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9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362 18
1944年11月10日,中國抗日戰爭之豫湘桂會戰中,桂林、柳州失守。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樓 發表于:2014-11-10 06:05

一號作戰進攻路線圖  

日期:1944年4月17日 - 12月10日
地點:中國河南、湖南、廣西、廣東及貴州  
結果:日軍取得戰術上決定性勝利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樓 發表于:2014-11-10 06:08
參戰方:

中華民國 VS 大日本帝國

指揮官和領導者:

中華民國:蔣中正、張發奎、陳誠、白崇禧、湯恩伯、薛岳、蔣鼎文、賀維珍、李家鈺

大日本帝國:東久邇宮稔彥王、岡村寧次、橫山勇、畑俊六

兵力:

中華民國國軍:250萬

大日本帝國陸軍:41萬

傷亡與損失:

中華民國國軍:50萬~70萬

大日本帝國陸軍:11,742陣亡、1,038病亡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3樓 發表于:2014-11-10 06:08
豫湘桂會戰(日方稱之為「一號作戰」(日語:イ号作戦)或「大陸打通作戰」)是日本帝國陸軍於1944年4月至12月期間於中國河南、湖南和廣西貫穿三地進行的大規模攻勢。
此戰主要分為三個個階段:進攻河南中部的豫中會戰、進攻長沙的長衡會戰和針對桂林與柳州的桂柳會戰。
主要戰略目標為開通由東北經華中、華南前往中南半島的路線,以及佔領其東南方的機場,防止美國陸軍航空軍自該地起飛攻擊日軍海上交通線和轟炸本土。
為了本次攻勢,日軍投入了41萬名的士兵、800輛戰車和將近7萬匹馬,於2400公里的戰線發動攻擊,這也是有史以來日軍動員規模最大的一次攻勢作戰。最後日軍成功佔領美國航空隊基地,並給予中國人力與物質上相當大的損失,但同時也因為兵力不足而無法擴張戰果,日後於中國戰場長期維持守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4樓 發表于:2014-11-10 06:09
緣起:

