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1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乔治城大学 (Georgetown University)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26 23:14
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创建于1789年,是美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声誉最高的综合性私立大学。它位于华盛顿市中心,坐落在风景美丽如画的乔治城以及波多马克河边,在白宫西北面两英里左右。乔治城大学有“政客乐园”之称,因为联邦政府的办公厅就在咫尺之遥,不少外国使节的儿女都在这儿念大学,使得大学更具国际色彩。乔治城大学较优秀的学科包括美国研究、历史、外交事务、政府和神学等,其国际关系研究被学界评为美国最佳之一。美国国务院每年举办的外交部考试(State Department Foreign Service Exam)也以乔治敦学生报考人数最多。乔治城大学的麦克道诺商学院在全美享有极高的声望,其高层经管教育闻名遐迩。


> 乔治城大学 (英语:Georgetown University)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该大学建立于 1789 年,是美国最古老的耶稣会和天主教大学。乔治城大学的主校区位于华盛顿乔治城,以古罗马式建筑风格的美国国家历史名胜希利堂为著称。乔治城大学在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山设有法学院,在意大利、土耳其和卡塔尔设有分校...

Source: 乔治城大学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26 23:16
作者:000000000n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6142/answer/275159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真是一个勾起了好多回忆的问题。我一定要好好答(撸袖子)!!o(`ω´ )o

先来一张我校神兽镇楼。


Jack the Bulldog

我校神兽吉祥物,属性:西班牙斗牛犬。出没地点:毕业典礼、大型活动、篮球赛,主校区随机出现。(喂是大狗下面那个小狗啊!不要看错了!)

貌似养一只斗牛犬作为学校吉祥物是我大饺子城几十年的传统了,每一任的jack都是学校人员精挑细选,从小养到大,陪护jack的团队采用竞争上岗制度,有严格的选拔面试培训机制……jack狗本尊的选人标准是够黏人、够卖萌、爱拍照(☆_☆) 

可惜jack君很少来我们法学院!!!我从来没见过他!!!!

果然法学院的孩子都不是亲生的……◡ ヽ(`Д´)ノ ┻━┻ 

好啦下面开始说说我们学校。

大饺子城主校区和法学院是分开的,我们法学院叫Georgetown University Law Center,坐落于国会山脚下,主校区要一直往西走好远,所以本答案主要讲法学院!!(喂法学院也是学校的一部分啊!!我没有跑题好不好( ̄^ ̄)ゞ)

然后由于答主是个懒逼+死宅,法学院这一年的生活模式就是上课+回宿舍睡觉做饭看书,所以对学校的了解其实不是很多,不过看了下这一年拍的皂片发现还是有不少可以贴上来的嘛。

_______________前方多图预警流量逼请自动退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法学院校园环境

先来看地图吧Y(^_^)Y 法学院呢就是这三栋气势恢宏的大楼,左边那个像个方括号的东西是宿舍+健身房+图书馆一号,中间那个小楼是教学楼,右边那个斜斜的是图书馆二号。

我觉得大饺子城最腻害的建筑就是体育馆了!四层楼的超大体育馆,最上面两层是落地窗木地板的篮球场。好多人离开了学校后最怀念的就是这个篮球场有木有...(喂这样真的好吗)


呐,下图左边那个大玻璃房子呢就是霸气的体育馆!! 右边是我们宿舍。

门口这个草坪是小清新圣地,春天阳光好的时候可以坐在草地上晒个太阳睡个觉,还经常有学生围成一圈来讨论问题~

然后就是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都是美美哒!!虽然地方小但是我们精致上档次!!

秋天

好啦这个不是学校,不过上面那个黄黄的树是秋天一大美景呀~◉‿◉

左边的是宿舍楼~秋天的时候蓝天白云炒鸡的赞呀

那个白白的楼是教学楼~


冬天


春天,开满樱花的时候


总之,法学院的校园感受就是小小的,因为只有三栋楼,与之前想象美国大学都像一座大花园的样子很不同,但是每个角落都很精致呀,走到哪里都有种神清气爽的赶脚~

再有就是地理位置啦,饺子城法学院的地段真是不能更赞了有木有!政府部门比如说劳动部啦FBI总部啦商务部啦分分钟就到了呢~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下班溜达着就过来开个讲座了,呐,比如下面这位...(¬_¬)

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大法官斯卡利亚,来宣传了两个小时他的宪法原旨主义Originalism,我辛辛苦苦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结果由于讲座太无聊直接睡翻.....没办法嘛( ̄^ ̄)ゞ

其他的还有什么Justice Kagan啊,Stevens啊....可是我学习太忙了都没有去...(才不是因为懒!!你才懒!!( ̄Д ̄)ノ)

2、法学院学习与生活

反正law school就是上课上课上课,reading reading reading,然后考试考试考试....如果说饺子城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class size特别大!第一年有六个section,每个section一百多人,然后学校每年会招100多个转学生过来……导致我们学校是美国T14法学院

里面队伍最庞大的,毕业了走到哪都能碰到饺子城毕业的律师,坏处就是校园面试的时候那叫一个惨烈,六百多个人抢饭吃啊!

然后图书馆是酱紫的~

我会告诉你这里虽然看着好气派但是学习一点也不酥胡嘛~因为桌!子!太!矮!(才不是我为了不去图书馆学习而找的接口!!)

然后宿舍是酱紫哒!虽然照片还不错但是其实真的很小,在宿舍看书会很容易睡着,或者看书看着看着就觉得房间好小啊还是去打游戏好了……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我才不告诉你!(`_´)ゞ



好玩的事情其实还是很多的,比如说每周都有bar review呀(就是所有人一起去酒吧喝酒妈蛋我从来都进不去酒吧),经常有爬梯呀,还有大律师球呀(barrister ball大家都穿的很漂亮的舞会),还有各种郊游长跑BBQ呀……咦我好像都没去过的样子?摔,我这一年都在干嘛啊!!

好啦其实还是有去万圣节爬梯哒~

咦这个傻逼是谁?反正我不认识……(妹子你的耳朵歪了!)

3、Fun Fact

最后说点好玩的吧,想到什么说什么。



Georgetown University是天主教学校,非常保守,但是我们法学院却超级liberal,法学院所有的professor,只有三个人是保守派……
据说曾经有一次主校区的人想弄一个Gay Rights Coalition,可是主校区领导作为大保守派,死活不同意,但是我们法学院是自由派呀,于是就轰轰烈烈的把这个社团在法学院这边搞起来了,主校区一看更生气了,想尽办法打压这个社团,最后这个gay rights社团一怒之下把georgetown university告上法庭,代理他们的是我们法学院这边几位研究宪法的大牛老师...特别热闹,最后当然是我们法学院赢啦哈哈哈(=゚ω゚)ノ

饺子城的毕业生见面对的暗号是GO HOYAS!!
学校里有好多松鼠!!
好像想不到别的了,来一张松鼠君的高清无码大图作为结束吧~

么么哒~

——

个人公众号↓ 超级话痨 谨慎关注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26 23:16

作者:雅思智课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6142/answer/61139035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国的“人民大学”,坐标华盛顿特区,美国乃至全球政治中心,说Georgetown是外交政治的世界殿堂级学府并不为过。学校主打专业有法律、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ins)和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

乔治城政治学院(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乔治城大学的政治学院是美国政治科学的领先项目。主要的学术研究资源有国际关系、比较政治(comparative politics)、政治理论和美国政史。也是一个被形容成“由丰富理论知识和政策参与感的学者和学生组成的互动社区”,教授、学者、学生和一些经常来进行学术交流的政治名流经常一起讨论时政,为实践者提供建议,向学者和公众传播知识。

同时,乔治城大学还会为政治学的在读或毕业生提供公共、私人和非营利部门(Non-profit organization),以及国内和世界各地的实习就业机会。

乔治城法学院(Georgetown's law school)

乔治城大学法学院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法学院之一。美国以及全世界很多国家领导人、政要都在这里进行过学习(中国外交部王毅部长也曾经是这里的访问学者)。这里的联合学位课程(Joint degree program)允许学生将法律和另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领域结合起来,包括但不限于外交服务、商业管理、公共卫生、社会研究甚至哲学……

法学院距离乔治城大学主校区大概20分钟车程,步行就可以到达美国国会、最高法院和司法部。汇集了来自60多个国家,背景各不相同、教学各有特色的教授和老师。在很多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最早的政治形态和治国理念就是以在这里学习到的知识和理论为基础。

校址是全美国政治中心,校园内各类宗教、文化气息交相辉映,校友囊括了全球政治精英,在读的都是政商界的明日之星,在这里学习仿佛身处一个微型的世界政治论坛,也许不知道多少年以后再看一下视频,会发现某个改变世界的大人物就在这视频里的某个角落~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26 23:17

Ismee:


Georgetown是学习国际关系、外事的最顶峰,这点几乎是不容置疑的。从单纯国际研究的角度来说约翰霍普金斯在业界也有很高的认知度,但是相比Georgetown霍普金斯会非常学术:Pol Sci的科学性研究是学术生活的重心。Georgetown实习机会非常多,但如果直接定论Georgetown就单单是practical和pre-professional的话也是不客观的,sfs的教授每年的书籍论文出版量都很高,在学术上会更有创新性和包容性。

-在gtown的时候遇到许多生活过的并不很开心的中国学姐,原因就是来之前并不知道这里没有理工科…其实也不是没有但是基本形同虚设…当icc一整栋楼都是sfs和politics的时候,gtown所有的理科实验室都挤在Regents Hall里…p.s.这楼里主要是超市、自习室、咖啡馆、书店什么的。

