烧砖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36216637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瑞士自古以来是一个山地国家。当地居民是山民。山民的特点是什么?不喜欢与外界有过多的交流。世界上有这么个地方叫新几内亚岛。是一个高山岛(还有沼泽)。因此会造成哪怕隔开10公里的两个村子语言就没法交流的现象。

瑞士就是一帮子不愿意当德国人的德国人,一帮子不愿意当法国人的法国人和一帮子不愿意当意大利人的意大利人拼起来的国家。从古代,日内瓦和苏黎世本身就是两个自治城邦共和国。

瑞士是“联邦自治”的范例。中国历史上其实没有这种东西。可能也就兰芳共和国有点像。


另外,历史上的日内瓦曾经一度是被加尔文宗的教士统治的。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在那个时代,日内瓦就是一个基督教版本的阿富汗/沙特阿拉伯。整个城市非常的清真。没有酒吧,没有妓女,没有赌博,没有任何娱乐。估计穿越回去,像我这种天天在知乎上吹牛逼,平时就知道喝酒吹牛逼打游戏的小知识分子多半也是个驱逐出城起步的刑罚。然后因为信飞天拉面教弄不好就被株连九族了。如果违反了加尔文派教士的命令,要么被荣誉处决,要么就会被逐出城市(但实际上这帮宗教狂热分子基本都是外国人,从法国尤其是巴黎润过来的)。


另外,我不知道你跟新一代的新加坡人接触过没有。普遍普通话都非常好,尤其是中产及以上的家庭普遍都非常重视普通话教学。我和新加坡的合作伙伴连麦基本都直接讲中文的。他们自己说平时在家里也是中文为主。不过打字,写邮件倾向于英语。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樓 發表于:2025-3-2 19:54

wshhhh:


瑞士不是人均德法意罗四语大佬…

人家是这块德语区,这块法语区,这块意大利语区…大多数人都是在自己的区域里说自己的主语…

而且,瑞士的德法意语也和德国法国意大利不完全一样。类似于巴西有,加拿大有魁北克法语,等等。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樓 發表于:2025-3-2 19:54

作者:猫婆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822677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搜狐这种文章看看就好,我就不细说了,浪费时间。只说一点,新加坡有专门的一个电视频道是华语频道,MediaCorp Channel 8。所有节目电视剧新闻都是华语。

接下来回答问题,其实你的问题涉及的是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为什么比较容易同时掌握?首先,我不会这几个国家的语言,德国不了解,但由于经常去法国意大利,打招呼谢谢这些简单的语言会一点。比如法语和意大利语就有相似之处,Bonjour和Buongiorno的区别而已。发音的话后者多个类似no. 虽说德语属于日耳曼系,和英语更接近,而法语属于拉丁系,但总的来说欧洲那边的语言相对来说比较接近,所以学习起来肯定比同时掌握中文英文更简单。如果说错了请指正。

第二个问题,新加坡的Singlish和英语华语间的关系。首先,和英语的关系,新加坡人正式场合或白领在公司里工作是singlish和English 自动切换的,人家也许会给你WhatsApp lah, leh, lor mah “can? “, 但不会给你email 这些字,更不会在开会的时候说这些字,正式文件合同里也不可能有这些字。其次,和华语的关系,的确,年轻人有些华语退步,这和家庭教育有关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因为新加坡的华语教育就到初中,这时候如果家里父母说华语多,那么小孩自然华语强一些,如果父母只说英语或singlish,那小孩自然华语就弱。但再弱,他们也能听懂,只是说的不好,不会写。学过外语的人基本都知道一门语言的难易程度是 听<说<读<写 。所以新加坡人华语再差,听一般是没问题的。此外,他们也有他们的华语表达方式,不完全和中文一样。比如中国人说“工作”,他们是“做工”,中国人说水“烫”, 他们说水“烧”,等等。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新加坡是一个独立国家,语言方面有他们自己的一套系统,无论你想不想承认,新加坡绝大部分华人都是bilingual,而且你也会常常看到有华语补习班,政府也一直鼓励大家多说华语,争取进步。

所以,我不会完全认为他们“双语不行”,行不行,要看你接触的什么人。即便在中国,普通话不标准的中国人也很多。在新加坡,由于工作和正式场合正式文书都是英语,所以他们华语水平确实不高,更不能用中国人的中文水平去衡量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2樓 發表于:2025-3-2 19:54

某匿名用户:


