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原州這所大學護理系,學生人數從2011年的40人,增加到現在的1700人,這是因為每年光是護理科系,就投入50億韓元左右預算集中培養,一個年級有400名在校生,實習時以3到4人分組,進行系統教育課程,國家考試合格率也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慶東大學護理系畢業生 金昭熙:「為了就業必須的心肺復甦術證照、醫院臨床使用的各種證照,學校給予了很多幫助。」 學校增加投資,提高教育品質,學生人數自然而然增加,形成可再次投資的良性循環。
京東大學護理系系主任 韓智友:「透過大學特色化,制定提高學生競爭力的方案,作為培養社會需求及地區社會所需人才的核心大學,有必要發揮作用。」 YonhapnewsTV記者:「反映時代潮流的特色學科開設,和特色學科培養等各大學的生存戰略,能否成為地方大學克服危機的出口備受關注。」 南韓大學努力轉型求生,避免走上廢校這一步,因為經營困難倒閉的南韓學校越來越多,光是慶北地區就有700多所學校走入歷史。慶尚北道這塊廢墟,入口正門看得到學校招牌的痕跡,在2011年最後一名畢業生畢業後關門大吉。」
YonhapnewsTV記者:「孩子們玩耍的學校操場,變得雜草叢生。教育廳正在尋找,將50多所未利用的廢校,出售給地方自治團體或務農法人等多種活用方案。」
|