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1篇帖子。
(轉載知乎)为什么日本的各大火车站没有候车室?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29

去过东京,大阪,京都等火车站坐火车,印象中过了检票口就直接去月台了,没有候车大厅。是怎么做到的?国内的火车站如果没有候车室会一片混乱吧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30
作者:Jupit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19444476883189074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这个印象是正确的,日本越是大站越没有候车室,越是小站候车室越漂亮。

日本地少人多,不喜欢在寸土寸金的的大城市里弄个豪华大车站,非得把空间全利用起来才舒服,大城市的火车站是作为城市商业建筑的一部分存在的。中国的地铁站也是类似的设计,这就是跟日本学的。

你如果在大城市问路,某某车站怎么走,日本人都会直接告诉你一个商场的名字,火车站就在这个商场里面。比如札幌市中心的札幌站,你看不到车站,只有一个巨大的商业中心,进门下扶梯就是检票口。更典型的是京都站,车站的标志物是京都电视塔。

日本人没有“提前去高铁站等火车”的习惯,因为他们的高铁本身就是地铁的一部分,一个车站10个站台,1号站台下了地铁,4号站台上高铁。如果你提前到高铁站那反而尴尬了,因为没有候车的地方,夏天特别热,你必须先出站,到周围的商业中心花钱耗时间。GDP这一块,促进消费这一块。


小车站的情况正相反,周围商业不发达,车站有专门的候车大厅。小地方车次少,交通也困难,旅客一般都要提前到车站候车,没候车室的话就很难受了。比如互联网著名热点河口湖站,就是那个罗森便利店

遮了又拆拆了又遮的地方,它的候车厅就是一个独立的大房间。

日本火车站的候车室有两种,一种是车站门口的候车厅,不进站。进站后你就不能再出来了,这时可以去月台的待合室,一般是玻璃构成的封闭房间。

如果是非常乡下的车站,或者是城市里的小站,那就干脆连车站都没了,只有2个月台,检票口都未必有。


来,看看你们的表情。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30

奥伦堡大统领:


给国人普及一个常识: 车站的功能只是乘降,衡量铁路运营能力的指标是周转效率、客流量,而不是候车室面积和车站大小。

人满为患的车站候车室,不是线路繁忙的必然,只能说明这些旅客可怜走不了,只能等着。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30

心下窃喜:


  首先,日本车站,如果条件许可,是会设立候车室的,新干线车站基本是有的,他们叫“待合室”,但通常不大,位置也各异,有的在站台层(电车停靠的那层),有的在站厅层(高于或者低于站台层需要楼梯电梯连接)。

  我个人认为,日本轨道交通候车室少的根本的原因,是日本与中国国内的票款体制存在本质区别。

  中国的长途客运车票(包括高铁),都是针对某趟特定的班次,对号入座。如果错过了,必须办理改签(存在签不到当日其他车次的可能)\退票(可能有票款损失)\重买(可能买不到新车票)等等问题,所以“不能误点早点到”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另外一个需要吐槽的是,大规模建设高铁的时候,可能基于促进城市发展的考量,很多高铁站刻意远离原来城市中心的火车站,造成不少地方去高铁站反而不方便,也加剧了“稳妥起见早出门”的情况。对了,我们还有安检什么的。大量早早来到车站候车的人群,造就了巨大的候车空间需求。

  而日本,长距离乘车,以JR为例(大的私铁近铁东武等类似),它的票款是分两部分的,一是“乘车券”,也就是基本票价,代表从始发地到目的地的基本票价(乘坐不对号的普通车),JR可以不出站从日本最北端的北海道稚内,一路转普通车坐到最南端的九州鹿儿岛。基本票价的有效期是七天,只要购票七天内从目的地车站出站都行。另一部分票价,是“特急券

”,代表期间乘坐对号入座的特急车(包括新干线)取代不对号的普通车,需要增加的费用,可以不买特急券只坐普通车。“特急券”的有效期,一般是当日,“特急券”指定车次和座位,如果错过了对应的车次,可以继续乘坐当日其他相同方向的特急车次,只是指定座位失效了,需要去“自由席”排队候座了。

  所以,在日本,错过车次问题不大,且日本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日本买新干线车票都无需实名(购票无需证件),无需安检,去车站大致掐点就行,自然就没有太大的候车室需求了。


  下面,用我2023.11.27购买的东京往返大阪的车票示例。

  可以看到,单程都是两张票,一张是“东京都区内

”到“大阪市内

”的“乘车券”,一张是“品川”到“新大阪”的“新干线特急券”,乘车券标明11.27-12.04(七日)有效,“新干线特急券”没标,应该是当日有效,因为这张票只是出入新干线闸机以及应对新干线车上查票用的(这次来回都没有遇到查票,16年从仙台去北海道是遇到过查票的)。注意“乘车券”上有红色的打印字符,这是出入新干线闸机的记录,防止在7日“乘车券”有效期内反复乘坐新干线(只能乘坐一次),下面有图详解。另外,注意“乘车券”并没有标明具体的车站,对于长距离乘车,JR是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上下车的,也是下面详解。

2023.11.27,在新干线品川去往新大阪车上拍的车票。

  JR对于远距离乘车,始发目的地没有具体要求,是划定了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都可以自由出入站,所以并不是必须自行前往新干线车站(东京就是东京站品川上野,大阪就是新大阪),没必要花冤枉钱。东京的东京都区内范围如下,在这个范围内,都可以上下车(乘车券和特急券要同时相叠插入闸机),下面贴的是日语,但大致能看懂,山手线全线都属于此范围,只要在东京,站牌上有个“区”字的,就是属于此范围内,我个人感觉,其实就是JR东京一日券的范围。“大阪市内”类似,有个范围。