罗杰斯:新加坡人英语烂华语也烂

来自 / 新明日报文 / 潘万莉

国际知名投资家罗杰斯给我国双语教育打分,认为新加坡人“英语烂华语也烂”,本以为两名女儿可以在本地学标准规范的华语和英语,岂料事与愿违。

据报道,在新加坡住了十年的美国亿万富豪罗杰斯几个月前在旧金山的一场讲座上形容,新加坡“可能是过去40年来世界上最成功的国家”,为了让女儿学华语,他们举家搬到新加坡长住,因为新加坡人口有75%是华人。

他说:“很多人讲华语。我搬到那里其中一个原因是我自己不说华语,而他们既讲英语也讲华语。所以我说,这真是太好了。”

罗杰斯将21世纪称为“中国的世纪”,他两个女儿学习华语的故事也广被本地媒体报道。

他在讲座上提到, 本以为两个女儿可以在本地学标准规范的华语和英语,岂料新加坡人“英语烂华语也烂”,对新加坡的中英语水平感到失望。

不过,他随即也表示,本地还是有一些人能说流利的中英语。

在讲座答问时段,一名口操新式英语的女郎用语法半不正确的英语提问,罗杰斯并不介意,在回答后再向在场者解释提问者的问题。他最后以新加坡是个“好地方”总结,对提问者说:“你应该回家。”

教育专家蔡志礼博士日前也在面簿分享这事件,并提到我国仍有华语或英语讲得很好的人,但为数不多,一般人即使是从亚洲排名第一的大学毕业,华语或英语水平都不高,精通双语双文化者,更是寥若晨星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3樓 發表于:2025-3-2 19:55

草棵子:


瑞士不是双语,而是那本来就是人家的母语。

人家就是一群意大利人说意大利语,日耳曼人说德语,法国人说法语,然后这几个人群凑成一个国家,为了平衡各族群的语言,然后把意大利语,法语,德语,干脆都设成了官方语言。

而新加坡的主要族裔,无论是普通话还是英语,都不是他们的母语,他们对于这两种语言都没有第一母语习得。因此新加坡的这种双语地位是极不稳固的,极有可能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

新加坡的人口以闽南人为主,闽南人占比约40%,潮汕人占比约20%,客家人占比约10%,广府人占比约10%。因此新加坡要设立多种语言制度,应该把闽南话当做第一官方语言,然后是潮汕话,然后是客家话,然后是粤语。新加坡应该根据当地的人口比例,实行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四官方语言制度,让所有来新加的外地人,无论是大陆的还是台湾的,马来西亚的还是印度的,白人还是黄种人,都应该必须学习上述四种语言之一,只有这样新加坡的“双语”制度才能实行的通。

而且新加坡还必须为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依据汉字体系,实行正字运动——即用汉字为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中的每一个发音进行对照,让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中的每一个发音都有他相对应的汉字。只有在语言和文字都相对应成功了,规范化了,每一个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其中的发音都有其相对应的文字,那么新加坡的这种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的四官方语言体系才能流行得通。

然而我并不相信新加坡有这种能力,可以参考一下香港地区的粤语正字运动,其实就是依据汉字的普通话发音,来给粤语做了一套表音文字体系。已经把粤语这种表意文字彻彻底底的从表意文字体系中剥离了,当然也极有可能的是,粤语本来就是一种侗台语族的表音文字,他本来就不是汉字表意文字的一种方言,因此粤语的很多发音都在汉字中找不到正字。因为我不是广东人,我也不懂粤语,所以我并不知道真实的粤语到底是什么样的,因此我只能瞎胡乱揣测一番。

对上述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进行正字运动是非常难的,远比北方的各种语言体系,诸如中原官话,关中话,山东话河北话要难,因为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在古代几乎从来都没有过针对于发音的正字运动,古代的标准音从来都是北方方言,尤其是中原官话,中原官话跟汉字的照应率几乎是百分之一百。

这从来没有过的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的正字运动,如果新加坡人能完成,那么毫无疑问就是新加坡文化史的一项开天辟地的大成就,能完成这项正字运动的人类就是新加坡历史的普希金,对新加坡的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还极有可能通过这项正字运动反过来影响大陆,影响到大陆地区的闽南语潮汕话客家话粤语等,从而彻底改变当地的语言生态。

新加坡要完成这项运动是非常非常难的,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历史非常短,也没有足够多的底蕴。因此新加坡并没有这么长远的目光,而且由于新加坡的人几乎都是从大陆过去的,“车同轨,书同文”的思想早已经深深的烙刻在他们的脑海中,因此新加坡人受到了这种大一统的思想封印,他们极有可能没有勇气去做这件事情。

