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篇帖子。
(轉載line.me)日本獲得第31枚諾貝爾獎 科研獎項超多、京都幫實力雄厚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6 20:27

週一(6日)宣布的2025年諾貝爾生醫獎由日本與美國共三名學者獲得,其中日本京都大學名譽教授坂口志文的研究是三人中最先開創先河的突破。日本至今已經拿下31面諾貝爾獎章,尤其是在科學領域方面近年頻頻獲獎,基礎研究能力雄厚有目共睹。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6 20:27

諾貝爾獎的獎章。美聯社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6 20:27

在週一宣布的三名獲獎者中,74歲的坂口志文年紀最長,諾貝爾委員會也明白指出他1995年關於調節性T細胞的研究是三人中最早的突破。這項研究解開了人體免疫系統如何能夠不攻擊自身的機制。

日本上一次獲獎的科學學者是2021年獲得物理學獎的真鍋淑郎。坂口志文則是第六位獲得諾貝爾生醫獎的日本學者,其中2012年的山中伸彌的iPS細胞研究舉世聞名,替幹細胞療法的研究鋪路。

而日本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得主也是科學界人物,物理學家湯川秀樹在194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進入21世紀,日本學者更是僅次於美國最多的科學性諾貝爾獎得主。

並且,《京都新聞》報導特別指出,包括湯川秀樹與山中伸彌在內,坂口志文等總共16名日本的諾貝爾獎得主都是與京都有深厚淵源的「京都幫」。

以理工研究聞名的京都大學,現在已經有了11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8人都是京都大學校友。共同發明出藍光LED的赤崎勇(2014獲獎),開發出鋰離子電池的吉野彰(2019年獲獎)全都是京都大學出身。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6 20:28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