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4月1日電】日本政府1日公佈了旨在建設抗災強國的國土強韌化下期計劃草案。該計劃面向2026至2030年度,項目規模超過2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710億元),比2021至2025年度現行計劃的約15萬億日元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相關對策的加速實施及物價上漲導致工程費用上升。除防範南海海槽大地震和暴雨災害外,還將針對埼玉縣八潮市被認為由下水管道腐蝕引發的道路塌陷等情況加緊實施基礎設施老化對策。新計劃力爭在6月正式敲定。
首相石破茂在官邸召開的國土強韌化推進總部會議上表示:“對基礎設施老化的擔憂加劇,南海海槽大地震預計也將造成重大損失。必須穩步推進以減輕損失。”
草案列舉了計劃期間將實施的約320項措施。重點包括3月31日新公佈的預測死亡人數據稱最多達29.8萬人的南海海槽大地震、首都直下型地震等對策,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導致的暴雨災害頻發和改善疏散點環境。
草案還就個別項目提出了數值目標。為吸取能登半島地震導致長期停水的教訓,將把連接到疏散點等重要設施的上下水道的耐震改造比例從2023年度的15%,到2030年度提高到34%,並在2054年度全部完成。
在基礎設施老化對策方面,計劃把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的道路橋樑中需要緊急或盡快採取對策的約9.2萬座橋樑修繕完成率從2023年度的55%,到2030年度提高到80%,2051年度全部完成。
下期計劃是現行“5年加速化對策”的後續計劃,也是根據修訂後的《國土強韌化基本法》制定的首個“實施中期計劃”。(完)
內容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