可以参考一下香港地区,就算是嚷嚷着要粤语,要独立,不要普通话,而他们对于粤语的正字,依旧是根据新华字典的发音,而生搬硬套出来的一套汉字表音体系。也就是说,他们甚至连否定新华字典的发音的勇气都没有,更惶论让他们为复杂的粤语进行“音字对照”运动,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一门语言的发展,不仅需要官方的入场,更加需要影视,音乐,文学,尤其是文学作家的大量利用此种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只有这样,这门语言才能正确的流传下去,并且富有生命力,富有规范化。

正儿八经的文明,比如阿拉伯,中国,罗马,印度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诗经》,来作为参照,以防止他们的文明在行进的路途上分道扬镳。比如说阿拉伯文明的《古兰经》,罗马基督教的《圣经》,中原汉文明的《四书五经》《论语》《诗经》《楚辞》,这些经典的书籍都是有不可置信的权威的,他们书籍上面所显示的内容文字,以及文字所展示的意思都是必须要求一字不能更改的,而负责念这些书籍诗经的人群,也被称为这个民族文明的“老保男”,他们是这个民族文明最保守的人群,也是整个文明延续下去的关键。

而新加坡好像并没有这种要保守的东西,他们的文明都是随波逐流的,大陆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他们就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大陆使用普通话作为规范话,他们就用普通话作为自己的语言,大陆使用中原雅言作为规范话,他们就用中原雅言作为自己的语言。国际上通行什么语言,什么语言强势,他们就用什么样的语言,今个英语强势,他们就用英语,明个西班牙语强势,他们就用西班牙语,大后天阿拉伯语又突然崛起了,他们又开始人手一本《古兰经》,开始皈依伊斯兰教,念古兰经了。


新加坡似乎没有什么可以保守的东西,他们所有的文明风向都是随着国际局势变动的,他们就像是一颗没有思想的芦苇,只会迎着太平洋两岸的风随风摇摆。


因为他们在文明认同上面的左右骑墙,他们在文明构造语言构造上面的作为注定是失败的,每一个到新加坡的人都不可能对这一片土地产生认同。

一个文明一定要有一些亘古不变的东西存在,那么这个文明才能够延续下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4樓 發表于:2025-3-2 19:55

李克里X:


十年前我在柏林上语言班,当时应该是A2级别(基本就是刚脱离一窍不通的级别),班里有个女生是日内瓦人!当她自报家门以后,立刻说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对,我是瑞士人,瑞士很多人只说法语...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樓 發表于:2025-3-2 19:55

作者:Eastpex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752288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我在新加坡的观察,首先要了解的是:作为一个多族裔多语言的高度国际化城市,英语是这里不同人群之间沟通和对外交流的最重要语言,涉及个人的生存和竞争力,其它语言包括华语在内都达不到这个程度,学习的动力不足。其次或许还是汉语言和文字太难了,与英文之间缺少相关性。原本新加坡小孩的学习压力就非常大,除非父母特别用心,坚持不懈,否则小孩的汉语言学习很容易半途而废。说实话,当我看到邻居小孩在那里手足无措笔画混乱描写结构复杂变幻无常的汉字的时候,我自己也觉得于心不忍。反过来想想我们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哪一个开始的时候不是雄心万丈,如果不是环境所需、生活所迫,绝大多数还不都是选择放弃,最后连最基本的水准都没有。其实,天地良心,跟汉语比起来,英语真心不算难。

补充:不过也听到一些乐观的声音,主要是说:1)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日益增大,对华语的需求显著增加,带来驱动力;2)中国新移民增多;3)越来越多的华语老师来自大陆,提高了华语教育的整体水平。

深度思考:语言除了用来沟通和交流,更是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载体,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在新加坡,如果汉语最终只是沦为一个有限使用的单纯的沟通交流的工具,那它的性价比实在不高,因为英文已经足矣。所以这是新加坡政府和华人都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6樓 發表于:2025-3-2 19:55

相对了解的德语区而言,他们的教学是用标准德语,但日常生活当中是瑞士德语(各地当然是瑞士德语各地的方言)。不过他们之间的差别可不是Singlish和English这样的衍生关系而产生的,并且也是和标准德语的差距较大。而且其实现在瑞士德语也是正在向标准德语靠近。

