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四次全體會議10月20日至10月23日舉行,審議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策定2026至2030年中國經濟社會所謂的發展藍圖。四中全會採閉門會議,沒有公開的記者會,也不接受外籍新聞媒體採訪,會後統一由新華社等官媒發布通稿。
新華社搶先在19日深夜發出6千多字長文,聲稱通過三個五年的努力,中國到2035年基本實現所謂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調「十五五」正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五年。20日,新華社發布所謂「權威快報」,宣稱四中全會已經敲鑼,習近平當天代表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朗讀了第十五個五年經濟規劃稿子。
中國經濟持續不振,新華社卻還吹捧「十四五」以來中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
對此,中國資本市場資深人士徐真認為,「『十四五』期間它最大的『貢獻』是中共的一人化領導,黨要管一切。你看現在畢業就失業,學歷不值錢,碩士生、博士生、大專生畢業以後,很多開滴滴的、送外賣的大有人在。『十五五』期間,還會加速經濟的下行,百姓的日子還會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