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茨(Friedrich Merz)領導的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以28.6%的得票率贏得23日的德國聯邦議院選舉。此次的大選引發一些重要且有趣的故事,也揭示一個不斷變化乃至分裂的德國。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極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支持率在短短四年內翻倍達到20.8%,成為國會中第二大政治力量。同時,即將離任的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所領導的社會民主黨(SPD,簡稱社民黨)表現數十年來最差,僅獲得16.4%的選票。
此次德國選舉結果的得票率分布圖,幾乎可以讓人回到冷戰時期。在東德,除了柏林和半個萊比錫(Leipzig)之外,其他地方都支持淺藍色的AfD;而在西德,絕大多數人都支持傳統保守的黑色聯盟黨。
AfD正在向西擴張,對舊主流政黨的政治忠誠已經不存在。由於其他政黨維持「防火牆」阻止AfD此次獲得大選執政,但黨魁魏德爾(Alice Weidel)在選舉後的演講中暗示,這種情況的改變只是時間問題。
自1987年以來,德國大選投票率從未達到82.5%這麼高,四年前這一比例為76.6%。簡言之,在德國5,920萬名選民中,每五位選民中就有四位投票,反映出德國民眾對這次對國家來說至關重要的選舉的關注。
總理朔爾茨領導的「紅綠燈三黨聯盟」於去年年底解體,在2月23日選舉後的24小時內,三黨的領導人都表示將離開政治前線。
內容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