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8篇帖子。
2024年英國大選
1楼 JosephHeinrich 2024-7-5 22:33
本主題內容主要摘自維基百科,以及其他媒體報導,但在此發出的內容也有我個人的選擇偏好
2楼 JosephHeinrich 2024-7-5 22:33
2024年英國大選是英國於2024年7月4日舉行的全國性議會選舉,本次選舉改選下議院全部650名席次,並決定新任執政黨。在任首相里希·蘇納克於2024年5月22日向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提出解散英國國會。

3楼 JosephHeinrich 2024-7-5 22:33
本次大選為英王查爾斯三世即位後的首次全國性選舉,也是自1945年以來首個於7月舉行的英國大選。此外,本次選舉亦是英國脫歐後首場大選,並將按照2023年國會選區定期檢討所大幅度重劃的選區重選所有國會議員。本次選舉首次強制要求選民在親身投票前,必須出示附有個人照片的身分證明文件。

4楼 JosephHeinrich 2024-7-5 22:34
選舉前的民意調查顯示工黨的民望大幅領先保守黨。最終,保守黨遭自1834年成立以來最大選舉敗績(121席),超越了其於1906年創下的最差紀錄(156席)。而凱爾·斯塔摩爵士成功帶領工黨取得壓倒性勝利(412席),終止保守黨連續14年的執政,並成為下一任英國首相。此外,在野自由民主黨也取得自1992年以來破紀錄的成績,一舉重回第三大黨(71席)。蘇格蘭民族黨則慘掉到9席。

5楼 JosephHeinrich 2024-7-5 22:35
保守黨自2010年大選以來便成為英國的執政黨。最初,保守黨在大衛·卡麥隆的帶領下與自由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隨後在2015年大選後,該黨以微弱多數單獨執政。為兌現競選承諾,保守黨於2016年舉行脫歐公投;然而,公投結果意外地通過,親歐派的首相卡麥隆亦引咎辭職。

6楼 JosephHeinrich 2024-7-5 22:35
及後,德蕾莎·梅伊接任首相。為了穩固政府的國會多數並增加脫歐談判籌碼,德蕾莎·梅伊宣佈動議提前大選並獲下議院通過。隨後在2017年大選,保守黨反而成為少數政府,並於民主統一黨支持下繼續執政。之後,德蕾莎·梅伊所提出的脫歐協議草案遭到下議院三度否決;面對內閣成員倒戈和無法於國會及歐盟之間達成有效共識的兩難局面,德蕾莎·梅伊宣布辭職。

7楼 JosephHeinrich 2024-7-5 22:35
2019年7月,強森在保守黨2019年黨魁選舉中獲勝,並接替德蕾莎·梅伊成為英國首相。由於缺乏國會對脫歐計劃的支持,強森宣布舉行2019年大選。在這次選舉中,保守黨取得壓倒性勝利;隨後強森亦成功推動通過了脫歐協議。
8楼 JosephHeinrich 2024-7-5 22:35
2020年初,英國爆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為應對疫情,強森及其政府實施了包括限制社交互動在內的公共衛生措施。然而,後來發現強森及其部分工作人員違反了這些規定,引發了「派對門」政治醜聞。這一系列爭議事件嚴重損害了強森的個人聲譽。隨著2022年7月克里斯多福·平徹醜聞的爆發,局勢迅速升級,引致他所在的政府出現高級官員大規模辭職。最終,強森於7月7日宣布辭職。經過對他行為的調查後,次年他辭去了議員職務,調查結果一致發現他多次在下議院撒謊。

9楼 JosephHeinrich 2024-7-5 22:35
強森辭職後,麗茲·特拉斯在同年9月5日贏得黨魁選舉,並於9月6日就任首相。麗茲·特拉斯和她的財政大臣夸西·夸騰在9月23日宣布了大規模減稅和借款計劃;然而這些舉措卻受到廣泛批評,迅速導致金融市場的不穩定。面對日益增加的批評和同黨議員對其領導能力的信心喪失,麗茲·特拉斯於10月20日宣布辭職,成為英國歷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4-7-5 22:36
同年10月24日,里希·蘇納克在無對手的情況下當選新任保守黨黨魁,並於10月25日成為首相;在上任後,里希·蘇納克立即推翻了麗茲·特拉斯所制定的許多經濟措施。在他的任內,里希·蘇納克因改善經濟和穩定國家政治而廣受讚譽。儘管如此,他許多的承諾和政策宣示最終未能兌現,未能避免保守黨的受歡迎程度進一步下降。公眾對政府改變的支持在保守黨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地方選舉中的糟糕表現中得到體現,同時創下了未參加連任的保守黨議員人數的記錄。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