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影響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是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在決定召開本次四中全會的時候指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
自深刻改變中國國運的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逐步建立市場經濟和持續編制五年規劃,是中國治理的兩大特色,現已形成「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的模式。在主張「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中國持續編制五年規劃,說明中國注重提前籌劃和中長期利益。當然,從長遠看,中國應持續探索政府和市場的各自合理角色,防止政府亂作為和市場失靈,努力平衡短期和中長期的利益。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前段時間開工建設的世界最大水電工程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是「十四五」規劃確定的超級工程。本次四中全會審議的「十五五」規劃建議稿,正是確定2026年—2030年的發展目標。鑑於五年規劃在中國治理中的獨特而又重要的作用,「十五五」規劃將影響未來五年中國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