-中国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艰难也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其实gtown是一个比较white supremacy的地方。楼主在U.S.Politics课上的gtown同学13个里有6个是纽约曼哈顿上东区的,在讨论public political knowledge的时候甚至会说有些底层人的投票是对选举的毒害这种东西…这里的种族并不是很多元,所能看到的非洲裔美国人大多都是运动员(gtown篮球队很厉害)

-刚才有说到理工科实力比较弱,与其正相反的就是政治科学、外交学院的强势,我有一个gtown大二的maths major, spainish minor的美国朋友就说在这里不学politics的话有些难融入。gtown有两个专业是最强的,一个是文理学院中的Department of Politics,另外一个就是享誉全球的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而校园中社交、学术资源的大门也是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敞开的

-生活方面,个人认为是美国大学中很方便很方便的了!gtown是在一个hill上面,往下走就是波多马克河,过了桥就是弗吉尼亚州了。这里不住非洲裔美国人,连墨西哥裔也很少。这一片几乎都是白人住宅区,hill下面的georgetown neighborhood据说是美国最富豪的neighborhood之一,前国务卿约翰克里的房子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往hill下走就是非常非常热闹的M-Street,一条街很长,各种各样的品牌应有尽有。食物的话肯定没有纽约的中餐那么美味,但选择绝对也算是最多的了。往hill上面走的话,人会少一些,因为房子更贵了lol. 比较大型的超市Target和whole food都在那边。安全问题的话,就是相当安全!没有黑gtown的意思但是学校里和neighborhood里没有见过多少非洲裔美国人,走过九十点的prospect street也是很安全的。

-细致说下sfs吧,全称是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 在国内并不是很知名,大概是因为不录中国人的原因吧。但是真的是学界最厉害的…在gtown有种旋转门理论,就是gtown的毕业生都会去白宫、政界工作,但是退休后又都会回到gtown教书…人才循环利用? 现在这里的教授就有cia前局长,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等等。虽然他们的课难选,但是sfs的教授几乎没有不是大牛的…在sfs一共提供8种专业,最难进的是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但是中国学生好像也不太学?除此之外还有int'l economy和int'l politics等等。光一个外事可以弄出这么细专业分类的估计只有gtown了。

-食宿。住宿真的…不太好。大一新生应该是在harbin hall,现在去还可以看到比尔克林顿当年的宿舍。很小,楼道可能并肩不了三个人…大二住在McCarthy Hall,有一人间也有2人间,每层会有common room. gtown今年改了住宿政策,好像必须前三年都在campus住。到upper class之后会和4个人左右一起share小别墅…还是相当不错的。听说住宿价格比较高。食堂的话只有一个,一层有时候会有veggie. 校园的另一边还有个餐厅,挺好吃的,但是gtown校园里的饮食选择实在不多。

-天主教学校。其实gtown是个挺欢脱的学校!虽然强制要上神学课,校园里也鲜少会见衣着过于暴露的童鞋,但上过的神学课的学长学姐都说很受启发。平常会有各种露天的无厘头dancing party,镁光灯各种上阵,所以不要因为是天主教学校就拒绝这里啊。

总之,如果想学政治、外交,这里绝对是不二的选择。虽然校园很小,但这里的眼界很宽广。虽然不那么多元,但可以在这里遇到对世界各个国家爱的最深沉的异国人们。波多马克河很美,M Street让人有穿越到欧洲的错觉。天空上每几分钟就会过一架离开或去往里根机场的飞机。夜晚icc外的grave yard静静地矗立,学校里也没人知道那里安息的究竟是谁。整点时sacred heart chapel那边会有钟声响起,是每个想去观摩弥撒也没能睡醒的周日清晨。通往Lauinger library的上坡路每爬一次都很累很累,但有落木常萧萧,也不算寂寞。夕阳下的healy hall虽然是校园里唯一震撼人心的建筑,但百看不厌,每次见到它,就觉得生活还可以继续。

第一次建楼,原来安利自己所爱是这么刹不住车的事情…总之希望这篇文章吸引到了一些童鞋,如果有缘的话,大家波多马克河边相见咯!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26 23:18
作者:Panopath过来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6142/answer/1565769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 王草花

排| 脸爹

审| Leo Rosy


位于首都华盛顿优越的地理位置

动不动就有平时

只有在电视上才能舔屏的众大大们前来演讲

美国前总统 Barack Obama


美国前总统 Bill Clinton


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Bernie Sanders


每个学生都极具野心且颜值超高 

校友Bradley Cooper

还会定期举行选美? 

图片来自Camilla学姐

在这种校园里生活

说不定你的下一任就是美国总统……

的女儿!

图片来自biography.com

这里就是


乔治城大学 Georgetown University

位置:华盛顿特区

乔治城社区

排名:综合性大学第20名(2018 US News #20 in National Universities)

性质:天主教私立综合性大学(学期制)

在校生人数:7,453

录取率:15.4%(2017)

国际生比例:11%

学费(不含食宿):$51,720(2017-2018)

要求住宿的年级:大一到大三

课堂大小:61.2%小于20人

师生比:11:1

离学校最近的机场:罗纳德・里根华盛顿国家机场

(Ronald Reagan Washington National Airport)

SAT:1370-1540

ACT:31-34

托福:100+

申请截止日期:1月10日

热门专业:政治学与政府学,国际关系与国家安全,金融


图片来自Google Maps

更多样的排名(http://niche.com)


各项排名


来自niche的评分


学校学生关键词

毕业后起薪


Check Box

“ 过来人Q&A”

A1: Sophia 外交学院——国际政治专业 A2: Camilla 外交学院——文化与政治专业;辅修法语 A3: Vito 商学院

——经济专业;辅修金融

1 生活Q:乔治城的气候及地理位置如何?交通方便吗?

Camilla+Sophia:华盛顿这边气候比较温和,夏天最高气温差不多三十五摄氏度,略潮湿,冬天最冷也只有零下十度左右。比起新英格兰地区(New England)来说,气候还是比较舒适的,但就是天气比较多变,容易在冰火两极徘徊。


学校位于当地的富人区,可谓是D.C.(华盛顿特区)最安全的一个区,但附近的公共交通不太方便,离地铁站步行二十分钟左右,加上学校停车也不太方便,所以一般出行推荐叫车,十几分钟便可以到达市中心,或者也可以选择学校免费的穿梭巴士(Shuttle Bus),线路基本可以满足日常需要。

校园雪景 (图片来自Sophia学姐)Q:学校的食堂怎么样?

Sophia+Camilla:学校只有一个食堂(Dining Hall),需要刷餐券数(Meal Swipe)。除此之外,还可以用Meal Swipe在校园里的餐饮店、杂货店买吃的。食堂今年也刚刚进行了改革,新增了很多各国风情美食,特定餐台每周会换不同国家的菜卖(中、日、韩、泰、法、意、南美等),但整体口味一般。

学校食堂 (图片来自USA Today)Q:附近吃喝玩乐有什么推荐?

Sophia:学校附近有很多好吃的甜点店,推荐喜欢吃早午餐(Brunch)的同学去吃。 D.C.好吃的餐厅也很多,是美国继纽约、旧金山、芝加哥后第四个拥有米其林指南的城市,而且环境十分干净、整洁。但是要是论玩的话,还是推荐博物馆吧。


Camilla:乔治城附近消费较高,不建议经常下馆子。D.C.是一个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所以夜生活不是很发达,但是这也恰恰使它成为了一个适合静下心来学习的地方。

校园一角 (图片来自Camilla学姐)Q:住宿的条件怎么样?有哪些类型的宿舍?

Sophia:学校要求本科生前三年住在校园里,大一一般都是住在大一特定的宿舍(Dormitory)里,只有双人间和三人间,没有单人间,然后有共用卫生间和淋浴设施,一年四季都会有空调和暖气,宿舍楼也都配有电梯。高年级还可以选择学校里的公寓(Apartment)或校园外Georgetown社区的联排别墅(Townhouse),但需要单独申请。此外,学校也有互助学习小组(Living and Learning Community),有相同兴趣的同学可以申请住在一起。


Camilla:学校的住宿系统(Housing System)会采用一种特殊的住宿分(Housing Point)的方式,决定选择住宿的优先程度,年级越高,分数起点越高。此外,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公益活动赚取分数。

双人宿舍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Q:学校的设施如何?

Sophia:学校的运动设施很齐全,有足球场、橄榄球场、网球场等等,图书馆大大小小加起来一共有九个。校园里一共有两个健身房(Gym),但其中一个仅供运动员使用,另一个在校学生可以免费使用。但是因为它在一个小山坡顶上,所以每次需要爬一段时间才能到,会对运动积极性产生影响。


Camilla:学校的教学设施属于中等水平,不算是处于科技前沿的学校。有覆盖整个校园的WiFi,但是在考试之前使用人多时比较卡。

学校的健身房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Q:请问学生整体的颜值和派对氛围如何?

Sophia:学校有很多漂亮的小姐姐!穿衣风格很酷,比较偏正式,不会有同学穿着睡衣就去上课。而且校园里还有后备军官训练营(ROTC)的训练,所以也经常能看到很多酷酷的小哥哥小姐姐穿着军装去上课。


Camilla:学校的整体颜值很高,而且约会氛围很健康,加上Georgetown是天主教学校,比较保守,不官方承认兄弟会(Fraternity)和姐妹会(Sorority)的组织,Greek Life(兄弟姐妹会的总称)不会像一些学校那样疯狂到不可收拾,而是一种比较“内敛”的疯狂。而且非官方的兄弟会、姐妹会也更偏向于职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和学术方向,比如说有外交和商学院的职前准备(Pre-professional)的兄弟会、姐妹会,气氛都很积极。

学校的社交聚会(图片来自学校官网)2 学术Q:学校的整体学习氛围如何?

