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6篇帖子。
(轉載知乎)有什么关于古巴的冷知识?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2:16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2:17
作者:马卡卡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203387/answer/27376936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哈哈,我来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在没有发现大庆油田以前,一直都是靠苏联进口石油来用,量很小,根本满足不了工业和军事需求,后来发现了大庆油田以后,产量上去了,也不需要进口,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不会炼油!

中国从苏联进口的石油是库页岛原油(靠,这不原中国领土吗)和巴库原油(阿塞拜疆的)。这两种原油都属于轻质原油,比较容易炼制,大庆原油是石蜡基原油,凝固点比较高,炼油过程中经常发生着火和管线凝堵事故,工人师傅这个气啊,给大庆的原油编了一个顺口溜“大庆原油不好炼,不是着火就是凝管线。”(即使当年日本探测出来了,可能也不会搞)

没油的时候犯愁吧,有了油给你,而且因为王进喜这样的有力量的石油工人,产量噌噌的,你还是要犯愁。咋办呢,找苏联专家问问吧。苏联专家表示:这玩意我也不会啊!我就会折腾轻质原油,真的,你这玩意估计只有美国人才行!而且,我们国家的赫秃子说了,让我们赶快走,拜拜了你呐!

恰好这时候大洋彼岸传来喜讯!古巴革命成功后,将原来美国的炼油厂收归国有,因为这个炼油厂上马还没有几年,技术还是非常先进的,真是 想吃窟窿菜,来个卖藕的,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国家立即派专家前往古巴进行考察。因为当时的美国专家都跑了,炼油厂只剩下一些古巴的普通一线工人,问他们也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所以,中国的专家们只能依靠自己看,自己领悟,通过对流程的理解,和对炼油厂各个部分的分析,来猜他们的用途。或者从没来得及搬走和销毁的文件里面获得只言片语,大部分还是要靠猜。

回国以后,立即组织专家在香山上面开会,闷头研究获得的成果,最后决定集中攻坚五项关键技术:即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新型常减压,后来把第五项新型常减压改成炼油催化剂和添加剂技术。被戏称为“五朵金花”。

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真的不是盖的,自力更生就把这些技术都攻破了,最后五朵金花全部盛开!中国一下子把跟外国的技术差距缩小的很近,甚至超过了前苏联!他们还达不到我们当时的技术水平,哈哈哈(这到底叫写轮眼,还是叫白眼呢??)叫你赫秃子使坏,如果不和我们闹掰,可能我们也会教他们的,并不是我们中国人没有能力,一味的让你们吃亏,你太小看中国人了!秃贼!当然了跟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技术还是有差距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炼油技术一直在发展,现在已经是世界的先进水平了。这都要感谢古巴的义气,对我们技术公开,困难时期还给我们国家出口糖,好人呐!但是就这样,很多人在菲德尔去世的时候还发段子污蔑他,调侃他所谓的被美国暗杀600多次的事是假的,你们都还是人吗?美国原来对拉美的政权颠覆可是货真价实的!你要知道现在的很多国家,比如越南,伊朗,自己本身也是产油国,还要向外国买汽油,你能想象吗??

伊朗哎,这么大的石油储量,这么好的石油品质,这么高的产量,愣是不会炼油!愣是炼不出汽油!我们大街上跑的不是带着煤气包的车,我们的车减负成功,难道不要谢谢古巴的社会主义兄弟们!我非常安格瑞!!


坐这样的车光荣是吗。。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2:18

肉肉的环球旅行:


古巴龙虾

可能是世界上最便宜的 小餐馆里四十多块钱就能吃三只龙虾 不过大部分古巴人是吃不起的 普通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两百块

古巴乡下不少地方用马做交通工具 因为缺油 骑马很便宜 五美元能骑一天


古巴发电主要是靠石油 因为过去靠苏联养 苏联本身就是石油出口国 就一直给古巴供石油 后来苏联倒了过几年又找上了委内瑞拉 搞出了医生换石油计划 用委内瑞拉油 后来委内瑞拉也不行了 就彻底没招了

所以现在古巴停电很有名 经常上新闻 首都哈瓦那还好 电力优先供给首都一天就停电七八个小时 其他地方一天停电都在20小时以上 只有巴拉德罗

是例外 因为是给游客去的地方 赚外汇的 所以一般不停电

巴拉德罗都是全包酒店 私人沙滩 游泳池 三顿自助餐 不限量的鸡尾酒啤酒 正常的网络和电 度假还挺舒服 价格便宜的三百一天 贵的八百一千的


巴拉德罗最多的国旗是加拿大和俄罗斯 因为游客就这俩国家最多 俄罗斯是因为政治关系 两国关系好 俄罗斯旅游团多 加拿大本身离得近 又不像美国人因为政治原因来的少 加拿大和古巴关系比较正常 双方贸易很多 游客自然也多

