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3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馬來西亞華裔很反感被稱為馬來人?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6 18:28

本人對馬來西亞文化絲毫不了解,起因是網上和一名馬來西亞華裔聊天,無意中使用了「馬來人」這個詞語導致其破口大罵,而我完全不知道觸犯了什麼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6 18:28

很簡單,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規定了土著特權,包括了馬來人(政治概念,獨立時父母至少一方出生於馬來西亞或新加坡、講馬來語、奉行馬來傳統、信仰回教,現在mamak人即淡米爾裔穆斯林、samsam人即泰裔穆斯林都可以是馬來人)、沙撈越、沙巴土著人,甚至暹人和土生葡人,就是不包括華人,峇峇娘惹(土生華人)都不包括,即便馬來西亞建國的時候華、巫(巫來由人 Melayu,即「馬來人)兩族人口不相上下,包括初代移民的比例都不相上下。土著入讀公立大學、考取公職都預留70%的位置,且生育、公屋等社會福利更為優先(甚至還有東海岸保守州公款支持馬來人納妾),就連上市公司股份從前都要無償讓出一部分給土著。現在是30%的非土著人口養着70%的土著。作為權利與義務不對等但是努力保育自己文化與經濟的二等公民(很實在),華人不希望「馬來人」成為國族的稱呼很正常——因為華人希望的是「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而非「馬來人的馬來西亞」。

最新消息:年底開始,生活在馬六甲的土生華人及其後裔可以將報生紙和國民登記中的「民族」欄位填寫或改為「Baba Nyonya」(峇峇娘惹),土生華人土著正名過程取得初步進展。



作者:顏澤NganChak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2077379/answer/196044364672687082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6 18:29

斯人若彩虹:


先說說馬來西亞主體民族:馬來人。

馬來人屬於畏威不畏德,心理上反華,畢竟中國並不是伊斯蘭教國家,在他們眼裡,中國一堆「無神論者」或者異教徒。

但它畏懼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軍事影響力,所以沒有以前那麼明目張胆反華了。由於中國和東盟的貿易越來越頻繁,在彼此經濟上佔有較大比重,中國和大多數穆斯林國家也相處比較好,有很多合作,所以馬來人作為馬來西亞官方,帶領馬來西亞和中國日趨友好。沒有過多民族情緒的的馬來人其實比馬華更加容易接近,他們敬畏中國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

需要強調的說,馬來人現在是馬來西亞真正的主人。他們在英國人的支持、放權下,擁有實際軍事、政治權力,佔有較大人口比重。全國最高的出生率則保證其愈加在人口比例上佔據絕對地位。

他們在馬來西亞獨立後,立法推行馬來人至上的政策,限制了其他族裔的教育、政治力量的發展。

馬來華人分兩類。

一類相對親華、有民族自豪感,鄙視其他族裔,強調民族性,但也不失認同自己馬來西亞人的國籍身份,他們稱反華親西的一類為「香蕉人」。

另一類反華,從小脫離中文教育,只會官方語言馬來文和英語,鄙視中國、仇恨中國,他們稱親華派為「中華膠」。

當然,懂中文的馬來華人亦不失仇華的,應該用「鄙中國」比較合適,在這裡強調一下這類人群:

他們自詡人上人,懂多種語言、能在兩個圈子(美國媒體、中國媒體軟件)里橫跳,內心鄙視中國。作為出海到海外的華人,他們覺得自己就應該比大陸人過得強才是合情合理,所以他們看待中國這種後富的國家,對於七八十年代就先富的馬來西亞面前依舊是loser。所以他們心裡覺得中國人應該尊重、了解他們,中國人要分清馬來西亞有多少民族、了解馬來西亞歷史、尊稱他們為大馬人。

