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2篇帖子。
英國保守黨治下14年:收入、就業、住房、醫療「四大皆空」? | 香港01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 20:00
英國將在7月4日迎來大選,下議院的全部650個席位面臨改選。民意調查顯示,保守黨很可能面臨歷史性慘敗,結束該黨過去14年的執政。14年間,英國人的生活變得更好了嗎?從民眾的收入、就業、住房和醫療這四個層面來看,保守黨交出的答卷顯然是不及格的。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 20:01
過去14年間,英國人收入的增長勢頭大不如以往。根據英國智庫Resolution Foundation對英國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析,依通脹率進行調整後,英國民眾的收入在剛剛解散的這屆議會期間甚至出現下跌,為英國現代史上的首次。Resolution Foundation分析指出,2019至2024年將是一屆「增長平緩、生活水平下降」的議會——如此糟糕的紀錄,甚至連70年代以及2007/08的兩次金融風暴期間都未曾出現。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 20:01
事實上,在2010年保守黨上台後,只有在2010-2015首屆議會期間才有7.3%的較好收入增長。當時英國剛剛走出金融風暴,經濟表現自然回升,但隨後的2015-2017以及2017-2019兩屆議會期間的收入增長率亦在過去18屆議會中分別位列倒數第二和倒數第四。
另一屆增長水平相近的議會為1974年,英國正受到中東戰爭引發的石油危機期間。與當時不同的是,保守黨政府無法將疫情和俄烏戰爭作為藉口,畢竟收入增長停滯早在2015年增長就已開始。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 20:01
另一家英國獨立智庫Centre for Cities的分析則顯示,根據1998-2010年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率計算,英國人在2010-2022年期間平均損失了10,200英鎊的總收入,大約相當於相當於英國15周的平均工資、或8個月的平均房租。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 20:01
就業增長、在職貧困卻惡化?

就業是保守黨唯一表現良好的範疇。目前英國的失業率已經從2010年保守黨組建聯合政府前夕的高位下降了一半,僅為4.4%,在此期間就業人口增加了約400萬, 但這遠不足以提高生活水平。
事實上,根據英國統計局(ONS)、就業及退休金事務部 (DWP)的數據計算,2010年英國的在職貧困率為29%,也就是說在至少有一名在職成年人(包括從事兼職的人)的英國家庭中,有29%的家庭年收入在相對貧困線以下(即低於全國中位數的60%),但2023年該數字已經增長至42%,而這一趨勢仍在加劇。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 20:02
此外,英國官方數據還顯示,由於健康狀況不佳導致創紀錄數量的人無法工作或求職,英國的勞動力數量現在比疫情爆發前夕還要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抵銷了就業率增長的益處。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 20:02
食物銀行需求十年翻十倍

對食物銀行嚴重依賴或許比任何數據都更能說明英國家庭的貧困問題。英國最大的食品銀行慈善機構特魯塞爾信託基金(Trussell Trust)的統計顯示,由於需求的增長,2012-2023年間該組織派發的救濟食品包裹屢屢創下新高,去年300萬的紀錄相當於2012年水平的近10倍。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 20:02
該機構在英國各地運營的食品銀行救濟中心也增加到了逾1600個。該機構表示,2022/2023年間,每五個使用其食品銀行的人中就有一個是在職人員,這意味着儘管許多前往食物銀行的人都有工作,但他們的工資很低且多年沒有增長,而隨着物價、稅收、房租的上漲,其工資已經遠遠不足以支付賬單。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 20:02
住屋負擔越來越大

自2010年以來,房價中位數與居民年總收入的比率急劇上升,從低於7升至2021年超過9的峰值。英國土地登記局(HM Land Registry)的官方數據顯示,由於利率上升抑制了需求,英國的平均房價已經從2022年的峰值284,600英鎊回落。但對於大多數英國人來說,房產成本仍然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房價收入比持續攀升。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 20:02
高昂的房價、高昂的租金成本和低廉的建房率加劇了住房危機。數百萬的英國人由於無法負擔房價而成為長期租客。智庫Resolution Foundation的數據還顯示,英國的住房比許多發達國家都要擁擠,而且英國住房的樓齡也是歐洲最高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