哦对了 苏联时期援建过一个核电站 在西恩弗格斯

周围 但是没完工苏联就没了 所以没用上 一几年时候俄罗斯跟古巴画饼说要援助古巴完工核电站 结果一点实际动作没有 我去西恩弗格斯时候认识一个加拿大哥们租了摩托到处玩 跟我说他去看了那个核电站 啥也没有 只有个看大门的 聊一聊还让他进去看了 就跟废墟一样

因为游客的外汇是古巴的主要收入 所以古巴会优先保证游客去的地方有电 像在特立尼达 晚上因为没电 城里全是黑乎乎一片 街上能看星星 只有几家给游客开的餐厅有电 还有旁边一个巨大的很有名的洞穴夜店 里面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 各国游客喝着鸡尾酒蹦迪



古巴现在应该算混合经济 国营经济为主 适当放开了一些民营经济 有些私人的餐馆和小卖部 但没有大型私企

古巴现在还有配给制 每个人有配给本 在自己所在区域的国营商店 理论上每个月都能以几分钱的低价买一些食物等必需品

但实际上配给制已经快崩溃了 肉类基本没了 正常每个月几公斤的米 现在就可能就一公斤 理论上每个月五个鸡蛋 但已经半年多买不到了

配给本 几年前和现在的比少了很多东西


国营商店里什么都没有

当每次供货时人们会排长队来买 为了抢一瓶油(几个月半年才出现一次卖油)人都能打起来

因为国营商店那点供给吃不饱 所以人们只能在外面的私营商店买 但物价就完全不一样了 国营商店几分钱一个鸡蛋 市场上两块钱一个(有人说国营商店的鸡蛋都被倒卖到外面市场上了 所以才缺货 不知道真假)

私营商店里什么都有 巴西大米 欧洲产的零食 美国产的可乐都有 没错 古巴能买到美国产的可乐 制裁不包括食品药品 但私营商店的东西对普通人来说很贵 所以很多古巴人吃不饱饭

另外古巴还有一种外汇商店

 必须刷卡付美元欧元结账 是物资最齐全的 外面买不到的管制的稀缺商品 比如牛奶都能买到 而且价格公道 并不贵

我开始以为是给外国人消费的 后来发现还是古巴人去的多 才明白 原来这是从普通人手里赚外汇的 假如你手里有外汇 可能是海外亲戚汇的 可能是开Airbnb民宿赚的 不是现金 是在卡里的 那就要想办法花 古巴官方汇率和真实汇率差十几倍 现金能直接在外面换 卡里的钱就没办法了 按官方汇率那太亏了 而这种外汇商店就解决了问题 拿有美元欧元的卡去消费 什么都能买到

不过对于没有国外收入的普通人 那就很难了 医生一个月工资也就两百块钱 老人更惨 退休金一个月才1500比索 三十块钱 所以有时能看到老人乞讨要吃的

古巴唐人街几乎没有华人


古巴历史上华人很多 不过因为华人普遍从事小生意 在革命后很多人被没收资产 就大量离开了 现在古巴看不到几个华人了 但是混血很多 过去华人和当地人通婚很多 所以古巴很多人都有华人血统 但是已经被同化 只会西语了 文化上也看不到中国的痕迹了

古巴是拉丁美洲少有的性交易不合法的国家 不过这只是理论层面的 实际上警察不管 很多女孩为外国游客提供性服务 也算是赚外汇吧 在市中心某几条街道 比如Blvd. de San Rafael 走在街上有时就会有各种肤色的女孩来问是否需要服务 还有一些夜店 比如V&S Bar 进去没多久就会有女孩凑过来在旁边热舞 然后问要不要带她走 价格方面对方报价可能在50-100美元 但实际上砍价到多少都有可能 也没有什么统一价格 就看心情 有个在那边待了几个月的加拿大哥们说一般就给十几到二十多美元就够了 (一两百块钱看着很少 但是快赶上普通上班人一个月工资了)


古巴过去还有外汇券制度 如果是疫情前去古巴旅行的人都用过 和美元固定汇率 1比1 之前古巴比索不能兑换 外国游客要换这个cuc可兑换比索 就和中国以前的外汇券一样的