Sophia:我觉得乔治城是一个学得苦,浪得狠(Study Hard, Play Hard)的学校,经常会看见很多人在考试或作业截止之前疯狂学习,结束后又疯狂出去狂欢。从学术方面来讲,学生整体更偏向知识的运用、课外活动中人际关系的拓展和社会资源的获取,而不是一味地做研究,大家都很重视职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经常会看到有学生兼很多份实习或者管理很多社团。


Camilla:学校竞争比较激烈,因为乔治城政治气息很强,身边很多同学都在国会山(Capitol Hill)实习,他们抱负远大,想成为未来美国总统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在他们身边学习很容易会怀疑自己或者丧失自信心,但我觉得只要调整好心态,凭借着周围同学的动力来鞭策自己,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图书馆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Q:课程安排和课堂大小是怎么样的?

Sophia:学校是学期制(Semester)的,但是放假时间比较奇怪,放春假比别的学校早,没有秋假,但是有复活节假和感恩节假。课堂大小一般控制在五十个人之内,像国际关系之类的大课在课后也会有分组讨论(Breakdown Session)。


Camilla:核心必修课程的人数比较多,会有几百人,但是针对性比较强或者级别比较高的课,人就很少。上学期我选的一门关于法国二十世纪初艺术发展的课程,加上我一共只有四个人(笑)。但是每门课的压力都差不多,大课里老师也会很认真地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并且提问,小课里则是对阅读量和课前准备的要求比较高。

学校课堂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Q:学校的必修课都有哪些?

Sophia:我们学校本科一共有四个学院,分别是:乔治城学院(Georgetown College)、外交学院(Walsh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商学院(McDonough School of Business)和护理与健康研究学院

(School of Nursing & Health Studies)。


每个学院之间的必修课都不太一样,外交学院的必修课应该算是比较多的,分成不同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囊括了政治、国际关系、经济、历史、写作、外语(需要达到专业的水平),以及一门地理课(The Map of the Open World),就是学画世界地图。


Camilla:全校学生都必须上的一门课叫做“关于神明的讨论(The Problem of God)”,以神学的核心思想为题展开讨论。这门课每年都会由很多不同的教授教,每个教授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虽然乔治城是一所天主教学校,但是这门课不仅仅涉及关于天主教、基督教方面的内容。比如说我当时在上的时候,教授就着重讨论了藏传佛教。我认为这门课很有意思,因为神学是很多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成分,它能使学生们了解到不同国家各个宗教的基本内涵。


Q:有哪些有意思的选修课?

Camilla:学校的选修课五花八门,有很多有意思的讨论课(Seminar)。我去年上了一门叫做“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研究(Research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ies)”的课,它主要就是指导我们如何用不同的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ologies)去研究国际关系。每学期也会有一个学分的半娱乐性质的课,比如川普刚上任的时候就有一门课专门研究他的外交政策,还有讲爵士音乐和美国政治的关联的课。

外交学院所在的Intercultural Center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Q:选课竞争激烈吗?

Sophia+Camilla:乔治城的学生人数还是比较少的,而且我们的选课机制和其他学校也不太一样,每学期需要在截止日期前把想选的课和时间排好,然后提交给学校的系统,系统就会通过每个人年级的高低、专业选课要求安排,所以不会存在拼手速、网速的问题。


Q:教授们容易接近吗?

Sophia+Camilla:学校的教授都是在相关领域十分有建树的,他们很欢迎有能力的学生做自己的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所以建议多去答疑时间(Office Hour)或发邮件和教授们约时间交谈,和他们以一种像好朋友一样的方式交往。


Q:学校的强势学科有哪些?有哪些相关的研究和实习项目?

Sophia:因为学校的强势学科多数与国际关系和政治相关,所以经常会请政治家或者在政治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名流们来给学生们做导师,比如说有一个活动叫GU Politics,定期会请六位嘉宾回来,像是某个国家的前总统、美国白宫发言人等。他们会和学生见面进行交流、研究相关话题,然后每周面向全校师生进行一个合议(Panel Discussion)。很多美国国籍的学生会去国会山、众议院和参议院实习,然后D.C.还有很多国际组织的总部,比如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orld Bank(世界银行)等,但竞争都还蛮激烈的。


Camilla:学校最强势的学院是外交学院,此外商学院也出过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高层领导的校友。学校每年有两个研究成果展示会(Research Conference),一个专门给经济相关专业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项目。还有一个更加广泛,学生可以展示在国际关系、国际事务方面特别的研究成果。


此外,如果自己对某个教授的项目很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直接给教授发邮件、在课下交流,这样也有很大机会加入他们的研究项目。外交学院还有一个专门把学生和学校科研机构和教授配对的项目,叫做本科学者项目(The Undergraduate Scholar Program),学生需要填写申请表格,表达自己对学校里科研机构的兴趣,比如说有亚洲研究中心(Asian Studies Center)、安保研究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然后学校就会把你分配到不同的研究项目去。

美国前国务卿John Kerry来学校讲话 (图片来自Camilla学姐)Q:学校出国交换(Study Abroad)的机会有哪些?

Sophia:出国交换分为学年制和学期制的,范围遍布亚洲、欧洲、南美洲,有的学校会有外语水平要求(Foreign Language Requirement)。我申请了大三去伦敦政经学院交换。


Camilla:Study Abroad有直接入学(Direct Enrollment)和一些合作办学的项目。我申请了巴黎政法学院里昂校区的交换,这个就是直接入学,一切都和当地学生一样,授课的语言是法语。


还有一些合作办学的项目则不需要第二外语,全英文授课,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当地文化、在纯正的语言环境下学习语言。还有一个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比较特殊的项目,我们学校在那里有一栋别墅,每年夏天两个国际关系专业的教授会带着二十多个学生在那里开办为期一个多月的研讨课。


3 活动Q:开学前的新生指导(Orientation)有什么有意思的活动?

Sophia:我觉得新生入学指导(New Student Orientation)的时间总体比较紧,个人更加喜欢入学指导之前的活动(Pre-Orientation),可以申请不同主题的活动,在Orientation前一周开始。我当时参加了关于社会公正(Social Justice)的活动,提前认识了一些同学,熟悉了校园,感觉帮助比较大。


Camilla:Orientation会把学生随机分配到一个个小组里,由高年级的学生带队,在校园里进行为期三四天的活动,比如寻宝游戏(Scavenger Hunt)和一些团队游戏。也会进行性侵犯(Sexual Assault)、校园安全和学术诚信(Academic Honesty)方面的培训,严肃的活动和娱乐性的活动穿插进行着。

Georgetown Day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Q:学校有什么有意思的社团?

Sophia:加入学校的社团大多需要填申请表(Application Form),所以有时申请还是比较激烈的,加入率有时比我们学校的录取率还要低(笑)。比较有名的有The Corp(学生公司),负责运营校园内的几家咖啡店,假期提供储存货物之类的服务,入社的竞争十分激烈,需要写很长的申请书,参加两轮面试;还有一些比较Pre-Professional的金融类的社团,比如说信用联盟(Credit Union),提供类似信用卡方面的服务。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投资基金(Investment Fund)、Consulting Group(咨询团体)等。


Camilla:学校身为天主教学校,有很多宗教类的社团。我是乔治城国际事务交流杂志(Georgetow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主编(Director),杂志差不多百分之八十都是由本科生运作,里面很多的文章都是业内顶尖的学者、专家执笔撰写的,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少有的为本科生提供的高水平平台。各种文化类的社团也很有意思,比较搞笑的还有一个美食社团(Eating Society),致力于在D.C.周边挖掘美食,撰写评论,但是我一个同学申了四个学期都没有申上。

一年一度的Mr. Georgetown选美比赛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Q: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活动?

Sophia: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是乔治城日(Georgetown Day),这天大家都会一起开派对狂欢。


还有就是外交学院一年一度的外交舞会,每年会安排不同的地方,去年是在美洲国家组织(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总部,前年是在法国大使馆,规格很高,会邀请很多外国的政要出席,着装要求也比较正式,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和高层领导交流的机会,也是一个社交(Social Networking)的好地方。


乔治城学生普遍喜爱的活动还有四月底在弗吉尼亚州的赛马比赛(Foxfield Horse Racing),大家可以在马场的草坪上野餐,晒着太阳、看看赛马,很惬意。


Camilla:比较有特色的活动还有乔治城先生(Mr. Georgetown)选美比赛,每年乔治城最受欢迎的几个社团会推选出几名候选人参加比赛,虽然不是很正式的选美比赛,但是除了才艺展示外,也会有身材展示的环节。

一年一度的乔治城外交舞会 (图片来自Camilla学姐)4 申请Q:能不能介绍一下入学时的标化、文书和学校比较青睐的学生风格是什么?

Sophia:我当时托福114分,老SAT 2300分,SAT 2三门(数学2+化学 800分+日语 790分),学校录取的学生很多元化,我感觉比较倾向于对社会变化(Social Changes)有观察、有想法并且有行动的同学。我高中参与的项目是关于中日青年间的文化交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两国青少年间的偏见和误解,算是对社会现象进行了自己的思考,然后相应采取了行动。


Camilla:我当时老SAT 2360分,SAT 2三门(数学2 800分+法语 790分+美国历史 740分),之前每一次考试成绩都需要全部递交。乔治城不接受Common Application的申请,有比较长的三篇文书。


一篇是自由题材,我直接套用了Common Application的主文书的素材;第二篇是问关于一个全球性问题(Global Issue)的看法,我写了我在参与模拟联合国时,对于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影响下,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思考和解决方案;第三篇是简要描述自己引以为豪的个人性格,我是从打Uno牌出发,引出自己观察力敏锐、善于运用资源的特点。

校园一角 (图片来自Sophia学姐)Q:乔治城转学方面的流程、标化、文书方面大概是怎么样的?

