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3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如何从通缩中恢复的?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1 16:59

都做出了什么努力?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1 16:59

作者:工业人舒拉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9948634/answer/19302772026137359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摆脱通缩进入连年通胀的最大功臣就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普京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直接导致俄罗斯受到发达国家全面制裁,从而导致能源、木材、肥料、粮食以及大量其他工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引发全球供应链动荡,而日本作为世界资本主义供应链上最脆弱的一环,完全地承受了供应链紊乱和物资短缺导致的通胀,从而实现了自2022年以来的连续通胀。

当然,普京大统领的努力居功至伟,日本本土企业的抉择也至关重要。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读者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能源、木材、肥料、粮食这些到处都能找到替代供货商的大宗商品竟能在开战3年半后依然阴魂不散推动日本通胀。这其实第一是因为日本失去了在本土扩大木材砍伐、粮食种植或者肥料生产的能力,甚至连扩大海外采购进口的能力也三丧失了。但同时更重要的则是因为日本企业本身将俄乌战争视作商业转型的绝好机会,根本不想解决短缺问题反而借此机会大幅涨价。如此一来,普京一拳打断供应链创造契机,日本企业摆烂名正言顺短缺涨价,通胀由此而发。

至于日本企业为什么渴望涨价,不想扩产,原因也很单纯,就是要通过涨价捞干净市场最后的利润和机会。日本本土是一个狭小的衰退市场,人口越来越少,企业越来越少,人均收入持续下降,企业大量倒闭,活下来的也大量从海外采购。儿与此同时,除了少数巨型企业和细分赛道的小企业,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国际竞争力,甚至连出海能力都没有。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日本企业来说,他们的现状就是只能守着日益缩小的日本本土市场等死。

既然市场的规模没有增长预期,那想要扩大营收就必然要涨价。尤其日本市场虽然增量为负,但还有大量老登持有巨额资产不动弹,只要pua到位,通过涨价赚取这笔钱就大有可为。只不过由于前述的日本经济状况,大多数日本企业长期处于想涨但又不敢涨的尴尬境地,毕竟消费者和客户也没钱,涨了之后败坏名声导致自己先挂了得不偿失。然而俄乌战争打开了这一局面,战争作为不可抗力因素,又是由普京这个大魔头发动的,借此涨价天经地义,不需要承担道德压力。因此跟俄乌战争扯得上关系的企业纷纷借此涨价,有涨无跌。

比如在此轮通胀中的最热门话题大米,其实农协蓄谋大米涨价长达数十年之久,原因也很简单,日本大米没有国际竞争力,而吃日本大米的日本人每年都在快速减少,种植大米是一项长期来看毫无希望的垃圾产业,农协巴不得立刻涨价两倍到五倍来赚干净最后一笔钱。但是大米作为日本人不可替代的主粮,轻易涨价必然导致极大阻力,因此一直到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带来社会通胀已经启动,各种生活物资普遍涨价,大米才混杂在其中开始猛涨。而为了正当化大米涨价,农协也在事前事后持续炒作中俄两国垄断肥料农药供给,俄乌战争和中国的恶意采购大幅炒高石油价格,大米涨价势在必行等甩锅言论。然而由于此轮大米价格爆涨150%~200%实在吃相过于难看,这种甩锅言论最终没能实现转移视线的目的,使得日本政府不得不出动小泉来降低米价。

当然,大米只是诸多推动通胀的商品中最知名,最容易理解的一项。其他商品涨价对于通胀的推动就更隐形,更容易甩锅给俄乌战争或者随便甩给中国人,在此就不多说了。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1 16:59

作者:黄彦臻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9948634/answer/19165629597836863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看之前的很多人问,会不会跟日本一样,会不会跟日本一样,我单独开个帖子写吧。

我的答案是“想得到美”。

看过我之前的图的应该知道,日本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一直保持着温和通胀和间歇性通缩交替的状态,1999年日本将利率下调至0%,2001年开始QE,2008年开始超宽松,2012年安倍“三支箭”开始QQE直到今天,那么问题来了,钱去哪里了?

1986年《广场协议》日元被迫升值开始,日本就开启了“黑字环流计划”,通过低息贷款系统性推动企业大规模向海外转移和投资,“海外再造第二个日本”就是这个阶段被提出的,答案其实非常明了了,在泡沫破裂后,面对宽松,当然有一部分被储蓄了起来,但大量日元本币流出日本走向全球,停在了各大跨国企业的经常账户上,停在了各大银行的储备账户上,全球央行储备的日元从1992年的10万亿日元到2023年的120万亿日元(虽然比例从9%下降到5%),日本2024年海外净资产规模是440万亿日元,日本GDP是600万亿日元。(一有人说日本经济不行就有人吹海外还有一个日本,就没想过另一个日本是怎么来的?)之前就写过,近20年,全球最便宜的钱就是来自日本,这就是为什么之前判断日本加息会是一个长期过程,进一步通胀也是长期过程。