不过21年这个外汇券被取消了 为什么是21年呢?因为疫情 古巴经济严重依赖旅游业 而疫情把旅游业干崩了 古巴经济也就完了 为了挽救经济尝试改革 就把外汇券取消了

疫情对古巴经济冲击不小 我在海边看到一些倒闭的酒店 游泳池里长满绿藻 看上去关闭几年了 应该就是疫情时期


古巴的黑人和黑人混血里有很多人都信约鲁巴教

我知道这个宗教还是在游戏CK3里 在西非那片的宗教里见过这个教 我还以为已经不存在了 直到我在古巴有次约了个混血黑人女生出去玩 她穿了一身白裙挂着个项链 感觉挺有特色的 我问她这是什么风格 她说这是她们约鲁巴宗教的衣服 我才知道古巴还有这个教

后来发现信徒还不少 他们信徒互相之间见到还有一种双臂在胸前比X的手势打招呼

另外如果有看到杀鸡祭祀的 那也是约鲁巴教的

约鲁巴教是当年被卖到这边的西非黑奴带过来的 所以主要是黑人信 几百年来还能传承也挺厉害 隔壁海地的巫毒教也一样 黑人从非洲带过去的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2:18

肉肉的环球旅行:


古巴龙虾可能是世界上最便宜的 小餐馆里四十多块钱就能吃三只龙虾 不过大部分古巴人是吃不起的 普通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两百块

古巴乡下不少地方用马做交通工具 因为缺油 骑马很便宜 五美元能骑一天


古巴发电主要是靠石油 因为过去靠苏联养 苏联本身就是石油出口国 就一直给古巴供石油 后来苏联倒了过几年又找上了委内瑞拉 搞出了医生换石油计划 用委内瑞拉油 后来委内瑞拉也不行了 就彻底没招了

所以现在古巴停电很有名 经常上新闻 首都哈瓦那还好 电力优先供给首都一天就停电七八个小时 其他地方一天停电都在20小时以上 只有巴拉德罗

是例外 因为是给游客去的地方 赚外汇的 所以一般不停电

巴拉德罗都是全包酒店 私人沙滩 游泳池 三顿自助餐 不限量的鸡尾酒啤酒 正常的网络和电 度假还挺舒服 价格便宜的三百一天 贵的八百一千的


巴拉德罗最多的国旗是加拿大和俄罗斯 因为游客就这俩国家最多 俄罗斯是因为政治关系 两国关系好 俄罗斯旅游团多 加拿大本身离得近 又不像美国人因为政治原因来的少 加拿大和古巴关系比较正常 双方贸易很多 游客自然也多

哦对了 苏联时期援建过一个核电站 在西恩弗格斯

周围 但是没完工苏联就没了 所以没用上 一几年时候俄罗斯跟古巴画饼说要援助古巴完工核电站 结果一点实际动作没有 我去西恩弗格斯时候认识一个加拿大哥们租了摩托到处玩 跟我说他去看了那个核电站 啥也没有 只有个看大门的 聊一聊还让他进去看了 就跟废墟一样

因为游客的外汇是古巴的主要收入 所以古巴会优先保证游客去的地方有电 像在特立尼达 晚上因为没电 城里全是黑乎乎一片 街上能看星星 只有几家给游客开的餐厅有电 还有旁边一个巨大的很有名的洞穴夜店 里面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 各国游客喝着鸡尾酒蹦迪



古巴现在应该算混合经济 国营经济为主 适当放开了一些民营经济 有些私人的餐馆和小卖部 但没有大型私企

古巴现在还有配给制 每个人有配给本 在自己所在区域的国营商店 理论上每个月都能以几分钱的低价买一些食物等必需品

但实际上配给制已经快崩溃了 肉类基本没了 正常每个月几公斤的米 现在就可能就一公斤 理论上每个月五个鸡蛋 但已经半年多买不到了

配给本 几年前和现在的比少了很多东西


国营商店里什么都没有

当每次供货时人们会排长队来买 为了抢一瓶油(几个月半年才出现一次卖油)人都能打起来

因为国营商店那点供给吃不饱 所以人们只能在外面的私营商店买 但物价就完全不一样了 国营商店几分钱一个鸡蛋 市场上两块钱一个(有人说国营商店的鸡蛋都被倒卖到外面市场上了 所以才缺货 不知道真假)