陳納德計劃:
陳納德聲稱用一百多架戰鬥機和轟炸機就可以嚴重打擊日本軍工生產,讓日本無力作戰。史迪威則指出日軍會攻佔陳納德要使用的中國空軍基地,使轟炸無法繼續。因為它比史迪威提出的另一方案(裝備訓練國軍三十個美械師)成本低又能迅速執行,羅斯福和蔣中正最後同意陳納德對日本的戰略目標實施攻擊。
1943年11月,在中國境內的日本基地和沿中國海岸的日本船舶遭到陳納德所率的空軍力量的嚴重打擊。1943年11月25日,陳納德所指揮的中美空軍混合團奇襲台灣新竹飛行基地,據空襲兩小時後高空偵察機所攝照片,六十三架日本各型飛機徹底被摧毀,多架受重創,而中美空軍沒有損失。日本當局也擔心美國會利用在柳州和桂林的空軍基地發動對本土島嶼的空襲。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5樓 發表于:2014-11-10 06:09
日本的反應:
1943年秋季起,同盟國在二戰轉入戰略反攻,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上屢遭失敗,使南洋各地軍隊的海上交通線受到威脅。日本大本營為保持本土與南洋的聯繫,根據「絕對國防圈」戰略指導原則,擬定如下戰略目標:
奪取中國南方和西南方的空軍基地。由於這些中美空軍基地已嚴重危及日本本土至南洋之間的海上交通線,海上交通線為維持日本繼續戰爭之生命線,因為戰略物資必須經由海路方得至日本本土。
打通亞洲大陸的陸上交通線。日軍既在太平洋上屢屢失利,海上通路隨時有被切斷危機。如果能打通路上交通線,使關東軍、支那派遣軍和南方軍結成一體。如此不但使相互間能夠支援,更可充份利用亞洲大陸戰略空間作持久戰。
打擊重慶國民政府的抗戰意識。為此,日本支那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擬定了一個由北而南、全面進攻的計劃:
第一期作戰由華北方面軍發動攻擊,打通平漢鐵路,同時殲滅國軍於河南的主力(主要為湯恩伯部)。
第二期作戰由駐武漢的日軍第11軍攻擊衡陽,摧毀國軍第九戰區主力。
第三期作戰由第6方面軍與華南第23軍配合,由廣州北上,以打通粵漢鐵路為目標,並與第11軍會師。
第四期作戰於打通平漢、粵漢線之後,再出兵攻佔廣西和越南的通路。此次作戰期間日軍亦需盡量攻擊並摧毀華軍於江西、湖南和廣西的機場。
這份計劃第一期作戰計劃即為豫中會戰,第二期為長衡會戰,第四期部份為桂柳會戰。若日軍達成其戰略目的,中國將被分為兩半,重慶基地有可能被其佔領,這也是抗戰伊始,中方最為擔心的日軍戰略方針。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6樓 發表于:2014-11-10 06:10
開戰前日方之準備:
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本土從未像本次如此徹底動員其陸軍。由於華北大掃蕩的順利進行,在華北的中國共產黨以及各路游擊隊短時間內無法對日軍進行有效阻礙,此前提讓整體作戰的兵力調度上得以提前順利進行;為支援此次作戰所調動人力,超過明治時期的日俄戰爭兩倍以上。
日本帝國大本營將對於支那派遣軍在執行一號作戰計劃中,所有兵力支援和要求都予以優先配合。日軍自關東軍以及日本本土動員38萬部隊補充支那派遣軍之缺額以及後備補充兵,並將在中國乙種師團和丙種師團調升為甲種師團(含特種作戰單位和支援單位之後可達兩萬人以上),並首次於中國戰線投入裝甲師確保攻擊戰果。
後勤準備方面更是充分,首先改組中國戰場上航空兵團,單以飛機油料計就有半年存量,彈藥足以使用兩年。運輸工具有馬匹67,000匹,運輸汽車13,000輛,補給船艇10,000艘,並調動日本國內道路、橋樑工程支援人力與器材投入戰線後方道路交通系統恢復。
以上種種單位後勤支援,都可達半年以上準備量。日方對於一號作戰準備之詳細之程度,上至野戰軍醫院,下至士兵軍靴修理,都已有周密計劃。
日方參戰部隊:
支那派遣軍(由岡村寧次指揮):
第十二軍(由內山英太郎指揮):總兵力為6個師和6個旅
第十一軍(由橫山勇指揮):總兵力為10個師和4個旅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7樓 發表于:2014-11-10 06:11
開戰前中方之準備:
相較於日方戰前徹底準備,中方此次應戰實處於極不利狀形。