「東京都区内」は、東京駅や山手線の駅はもちろん、以下の駅までの範囲です。
東海道線・京浜東北線:蒲田駅まで
(東海道線・上野東京ラインの列車では、品川駅まで)
横須賀線・湘南新宿ライン:西大井駅まで
中央線:西荻窪駅まで
埼京線:浮間舟渡駅まで
宇都宮線(東北線)・高崎線・京浜東北線・湘南新宿ライン・上野東京ライン:赤羽駅まで
常磐線:金町駅まで
(快速電車・中距離普通列車(いずれも上野東京ライン含む)では、北千住駅まで)
総武線:小岩駅まで
(快速電車では、新小岩駅まで)
京葉線:葛西臨海公園駅まで

  以我的行程举例,从东京的“东京都区内”范围车站入站(我是在渋谷入站,两张票叠加塞入闸机)后,会在“乘车券”上打洞,代表入站了。在品川通过新干线换乘闸机后,“新干线特急券”上会打洞,同时“乘车券”上会打印“品川入场”和具体时间标记,代表进入了新干线范围。

  到达新干线新大阪站后,通过换乘JR普通车的闸机(乘车券和新干线特急券叠加同时插入)后,“新干线特急券”被收走,只吐出“乘车券”,同时上面打印了“新大阪出场”及具体时间,代表新干线部分已经用掉了,下图是在大阪JR普通车尚未出站时拍的,可以清晰看到打印了新干线出入场的信息。

2023.11.27,大阪尚未从JR普通线出站时拍的乘车券,上面清晰打印了新干线出入站信息。

  从JR“大阪市内”范围内的车站(这次我是到JR大阪环状线京橋站)出站时,这张“乘车券”就被收走了。

补一张2024.04拍的,日本站台上的待合室(候车室)照片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31

Alan:


日本的轨道交通就是方便啊,从检票到上车只要你不迷路,5分钟就够了吧,没候车的必要呀

坐新干线和国内坐地铁一样,国内地铁也没候车室呀,而且国内地铁还要过安检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31

万答通:


1,对于绝大多数日本城市来说,新干线就只有一条,错过这班没关系,10-20分钟后会有下一班到同样目的地的。

2,上座率大部分情况下不超5成,除非是黄金周,基本车上都有位置。

3,进站无安检,速度很快。

所以日本人坐新干线,就和你坐机场快线

一样的心态,你会去候车吗?车来了有座就坐呗。

但在中国行不通。

1,进出站有安检,你也说不准轮到你的时候进站时间要多久。

2,线路乱,有往北京方向的、广州方向的、上海方向的、成都方向的……你要错过这班,下班同方向的,可能要几小时后。

3,上座率高,尤其是京沪这种,淡季你不提前1天买很可能就没票了。如果买了票确定坐车时间,那你势必要预留一定的时间,预防路上堵车之类的情况。

既然有很多人都是提前达到,那就只好建设面积庞大的候车室容纳这么多乘客了。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48

123123123:


因为不需要提前很久到站。为什么呢?

1.买的票不是某一趟车的票,是区间票,这一趟错过了,晚点坐下一趟就行。

2.车站小,进入建筑物到上车,快的话(小站)只要20秒,即便是日本最大的车站,10分钟也够了。时间可以精准把控。(为啥小,因为省去了候车室,对,这一条和原问题相辅相成)


最后,到早了怎么办?日本的车站附近或车站自身往往就是当地的商业中心,到早了当然不是傻坐着,而是逛逛逛买买买吃吃吃啊!人流处,商业活;坐着发呆,傻不傻?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48

大猫:


大站有个商场建筑给你消磨时间

小站可以参考我们的地铁

更偏僻的乡下小站一般会有个一个小屋子给你挡风遮雨

当然有的时候你没算好换乘时刻只好待在站台等了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48
作者:梧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351631469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是老建筑的话去看看咖啡厅书店什么的,很可能就是候车室改的

以河南格罗宁根(河南人普遍装饰比较浮夸,而且大字砌在墙上,作为例子很好)火车站为例:

各种你们觉得火车站应该有的一应俱全………可惜,一百多年前的黄历了,所有功能基本完全废弃


警卫室,1、2等候车室,女士沙龙


一等候车室现在是咖啡厅


行李间电报房站长室,现在是德铁售票处


行李间


电报房门口富有时代特征的壁画

除此之外各国候车室的遗迹基本就只有一等座贵宾室了,比如德铁在重要枢纽还保留贵宾室

持长途一等车票者方可入内


开设贵宾室的枢纽车站

原因在于:



随着技术进步,自动化调度和电气/内燃化牵引导致很多小站失去技术上的功能,单独维持一套服务人员费时费力费钱;
自动售票机

使无人值守成为可能,人工成本上涨进一步推动了这个趋势;
在摄像头大规模普及之前(这也就是十年的事,当然现在又出了数据保护的问题)这种无人值守的小站会成为治安黑点,干脆把站房一封了事,留间房子开个小卖部还能回收一点维护成本,否则要不是古建筑保护的要求要都拆了。

简单地说就是对七十年代以后的铁路来说,候车室价值有限,维护成本又高,自然能拆拆能改改,实在不行门窗钉死假装不存在

CR 把火车当作飞机来经营的奇妙品味为大家建立了一百年前的使用习惯,提前停止检票+进站安检+很多车站在郊外(比国外很多机场都远)导致必须要预留以小时计的富裕时间在车站里呆着,不然你以为我不想去路对面饭馆坐着喝点什么或者逛逛书店还剩十分钟的时候过马路进站上车么?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49

最爱石头记:


普通车 2 分钟一趟 20 30 分钟一趟 候谁?没有喜欢的颜色还是司机面相不好?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