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达尔文蛙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203387/answer/994412644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古巴长期限制华人回国
众所周知,古巴华人多是店主或商贩,在古巴革命后自然成了“革命对象”。古巴政府自1961年开始没收华人店铺,至1969年彻底完成。之后随着中古关系及古巴经济的恶化,许多古巴华人打算回国。
古巴华人后代黄卓才
向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捐赠并出版了其父黄宝世的家书,其父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便一直试图回国定居,但终其一生也未能成功。黄卓才表示:
华侨搭乘中国货船回国无望,旅游观光回国无望,连亲人出机票援助回国也那么难,似乎每一条路都被堵死了,古巴政府的做法令人不可理喻。

黄宝世家书
至1988年中古关系恢复正常,华人方可因私回国。据古巴华人伍衮民回忆:
2004年时华区里头的唐人后裔搞了促进会,属于半私人半官方性质,可以安排华侨回中国,由华侨组织付机位和其他开支,7、8月时向我要身份证,以便去办手续,但我当时想,在香港已经没有家人,就放弃了。其实这安排很好,我听去过的人说,在广州接待得非常好,政府派人带大家去各处参观,侨联会代为打听和寻找亲人下落,安排见面,还向每人发放2000元人民币作为当地使用,非常好。我是自从离开中国之后,就再没有回去过了。
古巴以默许甚至鼓励民众偷渡美国出名,该国为何长期限制华人归国,令人好奇。
古巴移民美国人数激增 担忧美对古移民政策改变m.huanqiu.com/article/9CaKrnJL0iu
此外古巴也长期限制华人的侨汇,古巴革命后侨汇被禁止,至1960年11月切·格瓦拉访华后禁令方被解除,但有数额限制,且如不是汇给直系亲属,汇款额度更小[1]。据古巴华人赵肇商回忆:
开始时父亲汇钱给我弟弟,一年可以汇170元[2],我也可以汇,少一些。一年汇一次,后来我记得增加到一年270元,到1995年就停止了。
黄宝世则在1975年4月的家书中抱怨到:
根据中古协定,多年来古政府每年提供十万元[3]为侨胞寄回祖国亲属应用,事因中古感情太差,去年迟到十月尾又经使馆交涉,然后宣布有了侨汇,还订出种种不利侨汇的条件,不外想断绝我们侨汇。由于多年来侨胞失业,因经济问题无法多寄,还有部分侨胞完全无寄,侨汇结束后尚余九万元。往年还可以汇些少先侨家属和回祖国的老侨为生活,今后完全失了希望。
同南洋华人类似,在古巴也存在华人与土生混血华人的矛盾,原中华总会馆主席伍迎创
回忆:
1995年12月安定堂推举我作为主席,我担任主席一直到现在,共17年了,安定堂从2002年开始也经营一间餐厅。由于安定堂主席的身份,我和华区的社团负责人有了往来。当时中华总会馆的主席是周一飞,第二副主席是李生,第三副主席黄文竞,周、李二人差不多同时死掉,大家推举黄文竞当主席但他不愿意,辞了职,结果没有人主持,古巴政府介入,派来两位华裔将军[4]前来,准备将总会馆接管,这两位将军都是土生唐人仔,大家不愿意这样,于是想推举一个中国人出任主席,但多数华侨都已经七老八十,结果我便当上了主席,是很头痛的差事,这是三年前[5]的事情。

1978年讽刺苏联和古巴干涉非洲的漫画243 赞同 · 0 评论 想法
古巴军队曾参与多国战争,其中也有华人士兵,比如堪称打满全场的叶泽荣
老人:
后来被政府调去中东和非洲作战。去中东是一九六六年,去了六个月,接近以色列的地方,然后回到古巴。去非洲是一九七几年,去索马里,那里有内战,两派抢夺政权,有苏联军队指挥,我去了几个月,和苏联指挥官不和,吵架,被调回来。在这两个地方我不是在前线打仗,是管理迫击炮。
在猪湾和花旗打仗比较起来容易,是一对一打,在非洲是一对三,既有敌人,又有毒蛇昆虫,还有野人,当时是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打仗,古巴派兵支援埃塞俄比亚,在一九七〇年代。在安哥拉,有很多食人族野人,有些将人捉来煮熟了吃,有些捉来生吃,又有很多毒蛇,本来我在乡下见过毒蛇,不害怕,但非洲的毒蛇很厉害,还要同时打仗,是很危险的经验。
尽管叶泽荣是地位较高的技术人员,但:
我有寄钱回乡,多少没有一定,是偷偷经私人寄回去的。古巴华人也参与了古巴革命