新加坡是座城市啊,五百多万人挤在一个小岛上,而且都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过来的,而且就算是占新加坡绝大多数的华人,也主要来自闽语区粤语区的不同地方,若没有标准语的话交流困难程度是远大于瑞士德语区内部居民的方言交流的难度的。

而相对于瑞士而言,首先是地方大,好歹也有42000km^2,然后讲法语的、讲意大利语的和讲德语的居民都是集中在某些地区的,而不像新加坡都集中在一座城市里。

一般而言混居地区的语言优势会逐步让步给标准语,比如在瑞士格劳宾登州的传统优势语言有罗曼什语和德语,现在就逐步让步给德语(可能过几年罗曼什语就要被意大利语反超而退居三线了)。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英语推行政策的强制力度是很大的,这也是Singlish普及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803253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7樓 發表于:2025-3-2 19:56

Coldstream:


马六甲海峡东西的海洋由说什么语言的国家主导?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8樓 發表于:2025-3-2 19:56

如果大家认为新加坡的双语是按照字意,中英语可以自由切换、等同地使用,那完全是误解了。在新加坡的学校都是英语教学,中文只是作为一种外文来学习。这本质上和中国学校以中文作为教学媒介,伴有英文课是一样的。按照新加坡对双语的定义,中国、泰国...,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双语国家了。



作者:孙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828417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9樓 發表于:2025-3-2 19:56

萝魏紫:


四万平方公里和七百平方公里能比?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0樓 發表于:2025-3-2 19:56

一直住顶楼:


可能是华人的特性。

Singlish其实是可以类比广普和川普,独特文化。

ps:我个人很喜欢Singlish,非常有feel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1樓 發表于:2025-3-2 19:56

欧洲国家之间基本畅行,发展水平差距不大交流多,人种还算接近,语种也相对接近,更何况瑞士不止双语,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分区使用。

新加坡周边东南亚国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新加坡,但新加坡又极小,初期发展很大程度上面向欧美国家,再加上新加坡也有不少马来人与印度人,都曾是英国殖民地,不少人会英语,从实用角度来讲必然首选英语。

上世纪中国实力尚且有限,且很长时间没真正对外开放,华语的使用频次不如英语。更何况,选择华语已经是新加坡的实用性选择了,老一辈新加坡人很多人本身不会讲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华语,而是闽南话和粤语。

本人去年某天半夜曾在基本没人的大士海关,被新加坡工作人员拉着请教华语,除了几个要解释的关键词,全程英语问到底,也需要用英语解释华语词汇。



作者:Los Pecad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922353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2樓 發表于:2025-3-2 19:57


老黄:


新加坡人种太多,实行的不是双语教学而是4语教学,各大种族都学习英文+本身母语,基本上各族都是重英文輕母语,导致各族母语的水平都大幅下降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3樓 發表于:2025-3-2 19:57

你说的稳定是互相不发生“化学反应”么?

瑞士也是有鄙视链的,讲德语的看不起讲法语的,讲法语的看不起讲意大利语的,然后所有人一起看不起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其它欧洲国家~

之前在苏黎世的超市有试着和收银员讲法语,结果发现还是英语好使~

瑞士的德语区因为经济好,那叫一个傲气,而且瑞士的德国人还特别轴,怎么说,简直比德国人还德国人,这大概是一种刻板印象。

对法语区比较了解,除了有很多联合国之类的国际机构,还有很多法国公司把自己的一部分服务放到瑞士,用来减税。比如说欧舒丹( L'Occitane )虽然说是法国品牌,宣传也都是说是来自普罗旺斯的产品,官方总部在卢森堡,运营总部就在瑞士。有很多法国人去瑞士上班,这些法国人是完全不学德语的,他们平时生活也完全不需要用到德语。



作者:巴黎吃货阿涅丝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247175740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4樓 發表于:2025-3-2 19:57

La Gateau:


新加坡双语教育不是蛮成功的吗

40岁以下人口互相说话全是英语(夹杂少量汉语和语气词),回家和爸爸妈妈立刻改口夹杂英语单词的汉语,而且还真别说,他们的普通话发音比马来西亚还要好。

但是,新加坡只有一种语言教育(英语),四个官方语言;瑞士也只有一种语言教育(德语),但是他们普遍会英语和法语。

评论区我真是服气,平行时空都出来了。我同事和客户就没和我主动说过半句普通话,我知道他们能听懂,说中文过去回来的还是英语(夹杂部分汉语单词)。如果la这种语气词算中文,那他们确实全讲中文。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5樓 發表于:2025-3-2 19:58