而現實是,這群人在國內被馬來人蹬鼻子上臉的歧視、壓迫,他們得發揮阿Q精神自我安慰,「雖然我沒有政治權力,但是更能賺錢」。即使他們營商環境越來越差,以至於越來越多人跑到新加坡、英聯邦移民、打工,收穫了馬勞人這個稱呼,但家醜不能外揚,他們依舊需要在大陸人面前說自己國內「友族」多麼好。

他們經常進入大陸中文圈閱讀大量關於中國的社會新聞,每當中國有什麼醜聞時,他們會牢記在心,無限放大這些事,因為對於彰顯他們「優越性」時,這些醜聞是他們攻擊大陸人的最好武器。

而中國大陸人難以找到馬來華人黑料來攻擊他們,因為大陸確實從來不宣傳馬來西亞的大小事情,中國大陸大多數人,來來回回數到頭也就知道美俄日韓英法這些列強,很多人其實甚至不知道馬來西亞在地球哪個位置、是一個國家還是地區,也不知道他們有多少種族,不知道馬來華人多麼憋屈……

因此他們每當在簡中網上嘲諷中國時都非常嗨皮,覺得自己能混兩個圈子,能抓中國很多毛病罵,中國人卻罵不了他們,優越感油然而生~

當他們發現中國人說錯話、叫他們馬來人的時候,他們勢必勃然大怒,大罵「無知」「文盲」「不尊重人」。

他們除了反感中國人叫他們「馬來人」以外,也反感「馬來華人」這個詞,他們認為這個詞依然沾上了馬來人,所以叫「大馬人」才是對的。

當然,新加坡人當然不會這樣叫,因為馬來西亞要是被稱為大馬,那顯得新加坡是「小新」了,所以他們只願意稱呼馬來西亞「馬國」「馬國人」。

對於「大馬人」這種稱呼,大多數中國人自然也不會接受。畢竟中國這麼大從來不自稱「大中國人」等等詞語,而日本韓國英國這種小國倒是自稱「大日本」「大韓」「大英」。

即使馬來華人解釋「大馬」源於所謂「東西馬合併」,但這種說法背後,依然讓人聯想到類似日本韓國那種「國家自豪感」,結合到馬來西亞那越來越差的經濟,很多人認為這種稱呼屬於:沒有日韓命,卻有日韓sick。

馬來華人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打壓,人口比例從最初的45%以上可以和馬來人勢均力敵,下降到如今的18%。預計世紀末,他們將會在馬來人這種相對溫和的手段下,大多數被逐出馬來西亞,剩下的人預計能人口佔比全國5%以內,成為真正的少數民族,以實現馬來人的意圖:馬來西亞是馬來人的馬來西亞人。這最符合伊斯蘭教里的排他性。馬來西亞雖然也發生過小規模排華慘案,所幸馬來人沒有像印尼一樣過分採取激烈手段。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6 18:29
作者:Cile Phantom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2077379/answer/334478976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因為馬來人和華人是從外貌到文化都非常非常不一樣的兩個民族。對馬來西亞華人說你是個馬來人就好比,在美國對一個日裔或者越南裔說你是個中國人,或者在美國對一個路過的華人說「空你氣瓦」「啊捏哈塞喲」。甚至,華人馬來人兩者之間的文化差異比華人和日本韓國人之間還大。

馬來西亞華人的外貌和文化跟中國東南沿海比較接近。馬來人是膚色較深,五官很東南亞,絕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吃飯是清真的,這是馬來人的照片


馬來文跟中文也很不一樣,完全不是一個語系。

比如舉個例子,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著名的馬來小吃「椰漿飯」,馬來語是nasi lemak, nasi是米飯,lemak是椰漿。炒飯的馬來語是nasi goreng,飯在前,炒在後。炒麵是mee goreng。語序就不一樣。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6 18:29

爽爽的南洋:


生活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在國外旅遊時如果被問到「你是馬來人嗎?「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會是「我是馬來西亞人」或「我是馬來西亞華人」。

多數中國人會認為,「馬來」就是「馬來西亞」的人民簡稱。我認為「馬來」這詞的概念,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讀。從狹義上來看,為馬來西亞聯邦憲法下的定義。廣義的詮釋,則是根據文化、歷史和地緣上的定義。