私营商店里什么都有 巴西大米 欧洲产的零食 美国产的可乐都有 没错 古巴能买到美国产的可乐 制裁不包括食品药品 但私营商店的东西对普通人来说很贵 所以很多古巴人吃不饱饭

另外古巴还有一种外汇商店

 必须刷卡付美元欧元结账 是物资最齐全的 外面买不到的管制的稀缺商品 比如牛奶都能买到 而且价格公道 并不贵

我开始以为是给外国人消费的 后来发现还是古巴人去的多 才明白 原来这是从普通人手里赚外汇的 假如你手里有外汇 可能是海外亲戚汇的 可能是开Airbnb民宿赚的 不是现金 是在卡里的 那就要想办法花 古巴官方汇率和真实汇率差十几倍 现金能直接在外面换 卡里的钱就没办法了 按官方汇率那太亏了 而这种外汇商店就解决了问题 拿有美元欧元的卡去消费 什么都能买到

不过对于没有国外收入的普通人 那就很难了 医生一个月工资也就两百块钱 老人更惨 退休金一个月才1500比索 三十块钱 所以有时能看到老人乞讨要吃的

古巴唐人街几乎没有华人


古巴历史上华人很多 不过因为华人普遍从事小生意 在革命后很多人被没收资产 就大量离开了 现在古巴看不到几个华人了 但是混血很多 过去华人和当地人通婚很多 所以古巴很多人都有华人血统 但是已经被同化 只会西语了 文化上也看不到中国的痕迹了

古巴是拉丁美洲少有的性交易不合法的国家 不过这只是理论层面的 实际上警察不管 很多女孩为外国游客提供性服务 也算是赚外汇吧 在市中心某几条街道 比如Blvd. de San Rafael 走在街上有时就会有各种肤色的女孩来问是否需要服务 还有一些夜店 比如V&S Bar 进去没多久就会有女孩凑过来在旁边热舞 然后问要不要带她走 价格方面对方报价可能在50-100美元 但实际上砍价到多少都有可能 也没有什么统一价格 就看心情 有个在那边待了几个月的加拿大哥们说一般就给十几到二十多美元就够了 (一两百块钱看着很少 但是快赶上普通上班人一个月工资了)


古巴过去还有外汇券制度 如果是疫情前去古巴旅行的人都用过 和美元固定汇率 1比1 之前古巴比索不能兑换 外国游客要换这个cuc可兑换比索 就和中国以前的外汇券一样的

不过21年这个外汇券被取消了 为什么是21年呢?因为疫情 古巴经济严重依赖旅游业 而疫情把旅游业干崩了 古巴经济也就完了 为了挽救经济尝试改革 就把外汇券取消了

疫情对古巴经济冲击不小 我在海边看到一些倒闭的酒店 游泳池里长满绿藻 看上去关闭几年了 应该就是疫情时期


古巴的黑人和黑人混血里有很多人都信约鲁巴教

我知道这个宗教还是在游戏CK3里 在西非那片的宗教里见过这个教 我还以为已经不存在了 直到我在古巴有次约了个混血黑人女生出去玩 她穿了一身白裙挂着个项链 感觉挺有特色的 我问她这是什么风格 她说这是她们约鲁巴宗教的衣服 我才知道古巴还有这个教

后来发现信徒还不少 他们信徒互相之间见到还有一种双臂在胸前比X的手势打招呼

另外如果有看到杀鸡祭祀的 那也是约鲁巴教的

约鲁巴教是当年被卖到这边的西非黑奴带过来的 所以主要是黑人信 几百年来还能传承也挺厉害 隔壁海地的巫毒教也一样 黑人从非洲带过去的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2:19

作者:达尔文蛙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203387/answer/994412644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古巴长期限制华人回国

众所周知,古巴华人多是店主或商贩,在古巴革命后自然成了“革命对象”。古巴政府自1961年开始没收华人店铺,至1969年彻底完成。之后随着中古关系及古巴经济的恶化,许多古巴华人打算回国。

古巴华人后代黄卓才

向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捐赠并出版了其父黄宝世的家书,其父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便一直试图回国定居,但终其一生也未能成功。黄卓才表示:

华侨搭乘中国货船回国无望,旅游观光回国无望,连亲人出机票援助回国也那么难,似乎每一条路都被堵死了,古巴政府的做法令人不可理喻。

黄宝世家书

至1988年中古关系恢复正常,华人方可因私回国。据古巴华人伍衮民回忆:

