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再現「甜甜價」,掀起民眾換匯熱潮。根據財金公司統計,今(2025)年1至5月日圓在外幣結算平台的境內外交易,總值高達8,437.9億元,不僅較去(2024)年同期成長近3成,更創下歷年同期新高,顯示日圓匯兌需求強勁。自2021年起,日圓交易值已連續39個月單月突破千億元,再度印證台灣旅日與投資動能攀升。
儘管今年初日圓曾出現升勢,使得部分結匯需求降溫,但隨著新台幣自5月起強勢升值,日圓匯價也隨之探低,刺激民眾搶進換匯。近期台幣兌日圓一度跌破心理門檻,7月9日更出現匯銀報價「0.19字頭」的甜甜價,吸引大批哈日族出手。
市場人士分析,這波日幣匯價大幅走貶,除受美國關稅政策干擾外,美元轉強與日本低利率結構、通膨壓力等因素,皆使日圓短線偏弱。公股銀行指出,國人持續看好赴日旅遊與換匯機會,民間需求旺盛,加上部分出口商持有日圓部位,讓銀行端吸收到的日圓資金顯著增加。
然而,由於日圓利率長期偏低,市場操作空間不如美元,銀行多半會透過放款、拆放同業、有價證券操作等方式,去化日圓資金,部分行庫也將資金調撥給駐日分行,或透過SWAP交易兌換成其他外幣。
然而,全球經濟局勢與政治變化也左右貨幣走勢。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日本部分產品加徵25%關稅,市場一度恐慌性拋售日幣,日本方面則透過放緩談判節奏與釋出維持關稅原狀的訊息,試圖穩定市場情緒。公股銀行分析,美日貿易談判進展緩慢,短線難見明朗,預料日圓將在壓力下維持震盪偏弱格局。
市場人士則認為,美國聯準會(FED)可能仍有降息空間,預期美日利差將逐步收斂,加上國際去美元化趨勢,日圓長線仍具升值潛力。不過,美國關稅政策走向與日本通膨壓力,仍是日圓走勢的不確定因素。整體來看,匯率將呈現「震盪偏升」態勢,對於有換匯需求者而言,應留意時點與風險控管。
金融業者提醒,日圓雖出現階段性低點,但不應視為長期常態,民眾若打算匯兌或安排赴日旅遊支出,可把握近期低點入手,同時應評估個人資金規畫與實際需求,避免因短期波動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