下面我將狹義與廣義兩個角度來詮釋,為何馬來華人不喜歡中國人稱之為馬來人。

從狹義來說,「馬來」這詞翻譯為英文則為「Malay」;馬來文則是「Melayu」。根據馬來西亞聯邦憲法第160條,「Malay」、「Melayu」、「巫來由「是指信奉伊斯蘭教的個人、習慣上使用馬來語、遵守馬來習俗,以及在國家獨立前出生於、或父母出生於、或獨立時已居住在聯邦或新加坡。以上的條件,只要符合,就為憲法所定義的馬來人。

憲法下詮釋的「馬來人「在某程度上限制了對種族最原始定義。因此憲法上的定義也造成許多問題。舉個例子,一名在獨立前出生於聯邦的華裔,從小就在馬來家庭下長大的並信奉伊斯蘭教,不諳中華文化與中文、習慣上使用馬來語、遵循馬來習俗。聯邦憲法設下的條件他都具備,但他並不是馬來人。反之,一名巫裔,不諳馬來語、從小就在西方生活,並且不曾遵循馬來習俗。顯然地,憲法設下的條件他並不能滿足,但他卻是馬來人。

但是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文強調在保留配額(固打制)方面,馬來人將受惠於各種服務、准證、教育、獎學金等。不滿足這些定義的馬來人大多能享受國家提供的優惠,而可能滿足所有定義的華人卻無法受惠於國家政策。

以上就是是所謂「大馬華人是該國二等公民「這句話的由來。在政治生活中被各種差別對待的華人,是無論如何對「馬來人」這個詞沒有親切感。

從廣義上來看,「馬來人」這詞泛指生活於馬來半島一帶的原居民。另外,根據《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中國佛教高僧義淨法師前往印度取經時曾途經信奉印度教的古國——末羅瑜國(今蘇門答臘島一帶),與Malayu或Melayu發音相似。文獻多指今巫族的祖先為當年從末羅瑜國遷居至馬來半島的末羅瑜國民。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

在這複雜的歷史進程中,尚有米南加保人、武吉斯人等被民族也都被劃如「馬來人」的範疇。然而,婆羅洲土著伊班族、卡達山族、杜順族等雖不被劃入「馬來人」的定義,但也被巫統

認為是近似馬來人(「almost Malay」)。這不得不讓我們重新思考「馬來人」和「成為馬來人」(becoming Malay)的標準是什麼。

這裡,讓我們回顧歷史上對「馬來人」定義具顛覆性的一個例子。

二戰後,英軍重返馬來亞並試圖建立馬來亞聯邦(Malayan Union),在此計劃下提到「馬來人將自動成為馬來亞聯邦公民,而其他在馬來西亞或新加坡出生,在馬來亞聯邦成立前已在馬新居住至少10年的非馬來人,都將獲得公民權。」此舉引來馬來人的不安,認為馬來主權將受威脅。

1946年馬來人反對馬來亞聯邦

因此,許多馬來團體凝聚商討成立一個全國性的組織以團結馬來人,而「馬來民族全國統一機構」(巫統)就此誕生。而由於當時的華人還認為有朝一日將回到中國,因此對馬來亞聯邦計劃反應冷淡,沒有做出實際的支持。

英殖民政府最後在馬來人激烈的反對聲浪中作出讓步,英國殖民政府和馬來菁英後來制訂了《馬來亞聯合邦

憲制提案》,商討以馬來亞聯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取代馬來亞聯邦,保障馬來人的特殊地位,而非馬來人申請公民權的條件則更嚴格。另一方面,不滿巫統的組織與馬來左翼政黨共同組成「人民力量中心」(Pusat Tenaga Rakyat,PUTERA ),他們和陳禎祿領導的「全馬聯合行動委員會」(All- Malayan Council of Joint Action, AMCJA)組成聯盟,反對《馬來亞聯合邦憲制提案》,並且提呈了《人民憲章草案》(People』s Constitutional Proposals)。