2004年时华区里头的唐人后裔搞了促进会,属于半私人半官方性质,可以安排华侨回中国,由华侨组织付机位和其他开支,7、8月时向我要身份证,以便去办手续,但我当时想,在香港已经没有家人,就放弃了。其实这安排很好,我听去过的人说,在广州接待得非常好,政府派人带大家去各处参观,侨联会代为打听和寻找亲人下落,安排见面,还向每人发放2000元人民币作为当地使用,非常好。我是自从离开中国之后,就再没有回去过了。

古巴以默许甚至鼓励民众偷渡美国出名,该国为何长期限制华人归国,令人好奇。

古巴移民美国人数激增 担忧美对古移民政策改变m.huanqiu.com/article/9CaKrnJL0iu

此外古巴也长期限制华人的侨汇,古巴革命后侨汇被禁止,至1960年11月切·格瓦拉访华后禁令方被解除,但有数额限制,且如不是汇给直系亲属,汇款额度更小[1]。据古巴华人赵肇商回忆:

开始时父亲汇钱给我弟弟,一年可以汇170元[2],我也可以汇,少一些。一年汇一次,后来我记得增加到一年270元,到1995年就停止了。

黄宝世则在1975年4月的家书中抱怨到:

根据中古协定,多年来古政府每年提供十万元[3]为侨胞寄回祖国亲属应用,事因中古感情太差,去年迟到十月尾又经使馆交涉,然后宣布有了侨汇,还订出种种不利侨汇的条件,不外想断绝我们侨汇。由于多年来侨胞失业,因经济问题无法多寄,还有部分侨胞完全无寄,侨汇结束后尚余九万元。往年还可以汇些少先侨家属和回祖国的老侨为生活,今后完全失了希望。

同南洋华人类似,在古巴也存在华人与土生混血华人的矛盾,原中华总会馆主席伍迎创

回忆:

1995年12月安定堂推举我作为主席,我担任主席一直到现在,共17年了,安定堂从2002年开始也经营一间餐厅。由于安定堂主席的身份,我和华区的社团负责人有了往来。当时中华总会馆的主席是周一飞,第二副主席是李生,第三副主席黄文竞,周、李二人差不多同时死掉,大家推举黄文竞当主席但他不愿意,辞了职,结果没有人主持,古巴政府介入,派来两位华裔将军[4]前来,准备将总会馆接管,这两位将军都是土生唐人仔,大家不愿意这样,于是想推举一个中国人出任主席,但多数华侨都已经七老八十,结果我便当上了主席,是很头痛的差事,这是三年前[5]的事情。



1978年讽刺苏联和古巴干涉非洲的漫画243 赞同 · 0 评论 想法

古巴军队曾参与多国战争,其中也有华人士兵,比如堪称打满全场的叶泽荣

老人:

后来被政府调去中东和非洲作战。去中东是一九六六年,去了六个月,接近以色列的地方,然后回到古巴。去非洲是一九七几年,去索马里,那里有内战,两派抢夺政权,有苏联军队指挥,我去了几个月,和苏联指挥官不和,吵架,被调回来。在这两个地方我不是在前线打仗,是管理迫击炮。


在猪湾和花旗打仗比较起来容易,是一对一打,在非洲是一对三,既有敌人,又有毒蛇昆虫,还有野人,当时是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打仗,古巴派兵支援埃塞俄比亚,在一九七〇年代。在安哥拉,有很多食人族野人,有些将人捉来煮熟了吃,有些捉来生吃,又有很多毒蛇,本来我在乡下见过毒蛇,不害怕,但非洲的毒蛇很厉害,还要同时打仗,是很危险的经验。

尽管叶泽荣是地位较高的技术人员,但:

我有寄钱回乡,多少没有一定,是偷偷经私人寄回去的。古巴华人也参与了古巴革命

1927年4月30日,古巴一些进步华侨成立了美洲拥护中国工农革命大同盟古巴支部,并在次年3月20日创办了《工农呼声》月报(1932年改名为《前进报》),宣传中国革命。很快该组织就被古巴的国民党支部视为眼中钉,1929年大同盟的四名成员被遣返回国,翌年5月29日,大同盟领导人黄淘白(曾是中共党员)被古巴政府逮捕,后国民党收买狱卒于8月13日凌晨将其勒死。

大同盟的活动因此转入地下,1937年,大同盟更名为古巴华侨救国大同盟,《前进报》改名为《救国报》,后又于1944年改名为《光华报》。大同盟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并组织募捐活动。二战结束后,大同盟更名为古巴华侨新民主同盟。同盟的一些领导人是人民社会党党员,后又与卡斯特罗领导的七二六运动建立联系,以粮店作掩护,代古巴革命者储存公债、文件,并以《光华报》为阵地宣传反帝爱国运动。