你要知道从某种程度上,日本无锚印钞还能保持所谓的“30年通缩”简直是一种奇迹,你可以认为日本对外花了30年的钱,但没有什么代价。当然这肯定会造成国内失业和财富集中问题。中国在释放了大量流动性后还想要“持续通缩”就得黑字环流,目前短时间来看人民币压根就没有这个信用基础也没有这个国际环境(至少在2030年之前),困在国内最终通胀是必然。


其实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1853年美国“黑船事件”给日本带来了冲击促成了“明治维新”,日美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冤家,大多数时间都低眉顺耳,但每隔40年,日本都会在美国头上拉个大的。1900左右日美夏威夷争端和劳工问题,引发美国反日浪潮,1941珍珠港反日浪潮,1982年美国反日浪潮1989年日本收购洛克菲勒大楼,2024年日本收购卡耐基的美国钢铁公司应该只是一个开始。(笑)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1 16:59

知乎上最常提起的两个改善:

一 1991年办理的最后一批30年房贷还完了。

二 掌握财富的昭和老人死光了,财富流入社会。

一是真的,但是二就是张冠李戴了。普通人手里才多少钱,你顶多说拿高退休金的人死了,改善了社保收支,不可能因为老人死了遗产税就溢出这么多钱。

真正死亡的是昭和老企业。日本和中国虽然都是房地产泡沫,但债务的主体不一样,日本的债务除了个人房贷,很大一部分是企业(以及背后的财团银行)投资房地产,地产价格下跌导致的亏损。因为这些企业本身的经营没问题,亏损纯粹来自资产贬值,所以才叫资产负债表衰退。经过30年,这些企业有很多破产了,或者被兼并后处理掉债务,相当于债主死了,社会的债务总量自然就少了。

这也是为什么失去的20年间GDP增长停滞甚至下跌,因为你80年代的增长是投资拉动起来的,投资变成了债务,然后每年的经济增长都用来填债。把80年代的增长均分到30年间,就是真正的增长率了。



作者:Jupit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9948634/answer/19103645316973620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1 17:00

因为我们通缩了,大量资金要获利出逃

相比于不稳定的欧美。。。

就那移民,黑人,犯罪率。。。

日本简直是资本出逃的天堂。。。

当然了,这都是一阵风,只要一只脚迈出去了,最后到哪里,就不是我们说了算的了

当然你想问的是,我们如何走出通缩对吧!

答案和日本一样,让全世界或者重点资本强国的资本开来投资我们!

他们都来中国投资,通胀自然起来!

答案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该怎么做呢?

国际社会一直都认为下一个世界生产工厂是印度

这个国际社会包括了大量中企,比如五矿啊。小米啊,上海电气啊。等等好多好多。

印度好多的大型重工业,科技产业链,不都是中国企业因为产能过剩跑过去帮着建立起来的?

我们引用当年国际资本投资中国时,人民日报的一个标题,资本是没有国界的!

资本都是哪里有钱转去哪里,什么时候有国界过呢?



作者:偶不是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9948634/answer/19197168425466356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1 17:00

法克织湖:


根源还是熬老头战术,人一死,工作岗位就腾出来了,儿女拿到遗产也敢消费了。

这一死,比老登活一辈子的贡献还大。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1 17:00

KKT闲逛中:


因为日本的通缩其实也只缩在房地产上,

松屋的牛肉饭,从我来日本的280这些年一直在涨都多少了,哪里缩了。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1 17:00

马健雄:


你和日本人说这句话,他们只会觉得你是安倍晴明的弟子

GDP输完闹钟输德国,和英法坐一桌已经够丢脸了,还要提防三哥和南伪后来居上——再输就要输海岛和沙俄了……

新世纪以来就没一个产业抓住风口,甚至二维码这个自己发明的好项目,让闹钟拿去给自己发大财了

这已经够惨了,然后看看自己以前的强势项目:汽车行业?丰田和本田的老板天天围着BYD搞逆向研究;动漫产业?人家外包团队直接在新番贴通辽汗国;游戏产业?索尼罪大恶极,竟然给mhy搭台唱戏;就剩下音乐和足球这俩还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了……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1 17:01

焚剑煮酒:


老龄化的一代人经过30多年自然的老去。

这30多年中背负高房贷还完,

老龄化的一辈人走了。把自己的遗产留给孩子。

继承遗产的孩子就可以消费了,自然从通缩中恢复过来了。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7-21 17:01


RainBow丶雷电:


日本处理自己的债务问题和问题的时候有便车可以搭。日本事实上分享了东亚地区最大的一波,有了这些红利才有日本处理自身经济问题的空间和时间。

没有外部输入,日本仅靠自己的基本盘解决不了通缩问题。当下东亚大国疯狂外逃的资本正在给日本注入新的活力,日本才有温和通胀。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