Vito:我是大二结束之后转到乔治城的,GPA当时是3.87,入学之后和其他转学生了解才发现其实也不算很高,大多都在3.9以上。但是我的经验就是多打电话、发邮件和招生办交流,展现出对学校强烈的兴趣。文书需要写三篇,一篇是简要介绍转学的理由,一篇是介绍自己的性格,还有一篇根据所申请的学院有所不同。如果所在的城市有乔治城校友的话,也可以申请面试,我觉得当时我面试发挥不错,算是一个加分点吧。


Q:学校的奖学金发放情况如何?

Sophia:基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奖学金(Need-Based Scholarship)绝大多数只发放给美国国籍或绿卡学生,然后基本也没有基于学习成绩的奖学金(Merit-Based Scholarship)。

校园一角 (图片来自Sophia学姐)5 未来发展Q:校内打工机会多吗?

Camilla:学校打工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可以在图书馆当前台接待,在宿舍门口给学生刷卡安检,在咖啡店、小超市打零工,或者也可以在教学办公室(Dean’s Office)当助理,打工挣的工资都可以直接充当学费。还有一个志愿者项目是给D.C.的移民教授英语,每小时差不多十几美元的工资。

在宿舍门口做Student Guard(学生保安)(图片来自学校官网)Q:寒暑假实习的项目有哪些?

Sophia+Camilla寒假时间比较短,所以选择实习的同学很少,一般都是继续完成上一学期里还没完成的实习。暑假的实习大多是自己去找,学校也会定期发邮件、举行讲座(Info Session),职业中心会提供修改简历方面的服务。


Q:学校的就业率如何?学校会对就业提供什么帮助?

Sophia:学校的毕业起薪比较高。毕业生一般会分成两类人,一类人是从政的,另一类人经商,但是传说外交学院最后有百分之七八十去了投行,所以就业方面金融比较热门的。资源方面的话,学校有职业中心(Career Center),然后还会有很多校友和社会上的公司来学校开说明会、招聘会等等。


Camilla:我们学校的学生很注重实践和积累经验,所以在就业方面比较有优势。学校的商学院校友网络很发达,外交学院更是全美数一数二的,所以履历上光是学位这一项就能加分不少。


学校的职业规划中心提供修改简历和实习经历方面的服务。如果对未来职业没什么规划,也可以和顾问(Counselor)预约,进行性格测试和工作匹配。还有两个近年来新开发的职业规划工具,一个是Hoya Gateway,上面可以看见所有注册过的校友的联系信息,可以自己联系来拓宽自己的社交网络;还有一个叫做Handshake,相当于学校的找实习、找工作的一站式服务网站,学生可以在上面创建自己的账户,上面有很多高质量的实习和全职工作机会。

学校Career Fair(招聘会)现场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6 评价Q:说了那么多优点,Georgetown在你眼中有没有什么不足?

Sophia:总体来说,我对Georgetown抱着一种又爱又恨的态度。比较大的缺点一个是住宿(Housing),还有一个就是食堂,据说供应我们食堂的公司同时还负责供应监狱的饭。


Camilla: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很有自己的想法、志向很高远,所以导致竞争和同龄人之间的压力(Peer Pressure)都会很强,有很多同学会受不了这种高强度的环境而选择转学。还有就是有时学生会太过于强调实践,抱着功利的心理组织活动,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本身的出发点和目标。

校园一角 (图片来自Sophia学姐)Q:请总体评价一下你眼中的Georgetown!

Sophia:在Georgetown可以认识到来自各种文化、社会背景的朋友,它是一个藏龙卧虎、可以让人开拓视野、不断成长的地方,很能促进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


Camilla:Georgetown实践与学术兼顾,学生不仅仅能作为一个学者得到能力上的提升,也可以作为一个国际关系与外交方面的实践性人才而得到锻炼。

校园一角 (图片来自Sophia学姐)



感谢在校生的分享~

Camilla

Sophia

Vito


关注微信公众号“Panopath过来人” 即可获取——信息.链接.经验.价值

曾经的申请生,现在的过来人。

2000+在校生,300+学校,80000申请者,50+组织合作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26 23:19
作者:宫里铭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6142/answer/39342508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请自来回答问题,目前就读于Georgetown的McCourt Public Policy School。以下为读完第一年的感受:

#McCourt这一年#


春天的Old North,McCourt学院的主楼

在杜勒斯踏上回程飞机的那一刻,倏然间意识到在美国的第一年的就这样结束了,不禁慨叹时间飞逝。仿佛坐在Gaston Hall里还是昨日的场景,今日便已经一眼万年。回首这漂泊在异国的时光,却有着一种罕有的充实与眷恋。经历过最初的culture shock,这一年有很多瞬间都在记忆中镌刻下弥足珍贵的回忆。从渊博的教授到暖心的同窗,从古朴的校园到繁华的华府,选择Georgetown 与McCourt可能是我无数个人生选择中最不后悔的一个。McCourt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在华府体验政治最前沿的机会亦或是观摩精妙的政策实践体验,更多的是通过专业切实的训练去延展自己的高度,与一群天资聪颖却又不吝分享的同学共同追逐梦想,在尽心竭力的教授们的指点下去探索无限的可能。

选择McCourt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当时申请的学校名单里,一直认为惯常有些高冷的Georgetown以及McCourt是最不可能的选择。那时以为自己很大概率会出现在LA风景如画的街道或者纽约纷繁喧嚣的巷中。然而,有的时候缘分就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人知道人生的下一步是怎样的。在惊喜中,就这样选择了McCourt作为来到美国的起点。

从McCourt后门出去的中庭,樱花季的时候非常美丽

McCourt给我的第一印象大概是严格。不同于其他学校轻松愉快的orientation,McCourt的orientation安排了包含math camp在内的基础课程预热。来自二年级senior们的课程分享和“警告”,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即将袭来的课业压力与负担。那时由衷的感慨是:真的是从不输在起跑线上。随后的这一年,从计量和经济不去office hour就难以完成的PS,到comparative policy每周轻松200页的阅读材料,再到和助教以及教授不停地讨论来打磨每一篇policy memo,McCourt始终用这种严苛的教学态度训练着每一个学生。每一门课程从不存在所谓的划重点、划考试范围,所以容不得用心存侥幸去搪塞过关。我还记得春季学期的后半段因为选了两个商学院的MBA module(加速课程)而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只能睡4-6小时的那段日子。最忙的一周交了3个problem set,一篇policy memo,做了两个final project还考了一个quiz以及为了稳住两门module的课堂表现读了200多页的案例分析和课本。那周中的某天,一度在下了9:30的晚课以后躺在家里的床上根本不想起来,但是一看奇妙清单上的各种安排还是默默去买了可乐继续奋斗。现在回想那段经历,真的是感慨自己竟然撑了过来。然而,正是这种坚实严格的训练让这一年的学习无比踏实。很多原来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也许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再多坚持一点便能企及一个不一样的高度、看到山那边不一样的风景。

万圣节的时候,Healy Hall会摆上南瓜。很有过节气氛的!

第二个印象大概是很暖心的同窗们。我很幸运拥有这样一群才华横溢而又不吝分享的中国同学,他们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来同你分享自己精妙的看法和观点,愿意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方法教授给你。还有很多同外国小伙伴的暖心瞬间。看到你面露疲惫会鼓励你坚持住的Armand小姐姐,超级靠谱的Natalia小姐姐以及每次都会和你笑着打招呼、聊天的两位学霸暖男Patrick、Charles,一张张面孔与一个个片段给这一年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美丽。这一年想感谢的人们有很多,感激的事情有很多,感念的时光亦有很多。而这样多的精彩是源于我拥有的这一群暖心的同学们。还记得在Lab和一群同学复习泽特林期中的那个周末,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聊到了各自的毕业打算。我开玩笑地说了句应该不会继续从事计量经济之类的工作,实在因为泽特林晦涩的课程而感觉自己很愚蠢。Dilek很快就安慰我说:“请一定不要这样说。你不能因为泽特林的课程而失去信心。也许现在是很艰难,但是最难过的时候总会过去的。”带着珍重与真诚,我在她的那段对话里看到了发自肺腑的关心。McCourt是一个很温暖的大家庭,努力的路上从来不会只有一个人。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家,尽管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但这些从未成为桎梏我们的障壁。相互的了解、分享和鼓励会让彼此多一分前行的力量,一起追逐自己的梦想。

从学校走回家必经的Francis Key Bridge,四时之景不同。

第三个印象大概是我的教授们。在McCourt和Georgetown,只要你需要,教授们都会尽可能的帮助你探索无限的可能。春季学期开始的时候和经济系的同学一起组队参加了一个Kellogg-JPM sustainable investment competition。这个竞赛需要一位教授作为mentor,但是似乎我们之前认识的教授中并没有一位对金融投资和可持续发展政策都很擅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找到了多边发展银行

的Professor Fulton。由于Professor Fulton是兼职教授,除了我们的日常课程外他还有自己的工作要忙,我们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抱很大希望。然而,在听完我们的来意后他还是很愿意成为我们小组的mentor。从二月末到四月初,很多个周三我们都是在car barn的教室里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方案改进。作为美国国务院的前商务参赞和若干个多边发展银行的前任顾问,Professor Fulton每次都会用最严格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投资企划案。一针见血的指出不足,细致入微的方案论证,连环诘问的原因分析,在一次次的修改中一份可以拿得出手的投资方案逐渐成型。很多次我们都耽误了他的吃饭时间,很多次他都在风雨中赶来赴约,很多次他在午夜或者清晨的时候用邮件列出方案的改进。从不因为我们的经验贫瘠而放弃,从不因我们的知识匮乏而敷衍,Professor Fulton毫无保留的同我们分享着他的经验与见地。尽管最后我们没能进入决赛,但那段时间的相处让我看到了McCourt faculty愿意竭尽全力帮助学生的态度。

期末周在McCourt的student lounge里赶due到凌晨,出来的时候意外发现的一树繁花

另外一位我想感谢的教授是我在商学院遇见的Professor Parikh。

我在后半学期里选修了他的real estate private debt作为其中一个module。在开课前的一周,我和教授发邮件的时候方才知道这门课原本是提供给MBA senior的。但由于没有pre-registration要求,我误打误撞的选中了。硬着头皮,我从最基础的地产估值开始自学,期间发了很多封邮件给教授求救,都收到了教授非常速度而且很有建设性的回复。对于我这样一个行业背景基本为零的小白,可以说教授是十分照顾了。后来开始上课以后,课间和下课以后几乎成了我固定的提问时间。很多可能对于MBA senior们很基础的知识,于我而言却是第一次接触。我不得不去寻求Prof的额外讲解试图理解债务方案的构建原理。我真的很感谢Professor Parikh的耐心与鼓励,他总是坚持让我问完所有的问题才离开。无论问题简单、基础与否,他从来都是详细解答并鼓励我坚持提问。甚至还会在解答完问题后额外推荐一些补充阅读。结课的那天,Prof还问起我的职业规划。在我和他说了暑期实习的几个选项后,他帮我分析了每个职位不同的优劣和对于不同priority的契合程度。我并非商学院的学生,其实他原本不必做这些或者原本不必做到这样的程度。但他仍是如此尽心的待我,从未有所不同。

最后当然是Jack镇楼啦!