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和參謀長史迪威不僅在個人關係上衝突達到最高峰,同時對於日方作戰動向與情報判斷亦多所失誤。
儘管1944年初重慶方面即獲得對方在華中及長江流域有非常活動之情報。2月以後,對日方準備打通平漢線和粵漢線攻勢情報也越趨清楚,但以後局勢之展開仍出其所料之外。
在內部基礎不穩下,重慶國民政府將大部分美援物資和戰略預備隊投入第二次滇緬之戰印度藍迦遠征軍,進行求生一擊。1944年,中國抗日戰爭已邁入第7年,領土和有效統治人口大大緊縮,戰費居高不下,在擴大法幣發行後(從1937年6月的14億元至1944年12月的1894億元),產生惡性通貨膨脹。如以1941年物價指數為100,則1944年12月為3220。在這種情形下,不僅靠薪水生活的軍公教人員受害最深,前線部隊也普遍缺乏衣食、醫藥和裝備。著名歷史學者黃仁宇於國軍第14師任少尉排長,駐滇西,月薪僅法幣42元。但於駐地街頭一碗麵即需法幣3元,如是意義上和無餉無異。
在日軍即將展開主攻的區域,如河南第一戰區湯恩伯部和湖南第九戰區薛岳部,內亦存著相當大的弱點。
第一戰區連年飽受兵燹肆虐,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以阻礙日軍,造成近百萬人死亡,重以1942年和1943年大飢荒又餓死數百萬人民,雖然整個第一戰區正規軍總數帳面上有46個師、4個獨立步兵旅,不包含游擊隊便已號稱47萬大軍,實際上其中有16個師是以新.預.暫作為編號,實質戰力完全不能依靠,加上第一戰區副司令官湯恩伯轄下部隊吃空缺問題是國防軍中出名的糟糕,戰區戰力並沒有想像充裕。由於所轄區於1941年晉南會戰後3年日方都沒有軍事活動,第一戰區國軍部隊多忙於在貧瘠的河南省自力救濟,失去作戰警覺和士氣。
在中部戰線方面,湖南第九戰區總指揮官薛岳將軍依據前三次「長沙大捷」經驗,認定日軍攻勢目標仍著重於攻佔各大城市的「錐型戰術」先例,亦即以機動部隊或中央突破或側翼迂迴後冒險深入,挺進佔領戰略據點後等待擴張戰果。因此在軍力部屬上第九戰區仍維持堅守核心據點、等敵軍攻堅失敗後以三面合圍形式反擊方式應對,錯估日方攻勢規模和打算永久佔領的準備。加上前段時間才剛打完常德會戰,第九戰區主要部隊都在休整中,依照過去經驗日軍不會那麼快將損失兵力補齊,因此第九戰區誤判日軍不會短期間連續發動兩場大規模會戰。
在第九戰區的國軍雖然帳面上仍有大批軍隊預定參戰,後實際參加長沙、衡陽會戰的軍級單位有58、72、20、44、26、37、暫2、10、46、62、73、74、79、100、4、99軍(出自《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其中,第26、37、10、73、74、79、100、99軍雖然屬中央軍系。但是常德會戰對這些部隊損失並非可一筆帶過之事,像是在華南堪稱戰力最強的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在常德會戰中便折損一整個師以上,其它各師攻堅常德時亦折損嚴重,時到此次會戰時大部分都在重建整訓中,能投入的實質兵力頂多一個師;而之後在衡陽苦撐的國民革命軍第十軍在常德會戰時也將屬下的暫編師消耗殆盡,因此在衡陽一戰總兵力不超過1萬8千人,當時國軍軍級單位理論滿編值3萬人,這種不到六成編員以其它戰場的作法基本上都是後送整訓,但是沒得後送的國軍部隊只能用此等兵力迎接日軍攻勢。
中方參戰部隊包括:
第一戰區(由蔣鼎文指揮):總兵力為46個師
第十五集團軍(由何柱國指揮)
第十九集團軍(由陳大慶指揮)
第二十八集團軍(由李仙洲指揮)
第三十一集團軍(由王仲廉指揮)
第十四集團軍(由劉茂恩指揮)
第四集團軍(由孫蔚如指揮)
第三十六集團軍(由李家鈺指揮)
第五戰區(由李宗仁指揮):總兵力為8個師
第二集團軍 總司令劉汝明指揮)
第八戰區(由朱紹良指揮):總兵力為7個師
第三十四集團軍(由李延年指揮)
第九戰區(由薛岳指揮):總兵力為43個師
第一集團軍(由孫渡指揮)
第三十集團軍(由王陵基指揮)
第二十七集團軍(由楊森指揮)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8樓 發表于:2014-11-10 06:14
第一部分攻勢:豫中會戰。