1960年,同盟更名为古巴华侨社会主义同盟,并组建了古巴华侨革命黄淘白民兵队捍卫新生的革命政权,一些华人民兵之后转为警察。古巴华侨社会主义同盟现为古巴第三大华人侨团,截至2014年有106名成员。

古巴现存唯一中文报《光华报》时隔5年多再开印-新华网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6/01/c_1121072269.htm


哈瓦那中国城的旧貌新颜——古巴现存唯一华文报纸baijiahao.baidu.com/s?id=1635660345038712710&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5%93%88%E7%93%A6%E9%82%A3%E4%B8%AD%E5%9B%BD%E5%9F%8E%E7%9A%84%E6%97%A7%E8%B2%8C%E6%96%B0%E9%A2%9C%E2%80%94%E2%80%94%E5%8F%A4%E5%B7%B4%E7%8E%B0%E5%AD%98%E5%94%AF%E4%B8%80%E5%8D%8E%E6%96%87%E6%8A%A5%E7%BA%B8


曲折的中古关系

在中苏论战开始后,古巴逐渐站到苏联一边。1965年3月13日,卡斯特罗在哈瓦那大学发表纪念攻打总统府行动八周年演讲时突然话锋一转,强调“现在最需要的是团结”、“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指导古巴革命”、“不要像美帝一样蔑视和低估小国”、“现在不需要拜占庭式的争论和自吹自擂”,言外之意非常明显。当年9月14日,卡斯特罗和奥斯瓦尔多·多尔蒂科斯突然召见中国驻古巴使馆临时代办黄文友,要求中国立即停止发放《北京周报》、《新华社电讯稿》等“宣传品”,指责中国在古巴“散播不和的种子”,是在干涉古巴内政,“连美帝都不如”。

1965年3月13日,卡斯特罗在哈瓦那大学发表演讲

在当年11月开始的中古贸易谈判中,古巴要求中国向其出口二十五万吨大米,中方自然予以拒绝。结果卡斯特罗在1966年1月2日发表的纪念古巴革命胜利七周年讲话中宣布“以后大米配给要减少了,因为中国拒绝多卖大米”,并声称中古贸易非常优惠[6],中国拒绝多卖大米极不合理,暗示中国是在配合美帝的经济封锁,由此引发中古贸易论战。

当年2月6日,卡斯特罗又在演讲中暗示中国谋求颠覆其政权,中古因此断绝党际关系,暂停经济和科技合作交流。之后在纪念攻打总统府行动九周年演讲中卡斯特罗疯狂攻击中国,声称古巴对华贸易极为优惠,而中国却对古巴进行经济讹诈,并向该国投放大量宣传品企图渗透军队,是“绝对蔑视古巴且完全无视古巴人民的名誉和尊严”。至此,中古关系跌入谷底。

有趣的是,中古关系并未像这样一直低迷到中苏和解方才好转,而是在翌年便低调好转,至少在明面上中古关系没有问题。

由于古巴对尼克松访华大为不满,以及该国在当年7月加入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72年,古巴突然宣布将对华蔗糖出口减少二十万吨,中古关系再度恶化。1974年,中国改以市价购买古巴蔗糖,并要求古巴在购买中国商品时概不赊欠。

1982年3月24日,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讲话,表示愿意缓和中苏紧张关系。受此影响,次年古巴驻华大使Ladislao González Carbajal邀请同其有私交的时任中联部拉美局副局长杨白冰到使馆作客,表示愿意恢复中古友好关系。之后中古关系不断好转,最终在1988年中古两党派团互访,两国关系彻底恢复正常。

古巴有一面第二国旗

此旗被称为Céspedes旗,因为这是被视为古巴国父的Carlos Manuel de Céspedes在1868年开始的古巴第一次独立战争中使用的旗帜。古巴国会同时悬挂国旗和Céspedes旗:


达尔文蛙:古巴 的省旗省徽79 赞同 · 4 评论 文章

参考

^按土生华人周卓明的说法,汇给兄弟叔伯限额130比索,汇给侄子限额100比索
^古巴比索
^指额度
^蔡国强(Armando Choy)、崔广昌(Gustavo Chui)
^2010年
^实际上中国以高于市价约2.4倍的价格购买古巴蔗糖,并将古巴的贸易逆差转为中国对古巴的商品贷款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2:19

