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子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19652992296153873/answer/19209833661419990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太卷没意义,因为供给严重过剩也没意义。
卷,是有临界点的。
假设你是某个产业的从业者,而这个世界上就100个大镖客。如果这世界就你一人干这行,那你可以卷一卷,加加班。
甚至可以挑三拣四,价高者得。
但假如是10000个从业者对应100个大镖客,那卷无意义。就算这一百个客户人人都是嫪毐,你在理论值上把他们都整成马上风,总共也就那点交易量。
你把跳跳糖冰块红绳都整上,还是那点交易量。
94年时,韩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突破1万美刀,05年突破2万美刀,14年突破3万美刀。
勃勃生机万物竞发。很多关于韩国人“向前看不起日本、向后看不起中国”的“宇宙大国”笑谈,基本来自这个时间段。
然后十年一晃而过,24年韩国的GNI,3.6万美刀。

虽然外网韩国用户还是偏嘴贱,但宇宙笑谈少了很多,更出名的是遥遥领先的生育率,和“奴隶不再生产奴隶”的名言。
三抛五抛七抛、自杀率、炒币、全租房、SKY、不睡觉、养宠物、厌童、男女对立,新世代韩国小胖友给人一种有今朝没明日的感觉。
甚至总结出了心得。咱们现在常说的“压缩式现代化
”,就来自韩国社会学者张庆燮
:

短短二十年即实现出生人口减半,遥遥领先:

对于韩国的禀赋,再抽鞭子没意义了。
我特别喜欢张庆燮的一个概念:压缩式现代化的结果,就是“生产极大化,但再生产崩溃”。
通过半强制引导,把技术/资本/信息等现代化要素快速压缩到各个单元里,从个体到家庭到企业到体制,迅速形成极高效率和产能;
这些效率和产能是弯道超车的基础,最终实现跨越式现代化,压缩了时间。
但这些单元是基于特定地域/文化/行业/道德长期形成的,短期内的超量压缩导致单元们纷纷崩溃。
典型的就是家庭。既无法回到过去,也难以短时间摸到欧洲那种承认同居关系的未来。
各社会单元来不及适应现代化,还没形成稳定的新范式,于是丧失了再生产能力。
所以一方面生产极大化,但另一方面对人、对消费者、对新共识的生产能力出现崩溃。
燃尽了,传火传不动了。
所以我不觉得这是韩国政府有多善,我甚至不觉得韩国基层组织和运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主力辅助肯定是有的)。
我觉得这就是韩国决策层在宏观上看到:竞争性政策的边际收益已经衰减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哪怕是演戏,也得往宽松那挂去演。
尽可能用强制力为国民争取剩余,从收入到时间到安全感。
这不就是压缩后的反压缩呗。
以前是高强度竞争、高回报承诺、主动式,强者修仙弱者尘土;现在你可以被动一点,不用很麻烦很累就可以成佛。
果然还是宇宙大国,银河联邦(这梗太冷了)。
讲真,就韩国那百万外籍劳工数量,这4.5天工作制的真实覆盖面有多大,我存疑。
但至少往这个方向演了。
对于咱们,确实有参考价值。
按22年的数据,咱的年均工时是2490小时。
被视为北美劳模的墨西哥才2128小时,经合组织
一般1700小时区间,经合组织之耻的韩国小1900小时。
现在天天说要提振内需刺激消费,我看一眼胖友公司的小胖友,晚上11点咔咔回工作微信。他能消费什么?是KTV还是自驾游?
撑死消费一下直播间,毕竟看直播不需要大块空白沉浸时间。
至于更需要时间的婚恋生育,那就不想了。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