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的國慶十一黃金周剛剛結束,官方數據顯示,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的銷售額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2.7%;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日均3.04億人次,同比增長6.2%。
中國社交與通訊應用程序「微信」發佈國慶中秋數據報告顯示,在假期前5天通過微信進行的消費總額,對比今年「五一」假期(4月29日至5月3日)增幅達到10%。
此外,更多細緻的數據展現了消費結構上的調整。例如,中國遊客的出境遊和縣域旅遊在兩端發力,年輕人成為假期出遊的主力軍。此外,電影市場遇冷,但演出市場卻異常火爆,這些新的消費業態反映出中國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變化。
對於當前中國經濟來說,消費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外部貿易環境持續惡化的情況下,國內消費已成為經濟的重要引擎。
有專家表示,今年下半年,中國消費端面臨的壓力非常大。黃金周市場的消費數據成為檢驗消費熱度的重要指標,也為10月20號即將公佈的關鍵經濟數據(三季度GDP增速等 )提供了觀察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