1、古巴共产党是社会主义阵营执政党中,少数几个允许党员信教自由的党之一(毕竟全民信天主教,没办法)

2、古巴革命的性质原本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古巴被美国资本控制了全国几乎全部的经济命脉,盘剥过狠,无法忍受,这才是革命最深层的动机。而且革命后卡斯特罗没太想和美国彻底闹翻,而是试图妥协(猪湾登陆的前一天卡斯特罗还在寻求和美国对话妥协),让古巴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就行了。但是美帝感觉自己的脸被抽的太狠,非要卡斯特罗死不可,逼的卡斯特罗只好转身去抱苏联大腿求救,以在全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接受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为交换,才加入了苏联阵营,受到苏联阵营的援助和庇护。可以说古巴会变成社会主义国家,并非卡斯特罗集团的本愿,而完全是美帝国主义逼得,甚至可以说自由世界意识形态狂热分子肯尼迪才是让古巴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头号功臣(好吧我这是抖机灵)

3,中国CR时期,因为中苏交恶的关系,古巴和中国关系极差。因为古巴加入苏联阵营后为了表忠心,积极充当苏联在全世界的打手,其志(干)愿(涉)军到处“革命输出”,其战争足迹遍及拉非两大洲,和苏联走的过近被当时的我党视为苏社帝国主义干涉政策的马前卒,因此当时被痛骂为古修。



作者:寺内正道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203387/answer/234441234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2:20
作者:Samuel Tsu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203387/answer/2751201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吃货们餐桌上的牛蛙原产自北美,最早是60年代从古巴引入我国的。


古巴共和国刚刚建国时,善良的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尽己所能为古巴人民提供援助。除了粮食援助外,还派遣农业专家教古巴人民养鱼养鸭,种植水稻。两国农业合作十分频繁。

60年代初,中国驻古巴大使向古巴政府提出申请,希望购买一些古巴牛蛙

到中国尝试养殖。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菲德尔·卡斯特罗却表示:咱跟中国老铁谈钱多见外啊,卖啥啊?送给你们不就完了么!


就这样,400只古巴牛蛙乘坐飞机,历时五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然后被送到各地的养殖场进行繁育试验。

事后周总理还特别致信给卡斯特罗表示感谢:

亲爱的菲德尔·卡斯特罗总理同志:
您赠送的古巴牛蛙,已经顺利地运到我国,并已分别安排在上海、南京、广州养殖。目前这些牛蛙生长和繁殖情况良好,我国水产部门正在推广养殖工作,一定要使这些牛蛙在中国能够繁衍起来。我国接运牛蛙和考察学习的人员在古巴期间,受到贵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古巴各地人民也给了他们以热烈欢迎和积极协助,使他们顺利地完成了接运和学习的任务,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古巴革命政府和古巴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对此,我谨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完全相信,中古两国人民在共同斗争中凝结成的伟大友谊和兄弟般的互助合作关系,一定会日益巩固发展。祝中古友谊万古长青!顺致最亲切的问候。
周恩来
1962年8月24日于北京

当时国内的各大媒体也争相报道古巴送牛蛙这一事件,“牛蛙外交

”成为一时美谈:

后来这批古巴牛蛙的繁育过程正如中古两国关系一样,一波三折。

直到80年代,人们在湖南发现了当年古巴牛蛙的后代,并重新进行繁育,最终成为我们今天在餐桌上吃的牛蛙。


各位吃货在享用干锅牛蛙时,不要忘了这是卡老爷子送我们的礼物~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打个小广告:

喜欢旅行、历史和地理的小伙伴,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要啥自行车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2:21
作者:hongha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203387/answer/27489610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哈瓦那的全称是 La Habana,发音时H不发音。Havana只是英语的用法。

2.老一辈华人把La Habana称为“夏湾拿”,或者是“湾城”。

3.哈瓦那曾经有美洲地区最大的唐人街社区,华人人口峰值曾达到五十余万,远超三藩市和纽约市的唐人街社区。巅峰时期唐人街曾有四间中国电影院,分别是:新民、金鹰、新大陆、太平洋戏院。

4.华人对古巴近代的独立史做出过巨大贡献,华人曾以整个建制的部队参与古巴反抗西班牙的独立战争并获得成功与社会尊重。一位名为胡德的华人(籍贯:广东开平)因在独立战争中表现优异成为中校军官,并成为独立后的总统候选人之一。