正在進攻河南省的日軍  

日期:1944年4月17日至5月25日  
地點:中國河南省  
結果:日本決定性勝利  
  
參戰方:

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我大概在2樓搞錯了)

大日本帝國:皇軍


指揮官和領導者:

國民革命軍:湯恩伯

皇軍:內山英太郎


兵力:

國民革命軍:39萬

皇軍:14萬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9樓 發表于:2014-11-10 06:14
豫中會戰是抗日戰爭日軍一號作戰(中方稱「豫湘桂會戰」)中的第1部份攻勢。
在豫中會戰中,39萬名中國士兵在湯恩伯帶領,被部署到維護戰略要地洛陽。 日本第12軍在第3戰車師團帶領下,在鄭州附近渡過黃河,在4月18日和於許昌附近擊敗中國軍隊,然後迂迴和圍攻洛陽。保衛洛陽的守軍共有3個師。第3坦克師在5月13日開始攻擊洛陽和於5月25日攻佔該地。37天矢城38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0樓 發表于:2014-11-10 06:15
豫中會戰經過:
1944年4月17日,日本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第12軍,第3戰車師團、第37師團、第62師團、第110師團、獨立混成第7團、騎兵第4團,共5個師團又3個旅、1個飛行團(飛機168架)、第1軍和方面軍直屬部隊各一部共148,000人,在第11、第13軍各一部配合下,強渡黃河以攻佔平漢鐵路(北平-漢口)南段為目標,向鄭縣(鄭州)、洛陽地區進攻。
中國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指揮國民革命軍所轄第十五、第十九、第二十八、第三十一、第十四、第四、第三十六、第三十九集團軍,共8個集團軍1個兵團共17個軍約390,000人,及第五戰區第二集團軍、第八戰區第三十四集團軍,在第八戰區和空軍(飛機156架)各一部支援下,以第二十八集團軍依託黃河南岸既設河防陣地抗擊日軍;第四集團軍在河南汜水縣(今併入滎陽)、密縣(今新密)間山區構成防禦地帶,堅守防禦;第三十一軍集結於禹縣(今禹州)、襄城、臨汝(今汝州)地區,待機殲敵。
4月18日,日軍第37師團配屬獨立混成第7旅從中牟新黃河(今賈魯河)東岸,向第二十八集團軍暫編第十五軍河防陣地發起攻擊。4月19日,日軍第110師團、第62師團由鄭州黃河鐵橋南端,向第二十八集團軍第八十五軍邙山頭陣地攻擊。突破陣地後,至4月23日相繼攻陷鄭州、新鄭、尉氏、汜水、密縣。
4月25日,日軍第13軍以2個旅由安徽正陽關、鳳台攻向阜陽,作出向河南漯河進攻態勢,以牽制豫東守軍,打通平漢鐵路後撤回。
4月30日,日軍第12軍以3個師團又2個旅向許昌發起攻擊。守城的新編第二十九師抗擊至5月1日失守。日軍第12軍旋以一部沿平漢鐵路南進,主力轉向西進,尋找第一戰區主力決戰。第三十一集團軍、第四集團軍予日軍以打擊後,於5月5日、5月6日分別撤往伏牛山、韓城。
至5月9日,西進日軍攻抵龍門附近。隨即以一部進逼洛陽,大部向伊河、洛河河谷進攻。同日,由許昌南進之日軍第27師團,與由信陽附近北上之第11軍宮下兵團(相當於旅)在確山會師,打通平漢鐵路南段。同日晚,日軍第1軍以8個營從山西垣曲(今古城鎮)強渡黃河,攻佔河南英豪、澠池後,沿隴海鐵路(蘭州-連雲港)東西分進。5月10日,日軍對洛陽總攻,飛機轟炸北岸陣地。5月12日,日軍渡過洛河。
至5月14日,與西進日軍擊退第36集團軍和劉戡兵團,包圍洛陽。5月18日,日軍菊兵團(第63師團一部)攻擊洛陽,守軍第十五軍配屬第九十四師(師長張世光,共8,000多人)依託城防工程,頑強抗擊一晝夜,使敵攻擊受挫。華北方面軍令第12軍司令官指揮第110師團一部、第3戰車師團主力、騎兵第4旅和菊兵團攻擊洛陽。5月21日,在日軍優勢兵力圍攻下,負責掩護部隊西撤的第三十六集團軍司令李家鈺中將(後追晉為陸軍上將)陣亡。
