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篇帖子。
(轉載共同社)日本將不批准居留期較短的外國人獲得農地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3-31 17:29

【共同社3月31日電】關於在日本居住的外國人獲得農地之際的要件,農林水產省從4月1日起將更加嚴格。在判斷是否允許獲得農地之際,要求必須申報居留期間。如果剩餘有效期較短則不會批准。在大米不足導致價格飆升等糧食環境變化的形勢下,日本致力於防止農地棄耕與改作他用,強化糧食安全保障。此舉旨在使用有限的農地,有效擴大國內生產力。

  農水省將修改《農地法》施行規則,通知農業委員會。外國人相關法人等擁有農地的事例增多,執政黨內出現了擔憂改作他用的意見。農水省計劃在調查實際情況的同時,通過讓獲得農地的要件更加嚴格來防範發生問題。

  獲得農地原則上要求每年從事農業活動150天以上,各地的農業委員會受理申請並做出判斷。對於外國人,農水省2023年9月要求獲得者(個人或者法人)必須申報國籍。個人還被要求寫明居留資格,但一直未確認剩餘有效期。

  該制度今後將改為如果短期內失效並無望更新,就不予批准。不論何種國籍,對於若短期內就遷居至遙遠地方的情況也不會批准。

  然而,農水省未對批准獲得農地的具體居留期間作出規定。這是因為,農田耕作的話,直至收穫耗時較短,但果樹栽培則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條件各不相同。農水省負責人說明稱:“農業委員會將逐一判斷每個事例。”

  據農水省介紹,住在日本的外國人和外國人擁有表決權的法人等2023年獲得的農地為90公頃,2022年為154公頃。

  另一方面,從開始調查的2017年至2023年,確認的由總部位於海外的外國公司等購買的農地合計73.31公頃,分佈在6個道縣。從面積來看,最大的是法國相關法人,中國和香港也比較突出。(完)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3-31 17:29

圖為水田中結實的稻穗。2022年9月攝於埼玉縣伊奈町。(共同社)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3-31 17:29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