McCourt这一年经历了太多微小而确实的幸福,留下了太多无与伦比的美好,感受到了太多温暖熨帖的关怀。一程山水、一段故事,爱上这座城。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26 23:20

思无碍:


我才刚来了一个月,具体是怎样的体验还不好总结,我就把自己的日记贴在这里吧

0819

在牙疼,思念和紧张的复杂情绪中

到达了华盛顿

气温比想象中低,又或者是因为炎症在发低烧

入关的地方排起了长队

过关非常顺利,可是优步仍然不能用

试了半天,为了防止被黑车司机强行拉客

选择了打车

工作人员说大概六十美元

上车以后,一直开着导航软件,结果司机还是绕了路

绕完了以后,司机说,来,下面我们按照你的导航软件走

因为已经九点多了,看不清门牌号,差点走到隔壁

好在我怀着担心被人枪击的小心,仔细确认了门牌

房东是一位非常优雅热情的女性

我们简单的聊了几句,她招待得非常得体周到

明天就开学了,简单收拾了一下,上床睡觉

0820

8月20日是注册和新生教育的日子

因为时差,也说不清自己是在北京时区还是日内瓦时区

凌晨两点,在疲惫和牙疼中醒来

梦到和桐乐一起玩,那么轻轻软软小小的一只

registration and orientation

院长,副院长,保安,各部门负责人轮番上阵致欢迎词,讲注意事项

有讲居留期间注意事项的,有讲安保的,有讲打击性骚扰的,还有讲如何保持开放心态,如何使用图书馆和技术资源,如何提高英语水平的

感觉乔治城的语言中心确实很专业,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毕竟来到美国的目的之一就是讲一口母语英语

午饭的时候遇到一位中国学生,是易老师的高足,说是15年和我一起在海牙参加过暑期班,一眼把我认出来了

想想几年来我还是胖了不少,又赶上脸肿

这都能把我认出来,此君果然是有过人之处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时差上来了,因为牙疼也无心吃晚饭,吃了一片消炎药,倒头睡下

0821

还是因为时差,半夜两点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

一直在听郭德纲的丑娘娘

因为没吃晚饭,所以肚子咕咕叫

六点钟的时候去吃了个方便面

回来和BN还有妈妈视频

吃了消炎药,并贴了口腔溃疡贴

感觉缓解了很多

早上坐车坐过了

下车发现正是中国城

离学校只有两站距离

学校推荐的廉价餐馆有一家正在此处

听了关于选课的安排和建议

比较空闲,去看了之前有意的一家公寓

又在网上查了一些,发了邮件

在网上办理了公费留学生的注册和报道

还需要寄材料

牙疼几乎痊愈了,同时发现钉子的头已经被脸颊的肉包紧了,上网查了一下,也不必紧张

晚餐去了中国城,点菜的时候隔壁桌小哥的炒面很棒,就用中文问了问,然后照着点了一份烤鸭炒面

美则美矣,就是塞牙

学校虽小,设施尚全,唯独没有喝热水的地方,不知道自己带保温杯来干嘛

环顾四周,带保温杯的都是中国学生

还有背着北极狐包的

0822

0822

每天早上一醒来,心里就填满了各种各样的事和情绪

找房子,办手续,还有牙套的折磨

这样的状态让我越来越想家

同时也越来越坚定,既然已经不能回头

就必须学出个样来

今晚有开学仪式和校长晚宴,要求穿着正式

白天 没有正式安排, 所以就去正式看房吧

去了crystal city

在去往地铁站的路上才明白

原来华盛顿并不是一个大农村,我之所以有这样的印象是因为我住在了它的城乡结合部

走过中国城,进入商业区,宽阔整洁的街道,雄伟宽广的大楼,的确是大城市的样子

到了crystal city,发现是一个整洁安静的社区,看起来好像国内城市的新区一样,购物娱乐休闲居住一应俱全,难怪很多学生都把家安在这里

意料之中的,看好的地方没有房

但是冰妮和桐乐来的时候也许可以在这里住一个月

既然studio的价格太高,就开始寻找合租

房子倒是有,但是室友去哪找呢

我希望找一个2b2b的房子,自己住主卧,有单独的卫生间,厨房和另外两个室友共用

然而实在是没有找到室友的途径,facebook的申请发出去还没被通过

好在晚上开学典礼上碰到了中国学生,把我拉进了中国学生群

我发出消息以后,有几个人表达了意向,可是到底能不能在周五前凑齐人呢,有点怀疑

今晚的开学典礼是在主校区,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哥特式的古朴主楼,看起来和哈利波特里面的教学楼很像,进去之后发现都是红砖墙面,水磨石的地砖,朴素的风格,让人遐想百年前教士们穿梭其间研读经书的场景,应该是肃穆又沉寂

校长的致辞很长,讲述了学校和学院的历史,激励同学们追求正义,服务社会

院长的致辞很短,鼓励同学们互相帮助,好好学习

有一个环节很有仪式感,主持人先后请jd和llm的同学站起来,并向校长介绍,这就是今年入学的jd/llm学生,话虽然是说给校长听,但是简单的介绍,让人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身份

这也是入学仪式的意义之一吧

自助餐虽然很棒,但是实在是牙疼,经过了一整天的折磨,在饭前把牙套取了下来,但是牙仍然酸痛,没办法大嚼,只能一点点尝试

在去往主校区的路上,坐我旁边的是一位美国学生,本科学政治学,我们讨论了美国法制和川普的前途,这大概是我到美国以后,迄今说话和说英语最多的一天

0823

起床先带了半个小时的牙套

虽然感觉越来越好,但还是不舒服

房子仍然没定,好在接到了住房办公室的电话,说宿舍有位置了

上午是一场比较实质的入学教育,讲了应该如何应对法学生大量的阅读任务,抓住法律问题,先例,法律说理,重要事实这些关键点

有些阅读任务需要精读,有些只是浏览

边看边写要比划重点有效的多

其他时间继续上午浏览房子

中午去吃炒面,发现牙疼到咬不断炒面

和我拼桌的是一个中国人,早年出国,之前在中科院研究半导体

下午去找L哥一起办卡,结果坐反了方向

打车到汇丰银行,办理手续倒是很快,只有几分钟

然后步行经过白宫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门口都是记者,看来中美贸易谈判就是在这了

参观了L哥的公寓和学校,感觉非常不错

回到学校,继续找房子,但越来越觉得自己就会住在宿舍了

晚上回到住处,发现洗手间的马桶被拆了,洗澡的地方也不能用了

从来没住过这么久的半地下室

难怪今天看到L兄阳光明媚的房间这么羡慕

0824

已经和家里商量好,就住在学校里了

可是住房办公室的人却又迟迟不回复的确认邮件,电话也没人接,真是一波三折,好在最后总算办妥了

今天的入学教育讲的是就业和实习

让我想起之前给刚入学的本科生讲就业法大

总是感觉和刚入学的气氛不太搭

相比之下,针对llm的就业指导更加具体,包括帮助准备简历,运用哪些软件和平台,包括社交媒体来找工作,实用性很强

也难怪,llm只有九个月,同学们都是一入学就开始考虑毕业后工作的事了

原来实习也算一门课,加上最近几天了解到的信息,在正常的课业学习之外,又给自己定下了几个小目标,姑且称之为四个一工程

拿一个证书(法律英语的cetificate),参加一个模拟法庭,写一篇论文,做一个实习

昨天看到L兄每周只有三节课,今天易老师的学生说自己每周只有四节课,看到我把学分用完选了六节课感觉非常惊讶,说你忙得过来吗,特别是期末的时候

我本来觉得,学习机会如此难得,当然要充分利用,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

可是自己定下的四个小目标也十分重要,不知能否兼顾,如果要删掉一门课,又实在不知道拿谁开刀,难以取舍

静下心再好好考虑考虑吧

0825

家也搬好了,终于迎来了周六

还是醒的很早

学校的床垫也不是很舒服

中午去中国城吃了炒面,硬的很,嚼不动

不过还是难得的休息,虽然心里还记挂着很多事,选课也还没有着落

0826

今天上午出去采购了一大圈

买了洗漱用品,厨房用品,清洁用品

回来见到了室友

W 兄,在美国读的本科,现在已经是jd三年级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历练,仍然还是不会做饭