守軍奮戰至5月25日分路突圍,洛陽失守。在日軍第12軍主力西進後,第五戰區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五軍、第十戰區豫南挺進軍等部,向平漢鐵路南段實施襲擊,一度收復確山、漯河等地,以牽制日軍。6月2日,第一戰區主力、第八戰區一部發起反擊,戰至中旬,將日軍逐至陝縣、洛寧、嵩縣、魯山一線,雙方對峙。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1樓 發表于:2014-11-10 06:20
第二部分攻勢:長衡會戰
1944年5月,日軍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指揮所轄第3、第13、第27、第34、第37、第40、第58、第64、第68、第116,及第5、第7、第12、第17獨立混成旅團,共10個師團、4個混成旅、1個飛行團和海軍一部,共20餘萬人,以攻佔湘桂鐵路(衡陽-來賓)為目標,向長沙、衡陽地區進攻。
中國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指揮第一、第二十四、第三十、第二十七集團軍,及第四軍、第十軍、第三十七軍、第四十四軍、第九十九軍、暫編第二軍,共4個集團軍(共15個軍)另6個軍共約40萬人,在空軍(飛機181架)、友鄰戰區支援下,以一部依託湖北通城東南山區、湖南新牆河南岸、沅江和益陽地區的既設陣地,節節抗擊,消耗、遲滯日軍;主力分別控制於瀏陽、長沙、衡陽及寧鄉等要地,相機殲敵。
4月27日,日軍以5個師團由湖南華容、岳陽、湖北崇陽沿湘江兩岸和湘贛邊山區分三路發起攻擊,以3個師團集結於湖北監利、蒲圻待機。另以1個團又5個營進至江陵以南松滋河沿岸進行牽制,以掩護軍右翼。防守新牆河的第20軍予日軍中路第68、第116師團以持續抗擊後,轉至湖南平江以東山區待機。防守崇陽東南山區的第72軍、挺進縱隊對日軍左路第3、第13師團逐次阻擊,遲滯其行動。防守益陽的第73軍抗擊日軍右路第40師團。6月1日,日軍中、左路強渡汨羅江,突破河防陣地後,分路向撈刀河、瀏陽河進攻。守軍第37軍採取邊抵抗邊後撤的戰法,撤至瀏陽附近山區待機。至6月14日,日軍相繼攻佔沅江、益陽、瀏陽。
6月16日,日軍第34、第58師團、第68師團一部攻擊長沙城區。第4軍堅守至6月18日下午,傷亡殆盡,第四次長沙會戰 - 長沙城失陷。第九戰區為阻敵深入,保衛衡陽,從6月20日起向日軍發起反擊,至6月27日,將日軍左、右路分別阻滯於醴陵、湘鄉;對日軍中路在淥口、衡山間雖給以打擊,但未能阻止其南進。6月24日,日軍第68、第116師團開始攻擊衡陽城郊區之機場,到6月26日時因守軍傷亡過重後撤至衡陽城,日軍在6月27日起對衡陽城進行攻堅。然而衡陽守軍第10軍(3個師,因常德會戰後缺員上未補齊,實編不滿2萬人)搶先於五月底進駐此地,並動用當地軍民構築了一定規模的防衛工事,因此日軍進攻時第十軍依託工事以正面和側面火力掩護吸收了日軍攻堅衝力,同時第十軍所屬預十師28團所屬迫砲連成功的炸傷日軍68師團首腦群,包括師長佐久間為人與師參謀長原田貞等一干核心參謀受到重傷,直接導致之後68師團作戰失能,這使得日軍這波攻擊只剩116師團獨立支持,戰至7月2日,日軍耗損過重,暫時停止攻擊等待增援。
7月11日,日軍第68、第116師團經修整後以15個步兵營、12個炮兵營第二次攻擊衡陽。守軍以固守陣地與機動防禦相結合,加強陣地間的互相支援,實施短促近戰和反衝擊,戰至7月20日,迫敵再次停止攻擊。其間,被阻滯於湘東山區的日軍第3師團先後在醴陵、茶陵、安仁遭重創。後在第27師團、第34師團和第13師團一部支援下,戰至月底,始突破圍阻。
8月4日,在成功的擋下國軍解危攻勢後,日軍第11軍集中4個師、28個營第三次對衡陽進行攻堅。被包圍的第十軍進行防衛作戰直到8月7日,在傷亡慘重以及彈盡援絕之下,軍長方先覺與參謀長孫鳴玉、師長周慶祥、葛先才、容有略、饒少偉聯名發出震驚中外的「來生再見」電文。
8月8日,凌晨四時日軍逼近第十軍指揮所,方先覺認為戰事已然絕望,便舉手槍自殺,但為輜重團團長李授光與副官王洪澤奪下,槍響彈虛出。最後敵兵至,軍長與其他師長在日軍有條件投降的勸誘下接受投降並解除武裝,衡陽淪陷。衡陽守軍陣亡4000、傷兵9000、最後日軍統計受降總數有13306人。至於包括外圍攻堅單位的損失總計死傷86,752人,失蹤21,531人。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2樓 發表于:2014-11-10 06:25
第三部分攻勢:桂柳會戰

