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產業界持兩種態度
綜合日媒報道,中日本來於11月初開始恢復水產貿易,主要是扇貝、鮑魚和海參,當中首批貨物6噸北海道産冷凍扇貝亦於11月5日出發運往中國,數百公斤海參於11月10日發往中國,然而到了中日關係交惡,該些水產品部分遭以檢查等技術原因暫停進口。
中國出招反制後,日本水產業界對事件主要持兩種態度,一方是扇貝和海參業內人士,因為對中國市場抱有期待,所以難免失望,而另一方則早意識到跟中國貿易有風險,慎重看待重啟出口。不過從實際數字分析,事件對兩者的影響均相當有限,據報宣布復運以來日本有697家水產設施向中國提出申請出口,但獲得批准註冊的原來只有3間,其中北海道只有1家。因此是次中方停運,主要影響該3間水產設施,讓中國市場回到自2023年開始禁運的情況,據報連豐洲市場(東京都江東區)也因為本來就不批准復運而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