可能jd的学生真的比较忙吧

下午和l兄见面,约在中国城的牌楼下面

在等待的时候细看,发现这个牌楼做的十分精致,比国内许多景点更加用心

无论是堆叠的斗拱还是上色和雕刻,都原汁原味的体现中式建筑之美

并非西洋常见的,有个中国意思就行的建筑

细看,柱子下面刻着北京市长陈希同的名字,原来是我们为华盛顿捐建的,怪不得,一定是许多能工巧匠的心血

去逛了国家肖像博物馆,有历届美国总统的画像,算是美国人的历史教育和爱国教育之一吧

0827

今天是在法学院的第一天

特意穿的正式一点出门,去门口照了相

然后是国际公法,国际贸易和国际仲裁

国际公法是美国国务院前副法律顾问steward上的,觉得还是听得听明白的,第一堂课主要是让大家对国际法有个基本认识,他提到的很多热点问题,我都直接或间接参与或了解,感觉自己的经历在这一众国际学生中也算比较稀有

然后是国际贸易,教授是美国在wto上诉法庭的法官,觉得自己确实有必要补充一下关于国际贸易法的知识,所以选了下学期的国际贸易法课,也是这个老师授课

然后是国际贸易,老师是一个很资深的仲裁员,也是一个很标准的美国中年妇女,很有原则同时也很nice,但是我还是不习惯,感觉她在课上一直在维护仲裁这件事,对许多缺点都不愿意承认,可能还是以仲裁员的身份在上课,我决定换另外一门仲裁课听听看

下午去打了篮球,游了泳,几下就觉得很累,看来确实有必要加强锻炼了

晚上还有知识产权法的课,听老师介绍,课程中会涉及中美贸易战特别是关于知识产权纠纷的问题,决心做好准备

课程的最后几分钟已经困的不行

回来弄好牙套直接就睡了,可能是因为听了太多英语,也可能是因为游泳太累

0828

下午上了两节课,第一节是国际谈判研讨课,两位老师带着做模拟谈判,感觉两位老师对国家间谈判并不是很了解,比如为什么一开始不是由大boss来带队谈判,老师说是因为如果谈判失败,大boss就要负责,我觉得事实上是因为大boss如果一开始就上场,各方的回旋余地就很小,谈判很容易破裂,所以谈判需要有很多轮的试探,这种耗时较长的试探底线的工作需要下面的人来做

不过这堂课的好处就是可以多说话,是否最终选择待定

第二节是国际诉讼和仲裁

这堂课的老师非常幽默,对中国也很了解,难怪这是我上过的中国学生最多的一堂课

0829

周三,上午上了第二节国际公法课,老师带着过了几条联合国宪章的条文,这是我第一次系统读联合国宪章,教授的意思是,联合国宪章可是国际法律师的基本工具书,必须熟练掌握,虽然他也只是匆匆带着浏览一遍,但是要求学生在课下也要熟读,相比国内,这确实是更加实践派的路径,有意思的是,老师还提到了中俄关于促进国际法的声明,下课之后赶紧回去查了一下司里出的国际法实践案例选编,感觉踏实了不少,起码如果老师误读,我可以指出来

下午去打篮球/游泳,感觉今天游起来就轻松不少了,还要继续坚持,温水泳池真是太好了,希望回国了身边也有一个

晚上是国际法庭和仲裁庭,老师讲了国际法庭和仲裁庭发展的几个阶段,有助于了解历史沿革,但是过于纠结时间节点和是否进入了新阶段,又让我觉得老师眼界并不开阔

晚上的第二节是国际投资法,是一位英国的伦敦音老师和上一节课的老师合开的,感觉干货不少,难怪这门课选也选不上,好长的waitlist动都没动过

0830

今天只有一门课,就是起草合同,老师是at&t负责国际法律事务的法律顾问,应该说跨国经贸的经验很丰富了,但是对公法的了解和经验相对欠缺,不过想一想,我本来选这么课就是为了了解合同的phrase和wording,对于怎样表达更加精准,无论是跨国公司的合同还是条约,应该都是有语言上的共通之处

老师在课上说,没有必要区分shall和will,让我想起巴黎协定上美国人纠结shall和should的事,不过想来,也可能是在谈判过程中,各方赋予了shall明确的强制性的含义,因此美国的纠结,其实不是词汇本身有多大区别,而是表达对这种强制义务的反对

是决定继续上下去的,可惜也不确定能不能选上

中午去沃尔玛买了菜,回来做了一顿丰盛的方便面,感觉非常满足,不过如果一直这么下去的话,方便面可能真的很快就不够吃了

下午收到了国际人道法法庭老师来的信,准备材料,准备着准备着,一下午很快就过去了,当然这样只是自己在写,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提高,因为如果没有人纠正,写得再多可能也用处不大,还是要不断的纠错性的练习,才能进步

听说l兄学校有非常多的口语班,感觉特别羡慕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26 23:20

WordSunny留学:


很多大佬已经把GU的就读感受写的很清楚了,我这里主要给大家分享下我申请GU的经验(包括时间规划等其他建议),希望对要申GU的学弟学妹有帮助~


A. 我的申请条件

本科专业:物理专业,双修数学

学校:南开大学

申请时的GPA:3.5

托福100(阅读:29 听力:24 口语:23 写作:24)

GRE

 323(verbal: 154 Quantitative: 169 Analytical Writing: 3.5)


B. 申请结果

因为我英语成绩出的比较晚(之前因为英语不好拖了很久),所以因为托福很多学校都不过线,最后收到了Georgetown University和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的统计专业的offer。最后决定去GU~



C. 申请时间表


1. 提升背景(大一到大三)


申请学校看的是一个人很全面的背景,不只是你的成绩。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GPA,从大一到大三,考试一定要认真准备好好考,毕竟学分绩是一个量化的指标,对比起来也是最容易的,然后有的学校在申请的时候也希望大家的成绩是越来越好的,比如大一是80大二是85大三是90这种,所以就算是你之前的GPA不好看,只要你努力都是来得及的!还有就是有关一些选课的问题,你想申请哪个方向的,就选几节那个方向的课程。基础课程要好好考!


第二点,充实自己的科研经历。每个学校都有各种科研项目,每个教授都有不同的科研方向,选自己将来想做的方向然后做最少一年的科研项目,最好能出点成果啥的,最不济也要拿到教授的推荐信。

第三点,出国经历。比如你想申请美国,最好三封推荐信里面能拿到一两个美国大牛教授的推荐信,如果只是当个交换生去美国学几门课的话其实和教授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多,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去找大牛教授的实验室做实习两三个月。这种实习可以每天跟教授在一块呆着,他对你的印象也会比较深,好好学习好好表现就可以拿到教授的推荐信,说不定还会直接要你。而且也算是提前感受一下美国的留学生活,说不定你发现自己不适合出国留学,就不出国了也不一定。


第四点,找实习。不管是申请前还是申请后,多补充自己的经历将来总会有用的,毕竟我们的路还很远,不是申请完学校就结束了,将来还是要找工作什么的。


第五点,多找教授学长学姐聊聊天。教授的经验真的很多,尤其是也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在你对选校啊人生方向迷茫的时候,教授都非常有经验可以帮到你很多,他们对哪个学校哪个方面强,哪个教授好都知道,对学术方面的发展前景也会更了解,所以一定要多跟教授多聊聊。然后和学长学姐搞好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等你到了国外对生活学习各种环境的适应都是需要一些过来人的经验的。

2. 托福和GRE(大三到大四的暑假)


我从六月份开始考托福,一直到第二年三月份终于考到了一百,总共考了五次,算是一个教训吧,这也是我申请学校的时候最大的失误。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早做准备!


我第一次考托福是4月23号完全是裸考,才考了69,能看出来我英语功底有多差了,然后在假期的时候报名了新东方的托福班,但是因为当时没有重视起来,所以第二次考托福也就77,第三次是85,第四次是95,第五次本来是一月份考的,但是因为当时考场的电脑坏了,所以ETS又给我免费安排了一次三月的托福考试,也就是最后一次终于考了100。我的GRE比较顺利一点,第一次就是323+3.5,所以就没有接着刷了。


给大家的建议大三到大四的暑假把托福和GRE都拿下。千万不要因为英语拖累了自己。


我的建议是越早准备越好,可以在假期的时候每天高密度复习,如果遇到瓶颈期分数一直涨不上去的话,可以找找那种一对一的家教,我当时就是英语听力不好,然后基本上所有的托福听力都静听过了,分数依然是23左右,死活提不上去,幸亏碰到了我的女神听力老师,才把分数十几天就提了不少。因为托福是一个很累的活,如果像我一样英语不好的话,希望越早做准备越好,然后空出两三个月的时候高密度的专心复习!如果没有好好学还去考试的话,不光是浪费钱和时间,最重要的是浪费自己的心情!毕竟我们都不是铁人,不希望大家因为这种事情心里崩溃。

3. 文书和推荐信等(大四上的十月之前搞定)

我来回改文书简历还有推荐信什么的大概改了得有十几遍,要针对你申请的学校和专业喜欢的风格针对性的修改,普适性的文书相当于都不适用,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他们喜欢的学生类型,然后往那个方面改。


4. 心态

申请是一个非常长期的准备,越早准备越好,在心态上一定要稳住,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申请学校不像高考,不会有人陪着你给你鼓劲,所以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心态崩溃的时候,一定要放松自己,要记住行百里者半九十,就像皮筋总是绷着会坏,要在努力和休息之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情。预祝大家拿offer拿到手软!