1944年底,在中國南部參加桂柳會戰的日軍機關槍陣地

日期:1944年8月16日至12月2日  
地點:廣西省桂林及柳州周邊  
結果:日本決定性勝利  


參戰方:

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 & 美國:陸軍航空隊

大日本帝國:皇軍第11軍、皇軍第21軍、皇軍第23軍


指揮官和領導者:

國民革命軍:白崇禧、張發奎、闞維雍、陳濟桓、呂旃蒙

皇軍:岡村寧次、田中久一


兵力:

國民革命軍:50個師,共40萬人 & 陸軍航空隊:30架戰機

皇軍:8個師和2個旅,共15萬人


傷亡與損失:

國民革命軍、陸軍航空隊:1.3萬人陣亡

皇軍:不詳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4樓 發表于:2014-11-10 06:25
桂柳會戰亦被稱為桂柳戰役,是抗日戰爭中日本侵略軍與國民革命軍之間的1場主要戰役。這場戰役是豫湘桂戰役、也被稱為一號作戰的第3部分。作為上述行動的一部分,這次進攻的主要目標是將日本佔領的領土連接起來,同時,摧毀在該地區的美國陸軍航空軍基地。
1944年8月在湖南和廣東的戰事後,日軍第11和第23軍分別對桂林及柳州發起進攻。防守在該地區的國民革命軍部隊主要是衡陽戰役的殘餘,因此於11月1日,日軍開始進攻時,桂林市只有20,000名守軍防守。
中國政府知道桂林不可能繼續堅守,但出於國內政治原因而堅持防守,向被圍困地區運送食品和生活用品。大多數平民在數週之前已從桂林逃離,該市已被燒成焦土。桂林已被加強防禦,滿佈碉堡及鐵絲網,廣西部隊由白崇禧將軍指揮。約瑟夫·史迪威將軍,是白的友好,不斷運送美國軍火增援白的部隊力量。 守軍在山丘邊挖掘戰壕。
經過10天的激烈戰鬥,日軍佔領桂林,並在同日進入柳州。零星戰鬥仍在繼續,因為中國軍隊迅速撤退,日本於11月24日已控制了廣西約三分之二面積共75個縣的地區,215,000名平民在報復及交火中喪生,傷亡人數更超過431,000人。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5樓 發表于:2014-11-10 06:26
1944年8月,日軍侵佔湖南衡陽後,為準備進佔廣西桂林、柳州,日軍成立第6方面軍,以岡村寧次為司令官,出動第11軍橫山勇第3、第13、第37、第40、第58、第116師團,及戰車、重砲聯隊,共6個師又1個旅,於8月29日由衡陽沿鐵路向湘桂邊界推進;以第23軍2個師團又1個獨立混成旅,於9月6日由廣東清遠等地沿西江向廣西梧州進攻,另1個獨立混成旅由廣東遂溪向廣西容縣進攻。
9月10日,岡村寧次奉命指揮第11、第23軍、第2飛行團(飛機約150架)和第2遣華艦隊一部,共約160,000人,在南方軍一部配合下,以打通桂越(南)公路為目標,向桂林、柳州進攻。中國第4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指揮第27、第16、第31、第35軍,及第6戰區孫連仲第24軍、湯恩伯兵團,共9個軍、2個桂綏縱隊、空軍一部(飛機217架),共約200,000人,在黔桂湘邊區總司令部的3個軍支援下,以分區防禦抗擊日軍。9月14日,日軍第11軍攻佔全州,隨後調整部署,準備攻擊桂林。9月22日,日軍第23軍陷梧州,至10月11日相繼攻佔平南、丹竹和桂平、蒙圩。
第四戰區鑒於全州地區日軍尚無行動,遂調整部署,將所部編組為桂林、荔浦、西江3個方面軍,南寧、靖西2個指揮所,以大部兵力國軍第31軍桂系中將軍長賀維珍部2萬兵力固守桂林,集中一部兵力先擊破西江方面之敵。10月21日,第64軍配屬桂綏第1縱隊向進佔桂平、蒙圩之日軍獨立混成第23旅實施反擊;另以第135師等部向平南、丹竹攻擊,策應反擊。戰至10月28日,日軍第23軍主力逼近武宣,中國軍隊遂停止反擊退守武宣。與此同時,日軍第11軍突破桂林、荔浦方面軍的防禦陣地,主力於11月4日進抵桂林城郊;一部向柳州進攻。11月7日第四戰區將3個方面軍編組為左、中、右兵團,集中兵力保衛桂、柳。11月9日,日軍第40、第58、第37師團和第34師團一部,向桂林城發起總攻。
同日,日軍第23軍第104師團、第11軍第3師團及第13師團突破中央兵團的防禦陣地,攻向柳州。11月11日,防守桂林城區的中國軍隊撤退,部分在撤退途中被俘,桂林陷落;守軍除第16集團軍副總司令韋雲淞、第31軍軍長賀維珍率一部分幕僚逃出以外,桂林防守司令部參謀長陳濟恆、第31軍參謀長呂旃蒙、第170師副師長鬍原基、第131師第392團團長吳展等以下官兵2400餘人在戰鬥中犧牲。第31軍第131師少將師長闞維雍拒絕撤退,於陣地拔槍自盡忠烈殉國。據日軍第11軍統計,桂林戰鬥中,中國軍隊陣亡5,665人,被俘13,151人,被日軍繳獲各種口徑的火炮156門、重機槍110挺、輕機槍359挺、步槍2,737枝。