旅古华侨协助古巴独立纪念碑,1931年10月10日

“ NO HUBO UN CHINO CUBANO DESERTOR,NO HUBO UN CHINO CUBANO TRAIDOR. ”

“ 没有一名古巴华人是逃兵,没有一名古巴华人是叛徒。”

5.古巴菜的主食之一是大米,因为历史上华埠兴旺,华人的饮食也影响了当地人,所以产生了独特的Cuban-Chinese food。

这是在哈瓦那,烤龙虾配米饭

纽约最后的古巴中餐厅在上西区78街,观音楼(La Caridad 78),多年前我吃过一次,别点combo,份量巨大。有兴趣的朋友以后可以去体验一下。

6.卡斯特罗革命成功后开始实行公有化,1959年后唐人街开始断崖式没落。如今仍在古巴的老华侨不足200人。

中华会馆外观现状,2017年10月10日。曾经这整栋楼都属于中华会馆,公有化后只保留顶层。

7.卡斯特罗革命后,古巴仍出现了三名华裔将军,他们分别是:阿曼多.蔡(Armando Choy),古斯塔沃.崔(Gustavo Chui),莫伊塞斯.邵黄(Moises Sio Wong)。

《我们的历史并未终结》,三位古巴华裔将军访谈录

8.九十年代初,中国政府向古巴提供了上百万辆自行车。因为苏联解体后,不再向古巴以优惠价格提供原油,古巴出现能源危机。

9.冷战时期,古巴对非洲国家的武装援助在非洲现代史上是非常重要的。1973年,几内亚比绍,古巴军队连同当地独立武装打败葡萄牙军队。此场败仗导致了引起葡萄牙国内巨变的“康乃馨革命”,1974年康乃馨革命后,葡萄牙宣布放弃海外殖民地领土,其中包括非洲国家:安哥拉、莫桑比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10.古巴对安哥拉的武装援助长达15年,最终在奎托夸纳瓦累

(Cuito Cuanavale)彻底打败南非军队(1988年)。促使南非对外承认纳米比亚的独立,对内释放了曼德拉(1990年),加速了人类历史上最后的种族隔离制度灭亡。

安古联军,图片来自网络

11.曼德拉于1991年7月在古巴发表《对非洲人民自由运动史无前例的贡献》演讲,节选:

“在非洲人民心中,古巴人民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多少年来,我们非洲一直是那些想分裂我们领土、破坏我们主权的国家的牺牲品,在非洲历史上从未有过任何的其他民族为保卫我们而战。"

“奎托夸纳瓦累(Cuito Cuanavale)战役已经成为将非洲大陆和我们国家从种族隔离的痛苦中解放出来的转折点!”

图片来自网络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2:21

Singjaiasf:


猪湾事件中,受过训练的流亡古巴人在两名中情局人员指挥下在猪猡湾登陆,结果一千二百人被俘。

其后,古巴以被俘虏的古巴人向美国政府索取6200万比索的药品。这是称霸世界一百年,建国二百多年,打遍天下的美国第一次支付战争赔款,也是至今唯一一次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2:22

威斯特蜀黍:


哈瓦那在哈布斯堡统治时期已经成为整个西班牙“日不落帝国”最重要的造船中心

早在西班牙开始征服美洲不久的16世纪早期,哈瓦那就已经开始引进来自加那利群岛

和西班牙本土的造船人才以及造船所需要的物资,利用古巴岛重要的枢纽位置、丰富的食水补给和硬木材资源,成为连接整个西属美洲航运的物流集散地和造船中心。一开始哈瓦那的船坞承建的主要还是往返于美洲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和运输用小型船。


但自从1588年著名的阿玛达之役败北后,亟需补充战力保护跨大西洋航线的西班牙王室也开始向哈瓦那船厂订造600吨以上的大型战舰,用于编组成Armada de Barlovento

以抵抗来自其他欧洲国家的海盗的袭击。尽管哈瓦那的造船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大型战船的建造毕竟是一项牵涉多种资源和技术的复杂工业,对于缺乏其他工业基础以及矿产资源的哈瓦那来说,承接这样的王室订单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班牙王室甚至不惜加大血本,通过安特卫普

的商人进口大量来自北欧的造船配件以及焦油等原料,然后集中运送到哈瓦那,并且在哈瓦那投资建设了铸铁厂等用于生产基础配件的设施,用尽全力扶持哈瓦那的造船工业。造船工业的繁荣,也刺激了古巴本地的经济和消费需求,促进制糖和酿酒等产业的迅速发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