D. 拿到offer,开启海外生活。

拿到offer早点买机票哈哈哈哈哈哈哈,然后记得选房子选舍友很重要。到了国外,除了学习之外,也要多出去玩,然后好好写作业好好上课,毕竟一节课那么贵!然后要有和自己聊的来的朋友,不要总是闷着学习,感觉会得抑郁症的,总之就是学会放松自己就好!然后出国之前学学做饭什么的,因为美国英国的饭都不是很好吃,总是吃的话会吃腻的。然后就是和自己的学长学姐接上头,问一下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还有就是,人生是一段很长的路,大四拿到offer之后除了玩,还希望大家可以继续提升自己的背景。我当时大四下报考了CFA

一级,多给自己准备一条路。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假期的时候多陪陪爸妈,多出去旅游,有什么想看的演唱会就去,想吃的就吃,还有其实不用着急学驾照,因为美国考驾照很容易!

E. 海外生活简要描述


第一个学期的时候因为课程不是很难作业也还比较简单,有很多的空闲时间,我那会不知道为啥就爱上了做饭,什么红烧肉炖猪蹄糖醋排骨包馄饨麻辣香锅做糕点统统会做,我的做饭的手艺倒是一下子提高了不少!有空的时候拉上朋友出去逛街,出去旅游,各种逛!考试之前拼命学习,每周的作业都要认真的写!考试全A!


第二个学期课程比较难,而且是一下很难,所以空闲时间不是很多,基本就没怎么好好做过饭,每天都是什么方便面螺狮粉西红柿炒鸡蛋啥的,如果你在美国的话,强推缺德舅,他们家有很多速食,相当好吃!而且他们家的冰淇凌甜点都巨好吃,无敌好吃!我舍友因为爱吃甜食,四个月胖了二十斤,我也胖了不少哈哈!

F. 学习该专业后对简单职业规划

真正的硬仗是来到美国之后,环境不熟悉什么的都是需要适应的。然后研究生毕业之后如果想留在美国找工作的话,需要建立自己的人脉什么的都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所以努力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加油!

其实读统计或者数据分析之类的将来可以做data analyst,做Quant,然后还可以转金融往金融方面转一下都是可以的。可以工作两三年再回国!

最后人生的道路很长,希望大家幸福坚强!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祝offer拿到手软!


PS: 以上分享来自wordsunny入驻导师Amber Zhang学姐


任何留学问题,可以添加微信 wordsunny001,每周WordSunny一站式互联网留学平台都会邀请美国常春藤,英国G5、香港、澳洲八大的学霸来举办线上讲座,为大家免费分享留学申请干货,还会有文书简历模板等福利不定期发放。


我们的初心是帮助更多的同学申请到 Dream School !


最后,再来领略下GU的风采吧!

乔治城大学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26 23:21

作者:鱼旦汤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6142/answer/9934976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09/03更新

在智库工作两年多了,回头看看还是感觉挺难以置信的。不过DC整个policy圈子现在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越来越不友好,找工作也不是很方便。建议大家还是在校期间多学点security, politics以外的课,比如说ESG, econometrics这些,找工作时候的选择面也会更广一些。

2021/05/17更新:

我有工作offer啦!

2020/11/12更新:

踏出了从智库转private sector的第一步。收到了一个超级棒的下学期实习的offer!Georgetown SFS人脉网和名声真的太强了,对国际关系感兴趣的一定要来SFS!

2020/3/4更新:

之前说来了MASIA我一个菜鸡去到了top 10智库做春季实习,这周我拿到暑假实习offer啦!!全美第一的智库!我爱MASIA~

----------

原回答:

之前申请时候看过这个问题,现在终于可以过来回答啦~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每天都好开心!

答主在Georgetown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读研中,在Regional Studies的Asian Studies(MASIA)研究中美关系。

其实SFS的研究生项目并不只MSFS这一个,还有Security Studies(基本都是晚课,给工作的人读的),以及Regional Studies(亚洲,欧洲,非洲,俄罗斯,中东,拉美)等等。而且不管你在哪个项目里都是可以随意交叉选课的,也可以修别的项目的certificate,所以还是自由度蛮高的。我认识的中国人大部分都修了International Business的certificate。然而答主因为不喜欢学经济于是修了ISD外交证书233

之所以没有去MSFS是因为我的方向跟MASIA更适合。我研究了两个项目提供的课程,发现我喜欢的课基本都在MASIA,对MSFS的课都不怎么感兴趣。而且MSFS有7门必修!好多都挺无聊的。研究生总共两年4个学期,最多能上16节课,MSFS直接给定了7门,感觉不够自由...

简单做一个MSFS跟MASIA的对比,提前声明,充满个人偏见,MSFS的人不要生气...



MSFS人太多,每届都有一百多人,而MASIA一届才27个人,这样可以跟教授关系更亲近,而且我们MASIA每个人都分配了一个跟自己同方向的教授当导师,导师在学术和工作上提供很大的帮助。MSFS那边则是人太多没有办法分配导师。
MASIA有好几个东亚研究方面的大佬,非常牛逼,不在我们项目里想跟他们混熟特别特别难,有什么机会他们也会优先留给本项目的人。
MASIA所有的课人数都控制在25个以下,而MSFS的必修课人数都比较多。
MSFS的所有课都是带curve的,也就是说一个班能拿A的人数是卡死的,打个比方如果全班top 20%的人拿了98分,而你拿了97,虽然按照正常分数线93以上就是A,但因为curve,你的97也拿不了A。整个SFS只有MSFS的课是curve的。因为这个curve的存在,MSFS学生之间竞争比较激烈,不像regional studies的学生们那样一家亲。
MSFS课程偏实用,必修课中有计量经济学和统计,还有其他一些外交技巧。MASIA总体偏学术。
MSFS的优点是它是SFS名气最大的王牌项目,年份久,人数多,人脉广,对于想进foreign service的美国学生来说是全世界最棒的选择,但是我个人感觉它的课程设置对于不太可能毕业了会回国当外交官的中国学生来说不够友好,因为它主要是为了培训未来的美国外交官,课程的出发点基本都是美国国家利益,对于其他地区的分析会少很多。MASIA是很新的项目,还在磨合+寻找方向,但是潜力很大~入股不亏!我们暑期实习还有3000刀补助呢~
还有一点是MSFS的lounge非常豪华,自己占了大半层楼。MASIA的lounge不光小还要跟GHD的人合用...这个真比不上财大气粗的MSFS啊…

在MASIA的生活到目前为止都超级棒,上的课都特别棒,教授们非常友好(有几个还挺帅hhh),同学们虽然都很牛逼但是相亲相爱没有drama,associate director完全就是小天使!答主作为一个本科阶段没有研究or智库实习经历的菜鸡,来了MASIA之后成功在全美top 10智库找到了实习~

我爱MASIA我爱SFS ღ( ´・ᴗ・` )比心!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26 23:21

作者:芝士圈留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6142/answer/2507349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地理位置:位于宇宙政治与政策中心

DC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城市。作为美(yu)国(zhou)政治与政策中心,这里的local news一不小心就会成为world news。在DC生活的人们坐享其独特地理优势,每天都可以这样近距离的感受、见证、甚至参与到“历史事件”之中。

乔治城大学主校区坐落在位于DC西北角的乔治城(富人)区,在穿城而过的波多马克河

河畔,环境优美。由于毗邻诸如白宫,国会山,最高法院,世界银行,IMF,以及各大智库的总部,乔治城大学的学术资源也与这些机构有诸多密切联系。如果随机采访在校学生为什么会选择就读乔治城大学,十有八九你会听到类似于“因为地理优势”这样的答案。

(乔治城大学主校区与不远处的华盛顿纪念碑。图源:乔治城大学官方Weibo)

除了主校区,乔治城大学在DC国会山附近设有法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此外,乔治城大学在卡塔尔拥有一个分校区,在意大利,土耳其和英国设有学习中心,在智力和阿根廷设有联合项目,其在中国与复旦大学合作设有联络办公室。

学术资源:极具竞争力的学科与校友人脉优势学科

国际关系,公共管理,法学应该是乔治城大学的优势学科。比较著名的校友包括美国前总统Bill Clinton, 前不久刚去世的前最高法院法官Antonin Scalia,以及很多国家的政府首脑。除了这些学科以外,乔治大学的医学院与商学院也非常具有竞争力。

教授/校友资源

很多乔治城大学的tenure教授早期都有在DC其他机构(政府,智库,私有部门)的工作经历。 同时,乔治城大学也经常聘请一些正在DC其他机构供职的高层人员作为adjunct faculty 。这让一些课程更加实用,生动。

由于DC的地缘优势,在校学生在政府部门,跨国组织,以及各大智库实习是非常常见的事。乔治城大学很重视培养学生的networking能力,经常组织networking session,以及设立了一些线上平台 (e.g. Hoya Gate),方便校友给在校学生传播经验。我所认识的教授也非常乐于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助学生network。


就业:机会越多,竞争就越激烈公共政策专业

在乔治城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授予的硕士项目中,MPP

(Master of Public Policy) 和MIDP

 (Master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前者(笔者就读项目)是针对拥有平均两到三年工作经验的人申请,主要强调计量经济学,政策分析等能力。后者是针对拥有更长工作经历的人申请,强调政策分析和管理能力。从学院的职业发展办公室的对2016届毕业生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两个项目学生在毕业6个月之内有超过92%和95%的学生找到工作,所以就业率还算不错。从就业行业来看,基本上是45%左右是在non-profit sector, 30%左右在public sector,25%左右在private sector。2016年MPP毕业生有77%在DC工作, 11%在美国其他地区,12%在世界其他地区。2016年MIDP毕业生有52%在DC工作,19%在美国其他地区,29%在世界其他地区 (MIDP更加偏重国际发展,所以应该有更多的在发展中国家的field office工作机会)。

在中国MPP学生中(MIDP的中国学生一般一届只有一两个)从笔者对本届以及前后两届同学的情况了解,毕业后只要在有意在DC/美国找工作的同学,基本上最终都如愿以偿(当然,美国人找工作的经历各不相同,有同学在毕业前就早早锁定工作,也有同学毕业后先实习了一段时间然后找到工作)。有同学很早就确定了在国内的工作。不管在美国还是其他地方,大家的工作行业主要集中在政策研究/数据分析/传播等方面,以及结合特定的领域,比如教育,医疗,城市发展,中美关系,等等。