有趣的是,在《人民憲章草案》中,他們建議所有馬來亞國民皆應稱為「巫來由」(Melayu),也認為馬來語應成為馬來半島的官方語言。另外,也致力於爭取開放公民權於定居在全馬來亞的人民。它將馬來亞定義為多元種族國家,並認為效忠馬來亞的人士都享有平等地位與權益。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將公民權視為一個稱為「巫來由」的國籍,並且包含非馬來人——這無疑是開創性的。

當然,這份草案未被接納,英國於1948年2月實施《馬來亞聯合邦條約》,並於同年6月宣布馬來亞進入緊急狀態,大肆逮捕反殖民和左翼人士。聯盟中不少領袖遭逮捕,不少也走入森林加入馬共的鬥爭。

為了更有效地剿除共產黨,英殖民政府實行「畢利斯計劃

」(The Briggs Plan)將散居森林與礦區邊緣的居民集中起來,以斷絕馬共的來源與情報。此計劃下,多人受到影響並居住在「華人新村」內,其中以華人占多數。

新村多設立在河邊或谷地,為簡陋的鋅板或亞答葉屋頂木屋,新村四周以鐵刺網圍繞,並由軍警設檢查站及哨所進行監視。同時新村內也施行宵禁,村民只能在規定時間內出外工作,米糧也須由英殖民政府分配。

不願搬遷者則被軍警強行拉走,房子被剷平拆除。1950至1954年間,全國共設立了452個新村,超過50萬鄉區華人被迫遷移,並在鐵刺網下過着集中營般的生活,失去自由行動權利長達10多年。

總結來說,從殖民時代至馬來亞聯邦的成立,再到緊急狀態,可以發現英殖民政府的「分而治之」政策分化了各族群。歷史因素造成華人對「巫來由/馬來人」這名稱會有身份上的抗拒,這都是種族不公政策下形成的結果。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6 18:30

老夏不老:


馬來人是馬來族的,而且馬來西亞你可叫他 馬來西亞 也可叫他大馬 唯獨不能叫他馬來。

大馬的華人對這個非常介意。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漢族在廣西定居了,你總不能叫他壯族人吧?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6 18:30

馬來西亞的"馬來人"是一個嚴格的法律概念,享受特殊政治權力,和血統,宗教是綁定的。

在新加坡馬來族身份通常是個血統的概念,不和宗教綁定,理論上各族政治權力是平等的。

馬來西亞人包括馬來西亞各個族裔,指馬來西亞國籍的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及其他土著。對馬來西亞華人來說,"馬來人(malay)"不是"馬來西亞人(Malaysian)"的簡稱,馬來人指馬來族人(malay)。

馬來西亞華人認可的身份標籤可以是華人,馬華,大馬華人,但不是馬來人。



作者:OKer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2077379/answer/196219306383426480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6 18:30
作者:藥丸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2077379/answer/296427028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遭舉報/自動識別/自動摺疊了。算了,隨便吧,就這樣了。審核給過就過,不過也沒關係。

反正是自個兒內心裡清楚還是不清楚。

無意有意冒犯了別人而令人記恨上,慘的是自身都不知道原因,這不是最悲哀的嘛…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6 18:31

塞納左岸:


馬來西亞人,簡稱大馬人。馬來人是馬來西亞的主要民族,你說馬來人,相當於說漢族人,說大馬人相當於說中國人。把馬來西亞華人說成馬來人,類似你把中國某個少數民族人說成漢族人。甚至比這個錯誤還嚴重,因為在馬來西亞,華人被多數民族馬來人歧視,很多政策上也是偏向馬來人,排擠華人。華人和馬來人關係不好。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6 18:31

雨夜:


因為馬來人是一個種族。

馬來西亞主要有三大種族:馬來人、華人、印度人。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