第27軍接到戰區11月7日改為中央兵團、固守柳州的命令後,以急行軍於當夜到達指定位置,當即進行防禦部署:令第37軍在象縣以北掩護主力向柳州轉進,令第188師在柳州以北、以東的長塘、東泉各附近掩護柳州側背安全,令第26軍防守柳州,令第20軍控置於柳州西車站附近待機。第26軍以第41師守備柳州東面和北面,第44師守備西面和南面。8日,日軍第13師團及第3師團分別進至柳州以北6公里處和柳江東岸,第23軍的第104師團先頭第161聯隊進至柳州南約18公里的四方塘(第22師團仍在貴縣北龍山地區)。楊森急令第20軍的第134師在柳州西岸擔任河防,並以一部佔領鵝山,以加強防守力量。9日,日軍第13師團、第3師團分由柳州以北、以東和東南發動總攻。當日中午,日軍第3師團的第34聯隊由三門江附近強渡柳江,進至西岸;第13師團先頭第104聯隊攻入柳州北部;第104師團先頭第161聯隊第3大隊亦進至柳州機場南側。10日凌晨,日軍第3師團第34聯隊與第104師團第161聯隊第3大隊攻佔柳州飛機場。美國陸軍航空軍支援戰機30架及桂林機場遭日軍擊毀;堅守柳州城區的第26軍傷亡過半,奉命撤離,柳州失守。隨後,日軍第3、第13師沿黔桂鐵路(都勻-柳州)向西北進攻;第23集團軍沿柳邕公路(柳州-南寧)向西南進攻,11月24日攻佔南寧。
11月28日,日軍南方軍第21軍一部從越南突入中國,向廣西綏淥(今屬扶綏)進攻。沿黔桂鐵路進攻的日軍至12月2日攻至貴州獨山,遭黔桂湘邊區總司令部部隊的反擊,撤回廣西河池。12月10日,日軍第21軍與第23軍各一部在綏淥會合。至此,大陸交通線全部打通。日軍傷亡約13,400人。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6樓 發表于:2014-11-10 06:26
對桂柳會戰的評價:
桂林及柳州失陷後,大多數國民革命軍部隊失去了士氣及不戰而退,在裝備和兵力上造成巨大損失。此外,儘管美國陸軍航空軍和國民革命軍空軍飛機擁有巨大的空中優勢,中國卻未能有效地利用這些優勢,在短短幾天的戰鬥中戰敗,導致整個抗日戰爭最具破壞性的損失。
然而,儘管摧毀了這一地區的空軍基地,美國陸軍航空軍仍然可以從其他基地空襲日本的主要島嶼。雖然日本完成了一號作戰的部分目標,但日軍卻需要防守更多的地區,大大削弱了他們的防線,並建立一個有利的形勢,給予中國軍隊在隨後反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7樓 發表于:2014-11-10 06:27
豫湘桂會戰的結果與影響:
戰術上日軍在初期訂定戰術正確,因此在整體作戰上幾乎達到成功,就結果而言也達到了一開始預定的作戰目標,但是日軍從開戰時即出現的兵力不足問題在此場全面性會戰中再次暴露,雖然有效打擊了國民革命軍戰力(以中路作戰擊潰第九戰區薛岳所駐防之長沙最為明顯,第九戰區到戰爭結束前再也無力作戰),但是無法有效佔領領土之下最後仍然自行撤出部分地區,而日軍於南路沒有擊潰第四戰區兵力的結果種下隔年湘西會戰日軍慘敗的因子。東北關東軍被抽調,造成東北滿州防守空虛,使蘇俄趁虛而入。
二戰尾聲,中國戰區相較於盟國歐洲方面同一時期的情形,如蘇軍白俄羅斯殲滅戰,和英美聯軍之諾曼地登陸,顯然成就遠不可比擬。此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於戰略上指導失誤已如前所述,對於日軍主攻方向雖已大致知悉,但終因為支援滇緬作戰,主力和預備隊配置不當。重以錯估日方如是全力進犯和永久占據之決心和準備,致使豫、湘、桂大片國土被占,空軍基地、場站被毀。 一號作戰計劃始於1944年4 月的鄭州戰役和洛陽戰役,然後沿平漢鐵路穿過河南向南推進。因為日本人試圖掃清武漢至廣東間的鐵路線,夏季在長江以南的湖南爆發了最為激烈的戰鬥。長沙於6 月陷落,衡陽於8 月陷落。到初冬,已實現南北連接,但日本先頭部隊轉而西進,攻佔桂林、柳州和南寧的機場。西北方向是貴陽,有公路通往重慶。形勢如此嚴峻,美國和英國的文官於12月從戰時首都疏散,失敗或投降的災難性預言猖獗一時。然而事實上,日軍先頭部隊精力已消耗殆盡,無力繼續前進了。
國民黨軍遭受了極嚴重的損失。後勤的損失也同樣嚴重:估計40個師的裝備以及新淪陷區特別是「魚米之鄉」湖南的資源。
日軍儘管達成作戰企圖,卻無力保障大陸交通線暢通。在日軍發動一號作戰的同時,美軍跳島計畫攻克了塞班島島鏈,在中國的B-29轟炸機、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在從中、印起飛空襲日本本土的馬特霍恩行動(Operation Matterhorn)結束後,全部改從塞班島、關島及周圍群島起飛空襲日本本土,因此日軍始終未能阻擋美機空襲日本本土 。