作者:q1zhe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28117087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瑞士和新加坡的双语情况存在一些区别,这可能是为什么瑞士的双语能稳定而新加坡的双语不行的原因。

首先,瑞士的双语情况是由于该国有多种不同的语言流行,因此需要采用双语教学。在瑞士,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都是流行的语言,且各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双语教学是为了方便不同语言的使用者相互交流和理解。

而在新加坡,双语教学则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以便与国际接轨。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是该国也有其他多种语言流行,如华语、马来语和。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以便在国际上竞争。

总的来说,瑞士的双语情况是由于该国有多种语言流行,而新加坡的双语情况则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以便与国际接轨。

此外,瑞士的双语教学较为稳定,也可能是因为该国的教育体系和政策相对完善。在瑞士,双语教学已经深入人心,且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双语教学得以顺利实施,使用者也能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而在新加坡,由于双语教学政策的更替频繁,以及一些负面的言论和评价,双语教学的实施并不是那么顺利。这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双语教学的不稳定。

此外,新加坡的双语教学也可能受到该国的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有许多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存在,这可能会对双语教学造成影响。例如,由于新加坡有不同的种族和文化,双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双语教学的不稳定。

总的来说,瑞士和新加坡的双语情况存在一些区别,其中可能包括语言使用的情况、教育体系和政策、以及多元文化背景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双语教学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点个赞同再走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6樓 發表于:2025-3-2 19:58

明眼梅花陈科:


虽然但是,瑞士有四种官方语言啊,并不是双语。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7樓 發表于:2025-3-2 19:58

作者:Et alors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5014874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法国和新加坡都居住过或正在居住。

认识的瑞士法语区的瑞士人基本只说法语,英语一般,就像上面一位提到的,他们一般用英语和德语区或者罗曼语区的人交流。当然学校也会教德语,但是也只是初级水平。这么说来我也认识好多第一外语是德语的法国人,这么看来,法国人和瑞士法语区瑞士人没啥太大差别。所以说瑞士各区因为不怎么出圈而且各区语言单一,所以多种语言很稳定。

新加坡语言分区不像瑞士以地理区分,而是以人种区分。华人大多说华语(包括官话,闽南话,潮汕话和粤语),印度人说泰米尔语(因为新加坡印度人主体是印度南部泰米尔邦人),马来人说马来语。官方语言以英语为主但也包括上面三种语言(华语以官话为标准,并使用简体字以和国内标准靠拢)。老一代新加坡华人说马来语的很多,新一代的新加坡华人也有只说英语的,还有新一代的印马人也有说华语的,所以上面"人种区分"指的是大多数的家庭用语。说到这些大家看起来可能有点乱,拿一个新加坡现在的华人小学生举例子的话,他可能小时候跟他阿公学了闽南话和马来语,上华校会以英语和官话为主,回家和他潮州原籍的妈妈可能说潮汕话,和他佛山原籍的爸爸会说粤语,跟他邻居印度小盆友学了几句泰米尔语。这是个极端的例子,这位小盆友也应该无疑是超人了 :D 。这里可以看出新加坡的语言使用有多复杂,不光与人种有关,也与历史,教育以及使用环境有关。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使用语言泛而不精。你要是想说个成语找知音,对个上下半句诗词什么的,只能找新移民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8樓 發表于:2025-3-2 19:58


陆轶群律师:


法律行业 律师

 关注

7 人赞同了该回答

欧洲的语言基本上是一个语系的,语言之间有亲缘关系,切换起来相对容易。以前看新闻说丹麦的王妃会十国语言,这种多语言天才可能就是占了欧洲语言接近的便宜。

新加坡的双语(中英)则相隔十万八千里。两种语言从语法到文字差别都太大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9樓 發表于:2025-3-2 19:59

L.C:


瑞士双语还不如比利时,我在比利时荷兰语区好歹能用法语买东西点菜,去瑞士德语区,当地人是真的一句法语都不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0樓 發表于:2025-3-2 19:59

暴躁小刘富的流油:


新加坡不止双语

英语是通用语言 还有其余母语:华语 马来语 印度语

新加坡所有幼儿园都是双语教育 中文和英文

只是现在很多华人小孩子说英文更多 因为英文比华文容易 但是家长还是都很重视华语的 毕竟考试都要考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246 回複數:63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4-12 18:47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