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經營一家留學諮詢公司的譚靜(音譯)表示,根據客戶資料,原本計畫申請歐美本科專案的家庭中,有超過20%可能現在會選擇馬來西亞或泰國。
總部位於北京的非政府智庫全球化智庫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的進展使馬來西亞和泰國成為熱門目的地。
不過學者表示,大多數中國學生還是會回國,不應高估他們對當地造成的影響。
「他們主要集中在中資企業和商業生態系統中,」 吳木鑾說,「大多數人還是會回到中國,這限制了他們對當地政治和社會的影響。」
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主任潘永強表示,中國學生的湧入為馬來西亞400所高等教育機構帶來了學費收入和活力,該國社會和政府對此也持歡迎態度。
但他說,馬來西亞的科研和教育水準仍落後於歐美和日本,這導致許多國際學生只是為了獲取學位而來,並且會遇到發展瓶頸。
「大多數畢業生最終會回到自己的祖國,那些留下來的人往往會加入中資企業或在當地創業,從事消費和貿易服務。」潘永強說。
他表示,從長遠來看,這些中國學生的意義在於他們能否成為中馬乃至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橋樑。
「隨著中國資本在東南亞擴張,其中一些學生可能會成長為新的中產階層或富裕群體,就像早期的台灣或韓國的商人一樣,」潘永強說,「但這需要真正融入當地多樣的文化。」
對於像盧這樣的學生來說,這個選擇既有實用性,也關乎個人偏好。
「英國和歐洲不再適合我了。馬來西亞的環境讓我感覺更自在,」盧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我畢業後的首選。」
然而,他指出,東南亞的機會並不像人們想像得那麼多。「即便是該地區中資企業提供的工作,也常常面臨法律和文化方面的限制。」
吳木鑾表示,有多個因素將決定這種興趣熱潮能否持續。
「這種熱潮能否長期持續,仍取決於全球格局,」他說,「如果中美關係緩和,或者西方的通脹壓力緩解,東南亞目前的吸引力可能會迅速消退。」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在多個場合高喊「歡迎中國留學生」,甚至拋出要將中國留學生規模擴大至60萬人的說法,但實際情況卻是,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遭受無端盤查、滋擾的事件有增無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近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教育交流合作有助於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交往和瞭解。中方希望美方將特朗普總統歡迎中國留學生赴美學習的表態落到實處,停止無端滋擾、盤查、遣返中國留學生,切實保障他們的正當合法權益。
原文網址: 中國留學生棄美歐湧向東南亞 馬來西亞泰國掀「黃金十年」熱潮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72318?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