1927年4月30日,古巴一些进步华侨成立了美洲拥护中国工农革命大同盟古巴支部,并在次年3月20日创办了《工农呼声》月报(1932年改名为《前进报》),宣传中国革命。很快该组织就被古巴的国民党支部视为眼中钉,1929年大同盟的四名成员被遣返回国,翌年5月29日,大同盟领导人黄淘白(曾是中共党员)被古巴政府逮捕,后国民党收买狱卒于8月13日凌晨将其勒死。
大同盟的活动因此转入地下,1937年,大同盟更名为古巴华侨救国大同盟,《前进报》改名为《救国报》,后又于1944年改名为《光华报》。大同盟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并组织募捐活动。二战结束后,大同盟更名为古巴华侨新民主同盟。同盟的一些领导人是人民社会党党员,后又与卡斯特罗领导的七二六运动建立联系,以粮店作掩护,代古巴革命者储存公债、文件,并以《光华报》为阵地宣传反帝爱国运动。
1960年,同盟更名为古巴华侨社会主义同盟,并组建了古巴华侨革命黄淘白民兵队捍卫新生的革命政权,一些华人民兵之后转为警察。古巴华侨社会主义同盟现为古巴第三大华人侨团,截至2014年有106名成员。
古巴现存唯一中文报《光华报》时隔5年多再开印-新华网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6/01/c_1121072269.htm
哈瓦那中国城的旧貌新颜——古巴现存唯一华文报纸baijiahao.baidu.com/s?id=1635660345038712710&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5%93%88%E7%93%A6%E9%82%A3%E4%B8%AD%E5%9B%BD%E5%9F%8E%E7%9A%84%E6%97%A7%E8%B2%8C%E6%96%B0%E9%A2%9C%E2%80%94%E2%80%94%E5%8F%A4%E5%B7%B4%E7%8E%B0%E5%AD%98%E5%94%AF%E4%B8%80%E5%8D%8E%E6%96%87%E6%8A%A5%E7%BA%B8
曲折的中古关系
在中苏论战开始后,古巴逐渐站到苏联一边。1965年3月13日,卡斯特罗在哈瓦那大学发表纪念攻打总统府行动八周年演讲时突然话锋一转,强调“现在最需要的是团结”、“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指导古巴革命”、“不要像美帝一样蔑视和低估小国”、“现在不需要拜占庭式的争论和自吹自擂”,言外之意非常明显。当年9月14日,卡斯特罗和奥斯瓦尔多·多尔蒂科斯突然召见中国驻古巴使馆临时代办黄文友,要求中国立即停止发放《北京周报》、《新华社电讯稿》等“宣传品”,指责中国在古巴“散播不和的种子”,是在干涉古巴内政,“连美帝都不如”。

1965年3月13日,卡斯特罗在哈瓦那大学发表演讲
在当年11月开始的中古贸易谈判中,古巴要求中国向其出口二十五万吨大米,中方自然予以拒绝。结果卡斯特罗在1966年1月2日发表的纪念古巴革命胜利七周年讲话中宣布“以后大米配给要减少了,因为中国拒绝多卖大米”,并声称中古贸易非常优惠[6],中国拒绝多卖大米极不合理,暗示中国是在配合美帝的经济封锁,由此引发中古贸易论战。
当年2月6日,卡斯特罗又在演讲中暗示中国谋求颠覆其政权,中古因此断绝党际关系,暂停经济和科技合作交流。之后在纪念攻打总统府行动九周年演讲中卡斯特罗疯狂攻击中国,声称古巴对华贸易极为优惠,而中国却对古巴进行经济讹诈,并向该国投放大量宣传品企图渗透军队,是“绝对蔑视古巴且完全无视古巴人民的名誉和尊严”。至此,中古关系跌入谷底。
有趣的是,中古关系并未像这样一直低迷到中苏和解方才好转,而是在翌年便低调好转,至少在明面上中古关系没有问题。
由于古巴对尼克松访华大为不满,以及该国在当年7月加入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72年,古巴突然宣布将对华蔗糖出口减少二十万吨,中古关系再度恶化。1974年,中国改以市价购买古巴蔗糖,并要求古巴在购买中国商品时概不赊欠。
1982年3月24日,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讲话,表示愿意缓和中苏紧张关系。受此影响,次年古巴驻华大使Ladislao González Carbajal邀请同其有私交的时任中联部拉美局副局长杨白冰到使馆作客,表示愿意恢复中古友好关系。之后中古关系不断好转,最终在1988年中古两党派团互访,两国关系彻底恢复正常。
古巴有一面第二国旗

此旗被称为Céspedes旗,因为这是被视为古巴国父的Carlos Manuel de Céspedes在1868年开始的古巴第一次独立战争中使用的旗帜。古巴国会同时悬挂国旗和Céspedes旗:

达尔文蛙:古巴 的省旗省徽79 赞同 · 4 评论 文章
参考
^按土生华人周卓明的说法,汇给兄弟叔伯限额130比索,汇给侄子限额100比索
^古巴比索
^指额度
^蔡国强(Armando Choy)、崔广昌(Gustavo Chui)
^2010年
^实际上中国以高于市价约2.4倍的价格购买古巴蔗糖,并将古巴的贸易逆差转为中国对古巴的商品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