中共延安則在潘漢年通知下即早獲知情報,在一號作戰幾乎未遭受損失。由於華北日軍主力大部調往南方,與國軍陷入膠著狀態。中共中央5月11日開始向華中局、北方局發出《關於敵進攻河南情況下的工作方針的指示》,要求向淪陷區進軍,在河南地區組織抗日游擊隊建立根據地。7月25日,中共中央發布向河南敵後進軍的部署命令。在華北大掃蕩中蟄伏已久的八路軍趁機對日軍展開了聲勢浩大的1944年局部大反攻,中共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縱隊各部,在華北、華中、華南敵後對日、偽軍普遍發起了局部反攻,主要是攻擊敵占城鎮,拔除日、偽軍在解放區周圍的據點,大量消滅日、偽軍,恢復並擴大解放區。在一年的局部反攻中,各解放區共作戰11000多次,殲滅日、偽軍近20萬人,俘日、偽軍6萬多人,爭取偽軍反正3萬多人,晉察冀解放區軍民解放村莊9900多個,擴大了北嶽區,鞏固了平北與平西區,堅持了冀東區,恢復了冀中區;晉冀魯豫解放區軍民收復縣城11座,解放人口500多萬,改變了解放區被分割的局面;晉綏解放區軍民解放村莊3100多個,綏西、綏南恢復到1942年前的局面;山東解放區軍民攻克縣城八座,解放人口500餘萬,形成了渤海、膠東、魯中、魯南、濱海五個鞏固的根據地;華中解放區軍民解放國土7400多平方公里,並把解放區先後調整為淮北、淮南、蘇北、蘇中、蘇南、皖中、浙東和鄂豫皖八個解放區;華南解放區軍民控制廣九路以東大部分地區,在廣九路以西成立抗日民主政權,並在瓊山、文昌、澄邁等縣建立了鞏固根據地。
從政治上看,一號作戰對國民黨人也是一場災難,因為不論是在重慶還是在戰場上,不稱職和腐敗(除了在湖南尚有英勇的戰鬥)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幾達半年之久。沒有比一號戰役開始階段這場災難更令人觸目驚心的了,當時正遇上了1944 年春季河南的大飢荒。無論重慶政府,還是河南軍政當局,對這場飢荒都毫無準備,儘管災情的發展已能明顯地看出。當飢荒襲來之時,當局遠沒有提供任何救濟,橫徵暴斂一如既往。投機活動極為普遍。當中國軍隊面對一號作戰逃跑之時,長期受壓的農民奪取他們的槍枝並向他們射擊,然後歡迎日軍。1944年春,河南有數萬人餓死。雖然1944年下半年看到了盟軍緬甸戰役的勝利高潮,並重新開通了進入中國西南的陸上通道,但這些在美國戰術指揮及美軍和英軍參與下取得的勝利不足以彌補國民黨在其他戰場上的損失,也不足以挽回國民政府受到損害的聲譽。
重慶國民政府在日軍一號作戰中連番受挫失地的情形,極大程度的損害了美國對以蔣中正為首的國民政府的觀感;史迪威與蔣間在此役之前即惡化的關係更因此達到臨界點,史迪威以此役中國軍拙劣的表現與轄下印度藍迦滇緬遠征軍的精強做對比,直指蔣政權腐化無能是導致戰爭延長之主因,甚至進而主張由其取代蔣擔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而蔣也幾近憤怒的要求美方撤換史迪威。在1944年和1945年,一號作戰以及蔣介石與史迪威將軍間的最後衝突——它導致史迪威被召回國——把國民黨的短處暴露無遺,而中共則恢復了活力,出現在美國人的視線之內,並進行了有限度的接觸。
這場中美指揮權的衝突最後以美方退讓,在1944年底撤換史迪威告終,但美國政界及民間對中國國民政府的印象已轉趨不信任與輕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戰後國共內戰的結果。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8樓 發表于:2014-11-10 06:27
本帖資訊來自維基百科。
下士 四級
19樓 發表于:2014-11-10 21:13

回复:1楼

日本須對侵華戰爭負責任,不僅僅是戰爭造成的創傷,更是侵華戰爭直接導致了中共有機會顛覆民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0樓 發表于:2014-11-11 05:02

回復:19樓

+2147483647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362 回複數:18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14-11-11 05:02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