国际关系专业,商学院,法学院

前面有提到乔治城大学还有很多其他的不错的项目,不过对于这些项目的就业前景,笔者只是有所耳闻,总体上还算不错。具体来讲,法学院的LLM专业听说在美国找工作的比较有挑战性。不过由于只是耳闻,不能以偏概全。具体的毕业生就业数据,在每个学院的网站上都会很容易找到。

校内与校外实习资源

DC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实习之城。这里机会非常多,当然竞争也很激烈。特别是每年暑假,数不清的年轻人从美国甚至世界各个地方来到这里,在各个机构做实习生
。据我了解,在MPP项目的中国学生有超过一半选择了暑假在DC实习,有人在海外其他地方实习,有人回国实习,也有人趁暑假到处游玩。
春季和秋季时期的实习机会相比之下对于在DC学习的同学来说更加容易一些。对于国际学生,春秋季实习的唯一注意事项是,每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20小时。

对于持F1签证的国际学生,理论上是不允许在第一学年结束前在校外实习(包括无薪实习),但是可以在校内或者再国际组织(比如世界银行,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等等)工作。所以如果想要在第一年暑假找实习时更加具有竞争力,在第一学年期间拥有一些校内工作经历必定会有所帮助。乔治城大学拥有很多校内工作资源。学校有内部网站经常发各类校内招聘贴,各个学院的教授也会主动招人。笔者很有幸在校内做过多份工作,包括研究类(为教授的研究项目做助理),教学类(为某课程做教学助理),甚至传播类(管理乔治城大学的官方微博账号)。我也了解到有同学还在校内做过行政类,或者与中文教学相关的工作。这些机会的pay都不错,而且可以积攒经验,可谓一举两得。


校园环境:现实版“霍格沃兹”

主校区按规模来看不算大。平时在校园里靠步行穿梭于各个教学楼之间基本足够。当然也有人会骑车。学校里最有名的建筑当属Healy Hall。这是一栋集行政,教学,图书馆,演讲堂于一体的建筑。因为Healy Hall具有哈利波特风格,有些在校生会笑称自己就读于一所魔法学校。一个关于Healy Hall的冷知识是它是现在DC地区第六高的建筑。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华盛顿纪念碑是DC最高的建筑。因为乔治城校区在一个山坡上,Healy Hall应该实际上比纪念碑更高。

(乔治城大学Healy Hall。图源:乔治城大学官方Weibo)

在Healy Hall旁边是一个后现代风格(有些丑陋)的图书馆Lauinger Library。和很多其他学校一样,乔治城大学有很多图书馆,这个Lauinger图书馆应该是最主要的,学生最常用的一个。在校学生亲切的称作“Lau”。这是个24小时图书馆,当然,前台一般晚上12点就会下班,留下一群忘我学习的学生,日复一日的见证着“凌晨3点的乔治城”。临近期中或者期末,图书馆的人数成指数型增长,场面特别壮观。

<img src="https://pica.zhimg.com/50/v2-2e6a8d8812b80e968aacc59f2b58335a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305" data-rawheight="229" data-original-token="v2-2e6a8d8812b80e968aacc59f2b58335a"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5"/>

(乔治城大学Lauinger Library。图源 )

位于Healy Hall正后方是一个叫做Dahlgren Quadrangle的广场。当夏日热浪来袭,那里的树荫是乘凉的好地方。图片右边是一栋叫做Old North的建筑,是现在乔治城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的主楼。在Old North门口的台阶,到目前为止,共有包括George Washington到Barack Obama在内的14位美国总统演讲在此演讲过。

(乔治城大学Healy Hall。图源:乔治城大学官方Weibo) 

主校区还有一个不错的学习与休息的好去处叫做Healey Student Family Center。窗外放眼望去是静谧的波动马克河。超过5000多株的室内鲜活绿植盆栽是这个学生活动中心的一景。

(乔治城大学Healey Family Student Center。图源 )校园拾趣:或许最有趣的是一只叫Jack的狗学生活动

乔治城大学的学生活动非常丰富。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度都很高(不过当然还是本科生更加活跃)。学校里有一个叫Red Square的地方,是学生集会,自我表达的一个常用场所。

(乔治城大学Red Square。图源 )

关于学生社团,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乔治城大学烧烤协会(Georgetown University Grilling Society)。它们算是一个比较有名的社团,主要活动项目是为同学们制作风味汉堡。该协会自2002年成立以来几乎每周五都会在White Gravenor楼前制作汉堡,成为校园一景。

(乔治城大学烧烤协会。图源:乔治城大学官方Weibo)名人演讲

Gaston Hall是位于Healy Hall三层和四层的礼堂。这里通常会举行颁奖典礼,学生表演,以及主板名人演讲。Hillary Clinton就是Gaston Hall的常客。每次有政要或者明星来演讲,Healy Hall门口和走廊里就会排着长长的队伍。

(乔治城大学Red Square。图源 )Jack the Bulldog

Jack是乔治城大学的吉祥物。有人曾打趣的说道Jack才是真正的校长。Jack的主要任务就是卖萌。有一个专门的学生团队负责他的起居与饮食 。

(毕业典礼上的Jack。图源:乔治城大学官方Weibo)


(在Healey Student Family Center和好基友玩耍的Jack【右】。图源:乔治城大学官方Weibo)


DC生活:每年樱花节来DC看人人人人花人工作

在DC工作的经历肯定因人而异。就我自己的经历来看,一个很重要的感受是周围的同事来自世界各地,或者美国各州。仔细想想这种多元背景不足为怪,DC作为一个深蓝城市,整个城市的受教育水平非常高,非常包容开放。

吃住

如果用一个字总结在DC的吃和住,那就是贵。当然如果以纽约为参照,DC的住还是很友好的,不过吃的选择明显没有纽约多,而且感觉总体上比纽约稍微骗贵一些。即便如此,在DC有很多片区非常适合年轻人居住,包括Dupont Circle,Columbia Heights,U Street,以及最近发展很快很潮的Shaw和 Southwest Waterfront。这些片区有很多好玩好吃的地方,而且各有各的特色。

公共交通方面,DC的地铁系统也算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地铁的站台的装饰简单,肃穆,据说是为了体现首都的严谨风格。当然这张名片经常被DC本地居民吐槽,因为它老是出问题,时不时就会出一个新闻说今天地铁着火了(电路老旧短路着火,虽然应该没有人员伤亡),大家因此被延误了很多时间。有人还恶作剧专门建立了一个网站和配套twitter账号叫Is Metro On Fire, 便于大家查询DC Metro。最近DC Metro开始一条线一条线的全面整修,希望杜绝着火问题。可是DC居民还是不买账,因为修到大家平时需要乘坐的那条线就意味着那条线会各种晚点,拥挤等等。不过其实现实中没有这么夸张,DC Metro还是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其他选项不外乎是自驾,公交,uber,lyft等。

(DC地铁延误时情景,平时没有这么夸张。图源 )


娱乐

DC的娱乐项目还算丰富。一个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娱乐项目是免费博物馆。DC是在有太多博物馆,大多都免费对外开放,是周末游玩的好去处。在DC呆久了会被这里的免费博物馆宠坏,以至于到其他城市旅游时会无比惊奇的意识到,原来大多数博物馆都是要收费的。

使馆领馆云集是DC的另外一个特色。Connecticut Avenue有一长段道路两边都是使馆,被叫做the Embassy Row。每年,DC的使馆都会举办一个或者多个开放日活动。顾名思义,届时使馆会向公众开放,使出浑身解数邀请大家体验当地文化,品尝美食,还会赠送纪念品。这种时候热门使馆,或者一些很慷慨的使馆门口都会排期长队。

另一个例子就是DC每年初春的樱花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赏花,当然,如果周末前往肯定是人比花多的情况。


(樱花与Healy Hall。图源:乔治城大学官方Weibo)


(樱花与杰佛逊纪念堂。图源 )选校:不过是互相评分罢了

选校择校的问题不过是学校与申请者的互相评分而已。申请者确定学校有诸多考虑因素。几个重要的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奖学金情况、专业前景,以及自己的发展规划等等。在做出选择时不妨给这些因素(或者自己认为作重要的因素)多一些权重,然后看看各个学校的总分。笔者当初之所以选择就读乔治城大学,是因为给了奖学金和地理位置更多的权重。

学校申请

应该和很多其他学校一下,乔治城大学的各个学位项目的申请要求都非常详细的列在了各个学院的网页上。申请者只需提交要求的申请材料即可。一般来说各个项目的招生办公室都会提供给申请者一些必要的申请帮助,比如如果申请着想要跟一个项目的在读生或者校友直接交流,获得他们的就读感受,可以尝试直接给招生办公室发邮件提出此要求。

筛选流程

笔者在跟自己学院负责招生的教授交流时曾了解到,考试成绩只要过了一些门槛,招生官会更多的关注申请者的已有经验和对未来的规划。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招生人员知道中国的学校有985和211这些划分,所以这应该也是他们的一个考虑因素,当然应该不是绝对的因素。

另外,以自己学院唯一,学院每年有几个名额,会邀请感兴趣的即将毕业的二年学生参与到招生流程中,起到监督和质量保证的作用。之所以选择二年学生参与,是因为二年级学生即将毕业,不会见到即将入学的申请生,因此不容易会有利益冲突。笔者自己没有真正参与到这个流程中,不过听上一届参与过的同学聊起过,感觉这个流程很规范,公正。


文Yuqi Liao可以在这里找到他:Yuqi Liao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